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玲 《吉林农业》2011,(5):169+172-169,172
配方施肥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利用我县2006至2010年相关试验数据得出,水稻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3.89%,其中N提高6.5%、P2O5提高12.33%。玉米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21.45%,其中N提高16.87%、P2O5提高20.93%。配方施肥的优越性在生产中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2.
测土配方施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配方施肥能增产增收;配方施肥能调控营养、防治病害;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配方施肥能缓解化肥供求矛盾、减轻资源与能源压力;配方施肥能防治化肥面源污染、提高土地持续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水稻不同施肥方式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的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常规施肥比缺素区千粒重高、有效穗多,配方施肥无钾千粒重下降严重,常规施肥磷肥30%后移可提高千粒重。氮肥常规施肥比配方施肥基肥少37.5kg/hm~2、分蘖肥多28.5kg/hm~2、穗肥多15kg/hm~2,氮利用率比配方施肥高。常规施肥磷肥后移可提高磷肥吸收利用率,配方施肥后期增施钾肥提高了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5):37-38
为摸清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下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验证和校正配方制订的技术参数,优化施肥配方,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根据《习水县2016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2016年开展了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夏玉米常规施肥和配方施肥的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每公顷增产574kg,增产率6.61%;配方施肥区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区氮、磷、钾肥高6.24%、4.68%和16.51%。相对常规施肥,配方施肥明显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在农业生产上,应注重推荐氮磷钾比例协调的配方肥,改变农民施肥的习惯,才能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山”型配方施肥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求"山"型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验证"山"型配方施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早稻"山"型配方施肥应用比较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习惯施肥、省厅推荐施肥、"山"型配方施肥等6个处理,对各处理的分蘖情况、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省厅推荐施肥相比,水稻"山"型配方施肥可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株高,提高穗长;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与习惯施肥、省厅推荐施肥相比,"山"型配方施肥稻谷产量增长4.62%~7.4%,纯收入增长850.5~1497.3元/hm~2。  相似文献   

7.
对郎溪县小麦和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具体施肥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介绍,总结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以提高郎溪县测土配方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从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农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探究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在保护耕地环境中的作用,进一步指出测土配方施肥的注意事项,明确施肥原则、施肥方式、施肥技术等,从而促进测土配方施肥在保护耕地环境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共有测土配方施肥、常规施肥对照和不施肥空白对照3个处理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无论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较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田块增产显著,且投入产出比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1.
戢飞  张祥林  吴宝成  陈红国  卢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24-125,130
取"晾转烤"烟区土样进行养分状况分析,结合恩施州建始县当前平衡施肥现状,探讨了白肋烟改种烤烟的特殊植烟土壤环境下平衡施肥技术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适合"晾转烤"烟区平衡施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及其特征参数模型的一般应用表达式,进而建立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区域特征参数模型,最后介绍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地块施肥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和预测施肥量方法。研究表明: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是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在不考虑土壤有效养分因素情况下的特例;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能够满足地块半定量施肥预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平衡施肥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的影响,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184品种为试材,按照氮(N)、磷(P)、钾(K)平衡施肥原理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0)、常规施肥(CK,每667 m2施N肥23.7 kg、P2O5 38.4 kg、K2O 72.9 kg)、平衡施肥1(T1,每667 m2施N肥38.38 kg、P2O5 16.45 kg、K2O 53.18 kg)、平衡施肥2(T2,施肥量较T1减少10%,每667 m2施N肥33.58 kg、P2O5 14.4 kg、K2O 46.5 kg),研究平衡施肥对番茄生长、品质、产量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可不同程度促进番茄生长,改善品质,提高矿质元素含量和产量,平衡施肥1(T1)效果最优。与常规施肥(CK)相比,T1处理番茄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9.97%、5.19%、25.13%和95.7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铁、镁、钙元素含量与产量分别提高19.82%、16.09%、15.24%、11.30%、69.06%和15.2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品质和产量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依存关系。根据综合得分模型发现,T1处理的得分最高,CK0最低,说明平衡施肥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品质、矿质元素含量和产量影响较大,其中,单果鲜重和维生素C(VC)、磷、钾、铁、锰、锌含量是影响番茄生长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因此,平衡施肥1(T1)处理可通过增强番茄叶片光合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成为肥料资源合理配置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芝麻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芝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最佳氮磷钾处理较不施氮肥的对照增产24.5%,施磷产量相对提高5.8%,施钾增产12.3%,较不施肥的空白对照产量增长31.5%;施硼增产率为9.0%。每公顷增收542-2374元,施肥产投比为(1.46-22.23):1。[结论]氮磷钾硼配合施用的平衡施肥对夏芝麻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南疆棉花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保平  陈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12-12712
阐述了生态平衡施肥的概念、原理,按照生态平衡施肥原理建立新疆南疆棉花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同时介绍了系统设计、系统功能,该系统能根据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给出不同土壤及生态因子的生态平衡施肥方案,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定量决策。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处理对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种子园的高产、稳产及其种子品质对南方用材林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杉木种子园种子产量波动较大,对林业生产经营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园产量和种子品质,但该类研究在第3代杉木种子园鲜有报道。为此,设置了18种平衡施肥处理,并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分析平衡施肥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平衡施肥处理后,杉木种子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对照( P<0.01),其它指标如种子发芽率、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由此可见,在林业生产实践中科学施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杉木种子的发芽率,也提升了种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平衡施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江西省平衡施肥发展过程的回顾以及当前实行平衡施肥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今后平衡施肥的对策:1.到本世纪末氮、磷、钾化肥需求量及其适宜比例;2.微量和中量营养元素在平衡施肥中值得重视;3.充分利用有机肥源;4.大力发展和应用配方施肥的物化技术作物专用BB肥;5.加快化肥立法,加强化肥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8.
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指标体系及其实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实践,在综合评价肥料利用率及其算法前提下,提出了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理论体系包括:(1)以生态平衡施肥的多目标优化施肥为核心内容,即生态平衡施肥是以适宜的肥料成本、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持续培肥或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施肥污染的多目标优化;(2)从操作上定义了多个评价指标,并可通过普通肥料田间试验求算;(3)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双重功能;(4)确立了肥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指标体系包括4方面9项指标:①用产量评价的指标有肥料转化率、最低肥料转化率、最高肥料转化率、平均肥料转化率;②考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指标有肥料离土率、生态施肥量上限;③考虑土壤培肥的指标有培肥施肥量下限;④考虑土壤和肥料共同作用的指标有土壤-肥料养分表观转化率和土壤-肥料养分表观离土率。  相似文献   

19.
以松花菜品种力禾青梗100天为材料,设置CK1(不施肥)、CK2(常规施肥)、T1(平衡施肥)、T2(平衡施肥+3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平衡施肥+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和T4(平衡施肥+12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6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松花菜花球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数量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CK2,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T2~T4处理)有助于提高松花菜花球营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物质的数量与含量。与CK2相比,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P<0.05)提高17.6%;T2和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的Ca含量分别显著(P<0.05)提高14.3%和36.8%。T2、T3、T4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的挥发性物质数量分别比CK2增加8、12、13种,酮类物质含量较CK2分别增加3.4、2.9和7.1倍。另外,与CK2相比,T2和T3处理下松花菜花球中具有青香、果香和花香味的特征性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基于营养品质指标和挥发性物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6个处理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T3>T2>T4>CK2>T1>CK1。在本试验条件下,较常规施肥化肥减量30%的平衡施肥方案配施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处理下松花菜花球的综合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20.
集约经营毛竹林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南方毛竹林采取平衡施肥等集约培育措施的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毛竹的胸径和竹笋的营养品质,对其纯收入分析表明,N2P1K2是经济效益最高的施肥配比.平衡施肥不仅能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显著增加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及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