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5个抗虫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田条件下保留2个和全部营养枝对棉株体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效应。结果表明,保留营养枝对棉株平均衣分、棉田病虫害发生等无明显影响,但导致果枝结铃减少、果枝铃重和全株平均铃重降低、经济系数下降等负面效应,保留营养枝越多,负面效应越大。与此同时,保留营养枝也带来了群体总铃数增多、总生物产量提高、贡献部分经济产量以及节省用工等正面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保留营养枝比常规整枝处理的对照增产3%~20%,保留2个和全部营养枝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0%和50%以上。分析认为,在配套措施的保证下,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从营养枝的生长发育特点,保留营养枝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纤维品质和早熟性的影响以及增产机理方面,对棉花营养枝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保留营养枝的棉花,根系生长速率提高,活力增强;光合面积扩大;叶绿素含量提高;现蕾、开花和结铃强度显著提高;结铃期营养条件改善;果枝铃减少,铃重降低,但营养枝结铃数量可以弥补果枝结铃数量损失,单株总铃数增加,保留营养枝对产量有补偿作用;纤维品质变化不显著;对延缓衰老作用不显著。在配套措施下,利用营养枝实现简化整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429为试验材料,设两因素(种植密度、留叶枝方式)三水平试验设计,其中,种植密度水平为2.25万株/hm2、3.75万株/hm2和5.25万株/hm2,留叶枝方式水平为不留叶枝(常规整枝, CK)、留2个优势叶枝和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留叶枝方式对棉花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叶枝能够提高棉花的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熟,但在不同的密度种植时棉产量构成和产量效应不同:低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能够显著提高单株铃数和霜前花率,最终使产量略有提高;中等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显著降低单铃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其中留全部叶枝的棉花减产显著;高密度栽培时,保留叶枝会降低棉花单铃重,其中留2个优势叶枝棉花的单铃重降低显著,最终导致产量略有降低。在三系杂交棉简化整枝栽培管理中,采用种植密度3.75万株/hm2、留2个优势叶枝方式栽培棉花产量最高,籽棉产量为5383.6 kg/hm2。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抗虫棉品种,采取苗后期打顶心、保留棉株底部前三个营养枝并将其培养成为三大主茎的栽培方式——“三茎”整枝,与常规棉花栽培相比,既减少了人工修棉整枝,又能使棉花稳长不早衰、铃多烂铃少、高产品质好。“三茎”整枝栽培密度以不低于21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减免整枝,合理利用叶枝是棉花高产省工、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为探索黄河流域棉区简化整枝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简化栽培的棉花品种。选取当前主栽棉花品种冀863、冀151和国欣棉9号为试材,以精细整枝为对照(CK),研究了简化整枝对棉花生长结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整枝对棉花生长结铃的影响因品种而异,除造成冀151株高以及冀863果枝台数和果枝果节数显著降低外,对其他品种与指标影响均不显著;简化整枝对棉花果枝成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增加棉株总成铃数表现为促进作用,与精细整枝(CK)相比可多结铃2.5~3.3个/株;简化整枝有利于棉花总生物量的积累但效果并不显著,对籽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也无显著影响。简化整枝能显著提高国欣棉9号的地上部营养器官生物量,增加其单株成铃数、成铃率、单位面积干物重和籽棉产量。与冀151和冀863相比,国欣棉9号更适宜简化栽培。  相似文献   

6.
1打顶 必须继续提倡打顶措施。要禁止打老叶。 2营养枝的保留问题 是否保留营养枝要区别对待,在低密度条件下,提倡保留营养枝。对于一些叶源相对不足的棉花品种,提倡保留营养枝。其它情况下,营养枝保留与否,对产量影响不大,提倡粗整枝1遍,可节约用工。  相似文献   

7.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多个品种,通过适当稀植、合理化控等措施,研究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棉花简化整枝与常规整枝(常规密度)相比单位面积铃数略增,铃重略减,产量基本持平,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是节省用工,提高棉花单产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简单易行的栽培措施,但需要掌握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河南商丘棉花花铃期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棉花栽培过程中,花铃期至关重要,花铃期的栽培管理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该文对棉花花铃期的科学施肥、灌溉管理、化学调控、中耕培土、打顶整枝与病虫害防治等栽培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缩节胺和整枝打顶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在长江流域棉区的可行性及整枝打顶与缩节胺的互作效应,试验于2011-2012年在湖北省鄂州市路口农场进行,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缩节胺(DPC)和打顶与整枝对‘华杂棉H318’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枝与不打顶处理棉花单铃重较小,单位面积铃数较多,且2012年皮棉产量和单位面积铃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14.3%和13.3%,不整枝不打顶对产量无负效应,并具有增产作用,衣分不受整枝影响。喷施缩节胺能够提高单铃重,单位面积铃数略少,但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可能会降低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不受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影响,整枝打顶和缩节胺分别对整齐度指数和马克隆值有显著影响,整枝打顶不影响其他品质指标,不整枝不打顶降低了整齐度指数,喷施DPC的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高。因此,在鄂州路口农场试验条件下,棉花留叶枝与不打顶具有增产潜力,缩节胺可根据棉花长势合理喷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而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运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精细整枝为对照,在山东气候条件下研究简化整枝对棉花生育状况、产量构成以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在4.5万株/hm2密度下,不整枝能促使棉田封行期提前,而简化整枝和精细整枝的棉花生育状况基本一致;简化整枝与精细整枝的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无差异,而不整枝易造成郁闭、烂铃,继而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结论]简化整枝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棉田机械化管理和采收。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蒜套棉烂铃的发生,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研究了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棉花烂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整枝和降低密度都能有效改善棉花烂铃状况,简化整枝/密度33 000株·hm-2较正常整枝/密度45 000株·hm-2烂铃率降低11.01个百分点,该组合皮棉单产最高为2 035 kg·hm-2,较正常整枝/密度27 000株·hm-2增产14.6%。  相似文献   

12.
抗虫棉常规精细整枝,早衰严重,劳动效率低。低密度下棉花整枝高大松散,单株成铃多,单位面积成铃少;高密度棉花整枝紧凑矮小,底部烂铃多。对此,通过裂区试验研究鲁棉研28号不同密度不同整枝条件对其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密度条件下"四桃"铃数明显高于高密度,差异显著;不同整枝栽培成铃主要集中在伏桃和早秋桃,简化整枝处理的伏桃和早秋桃数略少于其它整枝处理;随密度增加,单株棉花的下、中、上层棉铃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密度和整枝互作对棉铃纵向分布影响更大,密度越高精细整枝、简化整枝处理的下层棉铃越少,在(3.0~4.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开心整枝处理的下层棉铃出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密度的变化对不同整枝处理的横向成铃影响不大。鲁棉研28号3.0万株/hm~2开心整枝种植,其成铃在时间与空间分布上更加合理,更易结成优质棉铃,提高棉花等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简化栽培措施对棉籽营养品质的影响程度,以3种株型棉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中等密度(5.2万株/hm2)条件下采用常规整枝和不整枝2种栽培方式管理,测定不同栽培措施下不同结铃部位棉籽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整枝措施对棉籽中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整枝能提高果枝铃棉籽中的粗蛋白含量,降低果枝铃棉籽中的粗脂肪含量;整枝措施和品种类型对棉籽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没有互作效应,而品种类型和结铃部位对棉籽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互作效应显著。总之,简化栽培措施主要影响棉籽的粗脂肪含量,下一步提高棉籽脂肪含量应作为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最旺盛,并开始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文章详细介绍了在棉花花铃期的追肥、灌溉与排水、整枝打顶、化控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为天津地区棉花花铃期管理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打顶是棉花整枝工作的中心环节,打顶效果的关键在于时间和方法。打顶过早,上部果枝长势强,使棉株形成伞状,田间阴蔽加重,通风透光不良,烂铃增加,赘芽丛生,增加整枝用工;打顶过晚,无效花蕾增多,吐絮成熟推迟,导致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打顶时间的确定,主要依据棉株的长势、地力、密度、品种和当地初霜期等灵活掌握。为探索中高密度栽培下的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进行此试验,为棉花整枝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河滩区棉花一年一熟半机械化栽培的整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在黄河滩区规模化、半机械化植棉条件下简化整枝,在一年一熟栽培条件下,设计了打顶(T1)、打顶+去叶枝边心(T2)、去叶枝+打顶(T3)、去叶枝+打顶+去果枝边心(T4)、去叶枝+去2果枝+打顶(T5)和不整枝(T6)6个处理,研究了整枝强度对黄河滩区棉花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整枝强度加大,棉株地上部干质量差异不大(T5除外),但生殖器官所占比例、成铃数、铃重以及子棉和皮棉产量均呈增加趋势。T5皮棉产量比T1,T2,T3,T4和T6处理分别增加22.55%,12.31%,12.08%,10.64%和26.89%。因此,在黄河滩区规模种植条件下,加大整枝强度总体上对棉花生育有利,简化整枝不会造成显著减产,可以采用简化整枝甚至只打顶,但不能不整枝。棉花采用"去叶枝+去2果枝+打顶"的方式整枝,其子棉和皮棉产量均为最高,且可提升第一果枝高度,成铃也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17.
低密度和整枝方式对棉花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审棉冀668为试验品种,研究棉花在低密度(1.80、2.25和2.70万株·hm~(-2))、高施氮量(450kg·hm~(-2))条件下,常规整枝、不整枝和只留叶枝3种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万株·hm~(-2)密度下,只留叶枝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整枝和不整枝处理;在2.25万株·hm~(-2)密度下,只留叶枝和不整枝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整枝的产量;在2.70万株·hm~(-2)密度下,常规整枝的产量高于只留叶枝和不整枝处理。只留叶枝和不整枝处理的单株成铃数显著高于常规整枝处理,其中以1.80万株·hm~(-2)、只留叶枝处理的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最高。不整枝的果节数和分枝数高于只留叶枝处理和常规整枝处理。在2.70万株·hm~(-2)密度下,常规整枝的干物重积累与分配比较合理,获得的籽棉产量最高,达2 676.08kg·hm~(-2)。在1.80万株·hm~(-2)密度下,只留叶枝的产量也很高。这说明,棉田在密度1.80~2.25万株·hm~(-2)范围内,可采用保留叶枝的方式,密度高于2.70万株·hm~(-2)以上时,可采用常规整枝。  相似文献   

18.
麦后直播高密度短季棉有效铃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万株/hm2高密度麦后直播的不同短季棉品种为对象,调查清水和棉太金处理下棉花单株有效铃的产量性状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单株有效铃数、棉铃质量、衣分、籽指分别为5.4~7.4个、4.0~4.2 g、34.7%~37.9%、10.3~11.7 g;1至6台果枝的籽棉产量、有效铃数分别占单株总籽棉产量、有效铃数的78.1%~92.2%、79.3%~92.1%;果枝第1节位籽棉产量、有效铃数分别占总籽棉产量、有效铃数的78.1%~85.4%、76.7%~85.1%。由结果可知,麦后直播棉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利用第1~6台果枝和果枝第1节位铃。  相似文献   

19.
冀中棉区棉花适宜种植密度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冀中地区适宜的棉花群体结构,在密度1.5万~10.5万株/hm2范围内设置6个水平,调查了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在冀中棉区多雨年份和精细整枝条件下,棉花高产优质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9万~8.7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方法]在田间池栽条件下,通过设置盛蕾期渍水(WL1)和花铃期渍水(WL2)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WL1对棉花根系氮素吸收能力的影响大于WL2。WL1处理结束后20 d时,棉花根系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分别显著降低38.1%、48.6%和53.0%;WL2处理结束后20 d时,上述指标分别显著降低27.3%、46.0%和44.8%。WL1处理氮素向根和叶中分配比例明显提高,WL2处理氮素向产量器官中分配比例明显提高。WL1和WL2处理氮素生理利用率均有所提高,增幅分别为11.4%和4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表明,WL1处理棉花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分别显著降低40.5%、12.4%和49.5%;而WL2处理棉花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分别显著降低23.1%、6.9%和29.9%,降幅均小于WL1处理。[结论]盛蕾期渍水对棉花氮素营养和产量形成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花铃期渍水,棉花抗渍栽培工作应以防范盛蕾期渍水为重,渍水发生后加强氮素营养管理将有利于其恢复生长和降低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