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体重(13.50±1.10)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作为主要蛋白源,按5个蛋白水平(10、15、20、25、40g/100g)设计等能饲料,每处理3个重复,通过为期15个月的饲养试验,探讨了低蛋白水平对黄鳝性腺指数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黄鳝性腺指数和性腺发育均具显著影响,对照组(40g/100g)中黄鳝性腺指数显著性地高于其他各试验组。组织切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中性腺发育的方式是相同的,各组之间没有差异;在间性个体中,可看见精母细胞分布在卵母细胞中,在蛋白含量低的处理组中这种现象比较明显;在蛋白含量较低的试验组中可见有成熟的雄性性腺存在;还发现有繁殖后的功能性雄鱼。  相似文献   

2.
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22.5%、3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了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添加豆粕在15.0%以内,且鱼粉含量仍不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肉骨粉为蛋白源等氯替代0.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肉骨粉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增重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肉骨粉替代率在22.5%以内,且鱼粉含量不应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肉骨粉、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肉骨粉和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平均体重8.0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肉骨粉和豆粕在饲料中含量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在肉骨粉替代试验中,增重率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在豆粕替代试验中,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肉骨粉替代在22.5%以内,豆粕替代在15.0%以内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且黄鳝配合饲料中鱼粉含量不应低于30%。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黄鳝性别与体长及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对洞庭湖周边水域不同季节1 183尾野生黄鳝进行体重、体长测量及性腺观察鉴定.统计分析结果:黄鳝体长29 cm左右为I龄组,42 cm左右为Ⅱ龄组,49 cm左右为Ⅲ龄组,56 cm左右为Ⅳ龄组;雄性频率最高了,出现在5月(20.0%),其次为8月(16.7%),再次为4月05.4%)和3月15.3%);雌性平均体长为(28.4±5.9)cm,间性平均体长为(35.6±6.3)cm,雄性平均体长为(39.8±8.1)cm;体长25~30 cm的雌性与间性比为l:0.034,初步认为体长30 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长30~50 cm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50~60 cm是雄鳝出现的高峰;体长40 cm以下雌性占多数,50 cm以上雄性占多数,体重15 g以下几乎全为雌性(占99.2%),但有极个别的雌雄间体和雄性出现,体重15~25 g的雌性与间性比为l:O.067,初步认为体重25 g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重25~55 g是雌雄间体出现的高峰,体重150 g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黄鳝人工繁殖选择野生黄鳝体重65 g以下,体长40 cm以下,可基本保证雌鳝占大部分;黄鳝体重65 g以上,体长50 cm以上,可基本保证雄鳝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以冰鲜鱼和膨化饲料2种原料各占1/2质量混合所得饲料作为对照组,再以米粉蛋白分别按25%、50%、75%和100%比例替代膨化饲料,研究了米粉蛋白的替代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米粉蛋白替代比例上升,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总谷胱甘肽(TG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显著下降再上升,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各组无显著变化,而替代组维生素E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随着米粉蛋白的替代比例上升,黄鳝肝脏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但当完全替代时,抗氧化能力又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饲料蛋白水平对F2代(针对饲料蛋白水平选育)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 计7 个饲料蛋白质水平组(34%、36%、38%、40%、42%、44%、46%),对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2.84依0.04 g)进行48 d 养殖。结果表明,F2代斑节对虾幼虾在38%饲料蛋白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在34%饲 料蛋白组蛋白质效率最高,与36%、38%饲料蛋白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40%及以上的各饲料蛋白水平组;成活 率表现为低蛋白组(34%~42%)显著高于高蛋白组(44%、46%)。斑节对虾常规营养成分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全虾粗 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出上升趋势,但肌肉中各组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全虾粗脂肪含量随着 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胃蛋白酶表现为34%饲料蛋白组最高,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而呈现出先上 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与肝脏蛋白酶的含量显示为波动互补的趋势;胃中淀粉酶的含量均高于肝脏,但胃淀粉酶 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胃和肝脏脂肪酶随着蛋白含量的升高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综合生长数据、常规营养成分 和消化酶活力等指标得出,38%饲料蛋白水平较为适宜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生长,针对低蛋白水平饲料的选育是 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以蛋白含量38%为对照组,设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34%、30%与26%的3个试验组(4种饲料能量相等),分别饲养异育银鲫8周,探讨了低蛋白饲料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受饲料蛋白水平的显著影响;随着蛋白水平的下降,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AT)活性以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RAHFR)呈显著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MDA)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但34%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在30%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低蛋白饲料中,34%试验组各抗氧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0%与26%试验组多数指标受到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光照时间对黄鳝生长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重(25.5±0.7)g的雌性幼鳝(Monopterus albus)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周期对其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暗组在63 d和42 d时,黄鳝的增重率和体重特定增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P0.05);63 d时,长光照组黄鳝的体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但其性腺指数却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24 h的持续光照同时抑制黄鳝的生长和性腺发育,与短光照或自然光照相比,黄鳝在黑暗状态下其生长和性腺发育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两种性激素对黄鳝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雌三醇和甲基睾酮对其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雌三醇可延缓黄鳝的性逆转,其延缓性逆转的适宜药物浓度约为10μg/g;甲基睾酮可促使黄鳝卵巢的败育速度加快,其促使黄鳝提前性逆转的适宜药物浓度约为90μg/g。  相似文献   

11.
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饲料对黄鳝进行了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5%.45%时,黄鳝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但黄鳝的终体重、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以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5%最好.  相似文献   

12.
泥鳅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泥鳅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需要量。[方法]以鱼粉和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4.18%、29.81%、34.31%、39.68%、44.81%的5组等脂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g的泥鳅幼鱼,经50d饲养后,对其特定生长率、饲料壶5率、成活率和鱼体肌肉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在蛋白质办平达39.68%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这些指标逐渐降低;蛋白质含量24.18%组泥鳅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槌组,但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鱼体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对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影响不大。[结论]泥鲫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34.31%-39.68%(干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进行两次试验,比较轻(蛋鸡)、重(肉鸡)型鸡0—10周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利用。试验1,白洛克和白来航公鸡喂以能量相同,高、中、低蛋白水平(0—4周,23%、21%、19%;5—10周,22%、19%、16%)的饲粮,以比较两类型鸡在不同蛋白水平下的反应。试验2,比较两类型鸡的生长和营养物质利用在性别间的差异,以及把采食量调整到同一水平后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性别同一蛋白质水平条件下,肉鸡增重均为蛋鸡的两倍。肉鸡公鸡为母鸡的1.23倍;蛋鸡公鸡则为1.24倍。肉鸡在中、低蛋白水平生长较好;而蛋鸡在高、中水平为佳。两类型鸡采食同等料量,肉用公母鸡的体重仍分别为蛋鸡的1.25和1.62倍,即不同类型鸡生长快慢之别不能仅从采食量本身解释,而饲料转化效率的差异同样重要。两类型鸡组织器官随周龄的发育以及与空体重的异速生长模式相似。饲粮蛋白水平对内部组织器官发育没有明显影响,但限食明显影响其发育。10周龄时,肉用公、母鸡胴体能值比蛋鸡分别高13.92%和20.99%;粗脂肪含量分别高3.66%和4.14%;而胴体蛋白含量后者比前者高1.35%和2.14%,母鸡间差异较大。在供试蛋白水平下,随饲粮蛋白质增加,胴体能值、胴体脂肪、饲粮粗蛋白和代谢能利用率下降,肉鸡反应更为明显,而对胴体蛋白影响不大。两类型鸡饲粮粗蛋白和代谢能利用率随周龄增加近于直线降低,其幅度随蛋白水平增高而加大。肉鸡饲粮代谢能利用率在各蛋白水平均高于蛋鸡,而粗蛋白利用率除低蛋白饲粮外,其它水平肉鸡高于蛋鸡。公鸡粗蛋白质利用率高于母鸡,代谢能利用率母高于公,但限食后相反。根据代谢能进食量和沉积能推算的维持代谢能需要(MEm),品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饲粮代谢能用于沉积的效率肉鸡高于蛋鸡,但尚未达显著水平(P>0.05)。注:粗蛋白利用率=体沉积蛋白质/食入粗蛋白×100% 代谢能利用率=体沉积能/食入代谢能×100%  相似文献   

14.
对黄鳝在养鳖池塘网箱中养殖的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1250m2的养鳖池塘设置的32个网箱中共产黄鳝4512kg,平均每箱141kg,每平方米5.875kg,其增肉倍数为1.35,投入产出比为1∶2.6。经济效益显示,鳖池网箱养殖黄鳝是一种适宜我国目前大量闲置的养殖鳖场开发利用的有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选用15头体重为35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猪,考查饲喂褪黑激素(MT)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两个水平MT添加组[低MT组1·5mg/(kg·d),高MT组3·0mg/(kg·d)]和1个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为,高MT组猪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1·31%(P<0·01)和13·53%(P<0·01),料肉比(F/G)有下降趋势,但差异还未达到显著水平。低MT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料肉比(F/G)较对照组下降了5·85%(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个MT水平组对饲料消化能和总有机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而降低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其中高MT组比对照组降低了6·19(P<0·05),低MT组比对照组降低了5·27%(P=0·056)。高MT组降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而低MT组则提高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高MT组与低MT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表明,饲喂低水平的MT可提高生长猪的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配制5组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淀粉水平(26%、30%、34%、38%、42%)的饲料,网箱养殖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0 d,初始体重为(4.02±0.11)g,探讨其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淀粉含量34%组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间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8%和4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6%和30%组(P<0.05);34%组全鱼以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6%、30%和42%组(P<0.05),全鱼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淡水黑鲷脏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42%组肝体比显著高于26%、30%和34%组(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淡水黑鲷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为34%~38%。  相似文献   

17.
饲料淀粉水平对淡水黑鲷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5组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淀粉水平(26%、30%、34%、38%、42%)的饲料,网箱养殖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0 d,初始体重为(4.02±0.11)g,探讨其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淀粉含量34%组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间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8%和4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6%和30%组(P<0.05);34%组全鱼以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6%、30%和42%组(P<0.05),全鱼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淡水黑鲷脏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42%组肝体比显著高于26%、30%和34%组(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淡水黑鲷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为34%~38%。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通过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并在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氨基酸来研究降低蛋白质日粮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的影响。选用体重约为6 kg、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乌苏里貉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对照组的蛋白质水平为24.05%,不添加氨基酸,试验组的蛋白质水平为22.03%,添加蛋氨酸0.5%、赖氨酸0.3%。结果表明,降低蛋白质水平试验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清尿素氮、白蛋白及各种反应毛皮品质的指标(体长、干皮长、干皮重、针毛长、绒毛长及针绒毛长度比)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冬毛期将蛋白质水平从24.15%降低到22.03%时对乌苏里貉的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并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黄鳝的消化系统从咽到肛门为一直管,称为肠;中段有一结节,把肠分为前后二部。作者通过形态解剖及组织学观察,将黄鳝的消化道按上皮组织、管壁肌肉类别的不同及一定的腺体导管等,分为食道、胃、肠三部分。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蛋白·钙·磷水平对生长期固始白鹅日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饲粮蛋白质、钙、磷添加水平对生长期固始白鹅日增重的影响。[方法]将270只生长期固始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10只,各设3个重复,其饲粮采用蛋白水平为12.4%~14.5%、14.5%~15.5%、15.5%~17.4%,钙水平为0.7%、0.8%、0.9%,磷水平为0.30%~0.39%、0.40%~0.41%、0.50%~0.52%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比较每组日增重。[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生长期固始白鹅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1),以15.2%(第4组)和15.5%(第5组)蛋白水平增重速度最快,料重比最低;高钙低磷(第5组)水平对日增重影响同样极显著(P<0.01),但不如蛋白水平影响大;中低钙水平对生长期固始白鹅日增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生长期固始白鹅饲粮适宜的蛋白质添加水平为15.2%~1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