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冰雹是新疆棉区的重要灾害之一 ,给冰雹多发棉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轻则损伤枝叶 ,影响棉株的正常生长 ;重则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严重减产。棉花苗期遭受雹灾 ,则损失更加惨重 ,常因毁苗而大面积重播或补播 ,给棉农和植棉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 998年 5月 1 2日下午 6点 45分 ,农七师 1 2 9团 1 333hm2棉田遭受冰雹袭击 ,部分棉田棉苗的胚轴或叶片被完全打伤。雹灾后第 2天 ,在团党委的领导下 ,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及时查看了受灾棉田 ,评估了灾情 ,组织了抗灾自救工作。仅用 4天 ,就全部完成重播和补种工作。并于灾后及时对受灾棉株进…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库尔勒市的植棉集中区普惠地区,造成10000hm2棉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614万元,需翻种面积4400hm2,补种面积5600hm2。经过领导干部积极协调、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和棉农的密切配合,使得灾情得到最大限度地缓解。全市29400hm2的棉田平均单产皮棉1915.5kg,与2005年相比平均单产皮棉增加了3kg,在灾年之际取得全市棉花的丰产丰收,其主要经验可概括如下。1及时补种、翻种对于灾后60%以上的棉苗无法存活或者能侥幸存活为生长势很弱的棉田要重播。即使重播的棉田也要有选择性地进行,需局部重播的绝不大面积重…  相似文献   

3.
杨丽兰 《中国棉花》2000,27(11):35-36
1999年 4月 2 4日南疆喀什地区农三师五十三团遭受风雪灾害 ,已播 40 0 0公顷棉花基本出苗因受灾全部死亡。 4月 2 8日~ 5月 4日重新播种 ,由于各项技术措施因地制宜 ,符合农艺要求 ,到位率高 ,虽然生育期推迟 2 0天 ,仍出现 2 .2公顷皮棉单产达 2 580公斤的高产田块和 70公顷皮棉单产1 92 0公斤的的田块 ,全团平均皮棉产量 1 2 30公斤。为进一步搞好棉花生产 ,提高棉花单产 ,增强抗灾能力 ,现将雪灾后重播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以供参考。1 及时抢墒补种 ,严格播种质量针对灾情 ,五十三团科技人员及时采取抗灾决策 ,即重播。其原则…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6月 2 9日 ,正值棉花开花期。商河县西北部遭受了特大冰雹灾害 ,受灾棉田面积达 30 0 0多公顷 ,冰雹持续时间达 1小时 ,冰雹直径达40 mm,并伴有阵雨 ,对棉花造成极大为害 ,棉株的枝、叶、花大量脱落。据调查 ,平均脱落率达 80 % ,最高地达 97% ;叶面积平均减少 83% ,严重的达94%。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冰雹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灾后我们采取了果断的补救措施 ,使雹灾棉仍然获得公顷皮棉 1 1 62 kg的好收成。其主要措施是 :1及时松土、施肥棉花受雹灾后 ,棉株的营养器官严重脱落 ,光合作用非常微弱 ,所以要积极采取措施 ,促使棉株的营养…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12做新贡献陆地棉再创高产受新疆兵团农业局、兵团科委的委托,南疆棉花咨询组、喀什地区棉花学会、农三师农业处于1994年10月14~15日,对43团、45团、其克里克农场高产棉田进行了测产鉴定,有三块棉田每公顷皮棉产量超过3000公斤。其克里克农...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峰 《中国棉花》2005,32(8):27
2002-2004年兵团棉花每公顷皮棉2250kg以上的高产条田大量涌现,并出现许多每公顷皮棉超3000kg的高产典型条田,这是兵团大面积推广种植业“十大主体”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及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结果。笔者对兵团近3年公顷皮棉达2250kg以上高产棉田的调查和验收资料进行分析,棉花高密度种植首先是选用早熟品种,还从株行距配置、收获株数、灌溉、产量结构等方面提出高产棉田栽培技术要点,为兵团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花理论依据。1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2002-2004年,对兵团公顷皮棉2250kg以上近500个条田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在中等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新疆出现了不少典型的高产条田,如1990年45团15连1.42公顷棉花,经国家级鉴定单产皮棉2973kg/hm~2;1992年45团15连2.5公顷棉花单产2889kg/hm~2。棉花高产典型条田的出现,为实现棉花大面积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雹灾后棉花的恢复生长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雹灾后棉花的恢复生长及其管理技术戴敬,杨举善江苏省杨州市农业局225002陈谋江都市农业局为了研究雹灾对棉花生育的影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减轻灾害损失,1992~1994年对受灾棉田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1棉田受灾类型棉田受灾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冰雹密...  相似文献   

9.
2006年新疆春播气候不稳定,棉花出苗情况不是很理想,为此对本地区出苗率进行调查,并针对当地生产水平及栽培条件,提出田管措施,以确保该地区棉花获得稳产和高产。1基本情况1.1天气情况。4月9—12日,大风、低温和降雨等灾害性天气,这阶段日平均气温降至9.98℃,4月9日以后停播3天,5月1日和5月4日浮尘大,5月7日又一次大风,农一师三团8400hm2棉田,前后因低温烂种及大风重播棉田2700hm2,补种棉田3000hm2。1.2栽培方式。该地区最适播种期为4月1—15日;播种方式为气吸式精量播种,每公顷用种量22.5~30.0kg,1粒穴率87%,2粒穴率5%,空穴率7%。行株距配…  相似文献   

10.
郭继标  李宪卿 《中国棉花》2006,33(11):35-36
冰雹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过程,在黄河流域棉区常发生在麦收前后,虽然是一种局部区域内的偶发事件,但对其预防是比较困难的,而且会对棉花的生长造成很大的破坏。2004年6月26日,曹县棉花生长正值现蕾盛期,突遇一场冰雹,重灾棉田几乎砸成光杆,但经过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仍获得了每公顷子棉2337kg的好收成。1雹灾危害情况曹县以孙老家镇为中心的9处乡镇遭受了严重的龙卷风、冰雹袭击,持续时间30min,冰雹的体积一般小的象花生米、大的象鸡蛋,对棉花、玉米、辣椒、树木的危害很大。据对重灾棉田调查,棉花破叶率为100%,断头株率95%,光杆株率86%,主茎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提高棉花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棉花生产情况陕西省植棉历史悠久 ,棉花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 0世纪 5 0~ 70年代植棉面积 2 6.7万公顷左右 ,每公顷产量 30 0~ 375 kg,总产 1 0万吨左右 ,进入 80年代初期 ,进行了水地向旱地、西部向东部、低产向高产地区“三个集中”的第一次调整 ,到 80年代末 ,棉花面积调减到 8万公顷左右 ,单产75 0 kg左右。进入 90年代 ,又进行了棉田向最佳生态适宜区的第二次调整 ,棉田面积下降到 6.7万公顷以下。到 2 0 0 0年 ,全省棉田只有 3万公顷 ,单产上升到 90 0 kg。进入新世纪以来 ,适宜棉区棉田面积随着市场的变化虽有起伏 ,但基本…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拉尔滴灌棉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滴灌棉田的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农一师棉花产量比过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一师棉花面积12万公顷,单产目标子棉每公顷6573kg。一些团场部分棉田每公顷子棉突破8250kg。究其高产原因,除了土壤肥力等基础条件好,还掌握了一些田间管理中的关键点,对产量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陆早33号在新疆博州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33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选育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2006年引进博州棉区示范种植,面积106.67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261.55 kg,皮棉2052.00 kg;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1334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为5207.70 kg,皮棉2031 kg.滴灌棉田平均单产皮棉2292 kg,部分高产棉田达到2673 kg.为进一步挖掘该品种增产潜力,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品种在本地区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曾连续多年夺得全国棉花单产桂冠的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 ,今年种植的 7333公顷棉花公顷皮棉产量达 2 1 0 0公斤 ,再次创造了棉花大面积高产的奇迹。新疆三团棉花产量每公顷突破2100公斤@王建强$农一师三团宣传科!843011 @吴应春$农一师三团宣传科!843011  相似文献   

15.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睢县杂交棉生产有了迅速发展,棉花产量逐年提高。效益不断增加,仅1990~1992年,三年种植杂交棉(中杂019)达3.7万公顷,全部为麦棉套神。每公顷小麦平均产3439.5kg,棉花产1023kg,霜前花率81.5%。实践证明,杂交棉在麦棉套种棉田同样可创高产高效益。是夺取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江苏沿海棉区在棉花生长期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3-2007年,5年间除2004年外,其余各年都出现了严重的灾情,对棉花稳产、高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在射阳县海河良种场总结并推广了灾年夺高产的技术.2006和2007年66.7hm2示范棉田平均每公顷皮棉分别为1689kg,1627.5 kg,为抗灾夺丰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武穴市2008年开始实施棉花高产创建,6年来屡创佳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万亩(666.7hm^2)片经农业部专家组验收,公顷成铃122.25万个,子棉单产5923.5kg,皮棉单产2193kg,居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之首。农户高产典型常居“三甲”。2010年石佛寺镇观音湖村棉农张某的0.17hm^2棉田每公顷成铃178.5万个,成为湖北省历史上第一个亩(667m^2)产子棉千斤(500kg)以上的高产农户。在棉花高产创建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灌云县地处淮北沿海地区,全县常年植棉2万公顷以上,平均每公顷皮棉1500kg,年产皮棉3万吨。但是,近几年台风、水灾频发,其中2000年、2003年、2005年连续遭受涝灾,棉花减产严重。灾后,对不同受灾棉田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水涝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抗灾抢管提供科学依据。1灾害情况2000年8月31日,灌云县遭受特大暴雨,全县平均降雨325mm,局部降雨达410mm。棉田普遍淹水50~70cm。淹水时间计192h,但灾后天气转入正常。全县2万公顷棉田,公顷子棉3427.5kg,较正常年份子棉产量减12.1%,其中僵瓣棉占43.8%。2003年6月21日—9月10日,雨日达69…  相似文献   

19.
利用行间覆膜技术防治棉花烂铃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棉田行间覆膜技术在河北省献县、河间市、曲周县三地开展了棉花烂铃病的防治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在棉田第一个棉铃成铃之前,利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棉田行间裸露地面,可以阻止棉花烂铃病原菌由土中向棉铃上传播,有效防烂铃病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到发病中后期,防效仍较显著,达到34.0%~54.92%.测产结果表明,行间覆膜比行间不覆膜的棉田每公顷增收子棉418.5 kg,当年每公顷纯增收2641.5元,具有防治棉花烂铃病的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疆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红霞 《中国棉花》2007,34(6):41-42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产业,棉花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可观。但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重,早衰棉田大量发生,已成为制约棉花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对垦区的棉花生产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棉花早衰的发生特点棉花早衰即“未老先衰”是棉花生产长期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地膜棉田问题尤为突出。根据本区近几年技术调查统计,一般正常年份,早衰棉田占20%左右。受灾年份,如:2003年北疆棉蚜大发生,造成北疆片区40%棉田早衰,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