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1037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在新平(550m)的早、中季稻和元江(400m)晚季稻上进行抽穗期鉴定研究:(1)提出了云南稻种早中晚的划分标准.(2)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中早、中、晚稻分别为0.5%,30.5%和69.0%;其中育成品种以中粳(66.4%)和晚籼(17.8%)为主.  相似文献   

2.
3.
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云南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种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之一.综述了植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特别是以举世瞩目的5285份云南地方稻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心种质取样策略及检验体系、形态、等位酶、SSR标记、GIS技术、多种分类方法与核心种质技术体系相结合,建立了核心种质构建体系;建议加强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的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5.
在土壤有效磷含量6.26×10-6和80×10-6条件下,对云南5个稻作区548份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进行水稻耐低磷特性间的相关性分析及耐低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分蘖、相对总干重、相对地上干重、相对地下干重是评价水稻耐低磷胁迫较好的指标性状.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1994,(3):20-21
对603份国外、省外水稻品种的光温反应特性分析可知,山东从纬度32°~40°N之间的国家和省市引种,较易获得成功;如需从32°N以南地区引种,应引感光性弱的或中间型的早粳或早籼品种;如需从40°N以北地区引种,则以引进中、晚熟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方案研究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云南地方稻种资源 61 2 1份为材料 ,以 31个分类、形态及产量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核心种质取样方案。取样方案包括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和组内取样方法 ,分组原则为按丁颖分类体系、程王分类体系、云南稻作生态区、行政地区和单一性状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有平方根法、对数法、遗传多样性法和简单比例法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法和聚类法。结果表明 ,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变异系数和表型保留比例等 5个参数可作为检验各取样方案所得的核心种质的指标 ,通过检验可知 ,以丁颖和程王两种分类体系为分组原则、以平方根或对数法确定组内取样比例采用聚类法在组内进行取样是比较好的取样方案  相似文献   

8.
9.
云南稻核心种质F2世代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云南稻作遗传基础狭窄和地方稻种难以利用等问题,以548份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杂合系35配制的杂种F2(498份)为材料,按籼粳间、稻作区间进行云南稻核心种质杂种后代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 杂种F2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结实率、实粒数、秕粒数、穗颈长等性状都表现出较大的变异,平均多样性指数也较高.2) 籼粳间、稻作区间单一性状变异趋势基本一致,但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3) 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成4个性状不同的类群,各类群的形态性状差异明显,有利于育种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核心种质如何创新和有效利用是目前植物遗传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以云南地方稻(Oryzasativa L.)种资源核心种质519份和497个F1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研究了籼(Indica)、粳(Japonica)2个亚种间、5个稻作生态区和16个行政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布趁势。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大,稻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地区间遗传多样性差异较明显,遗传多样性中心在滇西南(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德宏),遗传多样性的形成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粳稻表型遗传多样性大于籼稻。核心种质中籼稻与滇屯502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均增加;粳稻与合系35的杂种一代总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但亲本与F1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不显著,遗传分化增加。应加强对遗传多样性中心的遗传资源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使这些宝贵资源在遗传改良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ICP-AES法则定58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8种矿质元素,结果表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P,K含量分布区与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其中Ca,Mg和Fe含量的多样性中心分别与高Ca、高Mg、高Fe含量分布区有关;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Zn含量分布区、Zn含量的多样性均与云南稻种的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但Cu,Mn含量及其多样性分布区与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中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2.
ICP-AES法测定58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8种矿质元素,结果表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P,K含量分布区与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其中Ca,Mg和Fe含量的多样性中心分别与高Ca、高Mg、高Fe含量分布区有关;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Zn含量分布区、Zn含量的多样性均与云南稻种的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但Cu,Mn含量及其多样性分布区与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中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云南光壳稻广亲和性与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测验种,广亲和品种间配制的单交,三交组合F1和F2及其亲本共181个材料在云南籼粳交错区,海南三亚和武汉进行育性鉴定表明,从19个云南光壳稻中鉴定出14个广亲和品种,尤其是花二早、花二早、,矮嗄,扎那嗄,扎那嗄1等品种的广亲和性较好,耐冷性也强于0.2428和Dular,矮嗄一个生态适应性较好的广亲和品种,云南光壳稻与意大利粳稻巴利拉的生态地理远缘差异较大,花二早,末烈谷,木帮谷  相似文献   

14.
云南光壳稻与测验种间的亲和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4个籼粳测验种和6个光壳稻品种的24个组合的F1和F2育性鉴定分析表明,籼粳测验种间抽穗开花期差异较大,02428,轮回422等广亲和性品种开花习性与籼型测验种相似,但形态性状类似粳型测验种。籼粳测验种间杂交,F1结实率较低,F2代则明显高于F1。矮嘎、明子谷、木帮谷属于特殊亲和性资源,与南京11、IR36和秋光的杂交结实率明显高于巴利拉。云南稻种的亲和性与纬度、海拔有关。利用云南光壳稻和籼、粳测验种作亲本,可望获得遗传基础较宽的群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功能稻米基料乌贡一号糙米、上农黑糯糙米、上农香糯精米的17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E、PP、A),矿物元素(Fc、Zn、Ca、P),食物纤维素的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作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根据营养含量、口感互补原则组配的功能一号、二号米作了食疗临床试验,结果认为功能米对病员综合治疗具有良好的辅疗作用。为此利用功能米为基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种耐冷性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5个不同耐冷级别品种按1/2P(P-1)配制15个组合及其亲本在籼稻区,籼粳交错区和温凉粳稻区进行云南稻种不同世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稻作区亲本品种及其杂交组合主要经济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存在明显差异,因基本型和生态条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2)亲本品种及其组合随海拔升高,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和颖花数有增大的趋势,但结实率则相反;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天然食品资源乌贡糙米为原料配合大豆、麦仁和蛋白糖生产乌贡糙米粉,通过乌贡糙米粉的生产工艺达到营养互补,方便食用,是老人、儿童、体弱病人的食疗、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18.
水陆稻在三亚及思茅的生育期及株高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代表性的18个水、陆稻品种,在云南思茅夏季的低温长日照下旱栽及海南三亚冬季的高温短日照下水栽表明,云南粳型水稻主体亲源对光、温敏感、水栽时植株升高不显著;矮杆灿型水、陆稻品种及粳型陆稻品种的和育期受光、温、水影响不大,但水分使灿稻的植株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气候室长日低温(昼/夜:24℃/20℃,光长14.5h)和武汉自然短日高温条件下,分别研究了7个光温敏不育系育性临界温度。结果表明,供试光温敏不育系对低温敏感期大致为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以套袋结实率为指标时,长日不育的下限温度次序为W6154s>W7415s,N58s>33001s,N5047s,31111s,N5088s;在武汉秋季自然短日高温条件下,粳型光敏不育系N58s,33001s,N5088s和N5047s的套袋结实率与抽穗前20~10d的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31111s的套袋结实率也与其抽穗前15~5d的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短日可育上限日均温范围为28.76~32.38℃,各品种次序为33001s>N5088s>N5047s>N58s>31111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