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微生境对辽东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期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实生幼苗个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辽东栎幼苗生长的关键微生境因子。采用典型样线调查法,对子午岭马栏林区1~3龄的辽东栎实生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幼苗所处的微生境变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龄幼苗的株高、基径、芽数目与1、2龄幼苗有显著性差异,随着龄级的增长幼苗的生长率逐渐降低,影响幼苗生长的微生境变量呈增加趋势,对微生境做出响应的生长指标也呈增加趋势,暗示着微生境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枯落物是限制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乔木层的适度遮荫是1、2龄幼苗生长的最佳光照环境,3龄幼苗生长的最佳环境则是林隙,可见辽东栎幼苗要成功定居必须等待林窗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以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种子为对象,采用双因素(覆土厚度和播种时间)完全随机试验的方法,研究土壤掩埋对辽东栎幼苗出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覆土厚度对辽东栎种子的出苗率有显著影响(P<0.05),出苗率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覆土厚度为10 cm时,出苗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3.2±20.7)%和(42.0±0.7)%;覆土厚度对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② 播种时间对0~3 cm覆土播种的出苗率影响显著(P<0.05),由于温度的差异,11月1日播种的种子出苗率高于12月10日,出苗率分别为(11.9±1.2)%~(53.2±20.7)%和(1.5±0.8)%~(42.0±0.7)%;播种时间对覆土播种的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对地表播种的幼苗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可见,土壤掩埋有利于辽东栎幼苗的出土,土壤掩埋对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李峰  王孝安 《干旱区研究》2011,28(2):321-327
林隙对森林的结构和动态具有重要的影响。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主要群落类型中,对优势种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不同大小林隙内的幼苗和幼树进行统计计算,并与林冠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优势种存在不同的更新策略,即辽东栎主要通过高萌发量来维持其种群的更新,而油松则是通过降低幼苗到幼树过程中的死亡率来维持其种群的更新;林隙面积在20~40m2时油松的自然更新情况最好,而辽东栎在不同大小林隙中的自然更新情况较为复杂;适当的林隙干扰总体上促进了该地区优势种的自然更新,林隙对其更新的促进机制各异;在林隙干扰下,辽东栎和油松在各自占优势群落(辽东栎林和油松林)中的优势地位均没有被对方取代的趋势,所以辽东栎林和油松林会作为该地区的顶级群落和亚顶级群落而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是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主要优势树种之一,研究辽东栎幼苗及幼树与灌木层物种的种间关系,有助于揭示其自然更新的规律。利用联结系数(AC)和χ2检验研究辽东栎幼苗及幼树与林下灌木层35个主要物种的联结;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灌木层主要物种分布和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幼苗与灌木层物种种间联结不显著(χ23.841),联结系数均在-0.250~0.370之间,说明幼苗在群落中的存在是相对独立的;而幼树与灌木层物种存在显著(3.841≤χ26.635)或极显著(χ2≥6.635)联结现象,这些物种对幼树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②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与辽东栎幼树为极显著正联结物种对,它们的分布反映出对环境要求相似;毛药忍冬(Lonicera serrean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湖北荚蒾(Viburnum hupehense)、木姜子(Litsea pungens)、樱桃忍冬(Lonicera fragrantissima)、漆(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沙梾(Swida bretchneideri)、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短柄五加(Acanthopanax brachypus)、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毛樱桃(Cerasus tomen-tosa)、鞘柄菝葜(Smilaxstans)与辽东栎幼树为显著或极显著负联结物种对,它们的分布反映出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辽东栎种实害虫为调查对象,采用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结合统计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2019—2021年辽东栎主要种实害虫种类及其与种子生长发育、不同结实年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东栎种实害虫主要有柞栎象、榛实象、栎实黑象、栗白小卷蛾及桃蛀螟5种;果形指数为1.2,相对含水率为42.73%,淀粉含量为47.22%时,受害率最高;结实丰年受害率最高,结实欠年虫口密度最大。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果期)为种实害虫为害始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生长期)为为害始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熟期)为为害盛期,防治适期应在6月下旬之前及10中旬之后;无论是结实丰年还是欠年都应加强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山西太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山西太岳山系灵空山景区侧柏林、油松林、辽东栎林、辽东栎和油松混交林4种林分调查,通过密集采样和样品分析研究不同林分土壤不同层次(0-10cm、10-20cm、20-30cm、30-50cm、50-100cm)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及分布特征。结果如下:山西太岳山森林平均1m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储量一般不超过30g·kg-1,调查的四种林分在16.2g·kg-1到29.6g·kg-1;所调查的四种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碳密度随着土层深度递减,其中油松林、侧柏林、辽东栎林30cm以上土壤中有机碳储量占到100cm土层中有机碳储量的85%以上,表层土壤碳储量贡献大;阔叶林碳储量高于针叶林,混交林碳储量高于纯林,辽东栎油松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油松林土壤碳含量的2.4倍,辽东栎林土壤碳储量大约分别是侧柏林、油松林的1.4和1.9倍。因此为增加森林土壤固碳,建议使用混交林并减少人类活动对森林表土层的干扰和破坏。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河干流中游胡杨种群特征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胡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所占比例较大;存活曲线接近Deevey C(凹)型,且动态指数大于0,表明胡杨种群结构合理,为增长型种群。4个函数曲线表明,胡杨种群前期幅度变化较大,后期趋于稳定。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丰富的后续资源,种群能够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8.
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土壤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小陇山锐齿栎群落为例 ,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土壤的特征。结果显示 :( 1 )随着群落的发育 ,土壤质地由群落发育中期的粉土逐渐过渡到发育后期、末期的粘壤土 ,土壤质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2 )不同发育阶段土壤因子与群落生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 :随着群落的发育 ,生境因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增强 ,即在发育中期 ,土壤性质与群落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在发育后期、末期 ,生境因子的作用增强。 ( 3)土壤作为锐齿栎群落的生境因子 ,与群落的关系表现为 :随着群落的发育 ,土壤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种群生活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公顷级样地调查,对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沙地榆群落进行调查,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编制白榆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沙地榆的存活曲线、生存率估计曲线和累计死亡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沙地榆种群在幼体向成树发育过程中存在两个死亡高峰,沙地榆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从整体上反映了沙地榆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趋势,并坚定了沙地榆种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通过田间接种和一些辅助试验,组建了一,二代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生命表。对有关种群数量变动的一些因子作了探讨,初步明确了影响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经过生命表分析得出,沈阳地区1990年-代亚洲玉米螟种群趋势指数(I)O 2.6666,1991年为1.6558。通过存活曲线分析得出,亚洲玉米螟存活曲线属于Pearl(1928)提出的Ⅲ型曲线,表明亚洲玉米螟种群消亡的主要阶段发生在生命的早  相似文献   

11.
天山中部不同林龄天然云杉林地表土壤入渗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天山中部不同林龄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地表土壤和林外草地土壤进行实验室人工降雨模拟渗透试验,初步探讨了天山云杉林地土壤的入渗性能.结果表明:1)累积渗透量、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均呈幂指数相关关系.稳渗速率最高为近熟林1.91...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造林密度的油松林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年生5种造林密度(2000株/hm2、1500株/hm2、1200株/hm2、1000株/hm2、800株/hm2)阴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800株/hm2的阴坡油松林蓄积为108.19m3/hm2,是2000株/hm2油松林蓄积的1.22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107.43 t/hm2-174.30 t/hm2,平均碳密度为135.99 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是相当可观大的,碳密度平均为90.34 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173;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该地区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我们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13.
秸秆覆盖对农田黑土春季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黑土区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度对太阳反射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其对土壤温度的调控作用。在作物出苗前,秸秆覆盖度免耕(覆盖度70%)>少耕(覆盖度10%)>旋松(覆盖度0%)。研究结果表明:免耕、少耕和旋松的累计反射强度依次递减,反射辐射强度越大土壤温度越低;免耕具有较高的质量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均与地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diversity existing in the seedbanks of forests and pastures. The seedbanks were sampled in three forest and three pastures areas in a community of smallholder farmers, in Pará state, Brazil. Seedling emergence in a glasshouse was used to quantify and identify the seeds. The total densities and diversity of the seedbank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pastures and forests, but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was different. The herbaceous species predominated in both the pastures and the forests, but in the forest the abundance of shrub and tree was higher than herb. The seed density of several pioneer woody species was higher in the forests and the density of several herbaceous species was greater in the pastur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orest species on the pastures and of the pastures species on the forests is a result of the initial process of human occupation and illustrates a dynamic that can lead to both the conservation of forest species and the spread of weed species. Action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avoid disturbance in the forests and improve biodiversity preservation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退耕还林有关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重点论述了三方面问题 ( 1 )退耕还林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黄河流域坡耕地量大面广 ,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 ,是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退耕还林不仅必要、潜力巨大 ,而且十分紧迫。 ( 2 )退耕还林的具体办法 ,包括实施途径 ,分期实施规模。提出近期应重点实施 2 5°以上陡坡耕地、中远期实施 2 5°以下缓坡耕地。 ( 3)退耕还林应注意的问题。因地制宜是关键 ,建设基本农田、保证粮食自给是基础 ,是前提。  相似文献   

16.
充分了解植被群落时空格局分布特征是开展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的前提。选择祁连山中段寺大隆林场为研究区,对1976、1991、2001、2016年的LANDSAT影像进行地物分类,并利用3种景观指数对植被群落生境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同时运用CA-Markov模型对植被2031年的分布情况作出预测。结果表明:人为因素是导致植被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1976—2016年,祁连山中段寺大隆林场植被群落的分布面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乔木和草地分布面积分别减少了91 km~2和169 km~2;1976—2001年,乔木、灌木和草地群落的平均斑块面积(MPA)分别减少了1.22 km~2、0.14 km~2和0.16 km~2,聚合指数(AI)分别减少了2.79、0.03和8.77,平均分维数(Fd)分别增加了0.013、0.001和0.005,植被群落生境破碎化严重;2001—2016年,乔木、灌木和草地群落的平均斑块面积(MNA)分别增加了0 km~2、0.13 km~2和0.02 km~2,聚合指数(AI)分别增加了2.38、0.21和6.55,平均分维数(Fd)分别减小了0.005、0.002和0.002,植被生境得到修复;在现行趋势下,预测2031年乔木面积为409 km~2,灌木面积为486 km~2,草地面积为550 km~2,在面积分布上基本与1976年水平相当,植被生境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Foliar residues of aminocarb were measured at tree canopy and ground levels in conifer forests in New Brunswick, Canada, following aerial application of three spray mixtures of aminocarb, one water-based, one in a volatile oil of low viscosity, and the third in a non-volatile oil of high viscosity. For a given volume rate of application, all three mixtures provided similar foliar residues at tree canopy level, but the aqueous and the volatile-oil based sprays provided significantly lower residues on cut foliage positioned at ground level, than the non-volatile oil spray mix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