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铃薯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马铃薯高产栽培中的配套措施,试验筛选并研究了两种微肥在马铃薯种植上进行拌种与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有利于种薯切块后伤口愈合,能提前出苗、开花,缩短生育期,提高大薯率,增产明显。大西北牌多元微肥拌种与叶面喷施每667 m2增收251.9元,稀土旱地宝增收210.1元。  相似文献   

2.
<正>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15个元素及与其性质相似的钪、钇共17个元素的总称,它是一个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明显地影响根系发育、叶绿素的形成以及N、P、K吸收和体内的物质代谢.为了探讨稀土微肥在马铃薯上的增产效果,近3年来、我县推广中心“马铃薯优良品种及高产技术”课题组先后在县、乡不同地区实施了马铃薯施用稀土微肥试验,对马铃薯施用稀土微肥的效果及使用技术进行了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微肥种类繁多,效果各异。为避免在选用微肥品种与施用方法上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发挥微肥的增产作用,我们于1996年对引进的微肥在甜菜上进行了应用方式的试验,通过比较几种微肥新产品在焉耆垦区甜菜上的增产、增糖效果,筛选出有推广价值的微肥品种,为大面积...  相似文献   

4.
甜菜施用络合多元微肥试验初报杜广居,姜帆,王福华,付国蔚(黑龙江省拜泉糖厂)甜菜施用稀土、增产菌等微肥及植物生长素的报道很多,有的对甜菜确实有一定的增产增糖效果,并已大面积应用于甜菜生产。为寻求更有效的复合微肥.我们于1993年做了络合多元微肥拌种对...  相似文献   

5.
钛微肥拌种对甜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侯士忠,隋建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24团)钛微肥用于甜菜拌种、叶面喷施其增产增糖效果已有报道。为了把这一多元液体微肥引进本地甜菜原料生产中,于1996年进行了钛微肥不同浓度拌种对甜菜种子发芽影响试验。试验用钛微肥由中...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对马铃薯增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研究了不同的肥料种类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和微肥比单施复合肥增产39.6%,商品率提高21%;有机肥中加入微生物肥料,比施复合肥(加强钾肥)产量显著提高,但是增产幅度与土质有关,黑粘土增产10.9%,河潮土增产幅度达到32.0%;商品率提高6%。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叶面施肥增产增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滕州市是全国重要的二季作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 ,常年种植马铃薯 16 6 7hm2 ,尤以早春种植面积较大 ,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经济作物 ,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叶面施肥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增产方式已在许多作物上广泛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马铃薯生产水平 ,实现增产增效 ,我们于 1999~ 2 0 0 0年进行了马铃薯叶面施肥增产增效的试验研究 ,并取得明显效果。2 材料与方法2 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 :津引薯 1号脱毒种薯。盖农高产素 :美国农业环球公司产品。植物动力 2 0 0 3:深圳市华嘉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产品。2 2 …  相似文献   

8.
利川市脱毒马铃薯推广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脱毒马铃薯推广的历史回顾利川市自 1962年引进优良马铃薯品种米拉以来 ,马铃薯生产得到飞速发展 ,产量从 0 7万t提高到 5万t以上 ,是同期发展最快的作物 ,以其巨大的增产效果跃身成为我市三大粮食作物之列 ,但到 80年代后期 ,虽然栽培技术在不断改进 ,生产投入在不断增加 ,马铃薯单产却出现持续下跌趋势 ,经研究分析 ,产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米拉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 ,病毒多代感染积累造成种性退化 ,生产能力下降 ,为解决马铃薯种性退化问题 ,我市于1990年开始试验、示范马铃薯脱毒种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10年时间总产达到 8 91万t(折…  相似文献   

9.
"大西北"牌多元微肥是营养型叶面肥,建三江科研所通过2 a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大西北"牌水稻多元微肥在水稻上应用可以提高株高及分蘖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目的。对收获后的籽实进行发芽试验,处理的成苗长势及成苗根系明显优于对照。对收获后的籽实进行品质分析,结果也表明,施用"大西北"牌水稻多元微肥对提高水稻品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NK-P植物营养素又名钛微肥,由南开大学在80年代初首先研制成功,在多种作物上试用,增产效果较好。1991年~1992年我所用济南教育学院生产的NK-P药液,在花生上进行了试验,肯定了NK-P对花生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甜菜施用稀土微肥 ,经过几年试验、示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已被确认是龙镇农场甜菜生产上一项必不可少的常规技术措施 ,现就其增产增糖效益作一浅析。1稀土微肥的增产作用从黑龙江省龙镇农场甜菜施用稀土微肥3种方法调查结果分析看 ,以稀土拌种450g加叶喷600g(公顷用量 ,下同)增产效果最好 ,处理较对照增产19.6%,其次是以600g稀土拌种 ,处理较对照增产11.3%,再次是稀土40g 叶喷 ,处理较对照增产8.9 %,而以往甜菜生育期追尿素仅增产3.9%。说明甜菜施用稀土微肥增产效果比尿素好。2稀土微肥对甜菜的增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市进行了多种微肥试验。1989年重点研究了硼、钼、锌肥对棉花的增产效果及其配合施用的综合效应。试验在本市四县五乡进行。土壤有效锌、硼、钼含量均在临值界之下。试验设:(1)对照;(2)锌,亩基施硫酸锌1.5公斤;(3)钼,分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应用外源激素及叶面微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探索马铃薯应用外源激素及叶面微肥的增产效果,选取农户普遍应用的马铃薯块茎膨大剂6种,新面世的产品3种,加对照共10个处理,进行小区试验。经方差和效益分析表明:欧罗壮叶面肥较对照增产13.0%,增加纯效益2 289元.hm-2,投入产出比1:16.9;狮王花宝叶面肥增产11.7%,增加效益2 123元.hm-2,投入产出比1:17;凯普克增产10.3%,增加效益1 791元.hm-2,投入产出比1:12.4;三禾绿丰增产6.1%,增加效益1 058元.hm-2,投入产出比1:9.6;金农富增产3.2%,增加效益497元.hm-2,投入产出比1:4.7。其它产品增产不明显,有些产品出现减产现象,在生产上应小心选用。  相似文献   

14.
大西北牌多元微肥是一种甜菜专用肥,含有硼、铁、铜、锌、锰、钼等微量元素,可促进甜菜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促进光合作用,起到增产增糖的良好效果。为合理使用该微肥,我们于1997年进行了不同使用方式小区试验,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大西北牌多元微肥由...  相似文献   

15.
孙铁男  赵长义 《大豆科学》1989,8(2):196-196
大豆施用微量元素已取得许多成果。但目前在生产中应用的微量元素多为无机盐单一元素形态。为了扩大肥料的施用途径,稳定肥料的增产效果,拓宽应用地区,黑龙江省农科院士肥所和哈尔滨科技大学合作研制成功氨基酸多元复合微肥。该氨基酸多元复合微肥系由动物角蛋白经分步水解、转型、络合、介质调整、抗氧处理、体系稳定化及表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在马铃薯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叶面喷施丰钛宝水溶微肥的效果。结果表明:丰钛宝对马铃薯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喷施后叶色黑绿、有光泽、叶片厚、植株长势旺盛,绿叶保持时间比对照延长11 d,还能促进成熟。无论是现代化栽培还是传统种植都表现增产,增产幅度11%~16%,大薯率增加,并有解毒降低除草剂残留对马铃薯危害程度的作用,施用丰钛宝的效益较高,投入产出比达到1:18以上。  相似文献   

17.
简述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施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不同微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其施用方法的大量文献资料,众多事实表明:在马铃薯上施用适量的微肥可以提高植株长势及生理机能,从而提高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8.
各地的多年试验均已表明,在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上施用微肥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一些刊物也有报道施用微肥能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如“省钼肥推广使用联合调查组”报告(1976年)晋江县龙湖公社湖亭大队44.12亩春花生严重受枯萎病和蛴螬为害,普遍减产,但他们使用钼肥拌种,平均亩产327斤,比前一年增产6.1%;福建农学院漳州林下基点在1975年的协作试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在旱地黄绵土上花生施用硼、铁、钼微肥可显著地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8.6% ̄23.2%,增产效果钼肥浸种〉铁肥浸种〉铁肥叶喷〉钼肥叶喷〉硼肥叶喷。同一种微肥浸种比叶面喷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属喜高钾作物之一。为了确定钾肥在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中施用的可行性以及合适的用量范围,以‘大西洋’为试验品种,研究了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以及不同施用量硫酸钾对‘大西洋’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以期指导马铃薯钾肥的施用。结果表明,钾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N+P+K配合施用增产效果>N+P施用增产效果>不施肥;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增产效果各不相同,钾肥施肥量为255 kg/hm2时,马铃薯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