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乌盟后山杨榆“小老树”抚育改造技术高凤山,张有威乌盟后山地区干旱,风沙大,无霜期短,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瘠薄并多有干土层(钙积层)。在这样的土壤中造林往往成林慢,最易形成“小老树”。据笔者多年造林经验,后山地区形成大面积“小老树”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对城乡绿化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评述,认为其效益是低的。对“城市森林”进展慢进行了客观原因的分析,但强调主要原因是对“城市森林”建设认识不足和城市绿化的业务机构不统一。文章指出了城乡绿化中林木经营存的的问题:树线矛盾、树种混交关系、小老树、老树更新、选留古树等问题。文章最后还指出了城乡绿化存在着城市间、地区间的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小老树”的成因与改造平原绿化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小老树”改造。“小老树”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树木密度过大。例如宅旁树密度大的行距仅3米、株距2米,每亩超过100株,又没有及时间伐,以致部分植株根系盘结,树冠窄小,生长发育不良;(2)...  相似文献   

4.
我们地区现有杨树人工林面积近500万亩,其中有35万亩是“小老树”林。多年来,我们同有关部门协作。对“小老树”的形成原因、改造措施和予防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小老树”形成原因全区35万亩杨树“小老树,多数分布在重盐碱土、白干土和过分干旱瘠薄的风积土上。如洮南林场靠山营林区328公顷小叶杨,其中小老树面积就占3/4。通过土壤剖面和生长量调  相似文献   

5.
<正> 马尾松是我省山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五十、六十年代曾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荒山造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可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许多马尾松“小老树”林分,于是,有的人便认为,马尾松易成“小老树”,难以成材,是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树种.有的地方甚至不问立地条件毁松栽  相似文献   

6.
学术活动     
河南省林园学会召开学术会议讨论平原地区“小老树”预防改造问题河南省林园学会于1965年元月21日至25日,在郑州召开了有生产部门、科研机关、农林院校等单位40位代表参加的平原地区造林技术学术会议,重点讨论了目前平原地区造林后林木所形成的“小老树”问题。经过成果报告和深入讨  相似文献   

7.
晋西北“小老树”改造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如何使大面积的“小老树”尽快成材,在很短时期内为国家提供大量优质木材,是林业生产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就五寨、右玉等县改造“小老树”经验和提高“小老树”林地生产力措施,略谈我们对此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认识。一、引进杨树优良品种五寨县张家坪林场在山西省林科所指导下,1974年定植了110个杨树品种(组合、系号。以下同),定植后经十年观察生长量、抗性、物候期,选出了格尔里、合作杨~(07#)、群众杨~(38#)、小×美加~(60年后)、合作杨~(02#)五个品种,与小叶杨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见表3)。选出的格尔里等五个杨树优良  相似文献   

8.
小叶杨是我省雁北风沙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解放以来,广大贫下中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目前成林面积已达四百多万亩。起到了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和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作用。但由于初植密度过大,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林木生长不良、枯梢,形成生产力很低的“小老树”。为了探索改造“小老树”的方法和途径,雁北地区落阵营林场于1964年开始进行试验研究,1967年秋大规模展开。主要方法有:间伐、中耕松土、蓄水保墒、修枝、灌水及引种试验。到现在为止,已有90%以上的林分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林木生长得比较好,部分已经成材。为总结“小老树”的改造经验,我们于1974年11~12月对一些改造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调查。概况落阵营林场位于大同县东南部,地处  相似文献   

9.
“小老树”是指树龄较长,生长缓慢或停滞,长期变化不大的树木。其特点是高生长和粗生长明显低于正常发育的同类树种。形成“小老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不同树种的遗传特性是形成小老树的内在因素。利用发育不良的枝条或苗木造林也可形成小老  相似文献   

10.
在林业生产中经常有一些生长缓慢、长势极弱的人工林,人们习惯地把这种未老先衰,不能成林、成材的树木,比喻为“小老树”。“小老树”一般的形态特征是:植株矮小,生长迟滞、树干弯曲、分枝多、主干不明显,树冠平顶、早熟、提的结实,有枯梢、枯顶现象;萌条丛生,根系不发达,因此,对这些生产力极低,质量不良的“小老树”进行改造,就成为某些地区林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1.
枣庄市南部的平原中,黑土涝洼占一半以上。近年来,枣南平原的绿化造林成绩显著,但是黑土涝洼地上的林木却保存率低或“存而不长”。十四年的刺槐林,平均高仅7.6米,平均胸径5.3厘米,绝大多数成了“小老树”。这是枣南地区林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地区生长着很多成片的松杨混交林,大部分生长良好。这些混交林分的起源,多系改造杨树“小老树”加植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rin)后形成的。通过调查并对材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选出儿例撰成此文,供改造杨树“小老树”参考。1 调查地区概况  相似文献   

13.
198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湖南”的决定;根据我省绿化工作的进展,今年初又作出提前一年半(即在今年6月底以前)实现全省全面绿化目标的决策。全省广大干部和群众要紧急行动,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全面绿化任务,让辽阔的三湘大地更加壮丽华绿。我省拥有林地面积1.34亿亩。经过8年艰苦奋战,于1993年消灭了宜林荒山,成为继广东、福建之后全国第三个消灭宜林荒山的省区,绿化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到去年底止‘全省已有4个地级市、5个地区、77个县(市。区)和2个大型国营林场基本实现绿化…  相似文献   

14.
为害喜树几种叶蝉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树是我省“四旁”绿化造林树种之一.近年在我省部分地区发生新的害虫即叶蝉为害,致使树叶枯焦脱落,梢部死亡,甚至整株枯死,造成极大的损害,有关林业部门,采取了防治措施,控制了灾害的蔓延.我们收到了金堂、大竹寄来标本要求识别,经初步鉴定有:角胸叶蝉Tifuria angulafa(Matsumura)、大青叶蝉Tefligoniella viridsi(L)、小绿叶蝉Empoasca flanvescens(Fabricius)和喜树枣叶蝉Zizyphoides SP.4种.  相似文献   

15.
肿腿蜂繁育及其应用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树适应性强 ,生长快 ,用途广 ,是“三北”地区造林绿化的一个好树种。但是 ,杨树害虫种类很多 ,其中蛀食枝干的害虫尤为严重 ,青杨天牛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大同和朔州两市受害面积就高达 11.33万 hm2 ,其中成灾面积 4 .99万 hm2 ,对杨树生长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直接影响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和造林绿化成果的巩固 ,制约着杨树的大面积发展。 2 0世纪 70年代 ,原雁北地区曾耗资百万余元 ,5次进行飞机防治 ,面积达 3.33万 hm2 ,但仍未能控制灾害。青杨天牛危害是杨树人工林形成“小老树”的主要原因之一。80年代初 ,金沙滩林场、原朔县防治…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凉城县的林业生产发展比较快,每年的造林面积由五万来亩,提高到十二万亩,增长了一倍多。但是,全县仍有一百多万亩荒山荒坡尚未绿化,有三十万亩“小老树”没有得到抚育和改造,有四十万亩幼林急待抚育,尤其是田  相似文献   

17.
奋战三年,全面实现平原绿化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在三年内实现全省的平原绿化,力争率先达到平原绿化“达标”省。经过各级各届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努力,我省平原绿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全省75个平原县,19个半平原县和部分平原县,在1986年已有二个地区、总计40个县达标的基础上,今年经过全省森林资源清查验收,又有三个市,计19个县达到部颁平原绿化标准,绝大多数村镇实现了绿化。全省平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干旱半干旱地区,表土层不足30厘米的砂砾土和白干土分布较广。建国以来,在这些地方营造了大量的榆树和部分杨树。二十多年过去了,只见岁月推移,少见树木长大成林,因此,群众称之为“小老树”。关于“小老树”的成因及如何改造,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近年来,不少林业科技人员发表了许多论述文章,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只限于理论探讨和小规模的试验阶段,严格地说“小老树”的成因与改造这个老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无数事实证明,在这些地方栽榆树特别是栽杨树很难成功。奇怪的是,时至今日为什么有些地方仍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还在大量栽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人们对“小老树”的成因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19.
渭南地区有山、有原、有平川,是我省粮、棉的集中产区。但气候条件并不优越,干燥度大于1.5,属于半干旱气候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技兴渭”战略的实施,使得渭南地区在全省10个地市中首先实现了平原绿化达标,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经  相似文献   

20.
刺槐是耐干旱,耐盐碱,适应性强,长生快,材质坚硬的优良树种.1958年以来,我县在西部、西北部的丘陵岗地,先后营造了以刺槐为主的用材林7万余亩.目前这些刺槐林分长势不良,高、粗生长非常缓慢,有30—40%林木,胸径只有6—8厘米,树高只有5米左右,并出现枯梢、断头、主干弯曲等现象,群众称之为刺槐“小老树”.为了摸索形成“小老树”的原因,我们对石湖林场刺槐“小老树”林地的土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本县气象资料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