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龙岩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的甘薯新品种,2016从省内外引进了11个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并对试验品种的产量、品质、适应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1-6个品种供生产使用。结果表明:福薯604、金薯3号鲜薯产量、干物率、淀粉率高于对照,食用及外观品质优,适宜作为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甘薯品种推广。香薯91鲜薯产量较高,食用及外观品质优,可作为鲜食型品种在龙岩示范种植。龙薯24号、金山208淀粉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做为淀粉加工型品种推广。福薯317鲜薯花青素含量非常高,干物率和紫色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作为紫色素提取、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遮阴处理对紫甘薯块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紫甘薯块根品质对不同遮阴程度的响应。【方法】以济薯18和Ayamuraski为材料,分别于块根膨大高峰期(栽后50—100 d),用不同透光度的黑色遮阳网设置遮光40%和遮光70%处理,对照(CK)为自然光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块根干物质含量,总淀粉、直链及支链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全粉黏度仪参数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遮阴处理下,紫甘薯块根中的干物质、总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比对照显著降低;遮阴处理不仅显著增加了济薯18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值,而且显著降低了济薯18全粉的高峰黏度、衰减值、回生值和峰值时间,遮阴下Ayamuraski块根的淀粉品质与济薯18相反;遮阴处理还显著提高了两个品种块根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随遮阴程度加大而增高;同时,紫甘薯的花青素含量和积累速率显著降低,济薯18的花青素积累对遮阴的反应比Ayamuraski更敏感。【结论】遮阴处理使紫甘薯的块根干物质、总淀粉含量和淀粉积累速率、花青素含量及不同膨大阶段的花青素积累量明显降低,同时遮阴处理下紫甘薯块根淀粉品质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福鼎市薯瘟病区种植的不同类别甘薯品种,引进了福薯604、福薯90、福薯8号、泉薯9号、商薯19、湘薯75-55等7个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铁薯为对照(CK)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福薯604与对照铁薯(CK)相比产量增加179.8%,其抗薯瘟能力强,出粉率高,作为淀粉加工类品种较适合在福鼎市瘟区推广,渝薯15可作为淀粉加工类后备品种进行种植;福薯90可作为鲜食品种在当地种植;其余品种由于抗薯瘟和产量方面均有缺陷,皆不建议在福鼎市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生育期及环境因素对甘薯营养成分和香味组分的影响,利用心香、浙薯75、农林54这3个品种的甘薯,分别选取生育期为80、100、120、140、160 d的鲜薯薯块和熟化薯块测定其干率、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粗脂肪含量以及香味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的环境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甘薯的鲜薯产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等营养成分含量,而各营养成分又直接影响甘薯烘烤后香味组分的变化,说明环境气象条件间接影响不同生育期甘薯烘烤熟化后香味组分的变化;其中芳香族类、醛类、烯类及萜烯类对甘薯的呈香起到主要作用;心香、浙薯75、农林54分别在80、120、140 d香味最佳,适合烘烤鲜食;不同品种可根据需求在不同生育期进行收获,以达到甘薯的最佳风味。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和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3个菜用甘薯品种(莆薯53、广菜薯5号和福薯18),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对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下,供试的3个菜用甘薯品种均在管道营养液栽培条件下茎尖产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高,硝态氮含量最低。总体上,在屋顶农业中使用管道营养液栽培种植福薯18有利于提高茎尖产量并保证品质。  相似文献   

6.
红黄肉甘薯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营养食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8份供试红、黄肉甘薯的主要性状、食味及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为我国南方优质食用甘薯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甘薯地上部主要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关联度;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薯块主要营养成分间及其与熟食食味间的相关性。【结果】桂粉1号、维多丽、广薯79和心香可作为优异食用甘薯种质;与鲜薯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为茎径和茎叶鲜质量,与薯干产量关联度较大的性状为株型和大中薯率;干物率与粗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干物率、粗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与β-胡萝卜素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干物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较粗的茎径、较大的茎叶鲜质量和大中薯率,可作为选育高产甘薯品种的重要依据;评价甘薯块根熟食食味最主要的营养指标为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 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 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201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宁德点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对8份白肉甘薯品种(系)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成薯007的鲜薯产量较高,徐薯25的淀粉含量较高,徐薯32的薯块熟食适口评分较好;甘薯农艺性状(干率、薯干重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和薯块熟食适口评分)的平均变异系数均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甘薯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和薯干重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396);茎粗与蔓长呈极显著正相关(r=0.392);淀粉含量与商品薯率和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r=-0.399,-0.402),与干率和薯干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3,0.321);薯块熟食适口评分与干率、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0.553,-0.709,-0.502),与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r=0.300)。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原料甘薯因品种不同,淀粉含量差距达10%~30%。因此,供制作淀粉的甘薯必须选用含淀粉量高的品种,而且贮藏期不得超过90天。否则会影响淀粉得率。二、生产流程(一)淀粉沉淀。采用斜槽沉淀时,因甘薯淀粉粒比马铃薯淀粉粒小,薯浆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也比马铃薯浆液高,因此沉淀较慢。为防止淀粉流失,斜槽的倾斜度宜较小。采用沉淀  相似文献   

11.
从测定速度、可靠性、方便性和经济实用性等角度,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各种淀粉测定方法进行了评价和筛选,确定盐酸水解-旋光法、盐酸水解-DNS比色法和高氯酸提取-蒽酮比色法为甘薯淀粉测定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贮藏期甘薯块根淀粉酶活性变化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在整个贮藏期不同时段淀粉率和淀粉酶活性进行精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在整个贮藏期淀粉率均有所下降,降幅为1~2个百分点;不同淀粉含量品种的淀粉酶活性差异很大,酶活性值为0.126~5.358 mg/g;各品种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多数品种淀粉酶活性的高峰值出现在贮藏30 d到45 d之间,但淀粉酶活性的高低与淀粉率的高低不成正比;淀粉率下降速度与淀粉酶活性高低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Sweet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am.) breeding is challenging due to its genetic complex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interval mapping (IM) and multipl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model (MQM) analysis were used to identify QTLs for starch content with a mapping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202 F1 individuals of a cross between Xushu 18, a cultivar susceptible to stem nematodes, with high yield and moderate starch, and Xu 781, which is resistant to stem nematodes, has low yield and high starch content. Six QTLs for starch content were mapped on six linkage groups of the Xu 781 map, explaining 9.1-38.8% of the variation. Especially, one of them, DMFN 4, accounted for 38.8% of starch content variation, which is the QTL that explains the highest phenotypic variation detected to date in sweetpotato. All of the six QTL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of the starch content, which indicated the inheritance derived from the parent Xu 781. Two QTLs for starch content were detected on two linkage groups of the Xushu 18 map, explaining 14.3 and 16.1% of the variation, respectively. They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variation, indicating the inheritance derived from Xu 781. Seven of eight QTLs were co-localized with a single marker.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QTLs co-localized with a single marker in sweetpotato. These QTLs and their co-localized markers may be used in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for the starch content of sweetpotato.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碱法提取黄米淀粉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了提取温度、碱液浓度以及提取时间三因素对黄米淀粉中蛋白质残留量的影响,得出了黄米淀粉提取效果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34 ℃,碱液浓度0.38%,提取时间14 h,料液比1:...  相似文献   

15.
李翠莲  方北曙  李艳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40-10841
[目的]优化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纯度较高的大米淀粉的工艺,从而解决库存谷物严重浪费的问题。[方法]以大米为原料,以Alcalase蛋白酶酶法提取大米淀粉,采用3因素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凯氏定氮法GB5511285测定蛋白质含量,蒽酮比色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各因子对蛋白质去除和淀粉得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蛋白质去除的最优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3%,反应时间6 h。淀粉提取的最优工艺组合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结论]综合考虑,以大米为原料,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法除蛋白质提取大米淀粉的最优工艺为温度50℃,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大米淀粉中蛋白质含量为0.39%,淀粉提取率为89.53%。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阐明不同类型甘薯块根淀粉粒粒度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淀粉品质的关系。【方法】选用6个淀粉型品种、5个食用型品种和1个兼用型品种,研究块根中淀粉粒的体积和数目分布、淀粉粒体积和数目分布与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甘薯块根含有小(粒径<3.36 µm)、中(粒径3.36—19.76 µm)和大(粒径>19.76 µm)3种类型淀粉粒,其粒径范围为0.39—55.14 µm。淀粉粒体积和数目都表现为双峰分布,低谷粒径均为3.36 µm;其中,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体积占总体积的9.8%—18.5%,而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数目占总数目的97.7%—99.1%。与淀粉型品种相比,食用型品种粒径<3.36 µm的淀粉粒所占体积百分比和粒径<1.00 µm的淀粉粒所占数目百分比较高。块根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与小型和中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支/直链淀粉比率与小型和中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与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食用型甘薯块根中小型淀粉粒所占比例较高,而淀粉型甘薯块根中大型淀粉粒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大米淀粉提取及黏滞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OH溶液浸泡米粉去除蛋白质提取大米淀粉的试验结果表明,在0.2%NaOH溶液、固液比1:4、浸泡2h的最佳提取条件下,淀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0.453%、淀粉得率为74.2%。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以烘箱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所得淀粉的黏滞性谱,结果显示两种淀粉的黏滞性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甘薯遗传连锁图谱,并分析甘薯淀粉含量性状的QTL位点,为高淀粉含量甘薯种质资源利用及甘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高淀粉含量品种万薯5号为母本、低淀粉含量品种商丘52-7为父本建立杂交群体,利用EST-SSR标记,采用"双假测交"策略和运用Join Map4.0软件,分别构建双亲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F1(2012、2013年)群体表型数据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淀粉含量性状进行QTL检测。【结果】利用1 679对EST-SSR引物筛选出的1 045对多态性引物检测F1群体的标记基因型,获得了1 418个标记位点。分别对上述获得的父母本多态性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在LOD≥5.0情况下,分别构建父母本的连锁遗传图谱。采用642个标记的多态性位点构建母本连锁群74个,其中,215个标记位点位于连锁图谱上,占标记多态性位点总数的33.5%。每个连锁群上有2—11个标记位点,连锁群长度在0.6—129.4 cM,图谱总长为3 826.07 c 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7.80 c M。属于父本的776个标记位点构建了80个连锁群,共有252个标记位点构建在连锁图谱上,占标记总数的32.5%,每个连锁群上有2—24个标记位点,连锁群长度在2.0—156.8 c M,图谱总长为3 955.0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5.7 c M。以F1杂交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结合2012年、2013年2个环境,利用QTL作图软件MapQTL5.0,采用区间作图法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7个与淀粉含量性状相关的QTL,贡献率在8.4%—40.5%。其中qWsc-1、qWsc-2、qWsc-3 3个QTL位于母本万薯5号连锁群上,且在2年环境中均可检测到;14个QTL位于父本商丘52-7连锁群上,qSsc-1、qSsc-2、qSsc-3、qSsc-4、qSsc-8、qSsc-10、qSsc-11、qSsc-12是在2个环境均检测到的QTL。qSsc-5、qSsc-6、qSsc-7、qSsc-9、qSsc-13、qSsc-14是只在1个环境检测到的QTL。标记GDAAS0603在双亲中和2个环境中均同时检测到,这些环境稳定QTL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论】分别构建了亲本EST-SSR分子标记连锁群图谱,丰富了构建甘薯图谱的标记类型,定位了17个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施钾时期对甘薯“济徐23”块根淀粉积累和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酶学生理机制。【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淀粉型品种“济徐23”为材料,设置不施钾肥(T1)、基施钾肥(T2)、封垄期追施钾肥(T3)和茎叶生长高峰期追施钾肥(T4)4个处理,于2008-2009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定期取样的方法留样,测定块根中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同时测定块根淀粉粒体积分布的中位粒径和大(>19.76 μm)、中(3.359-19.76 μm)、小(<3.359 μm)型淀粉粒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以及淀粉合成相关酶(SS、ADPGPPase、UDPGPPase、GBSS和SSS)活性,分析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甘薯各生育时期块根内淀粉及组分含量、淀粉粒度分布特征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T1)相比,施用钾肥提高了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和淀粉产量,3个施钾处理淀粉产量的增幅分别为24.90%、16.57%和9.24%,随施用时间的推迟淀粉产量增幅降低。封垄期和茎叶生长高峰期追施钾肥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而提高支链淀粉含量。基施钾肥提高了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茎叶生长高峰期追施则提高中、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时期施钾均可提高块根中SS、ADPGPPase和UDPGPPase的活性,提高淀粉合成前体物质的供应能力,施用钾肥对SS和ADPGPPase活性的作用时间最长为130 d,基施钾肥主要作用时期为块根膨大的前、中期,追施钾肥的主要作用时期为块根膨大的中、后期,施钾越早对UDPGPPase活性的作用时间越长;追施钾肥提高了块根膨大后期SSS活性、而降低了块根膨大后期GBSS活性。总淀粉含量与SS和ADPGPPase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GBSS和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ADPGPPase和SS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基施或封垄期追施钾肥显著提高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和淀粉产量,追施钾肥显著提高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基施钾肥处理的大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数高,高峰期施用钾肥处理的中、小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数高。施钾时期显著影响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这与块根中SS、ADPGPPase、UDPGPPase、GBSS和SSS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