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连杆类锻件初成形辊锻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辊锻过程中金属变形及流动,与一般模锻工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其工艺设计及初成形道次模具、整形模具设计也不同于常规模锻工艺。本文结合辊锻工艺特点,全面地阐述了连杆初成形辊锻时工艺设计、初成形模具设计,以及整形模具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机引犁铧为例,阐述了异形板片类锻件辊锻成形时的变形规律、工艺及模具设计要点。作者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闭式型槽辊锻时展宽与压下关系曲线及计算公式,对于类似锻件的辊锻工艺设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文章从犁铧辊锻推而广之,概述了辊锻新工艺具有高效、易于推广、改善劳动环境等特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工业国情的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前轴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安全零件之一,根据汽车前轴结构形状,文章分析了辊锻工艺难点,阐述前轴辊锻工艺的类型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掌握前轴精密制坯辊锻工艺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成形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直齿圆柱齿轮冷精锻成形过程进行了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闭式模锻预锻及以闭式模锻、孔分流及约束分流为终锻的两步成形过程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及前期的工艺试验表明:终锻中采取分流、尤其是约束孔分流措施对于降低工作载荷、提高角隅充填能力十分有利,采用矩阵变换技术解决因引入边界摩擦及滑动约束带来的刚度阵非对称问题较为简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5.
对系列护刃器工艺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套辊方案。指出了辊锻易产生的缺陷及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已经研制成功并用于生产的护刃器联合锻造工艺,论述了护刃器的工艺难点以及辊锻、弯曲、终锻各型槽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热精密模锻(简称精锻)属于少、无切削的机械加工工艺,它具有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锻件表面质量及内部组织性能好的优点,并能保证锻件的锻后成形表面具有一定的尺寸精度,特别适用于加工具有一定批量、结构较为复杂、有一定尺寸任度要求的中小型零件.但是由于锻还和模具在高温状态下的实际温度难以准确控制,增加了热杨银工艺设计的难度。本文介绍一种简易的精锻工艺设计分析计算公式,能够满足精锻工艺分析和设计的要求.1.瞻银工2设计用简易公式的推导以精锻件的外形尺寸A。及相应的模膛的型胶设计尺寸寸为例:设终…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 锻热淬火是提高钢的强韧性、简化工艺和节能的一种先进工艺,在生产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连杆是适于锻热淬火工艺的典型零件之一,国内很多工厂已推广应用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辊锻技术的特点与适用范围,简要叙述了目前农机行业辊锻技术的应用情况。针对农机行业中的锻压行业与国内外的差距,提出了在农机行业扩大应用及发展辊锻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辊锻模具型槽表面轮廓的几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辊锻模与锻件的啮合运动分析及几何分析,发现锻件轮廓与型槽轮廓存在共轭曲线(或曲面)关系。文中导出了参数方程、三次样条拟合函数及几种典型锻件轮廓曲线对应的辊锻模具型槽。这些结果对于精确、高效设计辊锻模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八爪式株间机械除草装置虚拟设计与运动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设计了一种适合作物株间作业的八爪式机械除草装置,采用Pro/E进行了虚拟样机设计,建立了除草装置的装配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该装置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出在不同速比下的除草铲齿运动轨迹,通过计算得到除草铲齿与土壤接触部分的面积,并对每个铲齿的覆盖区域以及相邻铲齿覆盖的重合区域进行分析,确定的合理速比为λ=0.754,优化了装置的结构和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12.
针对茎秆农作物根系残留田间影响土质的问题,以根系掘除设备的锄板为研究对象,利用JKR接触模型来描述土壤颗粒间相互接触时的运动情况。基于离散元法,采用EDEM软件分析锄板入土过程中不同速度(整机前进速度)、转动角速度(锄板绕转动点旋转的平均角速度)和离地高度(刀尖距地面的距离)对所受合力的影响,并利用仿真得到锄板从初始位置转到指定角度过程中的最大合力值。基于Box Behnken Design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三元二次线性数学模型,由方差分析结果得到该数学模型极为显著(P<0.01),说明所建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由数学模型确定前进速度0.41 m/s,转动角速度40°/s,离地高度115 mm时,锄板所受最大合力可达到其最小值为563.36 N。在烟草种植试验地进行田间实测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数据数值与田间试验数值相对误差为5.1%,验证模拟的根土复合体土壤模型基本符合土壤力学特性,能真实模拟该试验地土壤属性。研究表明采用离散元法分析锄板入土作业所受合力的可行性,可进一步为锄板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县域“旱改水”项目遴选布局方法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遂溪县"旱改水"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冷热点分析方法的"旱改水"建设项目遴选布局方法。结果表明,遂溪县开展"旱改水"建设潜力较大,其中高、中适宜区占耕地总面积的81.08%,主要分布在中东部乡镇;稳定性与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高稳定性地块主要集中在北坡镇和广前公司,在其余乡镇也有分布;容易改造地块占耕地总面积的41.04%,主要分布在北坡镇、界炮镇、杨柑镇和广前公司等,该类耕地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并且与城镇、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小;"旱改水"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杨柑镇、北坡镇、界炮镇和广前公司等中部乡镇,是"旱改水"项目布局的优先选择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遂溪县"十三五"期间"旱改水"建设区总面积462.75 hm2。该研究为科学遴选、布局"旱改水"建设项目提供了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型滚刀式棉秸秆粉碎回收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棉秸秆粉碎机功耗高、粉尘较大及棉秸秆回收能力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滚刀式棉秸秆粉碎回收机。同时,重点介绍了滚刀式棉秸秆粉碎回收机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切碎装置以及输送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主要的参数。该机结构紧凑,功耗低,可以一次性的完成棉秸秆的粉碎及回收作业,为充分利用开发棉秸秆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走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缺乏取料机理、堵塞问题明显的情况,建立了取料作业的理论模型,对取料宽度、刀具回转半径、取料刀安装螺距、取料刀密度、取料转速、每刃进给量、抛料速度、物料射入角和输送带尺寸等关键因素进行了设计与计算.为衡量取料刀刃口长度与取料宽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取料刃长度比C的概念,取C为1.25.采用EDEM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通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现状及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因素,结合通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试验情况,提出进一步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馈能型悬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方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回收汽车车轴与簧载质量间的振动能量,提出一种既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又可以回收振动能量的悬架,称之为馈能型悬架。研究了几种馈能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馈能型悬架的结构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静液式馈能型悬架以显著差异的优势成为最可行的馈能型悬架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用畜力牵引原始木犁,手工播种,用锄头中耕,用镰刀收割草和谷物,用莲枷打击脱粒。  相似文献   

19.
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性能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新型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作为试验样机,通过一系列正交试验和理论分析,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揭示了影响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确定了最优的参数组合,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自推进旋耕机限深部件行进阻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自推进旋耕机限深部件的功率消耗与行进速度、形状和下陷深度的关系 ,改善自推进旋耕机的工作性能 ,对限深部件进行了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形状中铲形阻力最大 ;速度和下陷深度越大 ,阻力越大。通过三因素正交试验找出了影响行进阻力的主次因素和最大评价指标的参数组合。由双因素试验数据拟合得出了阻力与速度、下陷深度的数学模型 ,经试验验证 ,该模型能反映生产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