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大豆品系15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饲用大豆品系15草产量、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品系15在通辽产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品系15的栽培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行距(A)和株距(B)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品系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品系15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行距×株距)为60 cm×40 cm时,草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对品系15的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在种植密度为60 cm×30 cm时,品系15株高较高,分枝较多,主茎较粗,单株地上生物量较大。主茎粗和单株地上生物量与鲜草产量及干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种植密度为60 cm×30 cm时,品系15的单株粒重及籽粒产量最大。若品系15作为牧草应用,行距×株距为60 cm×40 cm是最佳的密度设置,若品系15作为籽实饲料或繁殖种子,行距×株距为60 cm×30 cm是最佳的密度设置。  相似文献   

2.
株行距和种植密度对高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选用辽宁省高油大豆品种辽豆14号和辽豆11号,探讨了不同株行距对两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增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减少,单株有效荚重降低,百粒重下降。叶面积指数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品种、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行距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裂区设计,以黑龙江省主栽的3个抗线品种(抗线4号、6号和8号)为主区,5个密度(20、23、26、29和32万株·hm-2)为副区,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单株产量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群体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密度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百粒重和单荚粒数无显著影响;而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九三农垦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大豆品种北豆53、黑河45和垦鉴豆27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北豆53和黑河45的株高降低;垦鉴豆27的主茎节数增多;北豆53和垦鉴豆27的产量下降;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垦鉴豆27表现最好,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5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密度及行距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条件下,以3个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铁丰31、铁豆63和沈农12为试材,采用再裂区设计,考察不同密度及行距处理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小行距可以提高3个大豆品种的株高;增加密度,3个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减少,结荚高度提高;不同行距处理条件下,大豆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行距为30 cm时,大豆产量最高;密度为25万株·hm-2,行距30 cm时,3个大豆品种产量最高,铁丰31、沈农12和铁豆63的产量分别为4 961.2,3 840.0和3 539.1 kg·hm-2。  相似文献   

6.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29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容重先减小后增加。因此,选择适宜品种并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黑河43为材料,于2019年在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进行大豆种植模式大区对比试验。共设计7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大豆叶面积指数、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垄上四行不等行距模式产量最高,为3 414.65 kg·hm-2,其次是大垄种小垄管模式,为3 384.82 kg·hm-2,比试验农场采用的垄上三行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7.6%和6.7%,不同种植模式间产量差异显著。垄上四行等行距种植模式结荚期叶面积指数最高,为2.87,与其它模式差异显著。垄上四行不等行距模式的大豆株高和底荚高均最高分别为67.2和16.85 cm。垄上三行模式植株最粗,为5.22 cm,单株粒数最多,为52.06,但百粒重在所有模式中最低,为18.63 g。大垄种小垄管种植模式收获株数最多,达到35.7株·m-3,常规种植模式百粒重最高,为19.85 g,其它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显示,大豆产量与茎粗、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4、0.762...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群体结构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南方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品种,研究不同密度及同密度下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密度与株行距配置显著地影响产量,品种类型不同,其对密度要求不同,主茎结荚型品种密度以3.0万株/亩为宜,而分枝型品种以1.0-1.5万株/亩为宜,相同密度下株行距愈接近,则产量愈高,因而建议均匀种植。文中分析讨论了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原因,并对结论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白城地区苦荞生产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种植密度(4个处理)和施肥量(5个处理)2个因素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苦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在不同施肥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株粒数、单株产量和千粒质量在各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增大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10.
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山宁17的不同密度、行距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密度对山宁17产量有明显影响,产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行距30cm40cm50cm;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规律,产量由高至低的顺序密度为:1.4万株/667m~21.6万株/667m~20.8万株/667m~21.2万株/667m~21.0万株/667m~2;大豆新品种山宁17在行距较小时应适当降低密度,行距较大时适当增加密度。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丘陵山区大豆生产的株行距配置,以结荚习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南夏豆25和南农99-6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下的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密度为25万株·hm-2时,相同株距下行距配置的变化对主茎高度和重心高度影响不明显,株距从8 cm扩大到10 cm有利于抑制植株主茎高度的增加.重心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方式对合丰50品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合丰50在不同播法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品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播法对品质、产量和所有产量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其中穴播对产量、脂肪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的正向效应均是最大的.密度对百粒重、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它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随密度增加,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逐渐减少;在不同密度处理下,26万株·hm-2、23万株·hm-2与20万株·hm-2之间产量差异显著,26万株·hm-2为合丰50高产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不同密度下苗期分蘖处理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妍  张喆  丰光  王亮  景希强 《玉米科学》2015,23(5):107-111
试验选取当前主栽的玉米杂交种先玉335、丹玉801和丹玉336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密度下分蘖处理对品种根系、株高、穗位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分蘖数量逐渐减少,苗期分蘖对根系的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掰除分蘖能够提升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特别是对玉米苗期株高提升明显,同密度下是否掰除分蘖产量差异不显著。苗期保留分蘖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玉平  李志刚  李瑞平 《大豆科学》2011,30(1):79-82,88
为探讨密度与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07~2008年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以吉育35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以密度为主区,以氮肥施用水平为副区,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施氮通过对高油大豆叶面积指数与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来影响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最终对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密度与施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中花16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肥力水平对中花1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和肥力水平的提高,分枝数、结果枝数、荚果数和饱果数均呈下降趋势。不同肥力条件下,单株叶面积和群体叶面积系数表现一致,而不同密度条件下,两者差异明显。不同肥力与密度互作中F2×M1组合的产量达301.5kg/666.7m2,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互作组合。综合分析认为,在本区域生态条件下,中花16作为露地春花生种植的适宜密度以0.85万穴/666.7m2为宜,肥料以一次性基施为好,基肥中应氮、磷、钾配合,并配施速效氮肥。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红麻纤维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主要农艺性状值降低,个体发育受到影响;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红麻纤维产量降低,种植密度以18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以矮秆耐密型玉米辽单565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栽培形式对其光合性能、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当种植密度超过6.75万株/hm2时,宽窄行处理叶面积指数较高。除清种处理外,光合速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总体上呈单峰曲线变化,当种植密度超过6.00万株/hm2时,二比空和宽窄行栽培形式光合速率较高。与穗位叶和穗下叶叶向值相比,穗上叶的叶向值较高。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位高逐渐增加,穗长和百粒重逐渐下降。与其他栽培形式相比,大垄双行栽培形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茎粗和穗长变化较小,且茎粗表现较好。不同生态区域测产结果表明,栽培形式间和种植密度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栽培形式与种植密度互作极显著,在缩距增密、大垄双行和宽窄行栽培形式基础上,种植密度超过6.00万株/hm2时,辽单565易获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水稻新品种盐糯17机械化栽插的最适密度,设置5个不同的栽插密度(2.22万、1.85万、1.59万、1.39万、1.24万穴/667 m2),比较这5个栽插密度下盐糯17的叶龄进程、茎蘖动态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盐糯17的叶龄进程随着栽插密度的提升而加快;单穴茎蘖数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先增加,当栽插密度降低到1.59万穴/667 m2时,不再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而增加;茎蘖总数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而降低.盐糯17的主要农艺性状中,株高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先增加,当栽插密度降低到1.59万穴/667 m2时趋于稳定;全生育期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加长;有效穗数随着栽插密度的降低显著减少;不同栽插密度下穗粒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低密度处理下大小穗差异情况较多.盐糯17在栽插密度为1.59万穴/667 m2时,千粒质量最高;在栽插密度为1.59万~1.85万穴/667 m2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