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数值分析软件平台,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高速公路开挖路堑跨越铁路隧道结构安全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路堑开挖过程中隧道结构围岩形变和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而对路堑开挖的施工过程提出合理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路堑开挖会导致其下部既有隧道向上回弹,隧道拱顶产生附加拉应力,容易导致隧道灾害及次生灾害的产生。研究结果能为同类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安全监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开挖卸荷过程中淤泥质土体侧移对既有嵌岩桩基影响,在淤泥质土体开挖前预设多个测斜点,长时间监测开挖卸荷过程中与开挖面不同距离下各深度的变形数据,根据淤泥土体位移变化规律结合郎肯土压力理论建立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桩基嵌岩深度范围的确定及桩身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基坑开挖卸荷时在开挖面下2 m处土体位移达到...  相似文献   

4.
对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因为土地有限而又昂贵,所以人们只能向空中谋求更多的空间,而高层建筑物具有节省用地、美化城市建筑景观等显著优点,于是高层建筑物迅速崛起。但由于高层建筑往往采用桩基基础,且荷载较大,对高层建筑本身即内部基础和设备的相对位置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其施工将给高层建筑本身及周边建筑群体带来复杂的形变影响。所以,为了保障施工和运营的安全必须对高层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损坏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基坑开挖及降水的应力渗流耦合作用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采用MIDAS GTS三维有限元软件,对湖北某基坑及相邻地下管线进行了模拟分析。支护结构中的内支撑和钢围檩采用梁单元模拟,管道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钢板桩采用板单元模拟,钢板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用接触单元来进行模拟,并通过对界面单元属性中渗透系数的设置,实现对钢板桩止水作用的模拟。通过分析,得出在应力渗流耦合作用下基坑的变形以及相邻管线的变形及受力情况,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管线的受力和变形进行了验算,建立了管线的沉降与基坑地表沉降和围护结构挠度的函数关系,以便根据基坑地表沉降及围护结构挠度对管线沉降和变形进行推测,指导安全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7.
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是保证结构稳定的必要条件,其局部不均匀沉降将可能造成建筑物结构变化、局部应力集中等问题.为了保证建筑物能够正常使用,在建筑物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必要对其结构稳定及地基变化进行必要地变形监测.本文结合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框架结构电信生产楼的沉降监测实践,为探讨同类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提供相应的布设方案及沉降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的建造使地基土中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基变形出现基础沉降,如果沉降是均匀的,不会对建筑物造成多大影响。但是,由于建筑物荷载差异和地基不均匀等原因,基础各部分的沉降或多或少总是不均匀的,如果基础不均匀沉降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将导致建筑物开裂,歪斜甚至破坏,例如砖墙出现裂缝,吊车轮子出现卡轨或滑轨,高耸构筑物倾斜、机器转轴偏斜以及建筑物连接管道断裂等等,因此,研究如何防止或减少不均匀沉降,对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具有很大的意义。1建筑措施1.1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 建筑物平面立面上的轮郭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应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并结合南宁市民生广场沉降观测实例,进行沉降预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充分证实了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应用灰色预测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开挖基坑支护稳定性的双安全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确定性安全系数法与可靠度理论,分析了开挖深度达11.3m的某工程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K和可靠指标β.对于开挖非直立坡,工况1到工况4对应的K值和β值较大,从工况5开始,K值虽满足规范要求,但β值非常小,说明基坑失效概率较大,为此,从工况5开始对基坑进行加固,重新计算K和β,均有很大提高,保证了该基坑开挖的安全.本文还利用3σ原理,分析了土钉墙几个主要土性参数变异性对K和β影响的敏感度,本文结论对其他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突飞猛进,多数高层建筑都有1~3层地下室,因此基坑工程成为其中主要组成部分,深基坑围护结构和降水方案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和工期,关系到能否保证形成地下施工空间及施工安全,顺利保证基坑空间内地基环境及桩基的安全,保证空间外围环境的安全.但是岩土工程还是一门不够成熟的技术,经典理论都在某些简化假定的前提下确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够正确认识到基坑降水及其设计方法,将影响整个建筑施工安全周围环境,避免由此所造成的各种潜在危害,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必须被重点关注和强调.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突飞猛进,多数高层建筑都有1-3层地下室,因此基坑工程成为其中主要组成部分。深基坑围护结构和降水方案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工程成本和工期,关系到能否保证形成地下施工空间及施工安全,顺利保证基坑空间内地基环境及桩基的安全,保证空间外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发生破坏后果将很严重,因此变形监测对深基坑的安全施工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基坑的变形观测数据,结合回归分析和灰色模糊分析方法,进行综合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4.
高精度的建筑物沉降监测不仅能够监测工程质量状态、指导建筑施工,还能够有效避免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基于群桩沉降的荷载传递法计算模型,并预测建筑物群桩沉降量,将建筑物群桩沉降数据代入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中,实现传递函数下的建筑物沉降监测线性回归分析.以广州市某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精准预测建筑物沉降的规律及建筑物的变形。方法小波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时频局域化性质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通过小波分解进行平移和伸缩变换后得到的级数,具有小波分解的一般逼近函数的性质,因此可以用来预报。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出变型设计过程中设计变量与性能指标之间相互依赖的不确定关系,以此揭示出产品性能指标与影响其值变化的设计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回归分析模型和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做简单介绍,以宿州市某建筑大楼的沉降点观测数据为例,对2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在变形监测中分析其精度和可行性。结果回归分析模型预测误差最大值为-0.4 mm,最小值为0.1 mm;小波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最大值为-0.21 mm,最小值为-0.01 mm。结论通过实例证明了2种模型的可行性,为变形分析中将影响变形的直接因素纳入模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由于不同建筑物的荷载情况等因素的差异,模型的运用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要大量的实例进行验证,在有些情况下需要将荷载因子进行变换,才能获得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16.
培养基中附加物质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红艳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培养基中不同含量的活性炭、蔗糖和单核苷酸对辣椒花药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辣椒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大小均为:蔗糖含量>活性炭含量>单核苷酸含量.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条件是1.5 g/L活性炭、65 g/L蔗糖和30 ms/L单核苷酸的组合;诱导胚状体的最优条件为1.5 g/L活性炭,30 s/L蔗糖和30 mg/L单核苷酸的组合.  相似文献   

17.
动物线粒体编码序列相邻碱基组成对核苷酸替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核苷酸替换偏好性受相邻碱基组成的影响现象已经在核基因组假基因序列和叶绿体基因组的非编码序列和编码序列中发现。通过对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序列12SrRNA和Cytb基因的核苷酸替换与其相邻碱基组成关系的调查发现,12SrRNA基因序列核苷酸替换中转换和颠换之比(TS/TV)随其相邻碱基A+T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Cytb基因序列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替换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倾斜地表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方法,考虑倾斜地表对隧道埋深的影响,建立了倾斜地表下隧道开挖模型和三维情况下单元体开挖计算模型.采用随机介质理论,推导出三维倾斜地表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例选取监测数据和计算数据对比验证,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最后针对地表倾斜角度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地表斜面倾角越大,地表不均匀沉降越明显.该倾斜地表沉降计算方法对隧道开挖地表沉降预测有一定的工程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酸沉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酸雨危害土壤与作物的现场调查研究结果;模拟酸雨灌溉和喷洒盆栽土壤与蔬菜作物的反应;模拟酸雨对土壤淋滤液成分性质的影响;10年雨量的模拟酸雨对盆栽蔬菜的生长效应;强酸致酸土壤的 pH 稳定性、酸容量、土壤酸化与缓冲作用机理的动力学研究和作物的临界 pH 值以及土壤酸化进程;防治酸雨导致土壤酸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气沉降是大气圈物质下沉或降落到达地表的过程或现象。大气沉降除以降水向土壤输入化学组分外,还以酸沉降向土壤输入化学组分,危害土壤养分系统。基于此,通过阐述酸沉降和金属颗粒物作用于土壤养分系统的机理,提出大气沉降对土壤养分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