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探近代闽江茶叶贸易对福州港兴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历来为闽江上游山区的传统产品,其中武夷茶又是茶中精品,“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崇安县新志》记载:“武夷茶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而复兴于清”。明代,“(武夷)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降至清代,武夷茶叶商品生产有较大发展,鸦片战争后进一步走向鼎盛。  相似文献   

2.
巩志 《中国茶叶》2008,30(1):36-37
自古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称,而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和小种红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在武夷生产加工的半发酵茶。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3.
《福建茶叶》2005年第一期第48页《武夷茶史话二则》,尤以第二则《建茶改制话常衮》,疑窦不少,浅析如下,请多指正。1唐朝,建茶包括武夷茶,还是武夷茶包括建茶?武夷茶在六朝时就“颇有名气”,但不叫武夷茶,而是以其别称,如晚甘侯。而建茶,在唐朝“开元天宝”时,就  相似文献   

4.
福建乌龙茶是福建出口的乌龙茶产品的总称,包括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以及以品种名称命名的福建所有乌龙茶。我省最早出口的茶叶称武夷茶,至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随着武夷茶大量出口,才有乌龙茶之名。乌龙茶名称的前身称“乌余”,又称“青茶”。“青茶”原先是指乌龙茶的在制  相似文献   

5.
武夷岩茶是我国茶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众多受众。而在武夷岩茶当中,水仙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具有良好品质的同时,在武夷山当地也具有很高的产量和销量,是国内外广大受众群体饮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武夷水仙茶的加工过程中,不同加工工艺对于茶叶品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会出现茶叶品质的全面降低,影响到武夷水仙茶产量和销量的同时,也难以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对于武夷水仙茶产业整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不同的武夷水仙茶加工生产单位、机构、企业需要重视不同加工工艺的运用,促使武夷水仙茶质量得到稳定的提升。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武夷水仙茶不同加工工艺对品质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靖 《福建茶叶》2010,32(1):1-5
福建是中国的茶叶大省,也是最重要的外销茶区,17世纪最先流入欧洲的中国茶就是武夷茶.自1851年首届世博会举办以来,闽茶就与世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如期而至,它必将成为闽茶展现风采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1 闽北乌龙茶概况武夷岩茶在明末就很兴盛 ,清初衰弱一段时间之后 ,又重新兴盛起来。康熙十九年 (1680年 )瓯人以茶为日常饮料 ,且以武夷茶为华茶之总称 ,此为武夷茶之新世纪。是时商贾有利可图 ,竞相贩卖 ,产制之法逐渐改良 ,愈臻完善。光绪后期 ,产量开始下降。原因是出现了武夷茶“多有贩他处所产 ,学其焙法 ,以赝充者。”以假乱真有损商业信誉的现象日趋严重。其二 :由于通商后外国资本侵入中国 ,大搞掠夺政策 ,以及茶商唯利是图 ,重利盘剥 ,清朝末世已无力顾及武夷茶叶的生产与发展。其三 ,由于印度、锡兰、印尼等国发展茶叶生产排斥…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国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特产。茶树的栽培大约始于汉代,唐宋年代,我国茶叶生产已达到相当规模,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我国茶叶的加工,在鸦片战争以前,还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业基础上。直到光绪后期,中国才出现近代机器加工制茶。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福州商人创办的造茶公司,是为中国最早的机器制茶业。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50年代以前,各地出售的商品茶,一般皆属散装茶,顾客买多少,现称现实,唯独乌龙茶全部是以大小包装的形式投放市场,至今国内外乌龙茶销区也仍然保持这种形式。包装茶原于武夷茶的初制工序,由于武夷岩茶单丛、名丛的品种很多,而大部分品种的数量却只有几两,在初制烘干工序中,因数量少而难于单独供焙(足火),于是采用武夷山区制造的、没有杂味的“武夷纸”裁成内小外大的正方形,放入茶叶约25两(司码秤),刚好包成长方形四方包,包外标示茶叶的品名,然后合并烘焙,商家为表示地道产品,在茶包上加盖茶庄、茶行名称后,即原…  相似文献   

10.
茶叶历来为闽江上游山区的传统产品,武夷茶是茶中之精品.武夷茶生产可远溯唐代,至明代,茶叶生产虽有所停滞,但"(武夷)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1].降至清代,茶叶商品生产有较大发展,鸦片战争后走向鼎盛. 一、福建茶叶生产的兴衰沿革 福建茶叶大规模种植开始于唐代.肃、代年间,陆羽著《茶经》记: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福建有武夷茶(建州茶)与福州茶,福州茶主要是方山露牙和正黄茶两种,《三山志》记方山茶:"唐宪宗元和间,诏方山院僧怀恽麟德殿说法,赐之茶,怀恽奏曰:‘此茶不及方山之佳’.则方山茶得名久矣……盖建茶未盛前也"[2].《膳夫经手钞》记正黄茶:"福州正黄茶,不知在彼味峭."直至唐末,建茶才开始出名,所谓"自建茶出,天下所产皆不复可数"[3].五代期间,建州茶生产更加兴盛,南唐统治建州时,还大规模组织人民种茶采茶于北苑,并制造团茶,用特制的龙凤模压印,谓之"龙凤腊面茶",简称"龙凤茶",为贡茶.作为建州茶中突起的名品——武夷岩茶也已普遍种植.福建茶叶除了茶品有名外,其产量也颇为可观.唐代时,福建茶叶产量已居全国第五位[4],为全国重要产茶区.  相似文献   

11.
武夷岩茶赞     
武夷岩茶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和光辉的一页。武夷茶在南北朝时(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唐代成为士大夫上层贵族的馈赠佳品。宋元两代入贡朝廷,盛极一时。元大德六年(公元1320年),就于九曲溪的四曲溪畔设置御茶园。明代罢造龙团,改蒸  相似文献   

12.
福建贡茶早在唐朝时期就有记载.当时福州方山、宁德天山、闽北武夷山.均有采造“腊面”贡茶;到宋代又有建州(今建瓯)北苑贡茶院制“龙团凤饼”、“小龙团”等贡茶品。名冠天下。明代以后,武夷山、福州、天山茶区等开始采制“芽茶”进贡朝廷,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明末清初.福建除产绿茶外还发明创制了乌龙茶、红茶、白茶和花茶,出现了中国品类最多的名茶。目前,福建茶叶更是推陈出新,培育了19个国优品种、17个省(部)优品种。武夷岩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荼之首,安溪铁观音也荣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还有不少由地方政府、茶叶主管部门、茶叶企业和茶农选送的名优茶叶,在国际和全国性茶事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荣列榜首,为闽茶增辉添彩。2004年,福建更是连续多年蝉联茶叶总产、单产、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名茶种类、茶叶发祥地、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等8个单项全国第一。福建茶叶能有今天这样的骄人业绩,应该说名优茶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10月25-26日,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武夷山乌龙茶·红茶寻根之旅在武夷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主办、武夷学院承办,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Michael J Bunston、欧盟茶叶委员会主席以及加拿大、越南、印度和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茶叶代表莅临参会。  相似文献   

14.
武夷品俊寰球同珍 --为武夷山首届世界遗产节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志 《福建茶叶》2001,(2):47-48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中国武夷山,以其丹山碧水、秀峰奇茗著称于世.素有"风景秀甲东南、岩茶蜚声中外”.名胜与名茶,双绝于人寰. 名山出名茶、名茶耀名山.武夷山古属建州(今福建建瓯市)位于闽江上游的建溪流域."茶笋满山,羈利通天下”②,是建州的特色.福建之茶"以武夷之产声名最著”,自古有"建溪官茶天下绝”③之誉.十七世纪武夷茶率先走出国门,是中国茶叶输入欧州最早的茶类,欧人称颂"茶是治百病良药”.英国国会文献上最早记载中茶的文字就"Bohea”,以"武夷”为中国茶叶之代称.十八世纪中期,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把武夷茶订学名为"Thea  相似文献   

15.
建阳市漳墩镇桔坑村南片自然村 ,地处武夷山东南麓一个山间小盆地。这里群山叠翠 ,绿水蜿蜒 ;古道芳草 ,清溪扁舟。天时地利 ,使这里成为茶叶的最适宜区。早在宋朝 ,这里就列入建安北苑贡茶属区 ,所产茶叶“皆曰北苑”。元大德年间(12 97~ 130 2年 )建安北苑贡茶失去应有地位 ,而逐步让位给武夷贡茶。一直到清朝 ,南坑所产茶叶”但称曰武夷”。由于清朝宫庭昏聩腐朽 ,贪官受贿成风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武夷茶的掠夺、控制和扼杀 ,使得武夷茶从盛到衰。武夷茶中的”南坑茶”也不能幸免于难。在困境中 ,以茶为主业的人 ,有的弃茶改从他业 ;有…  相似文献   

16.
<正>张天福先生仙逝了。他是"中国当代十大著名茶叶专家"中,享到"茶寿"的第一人。一位圆满的茶人。张天福一生几度在武夷山从事茶业生产、研究,为推进武夷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武夷茶人之后,我早就知晓其大名。上世纪80年代,我渐渐爱上了茶文化研究。为了搞清武夷茶业历史,1987年,我通过他人了解到张老的旧居地址——福州道山路隆普营。是年7月初,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去拜访他,很快就找到其府。那是一座很有年头的福州民居,虽算不上大雅之堂,也非平凡屋舍。  相似文献   

17.
聂霖 《福建茶叶》2024,(2):131-133
武夷岩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和口感的茶叶,其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制茶技艺和适宜的制茶环境。“做青”的实现不光和作为原料的鲜茶叶有关,而且还和制茶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做青不仅要“看青做青”,还必须“看天做青”。文章研究了制茶环境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并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气流、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重要性。制茶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环境因素,以调节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从而影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征。加强对制茶环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2011,(9):29-29
8月19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璀璨武夷星,印象大红袍”发布会,印象大红袍正式与武夷星茶叶有限公司签约品牌授权,将《印象大红袍》品牌授权武夷星茶业,联合推出印象大红袍专属茶品牌。  相似文献   

19.
武夷不仅山水秀丽,而且茶叶亦早已名闻国内外。为了进一步发展武夷岩茶生产,省、地、县各级党政领导与茶叶科技部门都十分重视武夷茶的科  相似文献   

20.
黎賴 《中国茶叶》2014,(4):24-25
正走进武夷山,映入眼帘的处处是茶园、茶叶加工企业,茶叶销售店布满大街小巷,装修各异的茶叶会所以它独具一格的风格恭候您的光临。纵观武夷山,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为茶旅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