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药剂型和制剂与农药的剂量转移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本文简要介绍了关于农药剂量转移问题的研究动向 ,农药剂型和制剂对于剂量转移过程的影响以及通过农药剂型和制剂研究设计对剂量转移过程进行调控的一些成功实例。这些研究工作表明 ,剂型和制剂同农药使用技术的紧密结合对于农药的作用方式和毒理会发生影响 ,也可以有助于减轻或消除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农药剂型和制剂的研究不仅涉及加工方法和加工技术问题 ,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 ,即“农药剂型毒理学”。以剂型毒理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行农药剂型和使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将会为农药科学开辟出崭新的领域并获得新的机遇和成功。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苏格兰约有1万公顷的可耕地,受与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Perc.有关的政府规定管理。这些规定(1912~1973年)对于在发生癌肿病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进行了限制,并把这些土地登记为“立案地”。在这些立案地上过去是准许种植经农业部批准的马铃薯癌肿病免疫品种的,但自从1973年法令公布后,就不许种植马铃薯了,而对于这个农场的其它土地(称作“安全地带”)也只  相似文献   

3.
第四篇农药登记毒理学资料要求为帮助申请者进一步了解农药登记对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农药毒理学资料要求 ,指导申请者更好地准备毒理学资料 ,本文对农药登记毒理学资料的相关问题作一介绍 ,供参考。1农药登记三个阶段对毒理学资料的要求在新修订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 ,根据农药登记的种类和登记阶段 ,对农药毒理学登记资料提出了详细的要求。1.1田间试验阶段 (摘要资料 )1.1.1新农药原药 ,要求提供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根据理化参数和用途决定是否需要 ,下同)、皮肤和眼睛刺激性及致敏性试验报告。制剂 ,要求提供急性…  相似文献   

4.
196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制定了对新化学物的管理法,1979年对此进行修改称之为第六修正案,1984年欧洲化学工业生态学和毒理学中心(ECTOC),又转载了“对人健康影响的危险性评价准则”,规定通过一系列毒理学的试验程序进行对人健康影响的危险性评价,基本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因其高效、对哺乳动物低毒和易降解等特性已被广泛使用,目前对其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及内分泌干扰、发育和生殖毒性方面,而关于其免疫毒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了关注。文章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免疫毒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综述了此类杀虫剂对不同生物的免疫毒性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同时总结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暴露与免疫相关疾病发生的关联,以期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免疫毒性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少南 《农药学学报》2014,16(4):375-386
农药生态毒理学是横跨毒理学、农药学和生态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文章从"关注对象"、"关注层面"、"学科归属"和"成果应用"4个方面归纳了"农药生态毒理学"与"农药环境毒理学"的区别,并从"试验历期"、"剂量设置"、"可控性"、"暴露评估"以及"研究的阶段性"等不同侧面阐述了农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要素。对于除人类以外的非靶标生物的关注以及提倡用生态学方法进行研究,是农药生态毒理学区别于农药环境毒理学的明显特征。按照试验历期的长短,农药生态效应评估试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类;按照试验条件的可控性,则可分为"室内"、"半田间"和"田间"3个层次。从经济和时效性角度考虑,农药生态效应评估试验应遵从先急性、后慢性,先室内、后田间的顺序;为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试验设计时应确保受试生物在室内试验中所受的胁迫强度高于半田间或田间试验。鉴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药生态毒理学家应该有意识地使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与现有的农药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相衔接,惟其如此,相关研究成果的生态学意义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随着人们对农药与农业生态系统相互关系认识水平的提高,农药生态毒理学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将反过来促进农药生态风险评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阻力来自防治效果的不稳定,而影响防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寄主昆虫的免疫抵抗作用。因此,开发昆虫免疫抑制剂,研究昆虫病原真菌(虫生真菌)的抗血淋巴免疫机理,将有利于提高生物防治的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真菌分泌物对血细胞、囊泡膜型质子泵(V-H+-ATPase)、信号途径Imd等的影响及细胞壁成分的变化等方面,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虫生真菌抗血淋巴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指出深入研究虫生真菌抗血淋巴免疫机理,对于明确虫生真菌的作用靶标,昆虫的免疫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新农药特别是免疫抑制剂的创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1983—1990年作者在昆虫毒理学基础上,以延缓害虫抗药性为目的、以毒力测定为手段、以增效共毒系数为参考指标、以田间增效为重要依据,经过76对复配组合245次的室内测试及大田试验,精选出氰戍菊酯(即杀灭菊酯)与杀螟松复配组合,并进一步研制成20%菊杀乳油。于1986年列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1988—1990年在19个省市进行了药效试验、示范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论农药的宏观毒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药一旦喷撒到目标物上,即开始了向有害生物作用靶位转移的漫长历程。作者建议把此历程区分为两个范畴:进入有害生物体内以后的体内剂量转移是传统的生理毒理学研究领域,属于'微观毒理学’范畴;之前发生在生物体外的剂量转移历程尚未被作为毒理学问题研究,但许多边缘科学的大量科学事实和现象说明它们实际上属于毒理学问题,应属于'宏观毒理学’范畴。文章对农药宏观毒理学现象的7个方面进行了毒理学本质的分析和综述,并指出,对农药宏观毒理学的研究将大幅度提高农药的使用技术水平,大幅度降低农药用量,并将促进农药剂型和高性能助剂乃至新型合理化农药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及杀鼠剂法(FIFRA)是在1947年首次制订和颁布的,以后在1972、1975.1978和1985年经过几次修订,最近一次是在1988年修订并增加了一些新规定,于同年10月25日经里根总统签字颁布(以下简称FIFRA1988年修订本)。其重点是为了加快农药再登记和农药“相似产品”的申请登记和修改登记的工作进度。一、加快农药再登记(Reregistration)工作因为FIFRA是1947年首次制订的,从那时起已有几千种农药产品进行了登记。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公众的关注,申请登记资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毒理学和分析化学等方面。FIFRA1988年修订本中规定  相似文献   

11.
本书名为《害虫生物抑制》(Biological Insect Pest Suppression, by H. C.Coppel and J.W.Mertins),作者对生物防除采用了广义的概念,并且以“抑制”来代替“防治”一词。作者所给“害虫生物抑制”的定义是:“人类利用或促进活的动、植物或是它们的产物以达到降低害虫种群的目的。”相应地对于害虫综合防治一  相似文献   

12.
“克隆”一词是英文“Clone”的译音,意思就是无性繁殖细胞系。“单克隆”即单胞系。“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与免疫的动物脾细胞融合,形成能分泌抗免疫抗原(如植物病毒、细菌等)的相应抗体。骨髓瘤细胞的特点是在体外可以迮续传代培养,迅速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而免  相似文献   

13.
笔者阅读了最近十年(1975—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植保通报(以下简称通报)“Outbreak and new Reconds”章节,把其中有关虫害发生部分进行摘译,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复关”对我国动植物检疫的影响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宗伟  齐桂臣 《植物检疫》1993,7(6):457-459
关贸总协定(Genernal Agreement ofTariffs and Trade,简写 GATT)是政府间关于在国际贸易中降低关税及减少其它贸易壁垒的多边国际协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多年的努力,可望不久将恢复我国 GATT 地位(复关)。“复关”后,我国的贸易政策就受到这一多边协定的制约,与贸易密切相关的动植物检疫(以下简称检疫)也必然要求同 GATT 保持一致。自1948年1月1日 GATT 生效以来,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在目前120多  相似文献   

15.
免疫型(第一叶片):常用代表符号“0”。完全无症状,叶色正常。 高抗型(第二叶片):常用代表符号“0;”。叶面上产生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状的坏死斑点,不产生夏孢子堆。 抵抗型(第三叶片):常用代表符号“1”。夏孢子堆小,数量很少,不破裂,孢子堆四周有明显的坏死反应(图中枯死斑中的黑点就是夏孢子堆)。  相似文献   

16.
对133个小麦品种间杂交组合的观察结果指出,凡有免疫品种为亲本的组合,其 F_1抗病性表现显性的机率都很高,而其机率的高低又与另一亲本抗病性的强弱呈正相关。对24对正反交组合的 F_1代,8对的 F_2代和2对的 F_3代作比较观察的结果表明用免疫品种作父本与母本,对后代抗病性的表现和分离并无不同影响。根据田间调查结果,看出杂种后代中底部叶片轻微发病的植株其抗病性稳定程度和遗传力低于“全株免疫株”;用底部叶片发病,中上部叶片表现免疫的品种作抗病亲本,F_1代的中下部叶片发病比较普遍;而用全株免疫的品种作抗病亲本,F_1代一般没有发病现象。试验结果证明 F_1代和 F_2代中的“少茎病株”(同一植株中多数分蘖免疫,个别或少数分蘖感病),其后代(F_2和 F_3)分离出的免疫株率与全株免疫株差别不明显。感病分蘖与同株免疫分蘖的后代在抗病性的分离上也无显著差别。石特14×胜利组合 F_2免疫株的后代(F_3)中有15.8%的株系全部植株免疫;“0;”型和“1”型 F_3植株分离出的免疫株率各达到80.3%和55.5%,但汉有出现免疫的株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棉花抗枯萎病品种苗期鉴定,可以反应出不同品种和品系的抗病性。温室系统观察结果,棉苗在1—2片真叶时即有症状出现,以感病品种发生较早。一般在4—5片真叶期,枯萎病发生甚烈。不同品种(系)反应的症状类型有所差异,但大多数属于三个类型:“网纹型”、“青枯型”、“黄叶型”。观察到“网纹”和“黄叶”属慢性类型;“青枯”属急性类型。从242个品种(系)材抖中,鉴定出苗期抗病的品种(系)23个,均属抗型(R)。发病指数0—10%有11系,11—20%有8系,21—30%有4系;其中有免疫类型1系(61—84),发病指数为0。苗期属抗病类型,移植到病圃后,成株期仍反应出较多抗病类型,其中苗期属高抗和免疫株系,成株期的抗性反应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农药残留专家组从1963年起每年召开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Joint Meeting on Pesticide Residue)对农药的残留量和毒理学特性进行评价;提出农药的 ADI 和 MRL 值,并提交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PR—Codex Committee on Pesticide Residue)作为法典依据。从1963年至1989年评价过的农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代谢物已有162种,其中129个经多次评审后确定了 ADI 值,有10种确定临时 ADI 值,并提出2629个品种农药在多种作物上的 MRL 值。确定一个农药的 ADI,MRL值常需在 JMPR 会议上经过多次评审,为了便于读者寻找某一农药毒理学和残留特性全面评价情况,现将1963至1989年间经会议评价过的农药索引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粮农组织(简称FAO)是一个很大的机构,设在意大利的罗马。其中有一个“植物生产与保护处”(Plant Production and Protection Division),有关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的工作都由这个“处”管。具体工作可归纳为下列几项:  相似文献   

20.
农药在农业病虫草害的防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农药应用后其母体和转化产物在农产品和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中的残留存在一定的生物活性或毒性风险。传统的农药活性和毒性的评估手段不仅耗时、耗力、耗成本, 且违背实验动物“3R”原则, 也难以快速准确预测种类繁多且不断增加的农药化学品对人体和生态健康的风险。计算毒理学为农药化合物的毒性预测、活性筛查及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毒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农药毒性预测、活性筛查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现状, 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农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安全的风险评估提供新思路。该领域的研究对指导农药的安全生产、科学使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