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帆船灯光围网是泉州市海洋捕捞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1989—1991,灯围作业年平均产量占全市捕捞产量的20.9‰。我市灯围从1964年发展迄今已有30年历史,从渔船设备、网具匹配到操作技术都不断更新和提高,渔场范围和生产季节也不断扩大和延长,单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因各个生产单位的渔船设备及捕捞技术水平有所差异,造成单产相差悬殊。一些高产单位年单产超5百吨,个别的甚至突破千吨大关。而1989—  相似文献   

2.
厦门灯光围网网具的结构改进及其适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灯光围网自60年代初试验成功后,经历了推广—发展—顶峰阶段。然而,近来由于资源、市场等各种原因,其作业单位数量和产量却呈衰退趋势。据统计,东海区1987年有灯围作业658组,产量168,430吨,1994年仅剩下171个作业单位,产量84,771吨,然而,厦门市灯光围网经过几次改革,其产量却连上几个台阶,尤其是通过1991—1994年的网具改革试验,厦门市的灯围产量又出现了一个较大的飞跃,1995年试验船的年产量达1,710吨,居全国灯光围网之首,在厦门市推广的灯围10组,产量9,809.9吨,产值2,382.8万元,平均单产981吨,单位产值238.3万元,创历史最好纪录,平均单位产  相似文献   

3.
网目尺寸对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及网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和海上网具性能实测,并在听取生产第一线船长意见的基础上,把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现行金枪鱼围网主网衣下部约三分之一网衣的网目尺寸放大50%,即从260 mm增大到390 mm,以探讨改进围网渔具的沉降性能。实验应用田内准则换算并制作成模型网,在日本下关西日本日网公司专业围网动水槽进行模型试验,比较了侧流、背流、顺流(流速8 cm/s,相当实物网0.20 m/s)3种相对流向的放网模式下放网以及无流(0 cm/s)海况下放网,网目尺寸改变前后围网的沉降性能、网具形态和闭合效果。结果显示,主网衣下部网目尺寸从30 mm (对照网,相当于实物网网目尺寸260 mm)放大到45 mm (试验网,相当于实物网网目尺寸390 mm),网具的沉降深度和沉降速度分别提高1.6%和1.1%;试验网的收绞时间比对照网缩短14.3%,且能保持较好的形态;有流时的3种放网模式下,试验网和对照网浮子纲在放网结束时刻的初始包围面积基本相同;在收绞结束时,试验网浮子纲包围面积为对照网的1.33倍,绞纲结束前6 s,试验网沉子纲包围面积为对照网的1.79倍,说明增大网目尺寸有利于网具包围面积的增大,改善了被围鱼群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4.
《水利渔业》1992,(4):21-23
在镜泊湖和向阳山水库设置网箱5只。网箱规格1m×1m×1.1m,箱底加1m×1m×0.15m 密眼窗纱饵料台,箱顶加1.2m×1.2m 的黑色箱盖,顶盖中央插入导管投饵。投放鲤鱼种规格平均82.6g/尾,放养密度350—750尾/m~3,经投饵饲养110—120d,获单产191—361kg/m~3,平均248kg/m~3,饵料系数2.43,单位成本5.64元/kg。  相似文献   

5.
厦门灯围网具装配的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厦门机帆船灯光围网网具自1964年试验成功后,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形成具有长高比小,缩结系数缩小,浮沉比小等独具特色的灯围网具。该网具特点与厦门灯围的生产渔场、网具操作方法相适应,适渔性能好,捕捞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其单位产量、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发展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灯围捕捞产量占全市海洋渔业产量的48%左右。平均单产近万担。一艘150~185马力的灯围船渔捞利润平均5万元以上,最高的达11万元;船上渔民劳均收入2,000多元,最高的5,o()0元。我们的主要经验,是在落实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同时,特别注意抓好网具改革和渔捞装备,提高渔捞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 一、围网的生产特点1.围网是海洋捕捞生产中网具最大,网次产量最高的一种先进渔具。它是利用长带形网具,由渔船迅速放网包围鱼群。网具在水中垂直伸展形成围壁,阻断鱼群向四周逃遁之路,然后,逐渐收缩和闭拢网具的底部,阻止鱼群向下逃遁,随后一面起网一面渐渐缩小包围圈,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囊网.达到捕捞目的。目前我国使用的围网长×高=900×180米左右,网次产量达到500多吨。世界上大型围网长度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自1964年试验成功以来,至今已有30年历史。1993年全市共有灯光图网作业27组,总吨位3,848吨,主机功率11,370千瓦,占全市海洋捕捞渔船总吨位的21.72%,总功率的23.19%,近几年来,年产量保持在2.25万吨上下。渔获量占海洋捕捞总量的二分之一左右,成为厦门市海洋捕捞的支柱作业之一。年平均单位产量650吨,最高单位年产量1,882吨,最高单位年产值340多万元,平均单位产量和最高单位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9.
无囊底环围网是根据海洋深水围网和湖泊浅水围网的捕鱼原理,结合中小型水库捕鱼设备差、人员少的现状而设计的.网具由翼网、取鱼部和下缘网组成,去除了普通无囊围网的缔括装置,仅保留底环作沉子,并采用了白板赶鱼装置.整幅网长350m,取鱼部高24m、网目大90mm。1990年4月至1991年8月先后在4座水库累计作业401d、661网次,共捕获鲜鱼11.22万 kg,平均网次产量169.5kg,最高网产4818kg。  相似文献   

10.
网箱规格5 m×5 m×2.5 m,放养规格3~4 cm的花鱼骨夏花鱼种,放养密度1 200~1 800尾/m2,投喂粗蛋白质量分数38%~4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5个月养殖,花鱼骨冬片总体平均规格14.8g/尾,平均成活率92.3%,平均单产13.6 kg/m2,平均饲料系数1.31,单位平均净收入为535.4元/m2。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6年8-11月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敷网和灯光围网的生产数据,对2种作业方式的渔获物及其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作业方式的渔获物种类丰富度指数较低,分别为0.30和0.22;2种作业方式均具有较好的种类选择性,其目标种类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53和0.84;灯光敷网渔获中日本鲭幼鱼尾数比例远高于灯光围网,而平均单网次渔获总尾数则远低于灯光围网;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灯光围网单位网次渔获总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均显著高于灯光敷网(P0.05)。基于上述2种网具资源利用特征,为降低渔获幼鱼比例及数量,建议:在网囊增加逃逸窗口;采用方目网囊代替菱目网囊;增加装配网囊的力纲。有关2种网具的集鱼灯总功率与网具主尺度相匹配的研究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93-2003年的Nino3、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SST)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的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和年平均单位产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经F检验,得出它们在α=0.05的水平上回归效果显著的结论(F>Fα=0.05).其中,Nino3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的相关关系R=0.7225,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的相关关系R=0.6685;Nino3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平均单位产量的相关关系R=0.6319,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平均单位产量的相关关系R=0.6541.这种关系的找出,今后可以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提前一年预测的NINO区海表温度数据,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渔情预报建立简便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2 0 0 1年设置 2m× 2m× 2 5m网箱 6只 ,其中 3只放养密度为 4 0 0尾 /m3 ,鱼种规格 2 2cm ;另 3只放养密度为 5 0 0尾 /m3 ,鱼种规格 2 7cm ,试验期 180d。 2 0 0 2年设置 2m× 3m× 3m网箱 6只 ,3只一组。一组放养密度为 375尾 /m3 ,鱼种规格 4 0cm ;另一组放养密度为 4 17尾 /m3 ,鱼种规格 6 5cm ,饲养期16 0d。 2 0 0 1年成鱼起捕平均规格为 0 17kg/尾 ,单位产量 6 2 6kg/m3 ,成活率 80 9% ,单位箱体纯收入996 6 7元 /m3 。 2 0 0 2年成鱼起捕平均规格为 0 2 4kg/尾 ,单位产量 87 1kg/m3 ,成活率 90 7% ,单位箱体纯收入 10 90 6元 /m3 。试验证明 :全雄太阳鲈适合高密度的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水产业在八十年代坚持开放、搞活、管好的方针,加速了发展。十多年间,平均每年扩大放养水面30万亩,增加总产5万吨,提高单产5公斤。1989年实现水产品总产66.49万吨,比1978年增产5倍多。回顾发展的历程,改革初期主要  相似文献   

15.
花(鱼骨)网箱养殖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水荣 《淡水渔业》2005,35(2):53-54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网箱养殖花鱼骨商品鱼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水库利用 5m×5m×2. 5m的网箱, 放养规格为 56~60尾 /500g的花鱼骨冬片鱼种, 放养密度在 500~600尾 /m2, 经分养后养殖密度在 80尾/m2左右, 投喂含粗蛋白 40% ~42%的膨化沉性配合饲料, 经一周年养殖, 花鱼骨平均规格 213. 2g/尾, 平均成活率 86. 8%, 平均单产 16. 2kg/m2, 平均饲料系数 1. 34, 单位平均净收入为 226. 8元 /m2。  相似文献   

16.
袁红楼 《海洋渔业》1986,8(5):217-220
<正> 一、围网捕捞概况目前我国机轮围网渔业因受渔船、渔机和网具结构等方面的限制,作业范围也受到了限制。近年来,虽然部分渔轮进入对马、五岛和澎钓渔场试捕,但是终因渔场水深流急,网具和操作上的困难,捕捞效果不甚理想。目前,我国围网作业船组的平均年组产量在2,000吨左右。而在东、黄海及外海作业的南朝鲜和我国台湾省渔轮的年组产量达5,000吨左右,日本的年组产量高达8,000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58.8kW渔船绳拖网的设计和生产试验情况。根据中上层鱼类的生态习性,选取网具的最大网目为7m,在网口周长、网线配置和网身形状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设计了182m×94.7m绳拖网。从生产试验情况看,它比目大5m拖网增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向阳山水库进行小体积、高密度网箱鱼养,共推广202只网箱,1m×1m×1.1m规格的68只、1.4m×1.4m×1.1m规格的126只、2 m×2m×1.1m的8只,总面积346.96m~2。生产商品鱼65160kg,平均单产187.81kg/m~2,增重倍数6.63,饵料系数2.3,投入产出比1∶1.41,每平方米利税近500元。此结果表明,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已由试验阶段发展到大面积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机轮灯光围网(下称灯围),是在60年代中期对东黄海区中上层鱼类资源进行探捕,于70年代初期、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和重视下,发展起来的。全国最多曾投产70组船,但由于当时的捕捞技术、船只装备、网具性能,渔场开发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生产能力很低,至1977年,每组船平均年产量一直维持在500吨左右,产量低,亏损严重,对企业经营压力很大,部分船组被迫改作了拖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8年渔港抽样调查数据,应用随机生产边界法和方差分析对中、西沙海域作业的灯光围网船和灯光罩网船的捕捞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围网渔获物以颌圆鲹(Decapterus lajang)、蓝圆鲹(Decapterus mantadsi)、扁舵鲣(Auxis thazard)、羽鳃鲐(Rastrelliger kanagurta)、鲔(Euthynnus alleteratus)和大目金枪鱼(Thunnus obesus)为主,灯光罩网主要渔获种类为柔鱼(Ommastrephes spp.)、蓝圆鲹和颌圆鲹。灯光围网船每网次产量1.00~12.52t,平均4.72t,单位功率网次产量3.38~37.84kg&#183;kW^-1,平均16.96kg&#183;kW^-1。灯光罩网船单船网次产量49.40~451.49kg,平均179.87kg,单位功率网次产量0.22~2.05kg&#183;kW^-1,平均0.77kg&#183;kW^-1。灯光围网船技术效率34.7%-91.7%,平均69.4%。灯光罩网船技术效率50.4%~92.1%,平均78.2%。方差分析表明,影响灯光围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作业渔区数;影响灯光罩网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网次数和网衣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