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农超对接实现了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一方面提高了农民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保障了食品安全以及农产品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是2007年年初由国家商务部提出来的,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发展农超对接,可以改变我国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导地位,有利于生产者培育自己的品牌,实现超市、合作社农户、消费者三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时政小贴士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  相似文献   

4.
王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8,45(8):157-164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按照构成实体、内部流通程序、外界条件等创建农超对接流通体系结构模型,再以该模型为基础,通过系统内部框架、应用成效、外部条件等层面,创建具备三级共24个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农超对接流通体系展开验证分析,明确影响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绩效的主要因素,总结农产品流通系统优化与完善意见,从而进一步健全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5.
朱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67-868,872
"农超对接"模式代表农产品流通的新方向,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最终实现超市、农户、消费者3方共赢。但在实际运作中,因参与主体利益分配不均,农户和连锁超市之间难以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该研究以农超之间的利益分配为研究重点,运用合作博弈的相关理论建立价格决策模型,找出农超之间利益均衡的区间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推动"农超对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伴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大形势“农超对接”这种物流体系中的新模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黎 《河南农业》2013,(23):47-50
一、选题背景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农超对接新型流通模式兴起的背景下,分析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营销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农超对接有效推进的对策,并在流通视角下指出农超对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农超对接"作为农民销售产品的一种新型模式,已开始在发达城市进行实践。石家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有多种,可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介绍了农超对接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其次,分析石家庄农产品流通的不足;最后,结合农超对接理论及我国关于农产品流通的宏观政策,探讨了推动石家庄农产品流通全面实现"农超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超对接的模式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商务部发言人姚坚透露,商务部今年将扩大"农超对接"的试点范围,支持有实力的大型连锁超市及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建立更紧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增加对接品种和数量,提高超市直接采购农产品数量,探索建立有效的农超对接模式,推进"订单农业"发展。那么,什么是农超对接?怎样的企业可进驻超市?农超对接的意义有哪些?本期《百姓焦点》栏目敬请您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一、农户对接超市,菜价便宜所谓农超对接,是指农户与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在乐万家超市,每一款蔬菜上面都挂着乐万家蔬菜基地的牌子,1元以下的蔬菜有十多种,部分蔬菜比菜市场便宜5%~15%。超市90%以上的农  相似文献   

12.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流通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本文在认真梳理美国和日本农超对接的国际经验之后,找出其中对中国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超对接"使得流通成本平均降低了15%左右,保障了农产品稳定供应,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在"农超对接"繁荣红火的背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社或连锁超市退出"农超对接"的浪潮,"农超对接"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从农户、超市、农超合作要素、外部资源能力4个方面,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辨识,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回归处理,分析与其稳定性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优化前置因素、培育与促进"农超对接"稳定性条件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超对接是为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继而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的一条新的渠道。针对河北省"农超对接"发展中生产、流通和销售各环节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超对接在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稳定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及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对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现阶段农超对接供应链主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促进农超对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在大型连锁超市中开展并运行的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流通模式,实现了从农村生产基地产出的鲜活农产品到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的产销对接。国内外现有连锁超市在"基地+农户"、直采、开发自有品牌等模式上作了一定的实践探索。本研究从郑州市"农超对接"现状与物流模式探析入手,借鉴某些发达国家的农超对接和物流运营经验,提出适合本地特色的农超对接与主要物流模式,以指导区域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超对接的出现是传统食品供应链向现代化供应链的转型,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减贫和促进农业发展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农超对接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了农超对接中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总结了农超对接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均会影响农户参与农超对接。消费者、超市和农户在农超对接中实现了3方共赢。然而,超市与农户之间的信用问题、进入门槛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有限的物流配送能力仍然是农超对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农超对接因其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作用,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视角,该文从农超对接的内涵、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对农超对接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19.
"农超对接"主要是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及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简述了国家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的出台背景,分析了"农超对接"在相关利益群体包括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和政府之间的实施效果及在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至进入市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超对接"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农超对接"是指农户(或合作社)和超市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向超市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产销地批发零售模式,"农超对接"模式,不仅拓宽了本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了市场价格,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一、南充市农超对接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大型连锁超市的快速扩张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