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饲料及投喂 投放3厘米的苗种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基本上满足几天的需求量,在鱼种2~3厘米之间最好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随着个体的增大,池塘中天然饵料减少,必须要投喂人工混合饲料才能满足苗种的摄食需求。  相似文献   

2.
6.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可归纳为“四勤”。所谓“四勤”。就是勤巡视池塘、勤除草去污、勤捞病鱼死鱼、勤做记录。 (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黎明时观察池位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程度如何:午后2~3时,结合投饲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观察有无浮头预兆。  相似文献   

3.
一、黄颡鱼养殖的发展前景 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沟渠、塘堰中均能栖息,是一种自然水体中的经济型鱼类。以前黄颡鱼没有进行人工饲养,市场所销售的商品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其在自然水体中的资源不断减退,而其人工养殖又主要以池塘套养为主,  相似文献   

4.
亲鱼的优劣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因此亲鱼的选择十分重要。江黄颡鱼亲鱼既可从人工繁养鱼苗养育而成,也可从自然江河中收集。在自然情况下,雌鱼背部呈黄绿色,腹部乳白色,个体相对较小;雄鱼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瘦长。亲鱼选择个体大、体质健壮、外观身体完整无损、活动能力强、体色呈黄褐色  相似文献   

5.
Ⅰ龄鱼种培育是指把夏花鱼种养到冬季或翌年春季出塘的生产过程。当前江黄颡鱼Ⅰ龄鱼种培育的主要问题是规格小,群体大小参差不齐,给翌年食用鱼养殖高产带来了困难。因此在鱼种培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为食用鱼养殖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是培养大规格鱼种和提高成活率。为此必须改革Ⅰ龄鱼种的培育方法,现将“综合强化法”培育江黄颡Ⅰ龄鱼种的10个技术关键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内陆水产》2005,30(5):42-43
2亲鱼的选择及培育2.1亲鱼的选择 要求选择的亲鱼种纯,个体大、健壮、无伤无病、性腺已成熟。目前多从湖泊、江河、水库中捕捞的商品鱼中选择。以下是两种黄颡鱼纯种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2005,30(6):42-43
黄颡鱼的苗种培育是指将刚出膜的带有卵黄囊的仔鱼培养到适合于成鱼养殖投放的大规格鱼种的过程。整个培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将刚出膜的仔鱼培育至外营养期,即卵黄囊消失;第2阶段是从15mm培育到2~2.5cm。由于这个阶段的鱼苗体小嫩弱,食性刚刚转化,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且喜集群摄食。因此。需要在水泥池或者小型池塘中精心培育;第3阶段从2.5cm培育到3~5g的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2003年,我们在辽宁省铁岭市五角湖渔场进行了池塘无公害养殖黄颡鱼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成功。现将具体养殖情况总结如下。1 池塘准备1.1 池塘面积 利用五角湖渔场池塘一口,面积0.33hm~2。池底平坦,淤泥较厚(约30cm),水源为地下井水,池塘正常水深1.5~1.8m。  相似文献   

9.
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肉质细嫩 ,口感较好 ,深受人们欢迎。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不断减少 ,市场供求矛盾突出 ,黄颡鱼人工养殖随之悄然兴起。据统计 ,去年江苏省主养、套养黄颡鱼面积已达 1 0万亩左右 ,但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 ,价格看涨。笔者于 2 0 0 0年进行了在养殖其它水产品的池塘中 ,设置小型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苏北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寻找了一个投资省、见效快、操作简便的养殖新项目。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网箱及养殖水体网箱由聚乙烯网片缝合而成 ,网目 2 a=1 cm,规格为 2 m× 2…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产》2005,30(9):26-27
6鱼病防治 黄颡鱼的鱼病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由于黄颡鱼人工养殖放养密度增加,在鱼种和成鱼养殖中,已发现了一系列的流行疾病,因此,必须加强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11.
一、稻田准备1.稻田开挖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保水性保肥性好的田块,共30亩。冬闲季节搞好田间工程建设。靠近水源一面开挖成5亩大小、深1.5米、与稻田走向一致的蓄养池,池底铺设出水管道,在出水管道附近挖60米2的洼坑,较四周低30厘米以备干塘起捕之用。其余三面开环沟,沟上口宽3米、下口宽1米、深0.8米。田中间开成“井”字型田间沟,沟上口宽2米、下口宽1米、深0.5米,沟与沟相通,蓄养池与田间沟相连处开10厘米深的缺口,使大水期与田间沟相通,沟面用楼板设置几个2米宽的走道,便于田间耕作。整块稻田进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分别加装…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庆国 《科学养鱼》2002,(12):34-35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腊丁等,该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肉质鲜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黄颡鱼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资源产量有限,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较为可观。根据我地养殖情况及外地养殖经验,介绍养殖技术如下。一、池塘条件选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鱼池。面积3~5亩为宜,有利于投饵管理,水深1.5~2米。池底要平坦、少淤泥,便于捕捞。主养黄颡鱼产量在150千克以上的池塘,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增氧设备。放养鱼种前需对池塘修整消毒…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该鱼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其肉质嫩,少刺无鳞,营养丰富,近几年市场非常畅销。现结合几年的实践,介绍黄颡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黄颡鱼苗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态学特点阐述生产中鱼苗、鱼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Wei科,黄颡鱼属,其体色艳丽,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可食部分大,不易死亡,适温范围广,是一种可开发的新型养殖品种,1998年12月邗江县长江系家鱼原种场从本场 东夹江中搜集了近1000尾Ⅱ龄种鱼,并于第二年进行了繁殖试验,至2000年11月,经过近两年繁殖与饲养,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ridraco)是一种适温性很广的鱼类,我国除少数地区外,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流域均有分布,这就为黄颡鱼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几年来,沈阳地区也逐渐推广养殖黄颡鱼,并收到较好的效益,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善坚 《内陆水产》2001,26(4):39-39
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udraco)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底层小型鱼类,因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少肌间刺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天然资源的下降,人工养殖黄颡鱼前景广阔。我校于 2000年开展池塘养殖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试验选用 2口面积均为 0.2公顷的成鱼池,水深 1.2米,池底淤泥较厚。放养前各用生石灰 300千克化浆泼洒, 7天后灌水。为增加黄颡鱼的栖息空间,在池四周设置扎捆的竹丝,在沿岸浅水带设置水花生等水草,池内设增氧机 1台。 1.2鱼种放养 …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也称嘎牙子,它肉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市场上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泡沼等自然水域,但近些年来由于自然水域捕捞强度过大和水质污染等原因,黄颡鱼资源量日益减少,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每公斤售价30—50元,这给黄颡鱼人工养殖带来了机遇。从目前情况看,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刚刚起步,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其潜力巨大,黄颡鱼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高效名优鱼类品种。 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养殖周期一般为三年,第一年进行鱼苗培育,第二年进行鱼种培育,第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方式,它具有产量高、起捕方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2001年养殖试验,单产达到20千克~30千克/米3,成活率平均达到93.6%。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水域的选择网箱饲养黄颡鱼的水域,最好选择水库、湖泊上游河流入口处,透明度1米以上,溶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8,有机物耗氧量小于10毫克/升,氨氮低于0.02毫克/升,总氮不超过0.5毫克/升,亚硝酸盐在0.01毫克/升以下。网箱宜设置在湖泊、水库的东南面或东北面,这样可避开养殖期间东南风…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昂刺等,隶属鲇形目、鳞科、黄颡鱼属,主要产于长江及其支流中,是我国的野生经济鱼类,通常个体在30~10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该鱼体表光滑无鳞,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小刺,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历来被认为是优质高档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