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构建农业高质量评价体系,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从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农业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基本保障6个要素中选取30个指标,构建农业高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四分位数分类法对31个省级行政区2010—2019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分析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相关性。【结果】从时间上看,随着年份的增加,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0.278 33提高至2019年的0.362 02,增幅为30.07%,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分为绿色发展(0.90分)>基础性保障(0.60分)>农业产业体系(0.56分)>农业生产体系(0.49分)>农业经营体系(0.34分)>科技创新(0.18分);从空间上看,31个省级行政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平衡。高质量区域数量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1个省级行政区升至2019年的24个省级行政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综合得分以广东省最高,为3.84分;甘肃省最低,为2.56分。【结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差;提出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会杰  赵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82-83,87
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7—2014年云南省林业产业增长量、结构及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但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第二产业发展速度慢于全国,且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且具有结构优势;第二产业竞争力较强,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较弱。最后提出以下发展建议:提高林业产业结构素质与效率,发挥产业结构效应;提升林业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强化第三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份额。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的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总量的增长又是以各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为基础。本文根据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针对1997—2016年间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关系建立了面板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三大产业与GDP之间是存在协整关系的,且三大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均起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我国东部和中部当前对GDP增长率贡献最大的为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西部地区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率贡献排名依次为三、二、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的减少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产业结构调整状态,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为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为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深入分析广西近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情况。结果表明:从产业结构看,除畜牧业外,其他产业总产值比重呈基本增长趋势;从专业程度看,种植业、林业和渔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全国比较优势;从竞争力看,广西与周边5个省份对比,渔业、种植业、林业和农林牧服务业具有一定竞争力;茶叶、水果、松脂及水产品的产业结构较好,竞争力水平较高。建议依据产业资源优势,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发挥农业集聚效应;依据产业竞争力强弱,着力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  相似文献   

5.
当前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基于资源型地区6省份2005—2016年制造业产业面板数据,从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两方面分析了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高度化水平越高,其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越大;合理化水平较低和较高时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只有在中度水平下才会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当前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仍然是资源型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同时也需要将合理化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为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和偏离-份额分析法深入分析广西近年来的农业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情况。结果表明:从产业结构看,除畜牧业外,其他产业总产值比重呈基本增长趋势;从专业程度看,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全国比较优势;从竞争力看,广西与周边5个省份对比,渔业、种植业、林业、农林牧服务业具有一定竞争力;茶叶、水果、松脂、水产品的产业结构较好,竞争力水平较高。建议依据产业资源优势,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发挥农业集聚效应;依据产业竞争力强弱,着力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全国31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道建  刘素霞  张赞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77-16279,16281
以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科学合理地选取了10个指标,借助SPSS统计软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终提取出了4个综合因子并给出了综合排名,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农业经济发达区、农业经济较发达区、农业经济欠发达区和农业经济不发达区4类。  相似文献   

8.
许伟 《世界农业》2023,(7):98-111
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其将会对县域经济产生何种影响?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看作是一项准自然实验,选择2011—2019年江苏省64个区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政府支持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相较于高经济水平发展地区、低财力地区,试点政策对低经济水平发展地区和高财力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加速城镇化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农村产业融合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能够为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耀中  杨小顺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364-366,373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中国31个省级区域作样本,从经济力、开放力、规模力、科教力、设施力等五个方面设计17个指标,对区域金融竞争力进行了测度与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将全国31个省区分为3类,并对聚类结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全国为参照系,对1997—2014年重庆市的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素质较差,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林牧渔业大都缺乏竞争力优势,且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产业经济主要靠全国经济带动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寻求重庆市农林牧渔业新的发展方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三大产业总值不断提升,但是产业结构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完善产业结构,通过对安徽省17个省辖市的三大产业进行生产总值、人均产值、产业分布、产业指数、产业构成、三产比重等方面的横向对比,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个方面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定量分析黑龙江垦区各分局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各分局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可以为垦区各分局制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垦区各分局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量分解为垦区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产业竞争力分量,指出各分局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对各分局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08年南四湖流域工业行业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山东省作为参照区域,研究了南四湖流域工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水平,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对区域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部门进行评价,进而确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部门调整与优化的方向,为该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宜兴市各镇三次产业数据进行偏离份额分析处理,提取出各镇三次产业的竞争分量和结构分量,并对两分量的镇间组合与宜兴市交通干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市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总体处于衰退状态,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增长缓慢。竞争力分量和产业结构分量空间差异明显,环保科技园、屺亭镇和官林镇两分量都处于优势,而两分量在交通区位差的8个镇都表现为劣势,与各镇交通状况相关性强。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7—2020年安徽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从财政自主度、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三个维度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这一负向影响效应仅限于安徽再生型和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而对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的影响不显著。门槛回归结果显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弱化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优化省内财政分权体制、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策略以及提升环境分权水平能进一步推动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税收增速下滑,探索税收新的增长点就显得非常必要。运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从宏观角度分解出税收增长的影响因素,并以2005~2012年的省际数据为基础,测算出我国区域税收增长的宏观因素影响效应值。研究发现:经济产出因素和产业税负因素是推动区域税收增长主要动因,不过前者累计贡献度更大;产业结构因素和税收结构因素的效应累计贡献度则产生了区域分化;研究进一步发现,各因素效应变动的深层次原因也呈现出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党中央及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对云南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政策制定、机制建立、战略规划、保障体系和总体布局、发展战略型新兴农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六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区羊肉市场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竞争绩效、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3个方面对新疆农区羊肉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新疆羊肉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居首位,且具有发展农区羊肉的巨大潜力。但新疆农区羊肉的价格和生产成本与全国农区羊肉主产区相比较高,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本研究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羊肉品质、推进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疆农区肉羊业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加剧了东西部的差距。应当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培育西部地区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西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比较东西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等的差距,并借鉴东部产业结构,提出西部地区应努力培育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