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东北红豆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年龄结构,运用生命表描述了东北红豆杉种群动态的总趋势,判定了东北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南缘小叶桦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河子平原湿地小叶桦种群的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其种群生命表,并进行生存分析,探究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小叶桦种群年龄结构整体表现为稳定型,中龄级个体占主体,为79.63%,处于成熟阶段,但种群年龄结构失衡,缺乏幼树,种群更新存在很大的危机.种群生命表和生存曲线显示该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符合Deevey-Ⅰ型,死亡率随着龄级增大而上升;高龄级立木有早衰和同期死亡的趋向,周边生境的破坏及外界干扰对种群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静态生命表"的方法研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秦岭箭竹种群年龄结构发展动态,该地区秦岭箭竹种群共有3个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稳定型、增长型和下降型。稳定型以及增长型种群1~6龄的立竹占到85%以上,下降型种群的各龄级立竹数均较少。秦岭箭竹年龄结构的形成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总体来说,保护区内秦岭箭竹种群总的发展趋势较为乐观,种群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有利于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4.
天山云杉种群统计与生存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该文直接利用年龄结构数据编制了天山云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 ,避免了用胸径或树高代替年龄编制生命表可能产生的误差 ,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理论分析了天山云杉种群的动态变化 ,为天山云杉林的保护和经营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5.
为监测缙云卫矛种群动态变化,对重庆市北碚板子沟、北温泉内、北温泉后山和鸡公山4个地点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等进行了研究,并与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群中间龄(4~11龄级)占比较大;2)板子沟种群幼苗(1~3龄级)较少,其余种群较丰富;3)板子沟种群呈现一定的衰亡趋势,其余种群年龄结构基本呈稳定...  相似文献   

6.
石河子东大塘天山云杉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东大塘风景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的种群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东大塘风景区选取了20个样地(10m×10m),对该地区天山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Ⅱ、Ⅲ、Ⅳ龄级(个体数量比重占86.05%),幼苗、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径级结构表明,种群的优势径级在6-22 cm,其个体数占总数的89.46%。种群的高度结构表明,种群高度基本呈正态分布。静态生命表分析表明,种群天山云杉的Ⅰ、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种群Ⅳ、Ⅴ龄级的死亡率最高,累计达80.1%。以标准化最高存活量为起点天山云杉的存活率基本符合属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7.
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用种群大小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了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种群结构合理,为增长型种群;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在整个生活史中死亡率稳定;种群的死亡数、生命期望和消失率分别在幼苗、幼树胸径达到14cm和22cm出现波动,个体通过环境筛的压力增大,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从整体上反映了东大河林区青海云杉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趋势;在胸径达到14cm和22cm时,4个生存函数均出现程度不同的波动,与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文冠果的种群特征,为文冠果人工林的天然化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阳坡、半阳坡和半阴坡文冠果天然林各6块并设置样地,通过实地调查,对黄土高原丘陵区文冠果的种群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文冠果种群的年龄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编制标准生命表及不同坡向静态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  相似文献   

9.
运用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了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结构和主要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主要优势种群各径级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结构较为明显。山杨、五角枫和蒙古栎种群,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基本上属于进展型种群,而白桦种群的小径级和高径级的个体都较少,主要以幼树和中树居多,属于衰退型种群。蒙古栎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Ⅲ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的Ⅱ径级、Ⅳ径级和Ⅵ径级中,白桦种群呈现大径级株数增加的趋势,白桦种群维持困难;山杨种群和五角枫种群小径级株数呈现减少的趋势,中径级株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山杨和五角枫保持相对稳定性,而蒙古栎呈现衰退的态势。因此对4种优势种群,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措施,促进种群的自然更新和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云南富源县光皮桦种群的调查材料,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空间代时间"方法编制了其静态生命表,并绘制了光皮桦种群的存活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对其进行了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富源光皮桦种群处于中、幼龄林阶段,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Ⅲ型,年龄结构呈增长型。死亡率出现两个高峰,分别是由环境胁迫和人为砍伐引起的。种群生存分析表明,富源光皮桦种群的累计死亡率单调增加,生存率单调下降,中树阶段以后种群的累计死亡率达到97.6%,生存率仅为2.4%。种群发育过程总体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五种天然次生林群落类型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指出它们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异龄性,次生林的异龄性程度随其所处演替阶段的不同而异,树木年龄与地径的关系及群落中树木年龄与株数的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研究表明,山杨,白桦的年龄结构呈比较明显的衰退型趋势;胡桃楸、水曲柳则呈增长型的趋势;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金字塔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相近,但亦有一定的增长型特征。对天然次生林群落的年龄结构的研究,可以为次生林的合理经营及收获调整,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使蒙古栎次生林生态系统达到近自然的状态,探讨经营方式对蒙古栎次林种群的影响,对不同经营方式下的蒙古栎次生林主要建群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蒙古栎和胡枝子外,针阔混交林主要建群种生长情况均好于纯林;针阔混交林下蒙古栎实生幼苗的地径要大于纯林,即混交林下天然更新幼苗生长更好,对资源的利用也更充分;其余结构特征从数据分析上看没有十分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种子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扩大无性系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资源,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进行了刺五加种子生态学的研究。结果:①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刺五加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种子出苗率以变温层积处理的最高,时间也短;而种子直播和果实直播明显地低于前者,而且时间也长。②采自不同天然次生林群落的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不同,并影响到幼苗的出苗率以及高和地径的生长。其大小顺序均为采自硬阔叶林的种子>蒙古栎林的>山杨林的。  相似文献   

14.
1987—1989年春,在吉林林学院实验林场做了大量室内点烧测试,得到了林外干草地、落叶松林地、柞树林地和胡桃揪林地的火蔓延速度和火强度,并就同所在林地的气象因子作平行观测,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一元非线性方程和多元回归方程,为实验林场的林火行为预报提供了可靠依据和科学方法,对吉林省其他林区也有参考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陆生脊椎动物脊柱的进化特征和大量例证,论证了脊柱各区段的发生过程和变化趋势,阐明了蒙古羊脊柱特征,如多脊椎和多肋骨的进化地位。蒙古羊的多脊椎与多肋骨证明它是一个古老的品种,而且还具有明显的适应意义和经济价值。虽然其他品种的绵羊的荐前推保持在26枚,但蒙古羊荐前推大多数为27枚(82.86%),26枚的羊仅占10.57%,另外还有28故的个体(6.57%)。蒙古羊的多脊椎特征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发育遗传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在生产上也极具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安康地区栎林面积35.91万hm2,蓄积1 788.07万m3.现有栎林资源分布不均,中幼龄林比重大,林分质量差,生产力不高,以生产食用菌、木炭、薪材等为其主要利用和消耗途径.通过对本地区现有栎林资源及利用调查分析表明,应以生态效益为重,制止短期行为,减少对栎林的消耗,增加投入,提高栎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沙地樟子松抗旱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红花尔基林场现有樟子松纯林82000ha,长势良好。但1986年6月至1987年5月,出现了大面积枯死现象,20年生以下的天然林枯死率100%。作者按林分年龄、坡向、坡位、坡度取样,分析了土壤含水量,调查枯死现象与林地环境因子和立地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证明,1986年的严重干旱使土壤含水量低于樟子松的含水量临界点,造成樟子松大面积枯死。1986降雨量为228.3mm,比年平均值334mm低105.77mm。在樟子松根系分布层中的含水量仅有2.288%~2.360%。郁闭度小或过大的林分因旱致死的多。天然林分因树木根系发育良好,其抗旱力强于人工林。混交林的抗旱力强于单纯林。20年生以下的林分旱死的多,10年生以下的林分旱死的更多。阴坡未发现受害的。  相似文献   

18.
在秦岭地区佛坪自然保护区内,以锐齿栎林、落叶松林、巴山冷杉林和桦木林下4种生境下的大熊猫主食竹-秦岭箭竹为对象,对其无性系及其分株地上地下构件数量特征、形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条件下,秦岭箭竹无性系分株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桦木林巴山冷杉林落叶松林锐齿栎林,随着无性系分株密度不断减少,分株分布的均匀性不断增加。(2)秦岭箭竹无性系分株年龄结构在4种生境下均表现一致,1~3龄级成倒金字塔型,3~6龄级呈金字塔型。3龄级和4龄级的分株数量达到最多,最大竿龄为6年。(3)4种生境条件下,秦岭箭竹无性系地上地下各构件的形态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郁闭度小、土壤肥沃、人为干扰少的桦木林下能够充分利用光、温、水、土壤等因素,实现自身生存和扩展,达到最佳状态。说明秦岭箭竹无性系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发生了明显的可塑性变化,这些可塑性变化是种群对生境差异的适应性反应的结果,有利于增强种群对生境中有限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Larvae of the fall cankerworm (Alsophila pometaria), a polyphagous defoliator of canopy trees, hatch at the time of budbreak of scarlet oak (Quercus coccinea), about 10 days before budbreak of white oak (Quercus alba). Thus the Alsophila population was dense in a site dominated by scarlet oaks and defoliated the scattered white oaks when they came into leaf. In a site dominated by white oaks, the Alsophila population was sparse and chiefly attacked scattered scarlet oak. Thus in each stand, the rarer species of tree suffered greater herbivory, in-contrast to the more commonly reported observation that herbivore attack on a plant species increases with density.  相似文献   

20.
王宁  乌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85-1486
对蒙古高原黾蝽科昆虫进行了系统分析,共记录蒙古高原黾蝽科昆虫4属15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蒙古高原黾蝽科昆虫具有显著的古北界性质,向其他区域的迁移扩散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