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方位解析四川省传统村落研究现状,以数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为研究工具,选取2004—2021年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四川省传统村落研究的相关论文为分析数据源,经过切片选取,计算参数设置,最后编辑出图得到四川省传统村落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包括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合作网络等内容。研究结果显示:从发文数量来看,四川省传统村落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期、保护与稳定发展期、快速增长期这三个阶段;从发文作者来看,作者合作网络呈现单聚集、大分散趋势,研究者之间大多数处于各自为政的阶段;从发文机构来看,发文量最多的为西华师范大学,然后依次是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各个研究机构之间合作网络比较松散,发文机构之间合作强度不够。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现实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日渐深入,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在社会各界均得到了大力重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为了更好地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以及文化传承,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以玉树地区实际情况为例,研究玉树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情况。玉树虽然在传统村落保护以及文化传承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共享生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做好旅游业的适度开发以及发展、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修改维护、强化古民居建筑空间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挥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实施环境教育,有利于促进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传统村落创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场域理论,河南省传统村落环境教育功能的实现可以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强化保障、加强合作和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丹阳市柳茹村为例,从村庄文脉、传统格局、民俗文化等层面对柳茹村的现状问题和村庄特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认为,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解决村企联合问题是传统村落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象符号,实现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改善是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徽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且各有特色,但各村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各不相同。为了解徽州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和专家建议,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而后筛选出6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其保护和发展方式,并基于此提出保护发展建议,同时也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一直是国家与社会的重要命题。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以苏州环太湖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深度观察苏州东山镇陆巷、三山、杨湾三个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及困境,探索相关利益主体间博弈关系,多元主体组合模式,从而总结传统村落的几种共治模式,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模式提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而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乡村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传统村落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忽视的资源与文化力量,保护传统村落更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该文以广西恭城为切入点,对恭城5个传统村落进行走访调研,着重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从合理规划、提高民众保护意识、产业融合等角度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乡村振兴进行分析,剖析其目标及主要任务,这个大背景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村落、传统文化的振兴,为了更好保护和发展我国传统村落,阐述我国传统村落的大致现状,系统分析现存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措施。以龙宫村为例,探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能落到实处的有关龙宫村保护和发展的措施,以期为日后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通过对四川省青川县国家级传统村落河坝村的调研发现,传统村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村落就要保护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但目前传统村落存在缺乏产业支撑、交通不便以及传统建筑毁坏严重等现实问题,这些将会影响传统村落河坝村的保护与发展进程。根据这些问题,从村民、村委、政府、学者、开发商角度探索传统村落因地制宜的保护与活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日常生产及生活等行为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村落内乡土记忆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涵及价值、类型及特征、功能及其转换、空间转型及机制、活化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多视角研究,初步形成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思路与框架,丰富了传统村落研究体系,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从既有研究成果看,集成构建研究理论框架、完善研究内容体系、加强保护利用方式与模式研究等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未来研究亟待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湖州地区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研究国内乡村振兴示范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耦合机制,探索其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结构组织、耦合机理及机制规律,为欠发展传统村落的振兴提供经验、方法、路径的借鉴。研究发现:(1)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呈现多样性、组织性、创新性耦合的机制特征;(2)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指数是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耦合机制的重要测度指标,但耦合协调度指数反映更客观;(3)2010—2019年湖州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产业重构的趋势进展明显,两者的发展指数、耦合度指数及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基本从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发展到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已经步入村落文化活化与乡村产业结构更新高耦合阶段,其耦合发展模式具有可挖掘性、可激活性、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梅山地区传统村落对地域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主体适应性视角出发,以安化县大安村为例,研究传统村落对地域环境的复杂适应性。结果表明,人地系统、人居系统、人业系统和人文系统四大系统的协调适应使得大安村独具地域特色,但由于村落主体与外界环境的交换作用,大安村呈现出复杂的适应性特征,建议从提升村民自然适应能力、推进居住系统适应性改造、振兴梅山文化和重视产业经济活化利用效能等四个方面作为适应性调适策略,以期为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和发展提供经验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张华  王拓 《江苏农业科学》2022,(24):238-244
乡村振兴视阈中传统村落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在尊重传统村落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在其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以及传统村落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和社会“记忆之场”等方面实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个维度的“现代性”变迁。乡村文化和产业的振兴同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以及现代化转型并行不悖且互为动力。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路径:一是从物质层面上,推动传统村落的人居建筑保护、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二是从制度层面上,完善传统村落基层党委和政府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三是从精神层面上,以村落民俗志书写、博物馆建设和原住民口述史记录的方式构建传统村落的“记忆之场”。这是确保传统村落实现活态延续和现代化转型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国内乡村振兴示范地区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协同耦合机制,探索其资源要素结构、耦合作用机理及机制规律.[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浙江金华地区(2010—2019年)5个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分析村落文化、环境生态、产业业态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结果]传统村落资源要素协同耦合机制是村落文化多样性耦合、环境生态组织性耦合、产业业态创新性耦合深度协同的机制;耦合协调度指数是耦合机制的重要测度指标,其与资源要素系统评价综合指数呈正相关;2010—2019年金华地区传统村落资源要素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基本从勉强协调与濒临失调发展到优质协调,已经步入村落文化、环境生态、产业业态协同发展的高耦合阶段,其耦合发展模式具有可挖掘性、可激活性、可推广性.[结论]该研究为传统村落的全面振兴提供经验、方法、路径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豫中地区3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从传统村落景观变化驱动力角度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景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评选到缺乏社会经济因素的考量是影响和制约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村落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基于和谐度方程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模型,研究传统村落评选不同社会经济系数的权重值,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的合理评选与有效保护,实现传统村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GIS技术支持,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 0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三角传统村落格局特点为西南部多、东北部少,呈凝聚型分布;从微观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安徽的黄山、宣城和浙江的台州、丽水四市;从宏观层面来看,长三角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整体空间呈集中的趋势,主要集中分布在皖南、浙西南和浙东的台州西部,其次是浙中、苏南。其中,海拔高低、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特有的江南文化等方面为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一体化保护和紧密联动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课题,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促进乡村延续与自立、遏制乡村衰落的重要举措。皖南传统村落文化底蕴浓厚,通过融于自然、适应社会等方式创造与传递村落社会价值。乡村交往空间是具有社会介质属性的互动空间,能促进乡村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缓解村民精神压力。皖南传统村落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谐交融的乡村交往空间格局为现代乡村社会精神文化层面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具体途径包括保护及营造村落田园特色交往空间、构建多层次结构空间场所、提供和完善基础设施空间、激活地标性文化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历史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进展,认为我国学术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从有形建筑向无形文化方向发展,从物质遗产保护向文化传承转变,从旅游开发向可持续发展保护理念转变。探讨了我国传统村落研究发展方向,强调要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加强对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拓展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品牌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晰我国农产品品牌的研究进展为之后研究提供参考,运用Citespace软件,总结梳理我国农产品品牌研究的发展动态和研究内容。结果表明:农产品品牌研究经历了萌芽、稳步发展、波动发展三个阶段;主要研究力量群尚未形成,机构之间和作者之间的合作均局限于小范围内;关键词热点议题主要以农产品、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为主;研究前沿主要结合乡村振兴背景,从品牌资产切入,逐渐重视农产品包装设计。结合农产品品牌研究所呈现的特征,未来研究应加强机构之间和作者之间合作交流,注重学科交融,并紧跟政策导向推动“品牌助农”行动实施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保护,对于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质性研究方法,以福建黄田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建黄田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发现,自建设美丽乡村以来,福建黄田村从"三农"主体出发专注乡村振兴在生态、人才、产业、文化4方面的探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保护不充分、文化传承难以落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