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个体早期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农村留守幼儿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其心理健康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需重视和解决。本文对我国有关农村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发现:从现状来看,已有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6岁以上的留守儿童,对3-6岁留守幼儿关注较少,从影响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来看,大多单方面强调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忽视了家园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留守幼儿是留守儿童中的低龄群体,其心理发展状况在个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奠基作用,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学界和政府应该对待这一问题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邓俊超  张卫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68-6269,6271
混龄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组织形式,蕴含着现代教育理念。幼儿园混龄分班活动有助于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又丰富了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内涵。新的社会环境下的农村幼儿园很有必要在实践中借鉴混龄教育的理论模式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农村老年人和孙辈同时被“留守”在农村、留守幼儿数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了解“祖-孙”相依的农村留守家庭幼儿的身心健康状况。查阅国内外有关农村留守幼儿身心健康的研究文献,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农村留守幼儿身心健康现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家庭被迫“祖-孙”相依,导致留守幼儿身心健康问题。①身体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幼儿身高、体重异常率较高,营养摄入不全面;②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幼儿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水平较低、情绪易消极、人际关系紧张和行为问题增加;③活动能力问题,农村留守幼儿的平衡、力量与耐力、灵敏与协调等活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④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问题,农村留守幼儿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与卫生习惯,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农村留守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可小觑,活动能力和生活习惯令人担忧,亟须得到家庭支持和社会关爱,以促进农村留守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43-18345
对苏北阜宁县陈集镇3-6岁留守幼儿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幼儿教育严重缺失,身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农村留守幼儿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随之产生。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易出现心理问题。依恋是儿童和看护人之间的一种亲密情感联结,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通常与依恋类型的形成有所关联。因此,要加强文明村镇建设,制定保障合理的政策,增强监护的育人素质,父母应经常与儿童保持沟通,充分发挥学校、幼儿园的育人作用,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规模在不断增加,农村的留守儿童也变得越来越多。留守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者将对幼儿园“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农村90%以上的幼儿园是民办的,公办幼儿园不到10%。而民办幼儿园中,大多数的办学水平、安全保障、食宿条件、教师数量、整体素质等都存在突出问题,甚至相当一部分是未注册、没户口、办学条件和质量都不达标的“黑”幼儿园,因而幼儿受到伤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可许多幼儿和家长而对伤害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索赔权并没有例外。  相似文献   

8.
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对S 县农村幼儿园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幼儿 园游戏活动存在种种问题,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终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致富.致使农村剩下数量庞大的留守群体(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据尤溪县初步调查估算,全县农村“三留”人员数量达5、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4,3%。其中卜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1.2万人.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大约在3万左右,留守妇女的数量也有0.9万人左右。留守群体中大部分存在着不懂科技、生产技能缺乏、生活艰辛等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状况,对江苏省徐州市2个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但在人际交往、社区融入和亲社会行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年级、亲子间沟通频率、教师行为和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对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此外,成绩排名、班级团结度对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有显著影响,亲子分离形式、是否为独生子女、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情况对留守儿童的社区融入有显著影响,性别、校园活动的丰富度对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特有的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和公众关注。但是,已有关于留守与农村儿童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的短期关系,考察“留守经历”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研究相对鲜见。事实上,留守不仅对儿童期的短期影响产生作用,同时也将对其成年后的长期发展发挥长远影响,而后者与个体的生活与就业质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回顾了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的基本逻辑,然后系统梳理了留守经历对学业成就、精神健康、就业质量、主观幸福感等长期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在结果变量、时间维度、群体差异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本研究认为,未来相关研究还需纳入城市留守儿童、扩展童年期经历,以及聚焦子女随迁政策转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将为留守儿童长期发展问题的化解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力资本积累提供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很令人堪忧,他们不仅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心理的贫困更是亟待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的主要原因是亲人的疏离和方方面面的压力。通过思想教育能够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使留守儿童能够树立起自信心,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勇敢地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心理韧性对农村留守儿童未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寻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提升的路径,通过文献研究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有着显著影响。建议立足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促进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并营造支持性氛围、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期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发展过快,所有行业中都存在竞争,就连农村幼儿园也是如此。假如可以成功的管理幼儿园,那么这个幼儿园便是成功的。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幼儿阶段,是个不太懂事的年龄,如果可以在这个时间阶段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意识,那么结果肯定是好的。让幼儿健康的成长是幼儿园的一大重要责任,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很多幼儿园开始采用不同的方法。于是,有人便提出了在幼儿园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效率,很快各个幼儿园开始实行了起来,对于幼儿这种,不能说不能打的年龄阶段,这个模式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常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子女受教育问题日益凸显,这一变化影响并刺激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快速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被寄予厚望,对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及提高小学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活条件艰苦、学习时间过长及心理问题严重等问题,阻碍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分析了农村寄宿小学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实证调查基础上,从人类发展生态观视域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不同层次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系统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改善提出建设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2):171-173+200
乡村振兴视域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研究主要聚焦在4个方面。首先,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成长环境、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其次,针对某个具体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关联、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第三,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留守经历与自我发展、自我认知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第四,聚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潘丽 《乡村科技》2020,(6):45-47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均等现象颇为常见。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劳动力转移、儿童留守相伴的社会问题。梳理国内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有利于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如家庭情况和教育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探索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研究提出了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方法,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紫媛 《河南农业》2023,(15):40-4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农村留守儿童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同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迅速上升为学术热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认为,聚焦人与环境间互动关系的生态系统理论具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适恰性。农村留守儿童在微观个体层面具有心理问题、认知问题以及生活问题等。在中观层面深受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负面影响。在宏观层面存在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突出困境。为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