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种养模式对推进农业和渔业循环、高效、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种养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振兴乡村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介绍了广西近两年创新发展的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十大模式,并分析其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稻渔综合种养是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发展重要模式。为进一步了解稻渔综合种养的研究状况,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水稻生长和稻米品质、水产动物的生长及品质、稻田土壤理化性状、水体理化性状、稻田病虫草害、稻田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环境各方面对稻渔综合种养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明确了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意义。并针对稻渔综合生态种养新型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为全面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科技支撑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文对滁州市全椒县稻虾共作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提供参考,同时帮助农民提高种养效益,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稻渔综合种养是我国重点推广的一种典型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富民产业。环洞庭湖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长期面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通过分析环洞庭湖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主要模式、发展现状、面临问题,提出适度控制规模与速度、加大多元化模式发展力度、加强科技支撑作用、延伸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与价值链等综合种养模式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四川省各地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采用"农业园区+稻渔综合种养""农业共营制+稻渔综合种养"和"新型经营主体+稻渔综合种养"3种模式大力推进冬(闲)水田综合利用。目前,全省累计打造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6个、省级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有限的资源中提高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产量,是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生产者不仅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更要促进农业生态模式的现代化发展。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具有巨大生态效益,是产业扶贫的有效手段,是农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值得大力扶持和推广[1]。本文从稻虾共作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对这一生态模式的农业技术加以研究,并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合理展望。  相似文献   

7.
2017—2018年在江苏省靖江市开展了稻鳖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研究。本文探讨了稻鳖共作生态种养技术,分析了该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来看,稻鳖共作生态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2年平均纯收益达195 168元/hm2;且利用稻鳖共生关系,避免农药、化肥的施用,能有效改善稻田种养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品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摘 要:稻虾共作是水稻种植与克氏原螯虾共作形成的互利共生的稻田种养复合生态模式。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从而精准扶贫。我们农业科研院所应该做好基础工作,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旋律,服务好农户和企业。着力于进一步改进种养技术,提升养殖模式;普及农业保险,控制养殖风险;发掘小龙虾食用后废弃物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宁夏低洼盐碱地稻渔共作效应,探索低洼盐碱地稻渔共作模式,于2018年开展低洼盐碱地区的稻渔共作试验研究.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稻-蟹(大眼幼体)、稻-鱼(鲤)2种不同稻渔共作种养模式,以单作水稻为对照,测定水稻农艺性状和土壤pH,从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等方面来探讨盐碱地的稻渔共作效应.结果表明,稻-蟹、稻-鱼共作...  相似文献   

10.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稻渔共生互利、生态循环的农业技术模式,推进了种养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该文探讨了克氏原螯虾、水稻、鳜鱼生态种养融合技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产品品质方面进行了养殖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虾稻轮作、稻鳜间作的循环种养,综合效益较水稻单作提高5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实现了绿色环保,品质天然。该模式是对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创新与升级,实现了稻田休耕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经营服务闯新路 稻渔工程谱新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在省渔业局大力支持下,江西农垦系统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迅速。恒湖、康山、乐丰、恒丰、云山等垦殖场先后推广稻虾(鳖、鳅)共作项目,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2万亩,并向周边农村迅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51万亩,成为江西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2.
稻虾共作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农业集成性生态养殖模式,具有绿色、生态、种植高效的特点,它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效融合,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养殖作物的品质。虾稻共作是生态养殖模式的典范,具有非常大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潜力,也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路径。本文针对稻虾共作种养生态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相关技术的运用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利用冬闲稻田进行稻虾绿色种养,构建稻渔种养复合生态系统,可改变农村生活环境,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全椒县创制了冬闲稻田稻虾绿色种养安徽模式,稻虾连作共作稻田比对照田,水稻增产1222kg/hm2,增加利润2744元/hm2。在水稻稳产增产的背景下,实现化肥减量457kg/hm2,农药减少使用10.74kg/hm2,水稻和小龙虾合计投入产出比1︰2.66。该模式应用前景广阔,可引导安徽沿江大力发展稻田生态养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基于生态学理论,对稻田内的生态条件进行改善,通过适当稀种水稻,搭配饲养小龙虾等水生动物,利于构建稻渔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的农业生产模式。文章结合青阳县农业发展实际,对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进行介绍,以稻虾综合种养技术为例进行了技术要点的总结,并结合青阳县明峰家庭农场稻虾综合种养效益进行分析,为该技术在青阳县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稻渔综合种养是为适应新时代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发展的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了稻田浅水生态环境,进行田间工程改造,通过种养结合,在保障水稻稳产的前提下,既产出水稻又产出水产品,对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和水产品稳定供给的重要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等,就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稻田养殖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品种优化和模式探索,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产业链。调研发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阳市水稻和水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对保障信阳市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庆元县大力推广稻耳轮作、秸秆还田、冬闲田绿肥种植、稻鱼与稻螺共生种养模式、猪—沼—果(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等多种轮作技术与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促进庆元县农业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农业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稻田养鱼已从传统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的现代综合种养殖模式转变。“稻-渔-菜”综合种养模式是在“稻-渔”共作基础上发展而来,可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保证整个生产环节不对外排放污染物,实现污染物的自我消纳。“稻-渔-菜”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传统稻渔模式中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在闲置稻田上进行空心菜、生菜和鱼腥草等浮板蔬菜种植,以提高稻田利用率,使整体经济效益更高。这种模式在水稻稳定产出的前提下,还能产出水产品和蔬菜,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渔稻共生种养是一种将渔业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并能够使其共生系统产出更多价值的生态化种养模式,具有绿色高效、生态节水,产出多样等优点。因此,本文综述了渔稻共生种养的概念、作用机理、主要模式、主要社会贡献、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渔稻共生种养模式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为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委关于推进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工作会议精神,天津市农业中心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组织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工作。召开动员部署会,成立了由中心主要班子成员参加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稻渔综合种养工作方案》及《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服务方案》,成立了11个稻渔综合技术服务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确保稻渔综合种养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技术力量到位。技术人员深入基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