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安溪塔葡萄沟是全国三大葡萄沟之一,福安素有"南国葡萄之乡"称号,福安刺葡萄是福安当地野生刺葡萄经过多年栽培驯化产生的品种,是福安市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近年来,福安市政府为了打造以世界地质公园(冰窖)、溪塔葡萄沟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产业,大力发展种植刺葡萄产业。为了提高福安刺葡萄栽培管理水平,本文作者对提高福安刺葡萄栽培技术的关键重要环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刺葡萄属于野生葡萄品种中的一种,是东亚种群中的一种,在野生刺葡萄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对于天气要求比较高,不能有过多的雨水,降水量过大会导致野生刺葡萄霉根、发病。本文就野生刺葡萄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与防御技术研究问题,首先论述了崇义县野生刺葡萄生长期农业气象灾害的气候变化特征,提出野生刺葡萄灾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改变福建省福安市葡萄产业的品种结构,引进15个早、中、晚熟葡萄鲜食和加工品种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夏黑,中熟品种巨玫瑰、黑色甜菜,晚熟品种摩尔多瓦,以及加工品种桂葡一号、刺葡萄共6个品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巨峰葡萄在福建省福安市种植长达三十多年,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文章根据对福安市的巨峰葡萄栽培进行的长时间的调查和研究,阐述了提高果品质量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增加果农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
福安市是福建省巨峰葡萄主产区,为了更好地提升福安市巨峰葡萄的整体效益,通过分析巨峰葡萄在福安市种植中存在落花落果严重、糖度不高及着色不良、果品农残问题严峻等技术问题,从建园定植、整形修剪、疏花疏果、绿色套袋、肥水管理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对其高品质栽培和管理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福安巨峰葡萄病虫害综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薇 《农技服务》2011,28(10):1455-1456
介绍了福安市巨峰葡萄的生产现状,提出了巨峰葡萄病虫害综防关键技术和福安市的巨峰葡萄病虫害综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巨峰葡萄最早于1984年进入福安市,截至目前整个福安市的葡萄种植面积共计3333hm2,每年创造产值超过6亿元,2015年福安巨峰葡萄获得我国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福安市巨峰葡萄的整体提效益,必须要针对葡萄栽培的相关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的引进栽培和骨干技术,并且从建园定植、枝叶修剪、灌溉、施肥以及套袋、葡萄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后期的采收等相关方面展开详细的葡萄栽培技术管理,以求达到保证葡萄品质优良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上刺葡萄物候期、茎叶生长量、果实膨大速度、产量、糖分等观测,总结分析刺葡萄各生长发育阶段有利不利天气条件及指标;建立包括培育刺葡萄健壮树体、防御连阴雨、高温、久旱遇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预防霜霉病为重点的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措施,对刺葡萄栽培推广及农业气象服务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安市1984年引进巨峰葡萄,现种植面积3333公顷,产值6.0亿元,该市的巨峰葡萄2015年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确保福安市的巨峰葡萄种植取得良好的效益,需要高度重视栽培过程的管理,合理运用优质栽培技术,从建园定植、整形修剪和疏花疏果、施肥与灌溉、果实套袋以及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严格栽培技术管理,以保证福安市巨峰葡萄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0.
结合福安市气候特点及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制定福安市避雨栽培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规范。  相似文献   

11.
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安市自1985年引进试种巨峰葡萄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万多亩,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誉为“南方葡萄之乡”,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由于葡萄霜霉病发生早、危害重,给葡萄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其中2005年福安市葡萄霜霉病大面积发生流行,发生面积达到3.5万亩,造成产量损失达三成以上,一般年份葡萄霜霉病造成减产也达10%。如何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是抓好葡萄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福安市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势,由东到西呈低、中、高阶梯状分布,各地区海拔相差较大,而海拔差异会导致葡萄在物候期、果实品质等方面的种植表现出现差异。现以‘阳光玫瑰’葡萄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福安市域内高海拔的3个乡镇和低海拔的3个乡镇各挑选1块试验田,进行高、低海拔对‘阳光玫瑰’葡萄生长表现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在福安市高、低海拔地区种植,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其中,在高温、高湿的低海拔地区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产量较高;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阳光玫瑰’葡萄长势较慢,结果率较低,产量较低,但其采收期可延长至中秋节或国庆节。  相似文献   

13.
谢星 《农业科技通讯》2022,(11):233-235
为提升福安市葡萄园土壤质量与葡萄品质,通过福安市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光叶苕子技术研究,集成并制定了福安市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光叶苕子栽培技术规程,规定了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的产地环境、避雨栽培设施结构、套种时间、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翻压,旨在通过该技术规程的实施提高葡萄园科学化管理水平,以推动福安市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安市栽培的刺葡萄属经人工栽培驯化的野生刺葡萄,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穆云、康厝、坂中3个畲族乡和穆阳镇等地,以房前屋后、庭院式栽培或利用河边路旁等隙地零星种植为主,栽培面积较小。近年来,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开始集中连片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种植范围也由庭院、河边扩展到园地、水田,但绝大部分果农管理极其粗放,缺乏栽培化的栽培技术等问题。本文主要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巨峰葡萄的品种特性、产量、产值等进行说明,重点阐述了巨峰葡萄的优质栽培技术,为福安市的葡萄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南方刺葡萄的主要生物学特征、生长特性以及培育技术,为南方刺葡萄的栽培带来一定的建议,并对南方刺葡萄的增长和防虫害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刺葡萄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了刺葡萄种质资源的分类、品种选育、抗性研究、生物技术在刺葡萄上的应用以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刺葡萄种质资源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福安市被誉为“葡萄之乡”,全市现有巨峰葡萄面积4万多亩,产量5万吨,年产值2.5亿元。但是,在发展葡萄生产过程中,由于果农对葡萄科学施肥认识不足,存在盲目、跟风施肥的问题,从而影响巨峰葡萄品质和产量。现就福安巨峰葡萄园肥力现状进行剖析,探索配套施肥技术,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福安市葡萄种植面积达2333 hm2,产量和品质居全省之首,种植葡萄已成为福安市农民致富、农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本市引进峰后葡萄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表现早熟、优质、抗性强,推广前景看好,现将峰后葡萄生育过程中的丰产栽培技术及病害综合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2011年5月16日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台湾21世纪农业发展基金会在福建省福安市召开的海峡两岸葡萄科技合作恳谈会为契机,总结比较了闽台葡萄种植的五项关键性技术,并对闽台葡萄产业的合作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