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杨适应性强,是沙区重要的用材树种,我县将该树种作为今后开发利用的乡土树种之一,对高台县胡杨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今后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榆林沙区长柄扁桃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榆林沙区进行长柄扁桃育苗、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其适应沙区生长。该文概述了长柄扁桃的固沙作用及经济价值以及生长适应性,介绍了长柄扁桃快速育苗方法和沙地栽植长柄扁桃实用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榆林沙地樟子松的引种和荒沙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开发利用毛乌素沙区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文总结研究了在榆林沙地引种育苗和栽培樟子松的造林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的基本概况,从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土壤资源、水文条件、植被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发展沙区林业生态经济的有利条件,并指出了沙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榆林沙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胡杨是适宜盐碱地生长的乔木树种,发展胡杨人工林是改造利用盐碱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胡杨造林上育苗困难。胡杨枝条扦插一般不能生根,采用根蘖苗造林不但成活率低,而且数量有限。搞好胡杨播种育苗,可以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提高盐碱地胡杨造林质量,实现胡杨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6.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是黄河下游沉积沙粒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寻求适宜沙地的树种和造林技术,榆林市在不同立地类型上营造樟子松示范林,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适应全市樟子松造林技术,解决了榆林沙区樟子松大面积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胡杨树属于杨柳科杨属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胡杨主要生长于中国西北及一些干旱沙化地带,为了适应恶劣的气候,胡杨在长期生存过程中保留下来很多优良品质。由于胡杨的这些生长习性使得胡杨成了防沙固沙的最好树种之一,可以起到稳固荒漠河流地区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也有沙漠守护神的称号。胡杨主要靠种子进行繁殖,为了对胡杨进行更好的育苗与栽植,在种子繁殖前后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本文针对胡杨的育苗与栽植相关内容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34-235
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人类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遇到的十分突出和艰巨的难题。介绍了榆林沙区的自然情况和生态历史变迁,从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和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条件和现状,并从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和建立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2个方面阐述了榆林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治沙应用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榆林沙区飞机播种造林治沙必须解决的植物种、种子处理、播期确定、飞播种子量确定、立地条件选择、病虫害防治、封禁管护,飞播作业等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主要介绍了榆林沙区毛乌素沙地甘草飞播造林技术,主要包括地类选择、播前种子处理、选择最佳播期和播种量等,并分析了飞播甘草的产量及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主主要从选择圃地、做床、播种、田间管理、防寒等技术环节入手阐述樟子松育苗技术。樟子松为欧洲赤松的地理变种,在我国自然分布于内蒙西部及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300-900米地区沙地有樟子松林,呈岛状分布,小兴安岭也有分布。该树种适应性强,喜光、耐寒、抗旱,幼苗不耐荫。深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沼泽地,积水地生长不良。喜酸性土壤。樟子松人工林在"三北"地区均有分布,尤其在沙区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2.
留根育苗法     
留根育苗是利用母株的根蘖,或在苗圃地起苗时留在土壤里的根系培育苗木的方法,适用于根蘖性较强的树种,如毛白杨、胡杨、枣树等,也叫根蘖育苗。  相似文献   

13.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在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制约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因素,除了苗木质量、苗龄、造林季节、造林密度和采用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外,水分条件尤为重要。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水资源的日益减少,水分不足是榆林沙区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主要因子。笔者采用对比试验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毛细渗灌节水技术的保水保墒、持续稳定平衡水分的功能,在榆林沙区常用绿化造林树种樟子松造林中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毛细渗灌节水技术不但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旱保湿、改善和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增强苗木的抗逆性,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4.
几个杏品种在榆林沙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榆林沙区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6个杏品种在榆林风沙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示范,观察其在本区的适应性和引种栽培表现,为沙区经济林的发展提供优良的杏品种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胡杨喜光、喜温暖,并且耐寒、抗旱、抗盐碱与风沙,是一种适宜在干旱大陆性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树种.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陕西省榆林地区也有胡杨林分布,其中陕西省定边县分布有胡杨古树,陕西省靖边县统万城附近种植纯天然胡杨林约1800~2000 m2.虽然面积较小、数量较少,但足以说明胡杨在毛乌素沙地是具备成活条件的.毛乌素沙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36-237
榆林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防沙治沙措施与发展沙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如今取得了明显成就。从榆林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和能源储藏丰富等四大方面介绍了发展沙产业的优势,并从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沙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特色沙区旅游业、发展沙区植树造林建设和发展沙区新能源建设等方面探索发展沙产业的途径,以便为全市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胡杨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胡杨的特性、分布及发展人工造林的必要性,阐明了胡杨自然更新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根蘖繁育扩大种群;胡杨人工繁育方式有种子繁育和扦插繁育,其中种子繁育为主要方式。通过深入研究胡杨繁育技术,将胡杨引种库布其沙漠实施胡杨育苗产业化,对于开发胡杨景观林旅游和园林绿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柽柳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是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是高寒沙区的优良树种之,其中柽柳(tamarix chinensis)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可见这类树种的重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西北发展西北生态工程建设的今天,发展柽柳扦插育苗,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更具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沙地柏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用于榆林沙区的荒地成林及环境改善效果显著,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较高。结合实际造林经验,在榆林地区采用营养袋沙地柏种植技术,对育苗、造林、田间管护、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重点分析介绍,以期促进营养袋沙地柏种植技术的推广及普及,从而提升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正胡杨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天然分布的乔木树种,具有耐盐碱、耐干旱、抗风沙等优良特性。为了加快胡杨苗木繁育,我们以本地乡土树种俄罗斯杨、新疆杨、二白杨为砧木,采用嫁接方式进行了胡杨繁育试验,总结出了适宜胡杨嫁接的砧木品种,为今后胡杨繁育推广提供一定技术支持。胡杨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内陆河两岸天然分布的乔木树种,具有耐盐碱水湿、耐干旱、抗风沙等优良特性。高台县地处黑河中游干流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