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7月30日,林业厅厅长陈秋华在全区林业年中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陈秋华厅长强调,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强化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生态综合治理和科学绿化等“六个观念”。  相似文献   

2.
正林草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草事业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林草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徐华 《森林防火》2022,(1):75-77
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又较为复杂。南陵县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新科技装备应用,构建立体林火监测预警系统。同时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健全责任机制,完善工作机制,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不断完善国有林区森林防火预警、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有力推进了国有林区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戴公山林场森林防火工作中采取的主要举措和方法,为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2020,(1):96-99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没有林业信息化,就没有林业现代化”。林草信息化,是林草行业新型生产力,是推动林草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提高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一直致力推进林草信息化建设,明确提出“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以林草信息化,带动林草高质量发展”。全国林草行业上下齐心,共同谱写了林草信息化带动林草现代化的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陆域国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十五”以来,全省林业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国家林业局在我省开展林业现代化建设试点为动力,深入贯彻中央林业决定,加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呈现出盛世兴林、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根据200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5年来全省森林面积从8308.8万亩增加到8766.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从1.38亿立方米增加到1.94亿立方米,单位面积蓄积量从每亩2.13立方米增加到2.9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59.4%提高到60.5%,阔叶林比重从22%提高到29%。…  相似文献   

6.
《云南林业》2012,(5):18-18
昭通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原则,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定位,以陡坡地生态治理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昭通市位于云南东北部、金沙江下游右岸,地处滇川黔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昭通有陡坡地600万亩,总体上看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较差。自"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277万亩,对提高森林覆盖率的贡献达到4.7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平方公里,使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下  相似文献   

7.
正建立健全林草科技制度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要求,是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国家林草局党组提出的完善发展13个方面制度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生态建设加速推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总体形势和历史趋势,准确把握林草科技制度建设与林草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所需,回答好建设什么样的林草科技制度、怎样建设这一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还草是世界著名生态工程,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文中在分析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怎样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核心内容和政策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2月30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林草制度体系,全面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能力,为林草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乌拉特前旗荒漠化治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生态状况十分脆弱,目前,全旗森林覆盖率仅为15%,荒漠化土地面积达600多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60%以上;乌拉特草原100%退化,70%~80%沙化,并呈加剧态势,全旗荒漠化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一、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荒漠化治理体制不顺畅。由于长期以来受部门分割体制的影响,导致荒漠化治理分散在农业、牧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职能交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库布齐沙漠治理,提出采取分区域、分类型综合治理模式,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实现库布齐沙漠的生态修复,并总结了建立沙漠产业体系,构建以“生态、产业、民生”多元发展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实现库布齐沙漠治沙增绿、脱贫致富、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2.
周润 《云南林业》2014,(4):22-23
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是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的一项重要生态工程,其根本目标是有效提升森林覆盖率,扭转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状况,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建设森林云南,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楚雄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以植树造林为主的陡坡地生态治理,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7月29日)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强  相似文献   

14.
15.
《云南林业》2020,(2):40-41
2020年1月13日,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中央农村工作会、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第四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林草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2019年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林 《云南林业》2012,(4):29-29
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绿水青山计划,全面推进森林云南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今年年初召开的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标志着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建设的正式启动实施。截止目前,陡坡地生态治理各项工作均已按计划和相应的时间表有序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启动以来,按照森林云南建设推进大会确定的以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林业》2021,(3):F0002-F0002
2021年2月7日,全区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了"十四五"及2021年重点工作。"十三五"以来,内蒙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累计完成造林4700多万亩,年均完成种草3000万亩,均居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云南林业》2015,(2):55-56
根据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政策,云南省1月23日出台了关于完善陡坡地生态治理的相关政策。一、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实施范围省级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要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安排江河两岸、城镇面山、公路沿线、湖库周围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状况脆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5-25度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范围外25度以上的陡坡地进行退耕还林,做到相对集中,保证退耕一片,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切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月13日)这次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传达贯彻全国林业草原工作会议精神和许勤省长、袁桐利常务副省长对全省林业和草原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总结2019年工作,安排2020年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国土绿化》2020,(1):9-11
<正>2019年12月30日,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林草制度体系,全面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能力,为林草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