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力,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兴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实现产业兴旺的主要路径,抓住产业园,也就牵住了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文章以山东省栖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阐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现状、目标、措施及特色,并系统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3.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现代化发展迅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作为城市空间中的一个重要斑块,对其保护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很多特色资源突出的边境村落在保护与更新中面临着破旧和废弃空间无人问津,景观面貌和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景观特色缺失,地域文化淹没等现象。村落如何保护与开发,公共空间如何激活,村落风貌该去该留,乡村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农旅融合的视角对边境村落老房子村的活化利用策略进行分析,将农业和旅游业与老房子村景观相融合,以期对其他同类村落具有借鉴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特色村落自身优势,并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需求,从而达到通过合理的保护与更新实现村落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宜宾市响应国家政策,着眼于近郊游,深挖当地乡村产业资源,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提高生态效益,促进农业蓬勃发展,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推动农旅整合发展,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实证调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旅融合发展状况。调查显示,该市农旅融合具有资源多样化、文化底蕴浓、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但也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专业人才和地域特色的问题,应该通过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等措施,加快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随着贵阳市息烽县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调、生产环境负效应日益凸显等系列问题不断出现,单一的农业资源急需向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加快农业产业园的农旅融合发展迫在眉睫。该研究尝试从贵阳市息烽县农业产业园目前的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总结,把握农业旅游的融合原则,进行从共性到个性的探究。结合实例探索出适宜在息烽县小南海地区进行的农旅融合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息烽县其他区域的农旅融合方案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央一号文件多年连续提出振兴乡村经济和大力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政策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进而使得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本文对国内外农旅融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从农旅融合的定义、发展现状、作用意义、对收入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综述。现有研究将为农旅融合的发展实践提供参考。从研究方法上看,过去的研究主要涉及方法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但调查的样本量和覆盖面还有提升空间。从研究内容上看,过去的研究囊括农旅融合的定义、作用机制,但在农旅融合造成的影响上鲜少涉略。对于农旅产业融合的研究,学术界多数偏向于从宏观视角切入,缺乏微观层面的研究。因此,未来应从微观层面出发,加强对特定地区的农旅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建设和农旅产业融合的研究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1)
在乡村振兴政策全面落实的背景下,通过对淮海经济带中心城市——徐州市农旅产业进行调研,发现徐州市农旅产业的重点已经从发展农业逐渐向旅游和文创产业转变,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农旅产业的融合对乡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但农旅产业融合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选取5个抑制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计算权重,得出目前乡村农旅产业主要存在主体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发展模式创新力差和旅游潜力尚未完全挖掘等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农业聚集、开展电商模式等相应对策,旨在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0-2019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该文简称石柱县)农业和旅游业相关指标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评价了10年来石柱县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探讨了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现状,研究结果显示:(1)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呈现勉强协调趋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呈现农业滞后型发展状态;(3)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对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基于此,对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石柱县应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山地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资源,以需求为导向,扩大农旅融合发展空间,以创意和科技引领农旅融合发展,加强对石柱农旅融合的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旅融合发展背景,以林源镇农旅融合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六次产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林源镇农旅融合的现状,分析农旅融合与农户增收之间的作用关系。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法的研究表明,农旅融合能够显著增加参与农户的收入。提出了促进林源镇农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的建议,并为政府部门制定农旅融合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乡村微景观可以点带面,激活乡村发展活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更好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应对资金短缺等现实问题,以门头沟区高台村为例,在分析自然、人文环境及村容村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点促面、整体规划、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充分挖掘乡土造景元素、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兼顾地域性与乡土性等策略,并以宅旁微景观、街巷微景观、河道微景观等不同场地空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设计实践和探讨,为推动京郊乡村景观渐进式有机更新,打造宜居宜游的优美环境,稳妥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业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问题,因此研究未来我国农业发展路径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方法】从农旅融合视角出发,研究不同阶段农旅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国内外农旅融合不同阶段融合模式的成功案例,通过对潍坊市三大模式进行分析与升级,提出了潍坊市农业发展体系及项目支撑。【结果】规划了潍坊市农业发展体系:(1)通过对潍坊市农业资源禀赋、现状问题、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规划了打造潍坊市农旅全域发展“山东样本”、世界影响力的农旅枢纽引领区、国家级“农旅 +”经济发展聚集区三大发展定位。(2)围绕三大定位,规划了以三大模式创新、一村一品、“农旅 +”、农旅总部经济、农旅金融、农旅济构筑农旅嘉年华等为构筑方向的农旅发展产业体系。【结论】寿光模式、潍坊模式和诸城模式三大模式的创新升级对全国农业未来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导向作用,推广、复制三大模式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其他地区农业发展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崇礼区拥有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以及良好的旅游资源,极为适合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与"旅"结合度不高,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开发类型单一,同质性现象极为严重,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经营规模小,缺乏专业化人才,基础设施不完备,特色产... 相似文献
14.
15.
农旅融合产业是在农旅融合模式下,以农业生产功能为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产业链、农村旅游和配套商业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整体服务大众和推动农村发展的一体化产业。本文以四川省剑阁县盐店镇五指村为例,进一步探索对农旅融合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农业与科技、生态、旅游交叉融合的新型功能平台,是农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与示范窗口。阐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特点和功能,以江苏省淮安市盱马路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案例,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内涵进行剖析,发现盱马路现代农业产业园秉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通过"三产"(农业生产、加工、服务)有机结合、共联共生,实现种养结合、生产、加工、经营、储存、物流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充分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旅游价值,提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开发、建设理念,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例,从分析推进农旅深度融合的基础和优势入手,剖析了实施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诸多困难,进而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和举措,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产业深度融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初步探索、规范发展、创新提升、突破推进4个阶段,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虽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是现阶段较为成熟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通过园区的发展模式创新、园区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的不断优化、强化科技与人才的支撑力量、打造主体利益联动机制等有效措施加以应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