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其特点是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宽、传播途径多、休眠体(胞囊)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我国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产区发生较普遍。一般可使大豆减产5%~10%,严重的可达30%以上甚至绝产。1症状识别大豆胞囊线虫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受到大豆胞囊线虫侵染的大豆植株明显矮化,叶片褪绿变黄,  相似文献   

2.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其特点是分布广、危害重、在我国东北大豆产区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可使大豆减产5%~10%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西部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产区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增加,其发生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使大豆产量显著降低,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甚至绝产。重迎茬是导致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孢囊线虫发病程度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轮作、应用抗线大豆品种、药剂防治、配方施肥等综合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黄萎病,群众称之为“火龙秧子”,是大豆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是我国目前大豆上危害最大、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病害.田间发病后植株矮小,瘦弱,成片发黄,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有的甚至颗粒无收,对大豆生产威胁很大。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病害发生尤为严重,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文中主要阐述了危害最严重的3种病害,即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疫霉根腐病、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危害状况及相应的实用防治技术,旨为大豆病害的研究和合理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一种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引起大豆根系发育受阻和群体产量严重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机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理分化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基因和分子机制,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研究及品种选育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大豆根线虫病、黄萎病,群众称之为“火龙秧子”,是大豆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平均减产10%~30%。一、症状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一种苗期病害,一般在播种后的25~30天开始出现症状。发病后,叶片由下而上开始发黄(开始鲜黄色,后为枯黄色),植株生长瘦弱,常呈点片状,与缺水或缺肥症状相似,群众往往认为是地出了毛病。成株期植株明显矮化,病株花期延迟,花器丛生,结荚少而小、籽粒秕瘦或不结荚,重者成片枯死。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4,(4):47-49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中国大豆生产上的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2006~2008年辽宁省26个地区大豆田中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明确大豆胞囊线虫在辽宁省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在所调查的26个市(县、区)中,88%的大豆产区含有大豆胞囊线虫,平均每百克风干土中超过10个胞囊的地块占73%。其中康平县西关乡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最高,达到54.33,而开原市、东港市和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为0,大多数地区的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密度介于20~55之间。  相似文献   

9.
一、大豆胞囊线虫病(一)分布与危害大豆胞囊线虫病主要发生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豆胞囊线虫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轻的减产5%~10%,中等的减产20%~30%,重的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内蒙古大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病害,是大豆重迎茬种植,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卵残留过多引起的毁灭性病害,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环保型大豆重迎茬专用肥是无污染的、高效的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肥料。  相似文献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是由线虫侵染大豆根部引起的,是我国东北、华北等大豆产区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根系染病后,线虫胞囊撑破根皮,根液外渗,致土传病害加重,还可造成根腐。胞囊线虫在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危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颗粒无收。我国大豆根腐病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和内蒙以及西北。  相似文献   

12.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种植期常见的线虫病害。气温、土壤条件等多种条件都可以导致这种病害的发生。这种病害可以导致大豆大面积减产,而且在中国各大豆类种植区都有发生。该病害可以通过喷洒农药或者改善种植环境等方式防治。病原形态特征:胞囊线虫的雌雄虫形态不同,老熟雄虫  相似文献   

13.
<正>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es Lchinohe)又名大豆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一直是世界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该病于19世纪80年代首先在中国和日本发现。195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现了该病。2002年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美国大豆产量损失360万kg,约合7.84亿美元[1]。事实上,巴西每年有数百万公顷大豆遭受大豆胞囊线虫危害[2]。我国自20世纪80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胞囊线虫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大豆生产国美国、巴西、中国和日本都有大面积发生。我国东北三省西部干旱地区发生严重,一般使大豆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70%~90%,甚至绝产。1大豆胞囊线虫病主要症状、发生危害及传播途径1.1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5.
吴伟 《农村科技》2011,(1):30-30
胞囊线虫是一种定居型内寄生线虫,危害大豆根部,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发病初期叶片褪绿黄化,症状表现不明显,与大豆缺素症或缺肥症十分相似,只有发病十分严重时才表现出独特的症状。随着本县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日益严重,一般减产10%~35%,严重则造成毁田。  相似文献   

16.
一、大豆胞囊线虫病(一)分布与危害大豆胞囊线虫病主要发生在黑龙江、吉林、辽亍、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大豆胞囊线虫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轻的减产5%~10%,中等的减产20%~30%。重的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大豆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利用真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作为生防因子是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为获得有效抑制胞囊病的真菌,本研究利用平板涂布的方法分离不同轮作制度下大豆胞囊线虫外胞囊际真菌,研究真菌浸出液对大豆线虫胞囊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土豆轮作的大豆胞囊线虫外胞囊际真菌最多菌数达41.67株/皿;大豆—土豆—玉米为29.67株/皿;大豆重茬的胞囊际没有分离到真菌,玉米—大豆—玉米为1.67株/皿,玉米—玉米—大豆为0.33株/皿。在大豆—土豆—玉米胞囊分离的菌株中选取9株进行大豆胞囊线虫的孵化抑制试验,获得抑制率达到50%的真菌6株。  相似文献   

18.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世界上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胞囊线虫本身具有异质性存在生理分化,因此该病极难控制;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的措施,而SSR标记是分子辅助选育抗胞囊线虫新品种选育和抗性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概述大豆胞囊线虫各生理小种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我市的主要作物之一,大豆病害随着种植结构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据多年经验和实地调查我市大豆病害发生特点、情况以及发生条件归结如下:一、病害发生特点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重点防治对象仍然普遍发生,危害严重,是目前的主要防治对象。如大豆根腐病和大豆孢囊线虫病等。  相似文献   

20.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自1899年在我国东北发现以来,至今在全国的大豆产区都有发生,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一般发病减产15%以上,严重发病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应用抗线虫大豆品种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