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白菜品种间根肿病抗性鉴定及抗性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寄主防御酶活性和抗病相关物质含量变化测定,研究大白菜品种对根肿病的抗性及根肿病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大白菜品种中‘87-114’较为抗病,"夏抗王"较为感病,没有免疫品种;大白菜植株接种根肿菌后,抗感品种的PAL、SOD、PPO、POD活性和Pro、MDA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多数防御酶具有单峰型酶活高峰,活性提高幅度因酶而异。抗病品种寄主防御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并且酶活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早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2.
赵权 《北方园艺》2013,(1):15-17
以"左山一"、"左山二"、"双红"、"双优"、"双丰"、"北冰"6个山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了各品种葡萄籽中总多酚及绿原酸含量。结果表明:6个山葡萄品种总多酚及绿原酸含量差异显著。"左山一"山葡萄籽中总多酚的含量最高,为11.562mg/g;"双丰"山葡萄籽中多酚含量最低,为6.868mg/g;"双红"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25.410μg/g,"双优"中绿原酸含量最低,为13.143μg/g。  相似文献   

3.
在葡萄霜霉病盛发期,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对感病前后叶片中PPO、PAL的活性进行测定,研究紫珍香自交后代的6个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PO、PAL 2个防御酶活性与供试葡萄抗性间存在正相关,6个供试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8-88的抗性最强,显著高于抗病亲本紫珍香;08-420、8-51的抗病性中等;08-1410、8-960、8-13的抗病性最弱,且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BTH处理和蔓枯病病原菌接种对甜瓜抗蔓枯病相关的POD和PPO的影响,结果表明,BTH处理能有效提高不同甜瓜品种对蔓枯病的抗性.BTH处理第1、2和4天,抗蔓枯病品系‘PI420145’和蔓枯病感病品种‘伊丽莎白’的第3叶和第5叶的POD和PPO酶活性均高于对照;BTH和蔓枯病病原共同处理第1、3、5、7天,‘PI420145’和‘伊丽莎白’的第3叶和第5叶的POD和PPO酶活性高于蔓枯病病原菌处理;所有的处理中‘PI420145’的POD和PPO的酶活性均高于‘伊丽莎白’.表明POD和PPO酶活性与甜瓜对蔓枯病的抗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吉林省集安市、柳河县、辽宁省本溪县和阜新县进行了酿造冰红山葡萄酒新品种"北冰红"、生产主栽品种"左优红"、"双优"和"双红"的定向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研究。结果表明:"北冰红"、"左优红"、"双优"和"双红"品种均适宜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气候,各品种表现抗霜霉病、果粒和果穗大、出汁率和果实含糖高、总酸和单宁低,用其果实酿造的甜红、干红和冰红山葡萄酒酒质好;得出应用山葡萄定向栽培技术比常规的栽培技术增产平均27.6%,栽培效益是种植玉米2.1~3.0倍,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不同致病力株系接种寄主植物,比较分析了寄主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病毒侵染对这2种酶活性的影响因寄主品种和CTV株系而异,CTV强毒和弱毒株系侵染均导致墨西哥莱檬植株中POD活性明显降低;在甜橙上,CTV强毒株系接种植株中POD活性则显著性提高,而弱毒株系接种对POD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在对该病毒具有较高抗性的枳壳中,接种CTV不同株系对POD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而在接种强毒株系N25的墨西哥莱檬中PPO活性有所增强,在枳壳上则表现为接种植株的PPO活性降低,在甜橙上PPO活性无明显的变化。POD、PPO和酯酶(esterase,EST)同工酶酶谱分析的结果显示,CTV弱毒株系接种枳壳后诱导产生了2条新的EST同工酶谱带,而在其他CTV接种植株上均未诱导表达新的POD、PPO及EST酶谱。酸性病程相关蛋白分析结果显示,CTV强毒株系在甜橙上诱导产生有6条明显的酸性病程相关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7.
以"左山一"和"双丰"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研究了山葡萄叶片被霜霉病菌侵染后的光系统活性,以深入研究霜霉病对山葡萄影响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山葡萄叶片感病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对可变荧光在J点和I点的值Vj和Vi逐渐上升,电子传递受体侧受到伤害,不同品种间对霜霉病的抗性也存在差异,"左山一"较"双丰"更抗病。  相似文献   

8.
不同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不同鲜食葡萄品种进行了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以期为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室内接种试验和大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发现,供试的10个葡萄品种中“京亚”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强,“瑞必尔”和“火焰无核”的抗性最弱;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田间调查结果表明,34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分为3类,其中“京亚”等16个品种属于抗病品种,“红地球”等10个品种属于感病品种,“瑞必尔”和“京秀”等8个品种为高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接种炭疽病菌,测定了不同钾营养水平下菜薹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钾营养水平处理的菜薹炭疽病发病程度均比对照轻,病情指数明显下降,钾营养处理明显增加了菜薹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随着钾营养处理水平的提高,抗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都呈上升趋势,而钾营养处理的POD活性则低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POD活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酶活性在中K处理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石榴品种成熟期果皮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及相关关系,以期为石榴种质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国20个主栽石榴品种为试材,测定其成熟期果皮褐变度,PPO、POD、PAL活性,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石榴品种间果皮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不同的差异。‘水晶甜’果皮褐变度,PPO、POD活性,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最高,‘太行红’PAL活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褐变度与PPO、POD、PAL、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PO、POD、PAL、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间互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泰山金红’抗褐变能力最强,‘水晶甜’抗褐变能力最低。【结论】不同石榴品种果皮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总酚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果皮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PPO是影响石榴果皮褐变的主导酶类,PAL和POD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果皮褐变。‘泰山金红’‘胭脂红’和‘临选2号’是抗褐变的品种,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栽培菊感染菊花白锈病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002于接种后第10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B76于接种后第11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随着病原菌的侵染,与对照相比,切花及盆栽的抗、感菊花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活性提高幅度及变化规律因酶而异,就同一种酶而言,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高幅度大;在菊花与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菊花白锈病的潜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这3种防御酶活性峰值高低及出现的早晚可作为菊花白锈病早期抗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48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室内离体叶盘接种霜霉病菌试验,对各品种的霜霉病抗性分级,结合对抗病相关基因PR1、PR5和NPR1的半定量RT-PCR试验,分析不同抗性级别品种在霜霉病菌侵染后表达模式的差异,以期为抗葡萄霜霉病的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8个品种中有30个品种对霜霉病高度敏感,7个品种对霜霉病敏感,4个品种中抗,6个品种高抗霜霉病,"金星无核"对霜霉病完全免疫。PR1和PR5基因在接菌前有本底表达,抗病和高抗品种接菌后均上调表达,感病品种接菌后无明显变化,仅"无核翠宝"和"红地球"有微量下调。NPR1基因接菌后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上升,而在感病品种和高抗品种中均表现为半数品种上升,半数品种下降。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葡萄冷藏期间果皮色素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探讨不同壳聚糖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果皮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降解,抑制PPO活性的上升及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长时间保持果实艳丽,提高葡萄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4.
脱落酸诱导黄瓜对霜霉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峰 《北方园艺》2012,(2):146-148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选用5、10、20、30、40mg/L的脱落酸(ABA)处理黄瓜幼苗,研究外源ABA对黄瓜抗霜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ABA处理可诱导黄瓜抗霜霉病,降低病情指数,诱导叶片防御酶POD、SOD、PAL、PPO活性升高。其中10mg/L浓度处理表现效果最好;诱导抗性可持续8d以上,第4天防御酶活性均高于第8天。  相似文献   

15.
邢继岩 《北方园艺》2012,(16):31-32
正山葡萄"双优"和"双红"自2003年引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酿酒葡萄试验园区以来,现已在松原地区推广栽培250hm2。栽植实践证明,在松原地区一般不需埋土防寒,可自然立地越冬,但经2009~2011年调查研究发现,山葡萄"双优"、"双红"经埋土防寒,在生长势、结实力、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山葡萄品种(品系)对霜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7年对目前生产上主栽的左山一、左山二、双丰、双优四个品种以及新选育17个两性花山葡萄品系进行室内、室外人工接种、田间自然感霜霉病、品种(系)的区域化感病对比试验和霜霉病大发生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东亚种山葡萄不抗霜霉病,但品种(系)间抗病力差异较大,这证明抗病的品种(系)中存在具有累加效应的微效抗病多基因。左山一、016、77-7-64、88-100进行上述试验均都表现抗霜霉病、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新选育的016、77-7-64、88-100三个抗病两性花新品系,为我国山葡萄抗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两性花山葡萄品种“双优”为高感类型,宜在我国干旱少雨地区生产栽培。左山一、77-7-64为今后生产发展山葡萄最佳、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组合。选育和合理推广抗病品种是综合防治霜霉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欢  舒楠  路文鹏  张庆田 《北方园艺》2017,(22):142-148
以集安地区6种山葡萄酒("双优""双红""公酿一号"(28号)"北冰红""雪兰红""左山一")为试材,采用皂土、果胶酶、单宁对其进行澄清处理。通过澄清处理前后可溶性固形物、酸度、pH、色度及色调的变化,确定各品种适宜澄清剂的选择、用量及处理时间。结果表明:澄清过程中各山葡萄原酒对不同澄清剂表现不同,其中"双优""雪兰红""左山一"对皂土澄清剂效果较理想,"双红""公酿一号""北冰红"用果胶酶做澄清剂效果较理想;同时各澄清剂的用量和作用时间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葡萄嫁接部位生理生化变化与嫁接亲和性的关系。【方法】以不同葡萄砧木和品种试管苗为试材,通过劈接法进行试管苗嫁接,检测与亲和性相关的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以嫁接成活率为葡萄试管嫁接苗的亲和能力的衡量指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评价葡萄嫁接亲和性的主要相关指标。【结果】通过嫁接成活率比较,‘贝达’+‘红地球’组合成活率最高,达88.89%,而‘贝达’+‘黑比诺’成活率最低,为64.44%。以嫁接成活为指标判断试验组合嫁接亲和性强弱顺序为:‘贝达’+‘红地球’‘双优’+‘红地球’‘贝达’+‘赤霞珠’‘双优’+‘赤霞珠’‘双优’+‘黑比诺’‘贝达’+‘黑比诺’。对嫁接愈合部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酶活性和赤霉素(GA)、单宁、果糖含量的变化量与成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除果糖变化量外其他指标变化量均与成活率显著相关,SOD呈极显著相关。【结论】嫁接愈合部位的SOD、POD、CAT、PPO活性及GA3和单宁含量的变化量与亲和性显著相关,而果糖含量的变化量与亲和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以欧洲葡萄F1代株系15-1-9为试验材料,在叶片上接种葡萄白粉菌后,分别在0、5、10、15、20、25、30 d取样,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和木质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和葡萄抗白粉病育种提供基础参考资料。结果表明:葡萄叶片感染白粉菌后,POD、CAT、PAL的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的健康叶片(CK),呈上升趋势,而PPO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后期略有回升。接种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木质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由此可见,葡萄白粉菌的侵染对叶片内的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攀  耿兴敏  赵晖 《园艺学报》2020,47(5):916-926
为探讨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的耐碱性机理,以3个杜鹃花园艺栽培品种‘胭脂蜜’(R. obtusum‘Yanzhimi’)、‘红珊瑚’(R. obtusum‘Hongshanhu’)及‘红月’(R. obtusum‘Hongyue’)为试验材料,对植株进行为期2个月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碱胁迫处理,观察植株在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叶片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质3个亚细胞部位中活性氧及抗氧化体系的活性。结果表明:根据碱害指数,3个杜鹃花品种耐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胭脂蜜’>‘红珊瑚’>‘红月’。在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提高,导致MDA含量增加,抗氧化酶的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胭脂蜜’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SOD、POD、CAT和GR酶活性显著提高,APX在叶绿体和细胞溶质中的活性显著上升;而‘红珊瑚’仅叶绿体中的CAT和APX、线粒体中的SOD、POD和CAT以及细胞溶质中的SOD、GR活性显著提高;‘红月’的SOD活性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显著提高,CAT活性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显著提高,POD及APX活性显著下降,GR活性无显著变化。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非酶促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在叶绿体中降低,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增加。抗碱性强的‘胭脂蜜’在碱胁迫后ROS水平较稳定,MDA含量较低,SOD、POD、APX和GR活性较高。3个亚细胞部位比较发现,细胞溶质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水平显著高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抗氧化酶SOD、POD和GR及抗氧化剂AsA和GSH也主要分布在细胞溶质中,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的亚细胞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APX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CAT在线粒体活性最高。碱胁迫下不同亚细胞部位活性氧积累和过氧化损伤程度不同,相应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在各亚细胞的响应也不同,细胞溶质是杜鹃花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