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中试条件下,研究了巴氏杀菌和微波杀菌2种杀菌方式处理NFC橙汁后的品质变化,同时进一步研究了用这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NFC橙汁分别在4℃和25℃贮藏5周后微生物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均能有效杀灭橙汁中的微生物,微波杀菌的橙汁VC含量只损失了8.5%,巴氏杀菌的橙汁VC含量则损失了28.5%,因此,微波杀菌更有利于保存NFC橙汁中的VC;贮藏期内所有样品的微生物均未增加;不同温度条件贮藏过程中,橙汁还原糖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4℃贮藏温度更有利于橙汁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2.
高压脉冲电场在桑果汁杀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对不同桑果品种原汁的杀菌效果,以及高压脉冲电场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比较了杀菌前后桑果原汁的一些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对橙汁理化性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对比巴氏杀菌处理、超高压处理后橙汁中菌落总数在贮藏期间基本无变化,说明2种杀菌方式均能有效杀灭橙汁中的微生物,并在试验贮藏期内保持良好的微生物指标。对比巴氏杀菌处理,超高压处理能较好地保留橙汁中的维C,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在4℃条件贮藏4周时,超高压处理的维C保存率为85.94%,而巴氏杀菌处理的橙汁中维C仅保留49.50%;在25℃条件下贮藏4周后,超高压处理的维C含量保存率为50.31%,而巴氏杀菌的仅保存2.80%;2种杀菌方式对在4,25℃条件下贮藏后橙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几乎没有影响,故2种杀菌处理方式对橙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影响都不大;经超高压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后的橙汁,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指数(OJ)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超高压处理后的橙汁在4,25℃条件下贮藏过程中分别下降0.06和0.11,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巴氏杀菌处理的0.11和0.23。通过贮藏试验发现,2种杀菌方式处理后的橙汁均不适宜在25℃条件下贮藏,在4℃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因此,超高压技术结合冷藏能得到更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西瓜全果汁为原料,研究了西瓜发酵乳饮料的加工工艺,通过气质联用法比较巴氏杀菌与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过的西瓜汁与原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区别。结果表明,巴氏杀菌与超高温瞬时杀菌均使西瓜汁风味成分发生一定变化,但相比超高温瞬时杀菌,巴氏杀菌处理的西瓜汁风味成分与原西瓜汁较接近。同时对西瓜发酵乳饮料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其工艺配方为:西瓜原汁含量30%,白砂糖添加量8%,全脂乳粉添加量4%,70℃下杀菌20 min,发酵条件为40~43℃发酵8 h。  相似文献   

5.
探讨孝感米酒汁传统生产工艺及苹果和梨原汁按照不同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分析果味米酒汁产品的质量。对2种果味米酒分别按照不同的配比混合,总量150 mL,其中纯净水90 mL,米酒与果汁混合样品60 mL。将苹果和梨榨汁后分别按2∶1,1∶1,1∶2的配比添加到发酵米酒汁中,检测分析苹果风味和梨风味米酒汁的酒精度、还原糖的含量、总酸度和总糖度的理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评定。参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孝感米酒地方标准综合分析样品质量。结果表明,所添加的水果原汁种类不同,复合型果味米酒汁中的各项指标的变化也不同,这与水果原汁中各组分含量有关。该研究旨在为果味米酒饮料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高温高压条件和添加抑菌剂筛选出6种铁皮石斛饮料杀菌方式,重点研究了M3(121℃15 min)、M5[0.2 g/kg乳酸链球菌素(Nisin)+100℃]和M7[100℃+0.25 g/kg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0.2 g/kg Nisin] 3种杀菌方式的铁皮石斛饮料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多糖及总酚含量的变化和色泽稳定性,以筛选出较佳的杀菌方式。上述3种杀菌方式处理的铁皮石斛饮料在25℃、16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22),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含量变化平稳,样品的L值、a绝对值和b值减小,饮料贮藏时间的色泽变化稳定性好,品质保持良好。M3和M5处理的pH、色泽变化趋势均较M7处理稳定,为较好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莲藕、莲花、莲叶、莲梗为原料,研究了成熟度、脱涩、调配、杀菌方式对莲藕汁感官品质的影响,评价了口感、香气、色泽、组织状态,测定了维C、菌落总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表明,家庭榨莲藕汁宜选用嫩藕,甜度高、涩味轻;生产上添加0.1%的明胶,可明显降低涩味;莲藕汁最佳调配方案为复配0.5%莲叶汁和0.5%莲花汁;巴氏杀菌生产熟藕汁,呈淡黄色,维C下降37.1%,超高压杀菌生产生藕汁,呈淡绿色,维C下降仅0.8%;超高压杀菌效果达到99.1%,杀菌菌落总数43 CFU/m L,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在4℃下货架期可达12 d。超高压技术为填补生藕汁这一市场空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茶叶蛋的贮藏一般采用添加防腐剂来延长货架期,文章通过对采用微波杀菌真空包装技术处理后的茶叶蛋微生物指标的测定与贮藏期内感官分析,研究了微波杀菌真空包装对茶叶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微波杀菌真空包装能很好地抑制茶叶蛋中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了茶叶蛋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为抑制莲子汁中淀粉的返生,研究了高压均质、超声波处理和微波辐射3种不同加工方法对莲子淀粉糊特性粘度和返生沉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随着特性粘度的降低而降低,高压均质和超声波处理能显著降低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而抑制淀粉返生。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高压均质能使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78.0%降低至32.7%,超声波处理能使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77.8%降低至41.4%。而微波辐射对莲子淀粉影响不大。这提示高压均质和超声波处理在莲子液态产品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宁夏栽培的23个早、中、晚熟苹果品种制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早熟品种的酸度指标均能满足制汁需要,但是采后酸的分解、硬度下降较快 中熟品种绝大多数总酸指标未能满足制汁要求 晚熟品种的总酸含量因产地不同存在差异,其中丹霞、昊红、国光均是制汁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11.
桑椹果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个品种的桑椹,分别从5个方面考察了桑椹果汁不同抗氧化活性表现。结果发现,3个品种的桑椹果汁均具较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和抑制亚油酸氧化活性。其螯合铁离子活性较弱。其抗氧化活性均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3个品种中,抗氧化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小黑头>大—10>红果。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和田酸石榴为原料加工石榴汁,采用不同孔径的陶瓷微滤膜对石榴汁进行除菌过滤,对比不同孔径(0.10、0.22、0.45μm)微滤膜的膜通量、石榴汁除菌率、营养成分含量及色值等指标的变化,确定适于石榴汁过滤除菌的陶瓷微滤膜的孔径与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于石榴汁过滤除菌的陶瓷微滤膜的适宜孔径为0.22μm;最佳工艺参数为:过滤压力0.20 MPa,料液温度20℃。在此条件下,陶瓷微滤膜过滤的石榴汁可保持较高的膜通量,有效去除果汁中的悬浮物和有害微生物,较好地保留营养成分,石榴汁在120 d储藏过程中的色泽变化轻微。陶瓷微滤膜过滤除菌可以作为一种除菌工艺代替石榴汁加工中的传统热杀菌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高压技术(Ultra-high pressure,UHP)对果汁进行处理,可以在保鲜的同时更好地保留果汁的营养风味,是果汁加工中重要的灭菌手段.本文从UHP处理影响果汁中微生物灭活效果的工艺参数及其对果汁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UHP在果汁加工应用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绿豆为原料,研究了绿豆浓浆饮料的生产工艺。探讨了料水比、预处理方式、均质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绿豆浓浆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水比为1∶13~1∶15,采用预处理方式1,均质压力25~30 MPa,均质温度65~75℃,均质2次,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非热性杀菌技术降低原奶微生物总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原料奶生产过程中仍未普及HACCP,从而造成微生物含量有明显超标现象,为此需采取新技术对原料乳进行杀菌,从而降低细菌总数。主要探讨非热性杀菌技术在生产原料奶中的应用前景,阐述非热性杀菌技术的机理和作用。结果得出,原料乳生产过程中,将杀菌技术与奶牛饲养管理相结合,会有效降低原料奶的微生物总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高压对鲜榨梨汁品质的影响,对鲜榨犁汁产品进行了热协同高压处理.热协同高压处理后,果汁的L值显著升高,果汁色泽得以改善.热协同高压处理前后鲜榨梨汁的浊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以桑葚和红茶为主要原料研制桑葚红茶饮料,确定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红茶浸提pH控制在4.5左右,浸提时间3 h,茶水比为1∶50,桑葚汁液∶红茶汤为2∶8,VC添加量为0.03%,灭菌温度为105℃,所制得的产品茶香清新,果香浓郁,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干燥处理对马齿苋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热风干燥法、真空微波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马齿苋,测定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干粉样品中总酚含量显著高于真空微波与热风干燥样品;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马齿苋粉的抗氧化性有明显影响,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甲醇提取液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DPPH·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真空微波和热风干燥法制得的马齿苋粉(P0.05),但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与真空微波干燥样品对O_2~-·的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品品质与加工成本,采用真空微波干燥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桑树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对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2个不同倍性桑树杂交亲本和组合后代群体为材料,通过对桑叶中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所有杂交后代不同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桑叶中水分和灰分含量2个性状变异系数小于10%,遗传相对稳定,而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等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在群体中选择特异性状单株具有很大潜力。2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桑叶营养物质(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值均小于相应亲本均值;活性物质(多酚类、黄酮类)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均值均高于相应亲本均值,对杂交后代进行优良单株筛选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综合分析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可为桑树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