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分析了湛江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湛江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应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培育栽培大户,建立食用菌菌种繁育保藏中心,发展集中制包、分散出菇栽培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2.
"菌兴8号"是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抗高温为主要目标选育的香菇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经浙江丽水市近五年的推广表明,"菌兴8号"具有发菌和出菇温度要求范围广,且菇质优良,生物学转化率较高,适宜小平原和中、低海拔山区反季节栽培,也可用于秋季普通菇栽培。  相似文献   

3.
总结2019—2021年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在浙江省食用菌技术团队第三轮项目支持下取得的主要成效:创新开发产粉灵芝工厂化生产技术、香菇定向出菇工厂化墙式栽培技术,筛选出香菇优质种源4个;示范推广金针菇、海鲜菇、灵芝、黑木耳、秀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提升4条菌棒(菌料)工厂化生产流水线;示范食用菌绿色化生产技术395万袋、90.67公顷,包括林下灵芝、菌渣多级利用模式、竹荪―水稻轮作、高山香菇周年化栽培技术;优化食药两用品种结构,示范黄色金针菇、羊肚菌、红托竹荪、长根菇、猴头菇珍稀特色菌菇生产技术,示范基地5个,规模为90万袋、羊肚菌和竹荪3.3公顷;示范秀珍菇精准转潮出菇栽培技术880万袋(瓶),推广2 350万袋(瓶)。介绍顶层设计征集意向、围绕任务细化方案、建立专家联系制度等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昌盛乡沃土丰达合作社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始建于2014年。2016年,由昌盛乡幸福村委员会组织参与,组建了昌盛乡沃土丰达农机合作社,联合黑龙江盛明粮油公司、黑龙江昌盛黑土公司、吉林云天化公司,以及种植大户和普通户,组建形成了"合作社+公司+农户+村集体"的复合型经营主体,并以昌盛乡6个村为主分别成立了6个合作分社。合作社现有农机设备43台(套),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5.
《蔬菜》2017,(5):67-67
<正>为着力调结构、增品种、延伸打造产业链,把贵州遵义食用菌发展的资源禀赋优势转化成产业与产品优势,让绿色优势特色的菌菇产品风行天下,播州区泉源食用菌生态产业示范园区于2017年1月启动了黑木耳种植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主要建设黑木耳菌棒育种中心3个(年总产1.08亿袋菌棒)、标准种植基地(季产3 600万袋菌棒)以及标准化示范推广基地240 hm2。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方案编制,设备供应商洽谈、招投标准备,试验地选址和大棚建设等前期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15年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和主要菇种产销情况,通过出台产业提升发展意见及全省现场推进会、大力推进标准化菇棚改建和集约化菌棒中心建设、科技兴菌、创建品牌等措施,促进转型发展。同时分析查找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提出以"一区一镇"建设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以资源利用为核心,促进生态循环发展;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延伸全产业链;以标准化生产为手段,打造生态健康品牌;形成合力、搞好服务,有序推进产业提升发展等对策措施,积极推进"生态健康菇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韶关市是广东省最北部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不仅具有国内十大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同时还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对韶关市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进行生产调研。分析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韶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应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批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工厂化集中制包,农户分散出菇模式,注重菌种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菌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佳  赵启美 《食用菌》1998,(4):26-26
目前,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形式总体上还是处于分散的个体菇农生产为主,因此每个生产者都要进行菌种扩大、蒸汽灭菌,菌体培养和出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生产者要具有较全面的生产经验,否则在生产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失败造成财力和资源的浪费。菌包的出现使得食用菌生产变得更简单、更安全。“菌包”指的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已发好菌的食用菌栽培袋,菇农购买后只要进行出菇管理就可以了,技术单一,易学,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菌包的生产是采用常规的逐级扩大固体培养的方式,周期长,占地多,规模小,菌龄不一,所以,很难形成产业化,而利用中、小型深层发酵设备生产“菌包”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对促进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浙江食用菌》2010,(6):41-41
2010年11月3日,“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在三明尤溪开始动工兴建。“中心”将依托于福建农林大学,投资2500多万元,建成包括菌包生产车间、人工气候菇房等现代化实验室在内的食用菌生产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日本的食用菌透气菌袋类型,从菌床成型、灭菌装袋、接种、培养和出菇等工序,较系统地说明了透气菌袋和自动装袋机等设备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连静 《食用菌》2015,(2):61
<正>日前,在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丰益宫村华宽菌业专业合作社,40多万个茶树菇菌包顺利完成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等环节,进入出菇房等待出菇。这标志着茶树菇栽培在玛纳斯县首获成功,填补了又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空白。茶树菇在玛纳斯县试栽成功,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拓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26日,浙江省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中国香菇之乡"磐安县召开。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岳钧、副主任鲁长根,以及来自全省的食用菌专家、示范基地负责人等共120余人齐聚磐安,共同探讨食用菌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促进食用菌产业提升发展。会议观摩了磐安县玉山镇铁店村富盛农场的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菌棒集中培养模式和夏季香菇出菇管理技术,同时参观考察了万苍乡金土地农业公司的南方温室大棚香菇生产等现场;听取了磐安、庆  相似文献   

13.
正明水县七大菇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坐落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是明水县工厂化生产食杏鲍菇、海鲜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菌类企业,菌包生产车间、检测检验等设施设备齐全,年产食用菌品5 000t以上,产品远销北方多个大中城市。为保障市场供应,公司正扩建二期工程,新增产能5 000t。同步拟建食用菌、蔬菜冷链物流项目,增强市场开拓和保障能力。规划占地2.5万m~2。新建速冻库房6 000m~2,保鲜库房2 000m~2,常温库房8 000m~2,综合办公楼1 500m~2及其附属配套设施;购置冷藏运输车辆等。  相似文献   

14.
《浙江食用菌》2011,(4):32-32
2011年6月27日上午7点30分左右,浙江省武义县一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发生由电路故障引起的重大火灾事故,火灾现场浓烟滚滚,仅1个小时左右,烧毁出菇冷房、仓库2700余平方米,机器设备50余台(套),菌包45万多包,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余万元。所幸无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5.
郁正中  李振国 《食用菌》2003,25(5):40-40
秀珍菇作为一种新开发的食用菌品种 ,目前还没有一套严格完善标准的生产工艺 ,众多的生产商只能借鉴其它类似品种的种植方法来进行操作 ,由于管理失当 ,使秀珍菇菌包在出菇过程中的霉变问题相当突出造成惨重的损失。今春上海市周边地区大的菇场 ,遭致青霉、菇蝇等病虫为害烂袋的霉包甚多 ,现将其原因及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1 造成烂袋霉包的主要原因 ①培养料的pH值偏低 ,尤其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 ,pH下降快 ,易使料变酸 ,适宜青霉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②培养料含水量偏高 ,造成菌包内缺氧 ,延长了培养时间。③出菇后 ,死菇和断残菇脚清理不…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干热河谷地区气候条件下食用菌出菇管理难的问题,以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为试验菌,设计并优化了一套环境控制系统。优化的出菇环境控制系统由"标准出菇棚+自动喷雾加湿换气装置+无纺布"构成,出菇期间9∶00~22∶00每隔30 min自动喷雾换气一次(1 min),22∶00喷雾换气2 min后,密闭过夜。采用该系统进行猴头菌出菇管理,可大幅度提高出菇率和子实体产量,并大幅度降低畸形率。该系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出菇生产。  相似文献   

17.
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栽培过程中菌包培养需要较长的后熟期。目前判定菌包成熟度尚无统一指标,仅凭借生产经验,影响斑玉蕈生产稳定性和出菇的一致性。该研究分析斑玉蕈菌包不同培养时间,其菌包理化指标与出菇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菌包培养120 d左右,菌包上、中、下各部分pH值、还原糖含量等指标都趋于一致,此阶段出菇的产量最高,达516.7 g·袋-1。该研究旨在为建立科学可靠的斑玉蕈菌包成熟度判断方法提供参考,对工厂化生产的高效及稳定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定陶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立足县情,在认真总结前几年发展食用菌的基础上,决定抓住南菇北移的机遇,走食用菌产业化之路。去年全县发展各类菌棚5万个,投料5000万kg,其中:袋栽花菇1200万包,可产优质鲜花菇700万kg;优质鲜板菇500万kg;双孢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行链孢霉、青霉等竞争性杂菌的有效防控,提高菌包成品率,开展了增抗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抗剂添加比例达0.3%以上时对直接接入的链孢霉有很好的直接抑制防治作用;感染链孢霉或青霉的菌包废料与1/2新原料制作菌包时加入0.4%增抗剂,菌包污染率可降低到1.84%;增抗剂拌新料栽培秀珍菇,添加比例在0.5%以内,秀珍菇出菇整齐及出菇均无影响,添加比例为0.2%~0.6%时菌包的污染率能够控制在0.3%以内,且在0.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第一潮秀珍菇样品农残检测,没有代森锰锌残留,多菌灵残留范围在0.012~0.029 mg/kg之间,低于绿色食用菌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农残限量MRL≤1 mg/kg。  相似文献   

20.
郑少玲 《食药用菌》2020,28(2):130-132
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海鲜菇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袋式栽培,接种后12 h菌丝萌发,24 h菌丝封面,菌包发菌培养时间比使用固体菌种提早10天左右,出菇整齐,品质优,产量高。重点介绍海鲜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与配制、接种与培养关键技术,提出液体菌种质量检测方法,给出定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