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水文过程是景观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水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是影响景观功能的重要因素,对景观廊道的演化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滨水绿道景观进行了规划设定,其中包括:划定滨水绿道空间范围、构建复合绿道网络骨架、营造健康韧性蓝绿空间,在划定滨水绿道空间规划中将不同区域空间分为水位线区间内、水路过渡空间及等高线区间内。在建复合绿道网络骨架中通过三级路网的打造,营造溢泉湖亲水、亲自然的滨水绿道路网空间;在营造健康韧性蓝绿空间将河滩地自然属性,降低对生态的破坏,达到水-路-绿相协调。笔者在此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建立了能反映滨水型乡村绿道规划设计中各主要构成指标重要程度的评价体系,得出了滨水型乡村绿道的优化设计应尤其注重生态修复等因素的运用,并以义乌吴溪绿道为例阐述了生态修复等因素在滨水型乡村绿道优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将滨水空间与绿道概念相结合,对滨水绿道空间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同时以国内外研究概况为基础,对我国在滨水绿道系统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提炼出对滨水绿道空间规划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为滨水空间绿道的完善和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金秋十月,作为北京市规划的十条滨水绿道之一,同时也是西城区落实的第三条滨水绿道——莲花河滨水绿道(西城段)竣工建成,标志着西城区的绿道体系初步形成。莲花河是北京市重要的防洪河道,西城段北起西客站暗涵出口,南至西城区界,流经丽水莲花和广源小区,广安门外大街,甘石桥、马连道南街和红莲南路,河道总长度2.4公里,莲花河滨水绿道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小城镇滨水绿道多功能兼容性设计的理念及定义。通过对小城镇滨水绿道相关案例及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分析了小城镇滨水绿道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滨水绿道建设需要注意的要点,并以实际项目为依托,从功能性角度出发提出了滨水绿道的分类方式和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或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产业园区和城乡居民区等,绿道一般只允许行人及非机动车进入。秦皇岛市去年以来开始实施绿道建设工程,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城市绿道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绿道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还在探索中。为了搞好该市的绿道建设,谈谈个人对绿道建设的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北京正按照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积极推进北京水系绿廊建设,提出了"打造10大滨水绿线,营造绿色滨水空间"的要求。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与绿色生态空间相结合、与景观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公共交通衔接相结合、与休闲健康需求相结合,通过合理布局,景观提升,节点连通,服务配套,将北京市级绿道建设成为生态保育之道、健康休闲之道、文化魅力之道、城乡融合之道,成为北京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8.
滨水绿道虽然承担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也面临诸如生态胁迫、服务低效、空间浪费等问题,亟待对其发展建设进行主导功能的分类细化引导。文章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在临近重要湖泊水系共176.1 km滨水绿道选线基础上,识别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分析雨洪调节、生境保护、休闲游憩和文化娱乐4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需求,采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提取5类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簇并识别类型特征,基于供需匹配原则对滨水绿道进行分段分类型规划,并提出空间发展导则。结果显示:昆山市滨水绿道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簇特征可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郊野旅游型、生活休闲型、雨洪调蓄型、生态保育型、城镇发展型;可从要素设计、驿站建设与设置配置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规划引导。在精明发展的时代目标下,应以此综合协调公众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多重需求并精准定位绿道多维服务功能配置,为滨水绿道的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艳华 《国土绿化》2022,(11):73-74
<正>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流、溪谷、山脊、风景名胜区、历史名园、文化长廊、旅游景点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而成,供行人和骑行单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路线。绿道作为连接公园、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的空间纽带,具有低碳环保、安全美观和交通运输功能,更是不断完善着的连续的、规模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绿道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与景观相交叉的人为开发的走廊,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绿道是一种“绿色”景观线路,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租车店、  相似文献   

10.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在规划低碳交通、构建低碳环境、实践低碳建筑、带活低碳旅游、引领低碳生活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文中主要针对重庆市北部滨江路景观绿道的地理特点以及绿道中的建筑与景观的结合特点,进一步阐述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景观性和功能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在规划低碳交通、带活低碳旅游和引领低碳生活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南京滨江岸线规划中,结合绿道理念,规划建设贯穿滨江岸线的绿道系统,通过慢行道及沿线植栽建设实现滨江岸线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可达性,起到了整合优化岸线功能和重塑滨江城市形态的关键作用。文中结合南京滨江风光带案例,主要对城市绿道标准、沿线植栽及功能组合驿站设计进行探讨,有关设计经验可供滨江城市规划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道具有典型的廊道状特征,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连线作用,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北京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在对滨水型绿道和沿路型绿道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城市绿道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结果表明:(1)调查北京城市绿道共发现维管束植物205种;(2)除灌木层和草本层的Pi...  相似文献   

13.
临安青山湖绿道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土景观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表达能够展现地域风情特色。为了提升绿道环境的生态性,推动历史文脉的传承性,将乡土景观应用到绿道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解读乡土景观的概念入手,结合临安青山湖绿道规划实例,从乡土文化、乡土植物、乡土风貌和乡土材料等乡土元素探讨绿道中乡土景观的营造与表达。  相似文献   

14.
浅析城市绿道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开君 《广东园林》2010,32(6):31-34
从城市绿道的概念、作用、研究概况和生态学基础入手,探讨了绿道对城市的生态安全、生态平衡、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同时还介绍了广州绿道建设的成果,展望我国绿道研究和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雁 《绿色科技》2021,(7):43-4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气候变化和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展开了弹性城市策略的研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并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整体环境质量。以环东湖绿道一期工程为例,重点分析了海绵城市构建技术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点线面一体的有效技术路径,为海绵理论实践与滨水生态景观设计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交通枢纽和大都市地区的建设及人口激增,导致城市及其周边尤其是城乡结合区域的土地资源被肆意占用。因此,人们对以城市绿道为代表的城市景观绿化规划也有了更多的需求与关注。绿道即以生态功能为基础,集休闲游憩、文化保护、娱乐功能为主的连续的生态线性开放空间,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游行走提供保障。基于此,笔者从绿道的意义、规划研究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绿道在新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翟鹏 《国土绿化》2020,(2):53-54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的廊道,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作用明显,既是串联山水与城市的连接线路,也是观赏山水景观的最佳视廊。而山水城市中的绿道,更加具有游憩空间的丰富性和线路变化的多样性。文中主要针对鞍山市汤岗新城绿道的地理特点以及绿道中的建筑与景观的结合特点,进一步阐述绿道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温榆河绿道作为市级绿道的一部分,对于北京市绿道系统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温榆河绿道昌平段建设工程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从生态效益、美学功能两个方面选择了改善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色彩季相变化、观赏特征多样性等8个评价因子,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邀请10名观赏者分别对10个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总结绿道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景观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海淀区绿道系统规划北京市海淀区在2013年在北京市率先启动市级绿道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各级绿道建设,着力打造了南沙河滨水绿道、三山五园绿道、西四环绿道等绿道项目。目前已建成"三山五园"绿道示范工程36.09公里、西四环北路区级绿道6.5公里以及南沙河滨水绿道6.7公里。把各类绿地、公园、生态景观"串起来、用起来、美起来",让居民在  相似文献   

20.
健康绿道概念资料显示:绿道(Greenway)是一种基于道路形成的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区等区域,通过自然和人工建立的可供行人、骑车者及依靠其它非机动工具行走的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景观游憩线路。通过绿道可将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串联起来。绿道缘自发达国家,我国正在兴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