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7 毫秒
1.
2016年10月6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内桦树树干上采集到1株野生真菌,观察该菌的子实体形态特征与菌丝体显微结构,对其ITS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参照相关书籍记载的Fomes fomentarius外观形态,鉴定出该野生真菌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层孔菌属(Fomes),为木蹄层孔菌(Fomes fomentarius)。  相似文献   

2.
樊桂芳 《长江蔬菜》2015,(20):100-103
对采自青海省的6种白粉菌进行了形态学分类鉴定,并对这几种 rDNA-ITS 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分析了这几种白粉病菌的种类和彼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证明,形态分类学结果与分子系统发育结果一致,也证实国际白粉菌分类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形态特征及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作者对采自云南丽江老君山大型真菌标本ZRL2014261进行了研究,经鉴定为蘑菇属(Agaricus)一新记录种——松林蘑菇(A.cupressophilus Kerrigan)。该种最初描述于美国。该文对该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相关形态特征照片。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菌腔虫瘿中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丝体群体遗传结构,利用ITS、tef1和rpb1序列对云南、四川两省12个地理居群共45份样品进行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地理居群遗传分化、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45份样品中,共检出15个ITS单倍型、16个tef1单倍型和17个rpb1单倍...  相似文献   

5.
对采自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卵孢原球盖菇(Protostropharia ovalispora Yen W.Wang&S.S.Tzean).根据标本的形态特征,并结合ITS分子系统学分析,描述了该物种的主要特征为菌盖凸镜形至扁半球形,表面具黏液;菌褶直生;菌柄表面黏;担孢...  相似文献   

6.
菇林猎奇     
长寿的多孔菌多孔菌家族里有许多“老寿星”,如层孔菌每年在菌盖下增添一层新的菌层,就象树木的年轮。在西伯利亚发现一个药用层孔菌(Fomes noxius)有75层菌管,而另一种心腐层孔菌(Fomes igniarius)的菌管,竟有80层之多,可说是年逾花甲的“老寿星”。短命的白绒鬼伞白绒鬼伞(Coprinus Iagopus)的生命最短促,从孢子萌发到子实体形成,只要10天时间,速亡鬼伞(Coprinus ephemerus)从开伞到子实体潮解只要2~3小时。  相似文献   

7.
鲍氏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又名桑臣、桑耳、桑黄菇,药用名称为桑黄,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针层孔菌属[1]。鲍氏层孔菌是一种具有强抗癌作用的高等真菌,其效果高于灵芝、猪苓等已应用的真菌抗癌制剂,为我国23种最有发展前景的药用真菌之一。其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硅胶柱层析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分离纯化药用拟层孔菌(Fomitopsis officinalis)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依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运用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等波谱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选用得率较高的4种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共分离出8个化合物,为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麦角甾-7,22-二稀-3β-醇、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去氢齿孔酸、阿里红酸A、去氢齿孔酮酸、阿里红酸C、阿里红酸B。其中化合物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为首次从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阿里红酸A、阿里红酸C、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活性较好,阿里红酸A、阿里红酸C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选用H22荷瘤小鼠对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瓦尼木层孔菌(Phellinus vaninii)发酵产物进行抗肿瘤体内试验,测定其对H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含量和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火木层孔菌和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高、低剂量组(1 000 mg/kg、 500 mg/kg)均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低剂量组(500 mg/kg)抑瘤效果最佳,其抑瘤率为58.7%.火木层孔菌和瓦尼木层孔菌发酵产物高、低剂量组均可提高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的含量、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但是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含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硬叶兜兰菌根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形态学结合rDNA-ITS区的PCR扩增、测序,采用NCBI BLAST在线软件对ITS区序列进行了分析,对硬叶兜兰菌根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对29株菌根真菌进行rDNA-ITS序列分析共鉴定出23个属,为瘤菌根菌属、胶膜菌属、丝核菌属,镰刀菌属、栓菌属、附毛菌属、拟迷孔菌属、小脆柄菇属、拟层孔菌属、毛壳属、侧耳属、轮枝菌属、弯孢聚壳属等,分离菌株最多的是瘤菌根菌属和胶膜菌属,分别占分离总数的16%和19%;鉴定到1个科,为胶膜菌科;12株优势菌根具有不同的宏观和微观形态,其均未有分生孢子,菌丝分枝点附近形成一个隔及细胞双核,11株菌株具念珠状细胞,大多数具有香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发掘与利用多孔菌资源,对采自辽宁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腐真菌裂拟迷孔菌(Daedaleopsis confragosa)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从碳源、氮源、pH值、温度4个方面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试验研究,从中选出3个较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磷酸氢二铵,最适初始pH值为8,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培养条件下对裂拟迷孔菌液体发酵菌种进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 MnP)活力测定,得出酶活在第8天到达峰值19.411 U·L-1,具有一定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出菇试验中,二级种选用麦粒菌种,25℃培养。裂拟迷孔菌可在人工栽培下形成子实体,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1%、蔗糖1%,含水量65%,从接种至子实体成熟需要54 d。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采自广东的中国新记录种--比杜普粉褶蕈(Entoloma bidupense O.V.Morozova&E.S.Popov)的形态特征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ITS系统发育树.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近杯伞状至口蘑状,深蓝色至渐变棕蓝色;菌盖半球形至稍平展,表面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桑黄菌株S-1的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确定其生物学地位。方法:采用插片培养及显微观察法对实验菌株的生长特征及子实体形态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r DNA 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分析,并与Gen Bank中的BLAST软件搜索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在初步的形态学观察基础上,依据ITS序列分析结果,将实验所用菌种鉴定为桑黄核心种类纤孔菌属真菌(Inonotus linteus)。结论:明确了桑黄菌株S-1的分类地位,对下一步应用研究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准确记录不同产地灵芝、多孔菌(云南丽江黑芝、海南黑芝、海南紫芝、越南无柄赤芝、海南假芝、西藏林芝赤芝、浙江庆元方格人工种植赤芝和贵州桑黄、吉林桦褐孔菌)的形态,核对生物学分类中的科属种;观察9个样品和丙酸睾酮对人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和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图谱。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灵芝、多孔菌样品有不同的细胞生理效应;不同浓度丙酸睾酮对LN-CaP细胞株有不同的细胞生理效应;并发现桦褐孔菌细胞图谱与众不同,探讨样品给药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踏查,调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首先,观察采集标本的子实体形态、大小、质地、颜色、有无附属物等,菌肉的颜色、质地,菌柄、菌托及假根的特征和孢子印的颜色等;其次,观察子实层、担子、担孢子、子囊孢子及子囊的显微结构;最后,对不能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种类的标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鉴定标准采用《菌物字典》(第10版)的分类系统编排科属,参照http://www.indexfungorum.org确定真菌资源的拉丁名,一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01种,隶属于44属28科,其中子囊菌1种,担子菌100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形态学结合ITS序列分析的方法对采自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的4份红菇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标本CFSZ10294、CFSZ10247、CFSZ10066和CFSZ10077分别鉴定为铜绿红菇(Russula aeruginea)、细弱红菇(R.gracillima)、斑点红菇(R.maculata)和触黄红菇(R.luteotacta)。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淀粉酶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发育的作用,针对已经鉴定的金针菇淀粉酶家族基因(6个α-淀粉酶和1个γ-淀粉酶),采用定量PCR方法对其在不同发育时期(从原基形成第1天到第12天成熟开伞期)、不同组织部位(菌盖和菌柄)的表达量进行测定,进而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显示:7个淀粉酶基因在菌柄中表达量均高于菌盖;其中,α-Amy-5和γ-Amy-1在菌柄中的表达量变化为先下调再上调,两个基因预测编码蛋白均有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在细胞外,推测其可能参与菌柄细胞壁的形态建成;α-Amy-3亚细胞定位在线粒体中,与其它各发育时期相比,其在菌柄快速伸长期表达量达到最高。α-Amy-1和α-Amy-6基因则在金针菇成熟期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与金针菇菌盖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对新疆芦苇根蘑菇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新疆库尔勒博斯腾湖芦苇荡的蘑菇为研究材料,在进行初步鉴定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检索比对,与获得的相关序列一起构建了蘑菇属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基于ITS序列对菌株的鉴定结果为绵毛蘑菇(Agaricus vaporarius)。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樱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省樱桃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樱桃黑斑病叶片为材料,用组织分离法对致病菌分离,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结果】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得到9株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分离物TYY2、TYY6和TYY9有致病性,且与田间发病症状基本一致。利用过敏原基因(Alta1)、钙调蛋白基因(CAL)和质膜腺苷三磷酸基因(ATPase)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TYY2菌株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同源性分别为99.15%(登录号:MG199093)、98.75%(登录号:MG925123)和99.23%(登录号:MH492681),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TYY6菌株与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同源性分别为99.73%(登录号:KY561842)、99.72%(登录号:MG925159)和99.92%(登录号:MF073265),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TYY9菌株与交链格孢(A. alternata)同源性分别为100.00%(登录号:MG199093)、100.00%(登录号:KJ920975)和99.49%(登录号:MG736305),且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起。【结论】根据TYY2、TYY6和TYY9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序列鉴定结果,将樱桃黑斑病病原菌TYY2和TYY9菌株鉴定为交链格孢(A. alternata),TYY6鉴定为细极链格孢(A. tenuissima),为国内首次报道细极链格孢引起樱桃黑斑病。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6种树生叶状地衣的标本,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状况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武安山区6种地衣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分析,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对相似性状进行分析得出聚类分析树状图。结果表明:6种地衣的基本结构具有相似性,均由上皮层、藻胞层、髓层、下皮层、假根组成;聚类分析表明,地衣各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地衣传统的分类系统相一致,能够为地衣的系统进化、分类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