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秘果种子和叶子中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神秘果种子和叶子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网得到粉末样品,分别测定了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粉末中的基本营养组成(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游离/总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神秘果种子和叶子都含有比较全面的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高;叶子中亚麻酸含量为29.4%,远高于种子中亚麻酸含量;种子和叶子的矿物元素都呈现高钾低钠的特点;种子中83.9%的挥发性物质是烷烃类,而叶子中主要含有的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含量为63.3%,其次为烷烃类化合物含量为29.1%。说明开发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系列的功能食品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
收集3个不同产地的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ndet Wils)种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种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目的是评价基因和环境因素对厚朴种子挥发性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种子样品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对异丙基甲苯、1-柠檬烯、芳樟醇、龙脑、α-松油醇、龙脑乙酯、反-α-佛手柑油稀、β-石竹稀、α-石竹稀、没药烯、2-[4-(1-甲基-2-丙烯基)苯基]丙醛、石竹稀氧化物、3-乙基-2,5-二甲基-l,3-己二烯、β-桉叶油醇,且含量的差异不显著;种子挥发精油的含量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暗示了种子作为繁衍的遗传生命体,有高度的遗传特性,挥发性成分代谢累积过程中可能受到遗传因素支配,而生长环境条件差异,使代谢产物生源合成过程中酶的表达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挥发精油产率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几种不同产地的琉璃苣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测定指标主要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结果表明,琉璃苣种子营养丰富,含有约18%的蛋白质,30%以上的脂肪,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琉璃苣种子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5.
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挥发性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筛选到的一株具有龙眼保鲜功能的微生物Brevibacillus brevis FJAT-0809-GLX生产的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果立鲜”,不仅对龙眼等多种水果具有很好的保鲜作用,同时具有特殊的挥发性香气。为了解该菌株挥发性香气的成分,采用SPME/GC-MS的方法分析龙眼微生物保鲜剂“果立鲜”的挥发性物质成分24种,匹配度在90%以上的有11种。其中烷类8种,占总成分14.11%,包括正十六烷、十甲氧基五硅氧烷、十四烷、正十七烷、十八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4-甲基-十五烷、2-甲基-十五烷;烯类2种,占总成分的1.65%,包括(+)-长叶烯、(-)-α-柏木烯;酯类1种,占总成分的0.70%,为2-丙基-十四烷-亚硫酸酯。(+)-长叶烯、(-)-α-柏木烯这2种化合物是具有香气的成分,为天然的香料;2,4-二叔丁基苯酚是多种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加工.学刊》2021,(19)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蔓越莓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运用GC-MS对蔓越莓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蔓越莓样品中分离出23个色谱峰,蔓越莓中主要挥发性产物为5-羟甲基糠醛、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糠醛、5-氨基乙酰丙酸、D-阿洛糖、2-2-乙基己基-磷酸三酯、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奎宁酸等,其中5-氨基乙酰丙酸、萝巴新、2-氨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依氟鸟氨酸赋予了蔓越莓药学功效。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花朵中挥发性气味物质对吸引传粉昆虫采集所起到的作用,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梨花和油菜花全花、花药、花蜜中挥发性气味物质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及与昆虫采集相关性分析。鉴定梨花中挥发性气味物质成分有9种,氧烷类为主要挥发性气味物质,占44.44%,通过主成分分析,气味贡献物主要来自于二甲基硫醚、十四甲基环七硅氧烷、苯丙腈、苯甲醛等化合物。油菜花中挥发性气味物质成分有23种,酯类和氧烷类为主要气味挥发性物质,分别占8.7%和16.09%,气味贡献物主要来自于反-2-己烯醛、异硫氰酸-2-苯乙酯、4-异硫氰酸根合-1-丁烯、二甲基三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化合物;花药的挥发性气味物质种类比花蜜中更丰富。传粉昆虫调查发现,试验地共有传粉昆虫4目10科11种,梨和油菜传粉昆虫数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成分与采集昆虫数量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发现梨花和油菜花挥发性气味物质成分有显著差异,将为研究气味物质主要贡献物在吸引传粉昆虫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新鲜大葱经40℃加热干燥后粉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大葱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然后用气质联用法对不同处理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大葱粉中风味性成分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和醛类,其中二甲基硫醚和3-甲基丁醛的含量最高,葱白粉中的含硫化合物含量高于葱叶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彩色樱桃番茄品种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差异,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2个彩色樱桃番茄品种果实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海棠黑彩和彩星分别含有72种和58种挥发性物质。海棠黑彩和彩星具有53种相同成分,其中醇类14种、酮类4种、酯类2种、醛类20种、烃类4种、其他类9种;包括18种主要风味成分,分别为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戊醇、6-甲基-5-庚烯-2-醇、苯乙醇、1-戊烯-3-酮、6-甲基-5-庚烯-2-酮、β-紫罗兰酮、E-2-戊烯醛、E-2-己烯醛、E-2-庚烯醛、苯甲醛、苯乙醛、正壬醛、Z-4-癸烯醛、1-硝基-3-甲基丁烷、2-异丁基噻唑、1-硝基-2-苯乙烷,这些共有的挥发性物质构成了彩色樱桃番茄的主体风味。另外,海棠黑彩和彩星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海棠黑彩含有19种特有成分,其中E,E-2,4-癸二烯醛、愈创木酚、苯乙腈为主要风味物质。彩星含有5种特有成分,其中乙酸己酯为主要风味物质,为彩色樱桃番茄品种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MS)对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共检测到73种化合物。生、熟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醛类物质、酮类物质,以及醇类物质的含量上。通过与生、熟牛肉样品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初步判定酱牛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间异丙基甲苯、3-羟基-2-丁酮、芳樟醇、萜烯醇、对丙烯基茴香醚、2-甲基-5-(甲基硫代)呋喃以及1,8-桉树脑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MS)对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共检测到73种化合物。生、熟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醛类物质、酮类物质,以及醇类物质的含量上。通过与生、熟牛肉样品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初步判定酱牛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间异丙基甲苯、3-羟基-2-丁酮、芳樟醇、萜烯醇、对丙烯基茴香醚、2-甲基-5-(甲基硫代)呋喃以及1,8-桉树脑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加工.学刊》2021,(8)
以猪后腿肉为原料制作酱肉,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风味物质成分进行提取与鉴定。结果表明,猪后腿肉切成长度为20 cm,宽度为5 cm,以食盐质量分数4%,腌制3 d,上酱之后40℃干制10 h,制成的酱肉中含有挥发性风味物质醇类16种,醛类13种,酸类8种,酮类2种,烃类10种,酯类8种,含氧、氮、硫类6种及其他2种,共计8类65种化合物。对酱肉风味呈现有作用的化合物是沉香醇、乙基乙烯基甲醇、1-辛炔-3-醇、2-辛烯-1-醇、2-甲基丁醛、己醛、3-甲基丁醛、2-辛烯醛、5-甲基-2呋喃甲醛、苯甲醛和β-月桂烯。 相似文献
14.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HS-SPME/GC-MS)技术,比较处理前后小麦沼渣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分析小麦沼渣臭味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为65 μm PDMS/DVB 萃取头,60 ℃下萃取30 min。未处理的小麦沼渣中共检测出4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3种、酸类3种、酯类7种、烃类18种、酮类5种和其它杂环类物质13种,未处理沼渣具有腐败沼泽气味的主要原因是含有2-苯基-1-丙烯、二甲基三硫、二甲基四硫和吲哚等臭味物质;小麦沼渣添加麦麸等营养物质经微生物发酵后,加工制成沼渣饲料,相同分析条件下检测沼渣饲料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有40种,其中醇类2种、酸类8种、醛类5种、酯类9种、烃类10种、酮类3种和其它杂环化合物3种。沼渣中含有少量挥发性有害物质,而处理后的沼渣饲料中有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明显降低;沼渣和沼渣饲料中的含氮物质不易挥发,有利于饲料的保存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测定不同加工工艺即食烤鱼的挥发性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工艺生产的即食型烤鱼的风味差异.结果表明:4组烤鱼样品共检测鉴定出50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酮类、醛类、烃类和酯类.TK样品(炭烤)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醛酮类,如3-甲基丁醛、苯乙醛、丁醛、6-甲基-5-庚烯二酮等;样品P1(油炸8 min,140℃)主要挥发性物质与炭烤样品部分相同,除醛酮类外,还包括烯类,如α-松油烯、顺-罗勒烯、柠檬烯等;样品P2(油炸6 min,160℃)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为二氢-(3H)-呋喃酮、2,3-丁二酮等;样品P3(油炸4 min,180℃)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与P2部分相同,包括M-2-庚酮、1-辛烯-3-醇、呋喃酮等.以TK为参照,P1、P2、P3组样品与TK组样品特征挥发性成分有明显差异,P2与P3挥发性物质种类较为相似.通过主成分(PCA)对比分析,贡献率达90%,样本特征差异明显.通过GC-IMS对即食烤鱼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对烤鱼工艺改进、优化产品风味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青蒿种子的挥发性赋香成分.方法:固相微萃取富集青蒿种子的赋香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组成.结果:从酉阳及黑龙江青蒿种子的挥发性赋香成分中分别鉴定出20和15个化合物,占挥发性成分的89.74%和88.26%.酉阳青蒿种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3E,5E)-2,6-二甲基-3,5,7-辛三烯-2-醇(30.29%),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22.31%),蒿酮(7.69%),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已烯-1-醇(5.28%),1-甲基-4-(1-甲基乙基)苯(3.42%),2-辛烯4-醇(3.36%),3-甲基-2-亚甲基-3-丁烯基-2-甲基丙烯酸酯(2.4%)和樟脑(2.19%);而黑龙江青蒿种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包括蒿酮(70.19%),4(14),11-桉叶二烯(3.48%),8-羟基芳樟醇(3.30%).正已醇(2.68%),马兜铃烯(1.53%),(3E,5E)-2,6-二甲基-3,5,7-辛三烯-2-醇(1.49%),1,8-桉叶烯(1.19%)和柠檬烯(1.03%).结论:两种青蒿种子的挥发性成分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林檎果实种子营养丰富,测定数据表明,种子中含有蛋白质13.04%,脂肪13.3%,碳水化合物9.43%,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如K、Na、Ca、Mg、Fe、Cu、Zn、Mn、Ni、Pb、Cd等。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林檎种子具有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