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马尾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四川省富顺县国营林场马尾松初级种子园58个半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在四川富顺国营林场开展苗期试验,测定6月龄苗期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力估算、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家系间苗高、地径和冠幅等生长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选育潜力较大;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遗传力较高,属强度遗传;苗高、地径和冠幅三个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尤以苗高与地径相关密切;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选出6个苗期生长较快的家系.  相似文献   

2.
2种国外松与马尾松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福建闽侯南屿林场火炬松、湿地松及马尾松家系子代测定林连续10 a的跟踪调查分析表明,火炬松家系不仅在胸径、树高及材积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且与湿地松、马尾松的生长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火炬松早期生长明显优于马尾松,但是随着树龄增长,马尾松生长速度明显加快,7年生时生长量超过火炬松家系平均生长量,10年生时超过火炬松最好家系生长量;湿地松生长趋势与火炬松相似,即前期生长比马尾松快,后期生长落后于马尾松,但湿地松早期生长稍落后于火炬松,后期生长优于火炬松。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湖南、广西、浙江、广东、福建等5个省的36个马尾松半同胞优良家系自由授粉子代苗期生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马尾松家系苗的平均地径和苗高生长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平均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均以湖南、广东、广西3个种源的较好。不同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生长上也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高生长以GXGLN2号家系为最好,其次是HN29号、GD1号家系;地径生长以GD8号家系为最好,其次是HN7号、GXGLN2号家系。综合考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GXGLN2号家系表现最好。马尾松苗高与地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13个兴凯湖松家系间的苗高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范围在25.85%~35.27%之间;地径性状变异较小,平均变异系数为26.64%.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家系间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地径性状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家系分别为JDG08和JXI21,生长最快的家系较生长最慢的家系提高26.82%;苗高性状表现最好与最差的家系分别为JDG16和JXI21,生长最快的家系较最慢的家系提高35.50%.综合2个性状,表现较好的家系为JDG19、JDG12、JXI13及JDG16.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引进火炬松一代种子园7个优良家系,以该火炬松种子园混合种作为对照,进行容器育苗。结果表明:火炬松优良家系苗期表现优良,7个优良家系的苗高、地径均优于对照;不同优良家系间苗高、地径这两个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用LSD法选出4个最优家系,其苗高、地径的现实增益可达21.8%和26.8%。  相似文献   

6.
以湿地松和马尾松为对照,对5年生火炬松的种源/家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的生长量远高于马尾松,较高于湿地松;火炬松的种源/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较高,遗传变异系数也多在10%以上,且种源的各参数较高于家系;综合评定值位于前3位的种源依次为SC、ZJ和FJ;对家系的遗传距离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5个极速生家系、8个较速生家系,其材积增益与湿地松相比分别为44%和14%,与马尾松相比分别为197%和136%.  相似文献   

7.
对永春县高海拔山地9年生柳杉×木荷混交林补植火炬松、马尾松4年后的生长数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火炬松的地径生长与13年生柳杉已无显著差异,树高已显著高于13年生柳杉,远大于木荷,与马尾松相比,同林龄火炬松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均显著大于马尾松。补植造林后,林分蓄积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可见,在高海拔特殊立地条件下,火炬松可用来作为快速绿化的先锋树种,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90余个秃杉家系种子品质及1年生苗木生长的观测分析表明:秃杉家系种子千粒重平均为1.342 g,变异呈连续的数量性状,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家系的场圃发芽率平均为10.56%,变异呈连续的数量性状,近似于泊松分布曲线;千粒重、场圃发芽率和苗高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千粒重、场圃发芽率与地径相关不密切;1年生苗高和地径在家系间和家系内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而在种源间则苗高差异极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苗高和地径均大于对照的有19个家系。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引进三代火炬松(Pinus taeda)半同胞家系种子开展育苗试验,9个月后对其苗高和地径进行了测定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三代火炬松半同胞家系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地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生长均较好。对苗高进行Duncan分析,筛选出L2、L9和L5为苗期生长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0.
对29个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家系苗期6年生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苗高的家系遗传变异系数为16.6%,地径家系遗传变异系数为11.8%。综合评价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后,选择了4个优良家系:8-101,8-104,8-72和8-14。这4个优良家系的苗高遗传增益达17.4%,地径遗传增益达8.4%。苗高生长量最大的家系为8-72,比苗高生长量最小的家系8-36高90.0%,比全部家系苗高平均值高26.5%。各家系苗高与地径、新梢生长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 2和0.9242,各性状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