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鹅瘟是一种由小鹅瘟病毒引发的雏鹅烈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在7~20日龄的雏鹅。本病例中,雏鹅在使用血清制品后发病,但缺乏典型病变特征,通过治疗性试验,诊断为小鹅瘟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鹅瘟是雏鹅易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呈败血症病变,日龄越小的雏鹅死亡率越高,其病原为小鹅瘟病毒。本文从小鹅瘟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了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和加强饲养管理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抗小鹅瘟母源抗体是由种母鹅经卵传递给雏鹅 ,具有抵抗小鹅瘟病毒侵袭 ,保护雏鹅不受感染发病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免疫监测及攻毒试验 ,测定雏鹅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和对强毒攻击的保护效果 ,为制定防制小鹅瘟病的措施 ,更有效的防治好本病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种鹅 选一养鹅户饲养种鹅 6只 (♀ 5只 ,♂ 1只 ) ,供小鹅瘟疫苗免疫。1.1.2 雏鹅 来源于免疫鹅种蛋孵化鹅雏 2 4只 ,为母源抗体检测组 ,供采血测定母源抗体。另选无母源抗体雏鹅 15只 ,隔离饲养 ,作为对照组。1.1.3 小鹅瘟疫苗及强毒 系黑龙江省兽医科学…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 ,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目前用免疫接种的方法来控制小鹅瘟病的传播和流行 ,在养鹅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如何保证和提高免疫效果是关键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富锦地区小鹅瘟病流行特点的调查和过去几年小鹅瘟免疫效果的观察 ,制定了适合该地区特点的免疫程序 ,经 30余万只鹅的免疫验证 ,取得了明显的预防效果。现将该免疫程序介绍如下。首先 ,对来源不明的种卵孵化的雏鹅在出壳后 4 8h内 ,先注射抗小鹅瘟血清类生物制剂 ,每只鹅雏 0 .5~ 1.0mL ,注射后 8~ 12d再接种 1次小鹅瘟…  相似文献   

5.
<正>小鹅瘟病是鹅饲养工作中最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发病面广、死亡率高,对养鹅业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雏鹅饲养中,必须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采取积极有效地治疗措施,还必须做好预防工作,才能避免小鹅瘟病的发生,降低本病的发病率。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小鹅瘟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如下总结。1流行病学小鹅瘟病大多发生在1个月龄以内的雏鹅,发  相似文献   

6.
在完成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于2015年中间试制5批卵黄抗体,经检验合格后,分别在3个鹅场,总计21 600只雏鹅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观察期内,未发生小鹅瘟病毒感染,且无任何不良方应,3个鹅场的免疫组在生产性能方面与非免疫雏鹅均无显著差异;免疫攻毒组雏鹅攻毒保护率为98%。证明研制的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抗小鹅瘟血清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鹅瘟病是鹅细小病毒(GPV)引起的雏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在养鹅业尚未形成集约化、标准化之前,主要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种鹅一般不采取免疫,往往在鹅雏出壳后不久就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8.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4~20日龄的雏鹅,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生产的疾病.现将一起病例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丁立英 《北方牧业》2003,(17):18-18
一: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进行预防往射小鹅瘟疫苗.免疫后15~90天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在1月龄内能抵抗小鹅瘟病毒的感染。束经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种鹅经免疫后期(即100天后)的雏鹅在出壳后48小时内预防注射小鹅瘟疫苗,免疫9天后能抵抗小鹅瘟病毒的感染。雏鹅注射后  相似文献   

10.
小鹅瘟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有时表现神经症状。本病易发于4~20日龄的雏鹅,发病后传染快,病死率高。现将近几年来小鹅瘟病综合防制情况浅析如下。1流行特点1.1在自然感染情况下,只有雏鹅...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小鹅瘟病毒又名“雏鹅肝炎”或“雏鹅渗出性肠炎”病毒。患病雏鹅表现以精神委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渗出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正>1小鹅瘟的流行病学鹅细小病毒(GPV)属于单股DNA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高度接触性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大多发生在1个月龄以内的雏鹅,2~3日龄的雏鹅即开始发病,7日龄以内的雏鹅最易感染。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随着近年来对小鹅瘟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母鹅的抗体可以经蛋传给子代,使雏鹅得到保护,据此我们制造了小鹅瘟蛋黄抗体,在孵坊给雏鹅进行免疫,1日龄鹅皮下注射1毫升,经过4万余只鹅的免疫,免疫鹅100%得到保护,初步观察,保护期为20日龄以上。现报道如下: 1.种鹅免疫:在种鹅产蛋前一个月首免,小鹅瘟病毒由江苏农学院提供,按1:50稀释,皮下注射1毫升。二免在首免后第10天进行,皮下注射小鹅瘟病毒原液1毫升。三免在二免后第10天进行,注射小鹅瘟病毒原液4毫升,三免后一个月内产的蛋留作制备蛋黄抗体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用小鹅瘟疫苗免疫种鹅,是预防雏鹅不得小鹅瘟病的最好方法。种鹅接种疫苗的时间十分重要,最好在产蛋前一个月进行。将小鹅瘟疫苗100倍稀释,每只种鹅皮下注射1毫升,这样能使免疫母鹅至少在六个月内所产的蛋内含有母源抗体,因而在整个孵化季节,用这类种蛋孵出雏鹅都可以抵抗小鹅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明复方中草药对感染小鹅瘟病毒(GPV)雏鹅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7日龄雏鹅60只,均饲喂全价饲料,随机分为对照组(每只雏鹅灌服1 mL纯化水,每日2次)、感染组(每只雏鹅肌肉接种0.3 mL含小鹅瘟病毒的尿囊液,每只灌服1 mL纯化水,每日2次)和治疗组(每只雏鹅肌肉接种0.3 mL含小鹅瘟病毒的尿囊液,每只灌服1 mL复方中草药口服液,每日2次),每组20只。试验开始后,分别在第5天、第10天、第15天时检测各组雏鹅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能使感染小鹅瘟病毒10,15天的雏鹅体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口服液能够有效提高感染小鹅瘟病毒雏鹅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从患病雏鹅的病料样本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小鹅瘟野毒。采用鹅胚扩增病毒。以琼脂扩散试验从感染鹅胚尿囊液中检出小鹅瘟病毒抗原,用感染鹅胚尿囊液人工接种8日龄健康雏鹅,雏鹅表现出典型的小鹅瘟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  相似文献   

17.
对安徽省六安地区疑似小鹅瘟病死雏鹅进行剖检,对具有典型症状和病变的病死雏鹅脏器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用接种鹅胚的病毒增殖法,从病死雏鹩的脏器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通过鹩胚致病性试验、鹅胚中和试验、雏鹅感染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初步鉴定所分离的毒株为小鹅瘟病毒,且该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3~ 2 0日龄雏鹅易发 ,病鹅表现为精神沉郁 ,食欲低下或废绝 ,口鼻腔有粘液流出 ,排黄绿色稀便 ,死前共济失调 ,全身抽搐震颤。典型病理变化为小肠内有坏死脱落的粘膜与纤维素性炎性分泌物混在一起形成的栓子。近几年 ,小鹅瘟病一直困扰着我区的养鹅业 ,我区每年因小鹅瘟死亡的雏鹅十几万只。我区对该病十分重视 ,所有鹅雏 7~ 10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 ,外购鹅雏加注抗小鹅瘟血清 ,但免疫效果不理想 ,小鹅瘟仍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 ,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严重影响雏鹅健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小鹅瘟病毒。文章针对小鹅瘟病毒的研究现状,在小鹅瘟的流行病学及小鹅瘟病毒理化特点、生物学特性、基因组学研究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致病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对小鹅瘟病原研究和防控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健康鹅群免疫程序 (一)雏鹅群 1.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的种鹅的后代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的种鹅的后代雏鹅,在出壳后1~2天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免疫种鹅在免疫100天内所产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要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之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2.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