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交城县林科所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出了枣树小冠密植栽培技术,当年亩产鲜枣138.9公斤,第二年亩产鲜枣456.3公斤,第三年亩产鲜枣1391.4公斤,以后连年丰产。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园地选择枣树小冠密植栽培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平川地建园应选择土层深厚肥  相似文献   

2.
枣树为南方紫色土等贫瘠地区首选的经济树种。中南林学院枣树课题组的丰产试验表明:4年生丰产园亩产可达1048公斤,成年树一般株产可达100—200公斤。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良种枣树品种有8O0个以上,经中南林学院品比试验表明,适合于湖南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中南林化6、注阳长本、中南杯优7、金丝小枣、梨枣、鸡蛋枣等。在选用良种的同时要注意早、中、迟熟品种搭配,以延长生产加工期。2培青壮苗适宜采用嫁接育苗。以酸枣或本砧作砧木,于3月中旬一4月上旬春接或7月中旬一9月下旬秋接。接穗以一年生枣头为宜,只要接穗新鲜而粗…  相似文献   

3.
一、栽植技术。采用矮化密植方式,可促进早结果,提高产量。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于春季枣芽萌发前移栽枣树。栽植不宜过深,以免影响枣树生根和生长。  相似文献   

4.
鸡蛋枣是驰名中外的枣树良种,品质居红枣首位,目前产量与供求差距很大。尤其近几年蜜枣大量出口,多创外汇,已促使溆浦县发展鸡蛋枣基地3.5万亩,分布13个乡。这些树大部为幼树,结果的只有1.87万亩,年产鲜枣850万公斤,平均亩产只413公斤。而1979—1987年在各地调查中发现,产量不高的原因,除了和立地条件有关外,主要是缺乏有效的丰产栽培措施。为了提高鸡蛋枣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大湾乡牛角冲村建立了速  相似文献   

5.
枣树在阿克苏地区已广为栽培,成为经济林的主栽树种之一。为了使枣树提早进入结果年限,我所进行了枣树矮密早丰产试验,使枣树栽培以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1990年定植枣实生苗四亩地面积,1270株。于1991年嫁接赞新枣、梨枣、不落酥三个枣树品种。嫁接第二年,(即1992年)赞新枣平均株产3.72公斤,梨枣平均株产3.52公斤,平均亩产鲜枣1143.5公斤,创造了快速成林丰产收益的新成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于后,供林业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枣树的密植丰产栽培枣树在我国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大多因经营粗放而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为此,下面介绍一种密植丰产栽培技术,供参考。1栽植密度及配置双行靠每公顷定值2490株,宽行距3m,窄行距2m,株距2m。第3年株产鲜枣4~5kg,每公顷产鲜枣...  相似文献   

7.
枣树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嫁接育苗 ,具有繁殖率高 ,育苗速度快 ,遗传性状稳定 ,结果较早等优点 ,是目前常用的培育良种枣苗的方法之一。1 砧木选择枣树嫁接用的砧木有本砧、酸枣和铜钱树。本砧是指品种根蘖苗或播种育成的实生苗 ;酸枣包括野生酸枣苗和播种培育的实生苗 ,它们具有根系发达 ,抗逆性强等特性 ,而且取材容易 ,适用于我国各枣区。铜钱树是一种野生树种 ,生长快 ,耐湿不耐旱 ,仅适用于长江以南地区。2 酸枣砧苗培育酸枣出仁率高 ,成本低 ,抗逆性强 ,用酸枣砧有矮化作用 ,适合密植栽培 ,深受枣农喜爱。2 .1 种子采集与处理选充分成熟的果实 ,搓洗漂…  相似文献   

8.
枣树栽培历史悠久 ,是不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栽培技术粗放 ,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特别缺乏密植栽培早期丰产技术 ,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一、栽植密度及配置 双行靠每亩定植 1 6 6株 ,宽行距 3m,窄行距 2 m,株距 2 m;第 3年株产鲜枣 4~ 5 kg,亩产鲜枣 75 0 kg左右 ,以后逐年增长 ,此密度可保持 1 0年不需间株。还可每亩定值 2 2 2株 ,株行距 1 m× 3m,第 2年即可有产量 ,第 3年亩产可达 75 0~ 1 0 0 0 kg。但 5年后需隔株移植。二、建立密植园的立地条件 密植枣园必须建在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有灌溉条件 ,地下水位在 1 m以下的…  相似文献   

9.
棉田直接播种酸枣,次年嫁接,第三年按预定株行距留苗,多余枣苗起挖出售,实现原床就地建园造林。因选留枣苗未经移栽,没有缓苗过程,根系完整,生长迅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大幅度提高,结果早,早期产量高,劳动量小,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苗圃育苗移栽定植方式造林。造林后,不需补植,枣树生长整齐,便于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0.
枣棉粮高效立体间作模式及配套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豫北黄河故道地区枣粮间作的调研分析,对枣树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结合小麦晚播早收和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总结了枣树与小麦和棉花的间作模式,这种模式能使枣树与小麦、棉花优势互补,协调生长,实现枣粮双盈。并总结提出了枣粮间作的配套技术措施,包括枣树早丰产管理技术、棉花地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小麦配套栽培管理技术及综合土肥水管理技术,对实现枣粮双盈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涛  李茜 《江苏绿化》2000,(2):30-30
栽植优质枣树,具有省工、适应性强、结果早、收益快等优点,管理得法,栽后3年挂果,4年投产,5年亩产枣500公斤,10年可达1000公斤。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选用良种适合江苏及周边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泗洪大枣、赞皇大枣、梨枣、冬枣等。二、培育壮苗推广当年播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的“三当”快速育苗技术。采用酸枣种子育苗,于3月份播种,为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出苗,播前将枣核敲破取出枣仁,用30~35℃温水浸泡催芽。育苗地选用肥沃的沙质壤土,施足有机肥后,耕翻细耙做育苗床,苗床宽120厘米、高20厘米,东西向排列…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郑市枣树研究所会同甘肃酒泉地区林业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利用枣树无性育种学的基本原理,选择优良品种新郑灰枣根蘖苗,通过归圃育苗新技术,培育大批无性系良种枣苗,以满足西部对红枣苗木生产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 新郑枣区地处中原,有枣林约18万亩,枣树近360万株。此地栽枣多采用农枣间作,平均每亩20株,株行距多为4×8米,南北行向占80%,主栽品种为灰枣、鸡心枣,树龄有90—150年生。新栽植的一批枣树幼林,已陆续大量结果。新郑红枣,久负盛名,大量出口,誉扬海外。历史最高年产枣量,仅新郑县就达1,000万公斤,1986年为750万公斤。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下,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产量相差很大。集约和粗放管理的枣树,株产可相差8倍。现将管理水平对产量的影响介绍如下,供有关同志参考,以利枣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14.
<正> 在长期栽培条件的影响下,金丝小枣一般需要15年生左右方能进入开甲结果期,加之多习惯于稀植,因而造成了小枣结果迟、产量低、受益晚。目前,全省枣树平均单株产量仅6斤左右,沧州地区小枣平均单株产量也不超过8斤。为解决金丝小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77年开始了小枣矮化密植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1980年四年生小枣树亩产鲜枣414斤,相当于全省枣树平均亩产的两倍;1981年亩产鲜枣943.5斤,较1980年增产128%。现将丰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我们在山西省太谷县的调查,枣麦间作的效益远远高于纯麦种植。太谷县南张村后干旱丘陵区,全村2630亩耕地,耕地里有零星枣树。本村农民曹丙五全家有耕地3.6亩,零星枣树17株,年可产鲜枣2000kg左右,价值4000元,产小麦750kg,其经济效益是一般纯粮田的3倍多。1986年村干部总结了曹丙五的经验,结合工程造林和红枣基地建设,规划1000亩枣麦间作,株行距为4mXsin,品种选用太谷壶瓶枣。经过10年的管理,到1995年平均树高达到665cm,地径13.4cm,枝下高115cm,冠幅185X185cm,单株产鲜枣25kg,亩产500kg,产值达2000元;小麦亩产300kg…  相似文献   

16.
灵武长枣是宁夏地方乡土良种。截止2005年底,全市有4年生以下灵武长枣幼龄园5.16万亩。怎样使幼龄枣树实现早果早产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通过试验得出,对灵武长枣幼龄枣树采取枣头摘心和二次枝摘心,可促进二次枝增粗,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7.
榆林地区红枣基地建设呈现勃勃生机,截止1995年全区红枣面积已达71.54刀亩,枣区人均拥有枣树1亩多。改造低产园22.1万亩,平均亩产由92公斤上升到130公斤,增产41%。培训农民技术员6.3万人次,通过带动幅射,实现了村村有技术员,户户有明白人。1995年被评为全省科技扶贫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8.
骏枣1号枣树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大果形枣树新品种——骏枣1号,是经过制定选育标准,初选、复选、决选,无性系测定和采穗圃建立,区域试验,推广应用,良种审定等一系列研究过程,研究出的枣树新品种。骏枣1号果形特大,品质优良,早实丰产,抗性、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无性育种学的基本原理,选择优良品种根蘖苗。通过归圃技术,培育大批无性系良种枣苗,以满足枣树发展苗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金丝小枣早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地膜覆盖、整形修枝、花期喷肥、防治病虫害等。到第二年苗木平均高2.46米,地径2.3厘米,产合格苗2935株;到第三年每亩留幼树666株,亩产鲜枣525公斤;到第四年每亩留幼树333株,产鲜枣1294.8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