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比较试验的方法对松江鲈鱼工厂化养殖模式进行研究。以养殖存活率、质量增加率等为指标,比较海水逐级淡化和纯淡水两种水处理模式与利用瓦片和PVC管两种遮蔽物进行松江鲈鱼养殖的效果,以了解不同水处理方法和不同遮蔽物对松江鲈鱼生长的影响,探索松江鲈鱼工厂化人工养殖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不同水处理方法对松江鲈鱼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松江鲈鱼的存活率为37%~71%,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松江鲈鱼的质量增加率为1.83%~6.12%,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而采用不同遮蔽物进行养殖试验,各试验组的松江鲈鱼生长性能没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海水逐级淡化的水处理养殖模式更适合松江鲈鱼养殖。  相似文献   

2.
松江鲈鱼(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隶属于鲈形总目(Percomorpha)、鲉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鲈鱼属(Trachidermus),为小型、底层、肉食、降海溯河洄游性鱼类,古时以盛产于吴淞江(今上海松江)而得名。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于2011年3月对松江鲈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通过自然受精获受精卵680906粒,受精率70.5%;孵化鱼苗355390尾,孵化率52.2%。详叙如下:一、孵化1.孵化方式松江鲈鱼受精卵孵化时间较长,需25天左右,以受精卵胚胎发育出现眼点为界,分为孵化前期和孵化后期两阶段。  相似文献   

4.
对养殖松江鲈鱼主要病害的诊断和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性烂鳃病、鞭毛虫病、车轮虫病是暴发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病原体为小车轮虫和指环虫的烂鳃病,病鱼的躯干部会出现白点、白斑、溃疡等特殊症状。鞭毛虫病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该寄生虫要经过染色才可以镜检,容易漏诊。对于有些疾病的病因、病理及控制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垦利县裕海公司养殖基地海参池中发现松江鲈鱼后,垦利县邀请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对松江鲈鱼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性、繁殖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松江鲈鱼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在淡水水域生长,在海河交汇处繁殖,  相似文献   

6.
松江鲈鱼学名(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俗称花姑鱼、媳妇鱼、花花娘子,四鳃鲈等。江苏松江以特产松皿鲈鱼著名,它可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兴凯湖鲅鱼等齐名,是我国四大名鱼之一。自古以来松江鲈鱼素负盛名,其质地细白且嫩,而肉味特别鲜美,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2010年9月-2011年2月成功培育松江鲈鱼亲本224组,亲本平均规格达50.57克,性腺发育至Ⅳ末,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3月对松江鲈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获卵159窝、965612粒。详述如下:一、催产池1.催产池催产池除原2#、3#松江鲈鱼亲本培育池外,增加7#、8#、9#3口面积均为10米2、有效水深60厘米的小水泥池,用作催产和催产剂量试验池。  相似文献   

8.
“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江南名鱼”——松江鲈鱼在本土消失近20年后,终于在故土上海松江再现倩影。日前,《松江鲈鱼成鱼养殖试验研究》课题通过验收,与此同时,农业部已经批准定点定量销售该鱼,这也意味着松江鲈鱼将重现餐桌。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于2011年3月对松江鲈鱼亲本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680906粒,孵化鱼苗355390尾。随后进行为期50天(4月上旬至5月下旬)的松江鲈鱼苗种培育,成功培育全长30毫米左右的松江鲈鱼鱼种约30万尾,苗种成活率约为84.4%。培育分育苗箱培育及育苗池培育两阶段进行。一、育苗箱培育初孵幼苗个体小(全长5~6毫米),捕食能力弱,游泳能力不强,不适于大水体中培育,点数后转入育苗箱进行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10.
松江鲈鱼喜欢在清洁、有微流水的水体里活动,白天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觅食,喜静怕闹,喜阴怕光,稍有异常情况便附着于和体色接近的物体上或进入洞穴等,且在苗种培育阶段有海水淡化过程。因此对松江鲈鱼的驯养、繁殖的要求较高,每一阶段如果  相似文献   

11.
王志慧 《河北渔业》2002,(2):5-5,36
<正> 健康养殖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与管理而言,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它不但要求有健康的养殖产品,以保证人类食品的安全,而且还要求养殖生态环境应符合养殖品种的生态学要求,养殖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种质特性。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水产养殖及管理中所出现的随意性现象,已严重导致疫病蔓延,种质退化,产量、质量下降,以及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境内松江鲈鱼的种群特征以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野外资源调查和研究发现,中国境内现存的松江鲈鱼有秦皇岛--渤海海区、鸭绿江--黄海海区、黄河--黄海海区、钱塘江--东海海区等地理群体,每个群体都有固定的天然产卵场,其中,鸭绿江--黄海海区松江鲈鱼的群体数量最大,其洄游规律性强,产卵场已经被找到;黄河--黄海海区松江鲈鱼群体分布在文登沿海和通海河流,数量很少;钱塘江--东海海区松江鲈鱼群体数量极少,洄游持续时间长,个体大,濒临灭绝状态.对松江鲈鱼的自然资源保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倡原地保护,杜绝不同海区的松江鲈鱼异地放流,以避免种质混乱.提倡以繁殖和养殖研究为目的的异地驯养,加强钱塘江--东海海区松江鲈鱼全人工养殖和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攻关,为松江鲈鱼的增殖和利用奠定基础.在目前松江鲈鱼全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应依据"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的原则食用和上市销售,否则将加速其自然种群的灭绝,绝不可取.  相似文献   

13.
乌克兰鳞鲤健康养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养殖鱼类的品种大多以鲤、鲢鳙为主,其中鲤鱼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占有很大的比重。2006年全省养殖总产量4.13万吨,其中鲤鱼养殖产量1.73万吨,占养殖总产量的42%,由于其养殖规模大,品种更新慢,养殖技术普遍落后等原因,鲤鱼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制约了该省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25℃、5%CO_2实验室条件下,于20%FBS-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松江鲈肾组织细胞系,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第75代松江鲈肾组织细胞传代培养后,0~2 d处于潜伏期,2~4 d进入对数生长期,4~6 d进入稳定期,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5.2 h。经液氮冷冻保藏1月后,复苏细胞的存活率为(90.8±1.37)%。35代松江鲈肾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40,核型公式为K(2n)=16m+10sm+14t。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松江鲈肾组织细胞对鱼类诺达病毒不敏感,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敏感,测定病毒滴度为106.53/mL。镉离子敏感性试验显示,松江鲈肾细胞存活率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半致死浓度为(130±9.1)μmol/L,可用来作为镉离子检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广西拟水龟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拟水龟又称石龟、石金钱龟、越南石龟,是生长在广西与越南的一种拟水龟。广西拟水龟在外观特征和市场价格上都与黄喉拟水龟有显著差异。1998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编著的《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第125—130页)总论·龟鳖目中将广西拟水龟作为我国拟水龟属中一个独立种向世人进行介绍。广西拟水龟的人工养殖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1999-2000年对瓦房店市邓屯供销社虾场的1个养虾大池进行改造,建成1个蓄水池与及4个养虾池。采用药物清塘,虾池用水消毒,强力增氧,经常换水等技术措施,保证了虾池良好的环境状态;投喂三友牌对虾配合饵料和含聚维酮碘的药饵,有效地控制了南美白对虾的白斑杆状病毒(WSBV)病的暴发流行,经约100d饲养,获总产8849.5kg,平均产量5105.5kg/hm^2。  相似文献   

17.
蔡雪芹 《中国水产》2010,(9):43-44,58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掀起水产品健康养殖高潮,取得较好的效益及成功的经验,现就广东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中几个关键环节作一个综合介绍。一、虾池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池消毒清池主要是将池底污泥和有机物加以处理,使之彻底除去或氧化成为有用的肥料。一是冲洗,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水产业集约化养殖和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水产品的供应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使一些渔农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比如药物的残留,水产品风味与品质下降、养殖成本上升、比较效益降低,这些问题是制约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密切相关。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正常活动、生长、繁殖所需的生理、生态要求,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将健壮的养殖动物通过系统的规范管理技术,使其在人为控制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健康养殖相对于传统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包涵…  相似文献   

19.
Movement of fishes through space and time is critical for population regula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ing, but the dispersal of many benthic stream fishes remains unstudied. We used 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s to track the short‐term dispersal of 51 banded sculpin Cottus carolinae throughout a 600 m reach of Little Creek in central Tennessee during April and May. Our objectives were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recently developed dispersal models, evaluate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movement and determine whether individuals switched between stationary and mobile movement behaviours. Observed movement distances did not differ from modelled leptokurtic dispersal kernels estimated using the fishmove package in the R Statistical Environment for 12 of 13 recapture occasions. Leptokurtic dispersal kerne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mobile component (σmob) and shared stationary component (p) were temporally dynamic and differed from static median values reported for fishes in fishmove, while the more abundant stationary component (σstat) showed agreement with fishmove. The recapture occasion during which model predictions were not validated was associated with a large flow pulse that stimulated increased movement at the population scale. At the individual scale, 28 of 51 fish switched between stationary and mobile dispersal behaviour and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witches was leptokurtic. Collectively, our findings reveal an emergent property characterised by consistent upstream movement of banded sculpin despite variability in population‐scale responses to flow and individual‐scale switches in movement behaviour. This paradox represents the march of the sculpin, in which fish diffusively spread upstream at a constant rate despite multiscale variability in movement behaviou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