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给使用者选择机型提供依据,对圆盘开沟器的工作原理和开沟圆盘受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直面圆盘开沟器与波纹圆盘开沟器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直面圆盘开沟器切断秸秆、根茬能力强,入土性好,适合土质较硬的土壤播种;波纹圆盘开沟器开出种床带较宽,适合秸秆覆盖层薄、土质较松的土壤播种.  相似文献   

2.
2BGM3型覆盖免耕播种机的研制和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引言夏玉米覆盖免耕播种 ,是随着我国小麦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逐渐兴起的一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技术。它是在前茬小麦收获后 ,不对秸秆、根茬和土壤作任何处理的条件下 ,直接破茬开沟 ,一次完成化肥深施和玉米播种。几年的试验改进和示范推广证明 ,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2 BGM 3型覆盖免耕播种机是实施这一技术的实用可靠的作业机具。1 设计方案的确定目前国外覆盖免耕播种机的土壤工作部件大多采用波纹圆盘刀 ,在机具重力作用下 ,它用锋利的刀刃切断地表覆盖物和根茬 ,同时切开土层形成沟壕 ,再由其后的双圆盘开沟器整成…  相似文献   

3.
小麦免耕播种机驱动双向螺旋刀开沟防堵装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河北省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免耕播种机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驱动双向螺旋刀作为向种行两侧推开秸秆和切断种行上玉米根茬的开沟装置,通过分析确定了双向螺旋刀、弧形种肥开沟器的主要参数和双向螺旋刀在刀轴上的排列方案。田间试验表明,驱动双向螺旋刀具有较强的向种行两侧推开秸秆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切断或切碎种行上的玉米根茬,安装双向螺旋刀与弧形种肥开沟器的小麦免耕播种机通过性能较好;施肥深度为8.56cm,播种深度为4.3cm;出苗情况表明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小麦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大型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开沟器的作用,单元盘、双圆盘开沟器的类型,对国际上应用比较广的单元盘开沟器和双圆盘开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研究、总结,对其他形式的开沟器的结构类型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对免耕播种圆盘开沟器的研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种类较多,但性能与实际生产要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表现出适应作物单一、通过性能差、破茬能力弱、对地表破坏率较大、调节困难、使用可靠性及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为推广保护性耕作,实施有效免耕播种,以研究开沟器适应性为主题,在不同地表田间对北方地区使用的免耕播种机开沟器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研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实施免耕播种作业时,开沟器必须有较强的破茬和清草能力,需配备切草与清草装置。单纯依靠增加机具的重量来加强开沟器的入土能力,其适应性较差。通过实验可知,采用动力型平面条旋开沟器性能可靠,实现了在土壤硬度较高、含水率较低、土壤板结严重、秸秆覆盖条件下进行免耕开沟作业,其适应性可靠,可以满足免耕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小麦播种机在作业时常见的故障有:圆盘开沟器堵塞、壅土。漏播、播深不一致、行距不一致、播种量不均匀等。 1.圆盘开沟器堵塞、壅土产生的原因有:圆盘转动不灵;圆盘晃动;开沟器内导  相似文献   

7.
免耕播种机防堵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留有秸秆和根茬的地上进行免耕播种时,播种作业过程中开沟器容易遇到缠草堵塞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防堵装置.该装置将防堵圆盘布置在开沟器的侧面,不仅能够切断秸秆和有效清理开沟器的秸秆,而且在开沟器铲柄上挂有秸秆杂草时,通过圆盘刀的转动可以将其打落.试验表明,该装置防堵效果好,动力要求低.同时,确定了防堵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件-缺口圆盘刀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BF6134型大型免耕播种机成功设计开发的总结,介绍了合适的免耕播种机破茬碎草波纹盘技术规格和合适的对地下压力技术参数。介绍了采用交错偏置式双圆盘开沟器具有更强地切草和入土能力,不易发生挂草,秸秆壅堵等现象。同时,提出了免耕播种机的发展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李德言 《农业工程》2021,11(4):25-28
开沟器作为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播种机性能好坏的关键.双圆盘开沟器适应范围广、作业性能好,但是双圆盘开沟器对圆盘轴夹角准确性要求较高,传统加工工艺较难保证.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双圆盘开沟器加工工艺,优化后的加工工艺提高了双圆盘开沟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提高播种机的播种性能的同时降低能耗,对播种机秸秆切断圆刀和播种开沟器进行结构驱动特性优化。对秸秆切断圆刀进行优化时,首先分析圆刀直径、工作偏角和前进速度对于前进阻力和切断率的影响;其次分别建立前进阻力和切断率模型,分析模型可靠性;最后建立基于前进阻力和切断率综合模型,得到秸秆切断圆刀最优工作参数。对播种开沟器优化时,以前进阻力和回土量为优化指标,得到优化结果为滑推角45°和上宽度50mm。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构可以提高播种效果,降低前进阻力。  相似文献   

11.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免耕播种机多为收获后免耕播种作业,未有将免耕播种系统与收获、秸秆还田相结合的复式机型,为了满足此种集成作业需要,达到抢农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机器下地次数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免耕播种系统与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一体机相结合的机型,该播种系统主要由排种装置、种沟开沟装置、抛土装置构成。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小型免耕开沟器开沟深度为3.1 cm,开沟宽度为3.6 m,破茬率为83.4%;延伸板长度为12 cm的抛土装置单侧抛土幅宽为105 cm,覆土厚度为2.2 cm,碎土率为97.8%,抛土均匀性为91.7%。播种系统水稻旱直播田间试验表明:当播种系统播种水稻干种、湿种播量分别为112.5 kg/hm~2、135 kg/hm~2时,产量分别为6 532.4、6 510.0 kg/hm~2,满足一体机免耕旱直播的播种需求。  相似文献   

12.
2BFML-5型固定垄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一年一熟绿洲农业区固定垄保护性耕作缺乏配套播种机具的问题.设计了2BFML-5型固定垄免耕播种机.分析和确定了开沟器、修垄犁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采用尖角式开沟器.具有较强的破茬碎土能力,并容易实现种肥分施;修垄犁在播种时不仅能对边行有效覆土,而且对垄床起到较好的修复作用.该机能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和修垄等项作业.田间试验表明:2BFML-5型固定垄免耕播种机入土能力强,在田间秸秆覆盖量为3 682 kg/hm2条件下有较强的田间通过性能.和传统播种机相比.田间出苗率提高6.25%、产量提高2.7%,较好地满足了西北地区固定垄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2BMQJ6型气吸式玉米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型孔轮式、组合内窝孔式玉米免耕播种机对种子尺寸要求高、适应性差等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对种子尺寸要求低、适应性强的用于小麦收割后直接播种的气吸式玉米免耕播种机。该机主要由机架、风机、划印器、播种单体、施肥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破茬、施肥、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粒距合格指数≥8 5%,重播指数≤1 0%,漏播指数≤5%,种子破损率≤0.5%,性能指标优于行业标准;机具结构设计合理,作业时土壤扰动小,满足高速精密播种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追肥机具进地次数、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针对因秸秆残茬分布不均、侧深施肥导致播种带两侧土壤紧实度不一致而引起免耕播种机横向稳定性差、掉垄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底肥侧位深施、口肥垂直分施的免耕播种机侧深分层施肥播种部件。以直斜错位双圆盘肥种沟开沟器的圆盘直径、圆盘夹角和圆盘倾角为试验因素,以前进阻力、侧向合力及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试验指标,对影响机具横向稳定性和作业质量的参数进行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当圆盘直径为352 mm、圆盘夹角为14°、圆盘倾角为7.5°时,肥种沟开沟器前进阻力为585.96 N、侧向合力为181.95 N、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为91.46%。样机性能试验表明,种肥垂直距离合格率为91.7%,种肥侧向距离合格率为92.4%,播种深度变异系数为10.7%,播种横向变异系数为28.4%,满足侧深施肥播种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小型小麦播种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该播种机具有播种质量高、速度快、安全系数大、播种成本低、适应不同田间要求,以及能有效减少能耗等特点。该机田间作业时,可以将开沟、播种、平土一次完成,大大简化了小麦播种时的生产流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播种效率,解放生产力。为此,介绍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并运用三维软件UG进行运动学分析,真实再现了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新型开沟器的工作状况。结果表明:小型电磁振动式小麦播种机新型开沟器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经过进一步地改进和研究,此机将在播种小麦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各种开沟器的研制也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玉米-大豆轮作免耕种植模式下,针对玉米根土结合体较大且垄向分布不均匀,阻碍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开沟器垄向运动,导致播种深度均匀性和行距一致性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锯齿式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开沟器。在阐述锯齿式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开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前刀曲线进行了设计,推导出前刀曲线方程;分析了侧刃切割根系力学模型,确定侧刃为锯齿形;对玉米根土结合体进行农艺学测量,确定了锯齿形侧刃的关键参数;根据大豆播种的农艺要求,明确了开沟器主体内导种管以交错形式布置,同时确定了锯齿式开沟器的入土隙角为5°。离散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锯齿式开沟器能有效切断玉米根系且有较优的工作稳定性,进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在机组前进速度7 km/h、开沟深度50 mm条件下,以根系切断率为主要指标进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锯齿形侧刃有较强的锯切能力,平均根系切断率达97.25%。与双圆盘开沟器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锯齿式开沟器比双圆盘开沟器开沟深度变异系数降低43.33%、种子横向距离变异系数降低60.81%。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均表明锯齿式开沟器满足免耕大豆垄上双行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PLC监测系统和远程控制的玉米播种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播种机的自动化水平和播种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LC监测系统的远程控制玉米播种机,并对玉米播种机的开沟机械装置和播种机械装置进行了改进,结合PLC监测和控制技术,实现了播深、排种精度和播种机行驶方向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为了实现播深和排种精度的自动化调节,使用PLC对开沟器和排种轮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四连杆结构和直流驱动电机对其进行控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排种器的排种轮转速进行预测,可以有效地提高播深和播种精度控制的自动化水平。最后,对播种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基于PLC监测系统的远程控制播种机可以有效地对排种轮转速、播种机行驶速度、行驶方向进行实时监测,播种机的漏播率和重播率都较低,满足高精度播种机的设计需求,为现代化播种机的设计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裸根灌木幼苗具有根系软、乱,股头多等特点,已有的链夹式移栽机不能满足小行距高密度移栽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株距小于200mm、行距小于160mm,10行同时推进的新型灌木幼苗移栽机械。对高密度灌木幼苗的移栽工艺研究后,设计了移栽机栽植机构、放苗机构、起垄机构、旋耕机构及悬挂系统,并进行传动系统仿真,仿真表明,移栽机的传动系统达到移栽过程中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的新型开沟器,且根据开沟器的实际受力特点,运用离散元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仿真,仿真实验表明:开沟器的强度满足强度要求。对新型移栽机的物理样机进行现场移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移栽机能高效的解决根系软、乱,股头多的裸根灌木幼苗的移栽问题,并且平行排布,除草方便,适合小行距高密度移栽。 幼苗的植入深度(移栽深度)达7-12厘米,直立度达800-900, 移栽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传统式芯铧式开沟器被广泛地应用于东北垄作地区,但其开沟宽度大、与土壤产生的阻力大限制其使用。为此,对芯铧式开沟器的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确定了开沟器宽度d、入土角α、斜面角β、作业速度v、含水率p为其性能的影响因素,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了一系列不同参数的芯铧式开沟器模型。通过对耕层土壤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的研究,运用EDEM对所设计的一系列芯铧式开沟器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开沟阻力较小的开沟器,其参数为:入土角为50°、斜面角为55°、宽度为50mm。在室内土槽中,进行芯铧式开沟器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数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参数选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