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猴头菌生长的4个主要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H2PO4,最佳维生素为VB1.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对液体培养猴头菌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不同配比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6%可溶性淀粉、4.6%黄豆粉、0.02% KH2PO4、18 mg/100mL VB1.通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猴头菌液体培养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5.8℃、搅拌转速137 r/min.  相似文献   

2.
沈霞 《农学学报》2021,11(8):64-69
木屑是灰树花主要栽培基质,为缓解菌林矛盾,以芦苇、五节芒、斑茅和芒萁为栽培基质,以灰树花子实体产量为考核指标,通过混料设计优化灰树花培养基配方,以期能筛选替代木屑基质的栽培基质和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五节芒和芒萁通过合适配比,可以替代木屑栽培灰树花;最佳配方为45%五节芒、30%芒萁、5%麦麸,18%玉米粉、2%石膏,平均每袋产量为130.28 g,与对照配方平均每袋产量(130.47 g)持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方法】采用比率混料设计和三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麸皮、玉米粉、豆粕对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麸皮、玉米粉、豆粕均能明显增加杏鲍菇的产量,3个因素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豆粕玉米粉麸皮。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g/kg,玉米粉51.9g/kg,豆粕51.9g/kg,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g/kg,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6.9g/袋,生物学转化率可达76.1%。【结论】用葡萄夏季修剪枝条作为主要培养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大棚蔬菜无土栽培固体基质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大棚生物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菌渣、秸秆、河沙配制的不同固体栽培基质对连续两季小白菜和生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肥料福尔池、田必施的条件下,与土壤栽培比较,5种不同比例的无土栽培基质上所栽培的小白菜和生菜获得的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均显著高于土培。施用福尔地小白菜产量增加率为50.5%-102.2%,生菜产量增加率为187.6%-275.1%;施用田必须小白菜和生菜的增加率分别为53.4%-153.3%和9.2%-166.7%。蔬菜各项生长指标及产量不同基质间存在明显差异,6个处理中小白菜栽培以处理4(菌渣:秸秆;河沙=3:0:1)为最佳配合,而生菜栽培施用福尔地的各区仍以处理4为最佳配合;施用田必施的各区却以处理3为最佳(菌渣:秸秆:阿沙=3:1:1)的配合。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提高了蔬菜中可溶性糖 含量,降低了总酸度,并使硝酸盐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探寻小青菜阳台栽培的适宜模式,采用潮汐式灌溉床架和穴盘栽培,研究4种无土栽培专用营养液配方和3种栽培基质对小青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配方以日本园试通用配方表现最佳,地上部鲜重显著高于其他营养液,抗坏血酸和NO3-N含量等品质指标也处于前列;栽培基质以国产爱家基质块表现最好,地上部鲜重和NO3-N含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两者,且价格低廉;最佳营养液和栽培基质组合使得小青菜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绝大部分组合。因此,国产爱家基质块和日本园试通用营养液配方及其组合适于小青菜潮汐式穴盘栽培。  相似文献   

6.
优良袋料栽培配方是金耳增产增效的关键因素,为探究金耳袋栽高产配方,缩短金耳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及子实体品质,试验以麸皮、豆粕、玉米粉、木屑、棉籽壳为研究因素,以金耳子实体鲜质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混料比率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常规熟料栽培,构建研究因素与金耳子实体鲜质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金耳栽培基质中添加麸皮、豆粕、玉米粉均能提高其产量,其影响规律符合二次曲线规律,木屑不利于金耳产量的提高;结合当前原料价格选出金耳栽培的适宜配方,即麸皮10.30%,豆粕2.29%,玉米粉9.15%,木屑49.57%,棉籽壳26.69%,生石膏1%,蔗糖1%。采用该配方每袋可产金耳子实体264.62 g,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核苷酸制剂对猴头菌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不同浓度的核苷酸对猴头菌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栽培料中施用一定浓度的核苷酸制剂,可以显著地提高猴头菌的产量,同时猴头菌产品质量也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基质对虎皮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泥炭、蛭石、珍珠岩和松树皮4种材料以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不同的混合栽培基质组合,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组合对虎皮楠容器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6种不同配比栽培基质组合培育的虎皮楠苗木生长指标,如苗高、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以及计算品质指数等.结果表明,虎皮楠最适宜在松树皮∶珍珠岩∶蛭石=30%∶60%∶10%的栽培基质组合中生长,最不适宜在松树皮∶珍珠岩∶蛭石=80%∶10%∶10%的栽培基质组合中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比率混料设计方法,探讨影响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因素。研究表明玉米粉与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有显著影响,麸皮与玉米粉、豆粕的交互作用对杏鲍菇产量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的葡萄修剪枝条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为麸皮15.41%、玉米粉5.19%、豆粕5.19%、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木屑74.21%,采用该配方栽培杏鲍菇产量可达223.3 g/袋。由此可见,葡萄夏季修剪枝条是培养杏鲍菇的优质原料,且最优配方下杏鲍菇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猴头菌生长的4 个主要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H2PO4,最佳维生素为VB1。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对液体培养猴头菌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不同配比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6%可溶性淀粉、4.6%黄豆粉、0.02% KH2PO4、18 mg/100mL VB1。通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猴头菌液体培养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5.8℃、搅拌转速137 r/min。  相似文献   

11.
香蕉茎叶栽培猴头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2因素3水平设计,以香蕉茎叶代替部分棉籽壳进行猴头菇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培养基配方栽培猴头菇的效果,为实现香蕉茎叶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香蕉茎叶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其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及出菇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又以配方4(棉籽壳400g,香蕉茎叶300g,麦麸50g,石膏粉5g,白糖5g,磷肥5g,pH6.5,含水量60%)的栽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丽江市大型真菌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丽江市是中国大型真菌资源最丰富、产菌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整理,鉴定出2亚门、4纲、44科、178属大型真菌,其中以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羊肚菌M orchellaspp.、松口蘑Tricholomaspp.、北风菌Lyophyllumspp.、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 ll.:Fr.)Per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Fr.、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Schaeff.)Fr.、鸡土从Ter-m itomycesspp.、金耳Trem ella aurantialbaBandon i et Zang.、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Fr.)S.F.G ray.等珍稀野生菌最为著名,经济价值最大。并对该区大型真菌中重要种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丽江市大型真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宁  郝林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6):548-550,553
在猴头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神曲、芡实、麦芽、谷芽、山药、薏米6种中药,研究其对猴头菌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中药对猴头菌生长与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都能促进猴头菌的生长和胞内多糖的分泌,其中,芡实添加量为8%时,生物量最大,为对照的6.43倍;谷芽添加量为16%时,胞内多糖为对照的4.79倍;麦芽在所有添加量下都促进了猴头菌胞外多糖的含量,其他中药在合适添加量下才能促进胞外多糖的分泌。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能氮离子注入技术诱变选育猴头菇子实体高产菌株.实验确定了以猴头菇原生质体为材料进行低能氮离子注入,离子注入后,原生质体经再生,用菌丝拮抗实验结合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验证菌株确实发生突变,然后分别以菌株的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固体栽培子实体生物转化率为初筛和复筛的指标,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高产猴头菇菌株AHSWHT7012,其液体发酵生物量、予实体生物转化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5.8%和12.5%.试验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束注入诱变技术用于猴头菇育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猴头菌适生配方和仿野生立体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猴头菌丝在分别以木屑、锯末、刨花、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 ,日均生长速度为 0 .5 3~ 0 .71cm ,满袋时间为 1 9~ 2 5d ,前两茬的生物学转化率均超过 1 0 0 % ;且子实体色泽正常 ,菇形端正。其中菌丝在刨花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 ,满袋时间最早 ,但以木屑的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仿野生立体栽培猴头较传统栽培产量高 ,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猴头菇的实用价值及生物学特性,并从猴头菌的袋栽、瓶栽技术、采收、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猴头菇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7.
殷浩  佟万红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张剑飞  郑继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1-1262,1287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O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 4%和0.047 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 4%和0.032 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的富集作用。[方法]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银耳、姬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9种食用菌对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 jimycin,DNJ)的富集能力。[结果]供试食用菌种均不能自我合成DNJ,但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对DNJ有富集作用,而且其菌盖的富集能力远远高于菌柄。随着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的增加,灵芝和猴头菇菌盖中DNJ含量也随之增加,在50%桑枝屑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0704%和0.0472%,再增加桑枝屑比例,则其菌盖中DNJ含量下降,当桑枝屑比例为80%时,其菌盖中DNJ含量分别降为0.0474%和0.0327%。[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桑枝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棉籽壳为主料配制的培养基进行猴头的组织培养,并用组织培养的菌丝体作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取得了优良的结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利用猴头下脚料和残次菇,筛选出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粉碎、超声提取、浓缩、Sevag法除蛋白、醇沉纯化等得到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在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pH值在5.0~6.5范围内,经正交试验所得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中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体积比)为1∶70,超声功率为最大功率的80%,提取时间是45min,提取温度为60℃,此时多糖提取率可达9.56%。[结论]该工艺条件综合利用下脚料和残次菇,多糖得率较高,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