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动物来源人兽共患病日益严重的原因及对人类的威胁,阐述了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经济贸易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发生频次的增多,经济贸易活动的实现途径及人与动物的过度接触已变成了传染病扩散的重要通道。经贸活动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出现及原有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指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感染和传播的疾病,即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人类和脊椎动物在流行病学上相关联的疾病。人类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主要来源于人类饲养、驯化的畜禽和野生脊椎动物,因此也称动物源性疾病。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把人畜共患病更名为人兽共患病。据文献记载,动物传染病有200余种,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100种以上的动物寄生虫病可以感染人类,这250余种人兽共患病在我国约有90余种。我国农业部会同卫生部组织制定并于2009年1月19日施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名录》有26个,  相似文献   

4.
人兽共患病是传染病中的一大类,此类疾病有时也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因此,一般认为人兽共患病也包括由水生动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虽然由水生动物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人类疾病比较少,但是却存在巨大的潜在危害性,本文将详细论述水生动物病原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问题,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兽共患病是经世界卫生组织开会定义的,是指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或感染症。当前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一些过去基本控制的传染病又复发,卷土重来,如肺结核、狂犬病、鼠疫、血吸虫等;  相似文献   

6.
雷蕾 《当代畜牧》2013,(26):26-27
源自动物疫病的人兽共患病不仅在家畜、家禽、畜牧等行业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极大地危害了人类生命健康,多年来一直是国家、企业和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要对象,已经上升为一种社会问题。人兽共患病给予我们的是血的警醒与教训,这使得如何防制人兽共患病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7.
李鹏风 《当代畜牧》2023,(11):102-103
人兽共患病顾名思义就是人类与动物都可能罹患的疾病,也是能够在人类与动物之间相互感染、传播的疾病。做好人兽共患病畜间防控的意义在于既保障人畜安全与健康,也能促进农业经济有序发展。实践中,做好人兽共患病畜间防控不仅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建设,也需要严格闭环管理,落实责任主体,还需要重视宣传引导,提高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兽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疾病。它是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和寄生病共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为严重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约有90种。人兽共患病的分类方式,世界各国不尽相同,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从其病原、宿主、流行病学或病原的生活史等角度而有多种分类方法。人与动物共患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两大类。传染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引起。当前最重要的人兽共患人兽传染病有狂犬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本血吸虫病、日本乙型脑炎和流行性感冒等。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囊虫病、旋毛虫病和肝片吸虫病等。  相似文献   

9.
人兽共患疾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在已知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00多种寄生虫病中,约有160多种可以传染给人类。这类疾病不仅给畜禽业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应重视这类疾病。1人兽共患病的分类从流行病学角度,按病原体生活史可分为4种。(1)直接传播的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的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媒介动物或污染物而传播的疾病。如狂犬病、口蹄疫、流感、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炭疽、沙门氏菌病、鼻疽、类丹毒和钩端螺旋体病等。(2)循环传播性人兽共患病。其指病原体未完成其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SARS与禽流感空袭我国,2005年又相继发生了亚洲1型口蹄疫、发疽、猪链球菌等人兽菜患病疫情。这些人兽共患病频频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令人触目惊心。在那之后,人们以往不很熟悉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似乎多了起来。人兽共患传染病真的变多了吗?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保护人类的安全呢?本社特别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主任俞东征、请他谈谈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中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动物源人兽共患病对人类的威胁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一种名叫SARS的传染病袭击了全球,人们的恐慌还未完全退去,禽流感又旋风一般突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得全球经济和人类健康遭受了巨大浩劫。这两种传染病都属于动物来源人兽共患病。SARS是新病种,禽流感则在19世纪就已发现了。SARS与禽流感的暴发对我国现行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及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的体系、机制、能力、水平都是一大挑战和考验,也使人们不得不冷静的思考一些面临的新问题。于是,动物源人兽共患疾病倍受关注。1人兽共患病的定义人兽共患病也称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指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一些疾病。现在对人兽…  相似文献   

12.
犬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是指犬的寄生蠕虫感染人或与人相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在人兽共患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流行病学复杂,有的呈地方性流行,不仅影响养犬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常致人以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上已经证实的人兽共患病约有200余种,包括细菌病、病毒病、立克次体病、原虫病、真菌病、寄生虫病和其他种类疾病。从古老的鼠疫、狂犬病,到近年来肆虐全球的疯牛病、口蹄疫和炭疽,疾病在动物世界传播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病毒和类病毒因子的不断出现,疯牛病、禽流感、尼帕病毒病等人兽共患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表现出日益复杂的流行趋势,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夏咸柱 《动物保健》2011,(11):15-16
一、人兽共患病已引起广泛关注 目前有1415种人类疾病的病原体,细菌和立克次体538种,真菌307种,蠕虫287种,病毒和朊蛋白217种,原生动物66种,其中61%属于人兽共患病,有60%人类疫病源于动物。并且在175种被认为是“新发”疾病中,有132种是人兽共患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再度肆虐,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各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使国际社会面临着威胁和挑战。为能够搞好我国人兽共患病的防控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畜牧业,本文就人兽共患病的现状、频发病、危害及防控措施作概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源性人兽共患细菌病及其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兽共患病是指可使人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都患病的疾病的总称,其中包括将疾病由动物及其产品传染给人和人将疾病传染给动物。近30年间,全球陆续发现了30多种新出现传染病和一批再度出现的老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绝大部分是人兽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其中我国大约有130多种。人兽共患病不仅造成畜牧业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数百亿元),  相似文献   

17.
人兽共患病是指可使人和动物(包括野生动物)都患病的疾病的总称,其中包括将疾病由动物及其产品传染给人和人将疾病传染给动物。近30年间,全球陆续发现了30多种新出现传染病和一批再度出现的老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绝大部分是人兽共患病。目前,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其中我国大约有130多种。人兽共患病不仅造成畜牧业直接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数百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一般而言,新出现或再出现的病原体具有更广泛的宿主种类。新出现或再出现的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有一系列的促成因素,但是最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在土地使用、农业生产、社会和人口学等方面的变化。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畜牧业生产大国,目前我国畜牧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养殖,或公司 农户,管理和生产均较粗放。其次,经济动物、伴侣动物、野生动物的饲养、驯化作为一种新的养殖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而且形成相当大的产业,但在公共卫生防护方面均没有意识到或很少意识到,从而造成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近几年不断暴发,散发病例逐渐增多。专家指出,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生活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动物养殖环境的交叉、国际间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频繁流动,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和自然生态的改变或破坏、气候和其他环境因素对野生动物种群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人、动物和病原体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不断遭到破坏,使人的健康时刻受到新的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我国人兽共患病防治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近几年我国不断发生新的或重现的人兽共患疾病已经预示着这种严峻挑战的到来。目前我们对人兽共患病的防治似乎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被动地应对疫病的流行和危害。虽然亡羊补牢不为晚,但亡羊的损失是注定的,其"苦果"要我们独自承受,为何不未雨绸缪呢?  相似文献   

19.
人兽共患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加强人兽共患病的防治很有必要.人兽共患病多在普通人群、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村及与畜禽密切接触者中感染.因此,人兽共患病除了在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检测技术、疫苗等方面进行研究外,还需要在普通人群中加强人兽共患病的防范宣传,建议不吃生肉、半熟肉及生的动物产品;生熟食、菜板、刀具要分开使用;农村要建卫生厕所,人粪经发酵处理后再施肥;畜禽养殖人员、兽医人员、屠宰人员要注意自身防护;被犬(不管是否病犬)咬伤,均需进行紧急免疫预防注射.  相似文献   

20.
伴侣动物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益处,但是它作为一些人兽共患性疾病的潜在传染源,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免疫抑制性人群必须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危险性。然而,只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对这些疾病的传播有充分的认识,免疫抑制性病人也能尽情享受伴侣动物带来的乐趣。为了使更多养宠物的人认识到宠物携带人兽共患寄生虫的可能性及他们的传播模式,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性。本文就伴侣动物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相互关系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