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猪粪重金属对蚯蚓体重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发酵的猪粪为环境基质,研究了重金属Cu、Cr和Cd对蚯蚓体重和体内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和Cd均可导致蚯蚓体重下降,并且随各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蚯蚓体重下降幅度增大,蚯蚓体内纤维素酶活性受到抑制,但不同重金属、同一重金属不同浓度对蚯蚓纤维素酶活力的作用效应不同。可见猪粪重金属污染对蚯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在利用蚯蚓对畜粪进行资源化处理中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蚯蚓处理对猪粪重金属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湿分离后的猪粪为基质,接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在室内培养4周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猪粪和蚯蚓体内的重金属(Cu,Zn,Cr,Pb,Cd,As)的含量,系统研究了蚯蚓作用下猪粪中重金属形态变化及蚯蚓体内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供试猪粪能促进蚯蚓的生长,4周后体质量明显增加,且对蚯蚓的繁殖没有影响。蚯蚓处理4周后,猪粪pH值由6.51增加至6.86。猪粪中Cu,Zn,Cr,Pb,Cd,As的总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3.69%,24.47%,30.70%,39.17%,21.91%,9.36%;同时,猪粪中Zn,Cr,Cd的残渣态比例相比对照组分别减少了15%,27%,27%。蚯蚓对重金属有一定富集作用,除Cr以外,Cu,Zn,Cd,As 4种重金属在蚯蚓体内的质量含量相比实验前分别增加了0.49,3.86,0.012,0.064 mg·kg~(-1),并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其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rCdZnCuAs。研究表明,蚯蚓能富集猪粪中的重金属并且降低猪粪中的重金属含量,同时减少了猪粪中的部分重金属残渣态比例,有利于重金属的转移和去除。 相似文献
3.
蚯蚓对猪粪重金属Cu、Zn的吸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猪粪重金属污染已非常普遍,尤其是铜(Cu)、锌(Zn)污染最为明显.为了探讨利用蚯蚓萃取猪粪重金属Cu、Zn从而减少猪粪中重金属Cu、Zn含量的技术途径,采用室内接种法研究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猪粪重金属Cu、Zn的吸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蚯蚓对猪粪重金属Cu、Zn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富集系数分别为0.43、0.73;物料C/N比、温度、湿度和蚯蚓接种密度均能影响蚯蚓对猪粪重金属Cu、Zn的吸收,在物料C/N比为17:1~22:1、温度为14~21℃、湿度为70%~75%、接种密度为10~20尾·200 g-1物料(2.4~5.0 g·200 g-1物料)条件下,蚯蚓对Cu、Zn的吸收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半腐熟猪粪为研究对象,利用蚯蚓进行生物处理,探讨蚯蚓堆制猪粪过程中重金属形态与关键酶活间的关系。采用M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猪粪中重金属(Cu、Zn)的赋存形态和关键酶(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相关性。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接种3种密度的蚯蚓(基质均为2 kg猪粪):对照处理(猪粪2 kg,不接种蚯蚓,CK);处理1,蚯蚓处理(蚯蚓/基质为1/40,T1);处理2,蚯蚓处理(蚯蚓/基质为1/20,T2);处理3,蚯蚓处理(蚯蚓/基质为1/10,T3)。研究表明,与CK相比,T1、T2、T3各处理的重金属含量与酶活性的变化如下:重金属Cu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9.66%、24.81%、26.41%,Zn含量分别降低了10.82%、14.34%、19.58%;蔗糖酶活性分别升高55.47%、46.87%和34.83%,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升高了116.38%、100.48%和94.65%,脲酶活性分别降低了42.02%、26.73%和10.08%,脱氢酶活性分别升高了32.79%、58.97%、53.87%。由本试验得出,蚯蚓处理后的堆制物中Cu、Zn两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下降,重金属形态随着蚯蚓处理向稳定态转化,两种重金属的形态均表现为残渣态含量较高。蚯蚓堆制过程中,各处理较CK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酶活性。Cu、Zn的各化学形态与酶活性的关系是,可还原提取态和可氧化提取态对堆制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大,残渣态和弱酸提取态对堆制物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溶态对堆制物酶活性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6.
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蚯蚓对污泥的适应性及重金属消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污泥理化性质对蚯蚓生长的影响和不同比例的污泥和调理剂(牛粪)对堆肥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蚯蚓对污泥中重金属的消减作用,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新鲜污泥处理和混合污泥处理的蚯蚓数量显著高于久置污泥;70%含水量处理的蚯蚓数最多,显著高于90%和40%含水量处理,其中40%含水量处理的蚯蚓全部死亡;pH7.82时蚯蚓数最多,与pH5.43和pH9.24处理时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污泥与牛粪混合培养蚯蚓的试验中,各处理间蚯蚓数量差异不显著,但纯污泥处理的蚯蚓总重和平均单条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其他各处理,其中Cd、Pb、B、Cu、Zn含量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束后,纯污泥处理的蚯蚓体内各重金属含量是未处理蚯蚓的2.84~116.80倍,重金属去除率为0.46%~2.64%,吸收系数为0.06~0.38。 相似文献
7.
猪饲料中重金属对猪粪有机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集约化生猪养殖不同阶段饲料和猪粪中砷、汞、铅、镉、铬、铜、锌的含量,结果发现,生猪各生长期饲料和猪粪中砷、汞、铅、镉、铬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对照《GB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NY525-2012有机肥料》的要求,饲料及猪粪有机肥中砷、汞、铅、镉、铬均未超标。饲料和猪粪中铜、锌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仔猪断奶后2周使用的饲料中铜、锌含量最高,分别达239.39、468.46mg·kg-1,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均超标。同期猪粪中铜、锌含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最高值可达1528.55、20123.62mg·kg-1,我国尚未出台关于有机肥中铜、锌的限量,该数据可为新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9.
以猪粪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好氧模拟堆腐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剂膨润土对猪粪腐解过程中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堆肥处理后,猪粪中重金属Cu、Zn离子含量普遍升高,表现出明显的"相对浓缩效应"。堆肥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猪粪中重金属Cu、Zn的生物有效性,使其形态向有效性低的方向转化。外源添加膨润土明显降低了猪粪中DTPA-Cu和DTPA-Zn的含量。其对堆肥可交换态重金属Cu和Zn的钝化效果分别为63.60%和44.01%。 相似文献
10.
11.
蚯蚓对污泥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系列的生物过程,蚯蚓堆肥处理污泥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的、生态型的改良方式。综述了不同生活型蚯蚓对污泥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接种蚯蚓处理后的污泥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污泥的pH值降低并趋近于中性。表层种蚯蚓使污泥中有机质含量降低,内层种蚯蚓则可能使有机质成分增多。接种蚯蚓处理可提高污泥中的氮、磷、钾浓度,部分蚯蚓则会降低污泥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接种表层种和内层种可能使污泥中速效养分含量减少,深层种可能增加污泥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但研究获得的结论并不一致。接种蚯蚓能活化污泥中的重金属并减少其含量。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平衡培养方法,研究模拟酸雨对菜园土壤施用富含重金属猪粪后重金属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pH 36的模拟酸雨培养10 d可导致菜园土壤明显酸化,土壤溶液中Cu、Zn、Cd、Pb等重金属浓度和累积释放量显著高于pH 56的对照溶液,其中Zn和Cd的差异尤为明显,As的情况则相反尽管施用富含重金属的猪粪能缓解土壤的酸化,但菜园土壤培养液中重金属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尤其是Zn和Cd可见,在酸雨沉降频繁的地区大量施用富含重金属的畜禽粪便,将会增加重金属对蔬菜和生态环境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有机酸对猪粪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以天津某畜禽养殖场猪粪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浸提法,考察了柠檬酸、草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四种有机酸对去除猪粪中重金属Cu、Zn和Mn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有机酸种类和运行条件,并分析了有机酸的浸提成本和后续猪粪的农用性能。结果表明,柠檬酸和草酸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较好,在最佳条件下,柠檬酸对重金属Cu、Zn和Mn的去除率分别为57.90%、73.76%、79.56%,草酸对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62.72%、59.39%、40.04%。有机酸以去除有机结合态Cu为主,而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的Zn、Mn重金属浓度都显著降低。重金属去除成本随固液比的降低而升高,固液比为1∶5时,柠檬酸和草酸对重金属的处理成本分别为126.07、384.24元·t~(-1)。浸提后猪粪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分别约为815.80、17.61、5.49、0.36 g·kg~(-1)。研究表明,柠檬酸和草酸浸提能较为有效地去除猪粪中的重金属,且浸提后的猪粪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肥力。 相似文献
15.
蚯蚓和微生物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蚯蚓和微生物是重要的土壤生物,对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变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蚯蚓和微生物在改善土壤结构、调控土壤养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吸附、富集、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等行为,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产生的影响,目的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究藏猪猪粪有机肥施用田间后对土壤中pH值及铜、锌、砷、铬和镉等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于个体农户中搜集藏猪猪粪,经厌氧发酵后配制成粪水作为有机肥料,以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百巴村农田周围土壤作为供试原始土壤,采用模拟试验方法,以0 cm、10 cm、20 cm、40 cm、80 cm、150 cm和300 cm处土层土壤为样本,测定施用藏猪猪粪有机肥30 d后土壤中pH值及铜、锌、砷、铬和镉等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藏猪猪粪后,土壤pH值显著提高,表明藏猪猪粪对改善土壤pH值,抑制土壤酸化或修复酸化土壤具有良好效果;施用藏猪猪粪后,土壤中铜、锌、砷、镉和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未见有显著变化,表明藏猪猪粪施用于田间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无明显影响,藏猪猪粪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目前关于藏猪猪粪对土壤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填补了藏猪猪粪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的研究空白,同时也为西藏地区农牧民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合理利用藏猪猪粪有机肥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钝化剂对猪粪堆肥处理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外模拟堆肥试验,研究了4种重金属钝化剂(A:2.5%沸石+2.5%粉煤灰;B:2.5%沸E+5.0%磷矿粉;C:2.5%沸石+2.5%钙镁磷肥;D:2.5%沸石)与CK(不添加钝化剂)处理对猪粪堆肥中Cu、Pb、Zn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处理促进猪粪中重金属Cu、Pb、Zn由活性高的可交换态向活性低的残渣态转化;堆肥中添加钝化剂沸石、粉煤灰、磷矿粉、钙镁磷肥,能提高堆肥对重金属Cu、Pb、Zn的钝化能力;处理A和B对可交换态重金属Cu、Pb和Zn的钝化效果均在80%以上,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用量(0、1%、2%、3%)的猪粪炭对水稻田土壤肥力提升及酶学性质的影响,分析猪粪炭优化调控水稻产量及钝化土壤重金属的应用性.结果表明,施用猪粪炭提高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并降低土壤容重.施炭处理促进提高水稻产量,其中1%施炭处理的水稻产量较对照提高8.19%,有效分蘖数提高17.57%.随着施炭量增加,分蘖期土壤的蔗糖酶活性呈递增趋势,成熟期蔗糖酶活性以及2个生育期脲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成熟期1%施炭处理的蔗糖酶、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51.24%、31.60%.施用猪粪炭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As、Cd的含量;1%施炭处理在分蘖期、成熟期有效态As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10.28%、7.69%,有效态Cd分别降低14.14%、11.82%.综上,猪粪炭施用能够促进土壤肥力提升,提高作物产量并降低土壤重金属风险,其中1%施炭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积聚于生活污泥中限制了其利用价值,为削弱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和提升其可利用性,向污泥中添加蚯蚓黏液和不同比例竹炭(2%、4%、6%和8%),以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探究黏液联合竹炭对堆肥后污泥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污泥单独堆肥,添加黏液提升了污泥pH、电导率(EC)和降低了总氮(TN)、总磷(TP),添加竹炭后,污泥弱酸性环境进一步改善,有机质(OM)和EC提高,但营养元素仍存在一定流失。在单独黏液堆肥时,重金属总量(Pb、Ni、Cu、Zn和Cd)降低,Pb、Ni、Cd的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化,降低其有效性,随着污泥中添加黏液和不同比例竹炭,重金属总量进一步降低,Pb、Ni、Zn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逐渐向残渣态转化,而Cu有机结合态逐渐向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降低Pb、Ni、Zn和升高Cu的有效性。通过相关、回归和主成分分析可知,黏液联合竹炭主要改变EC和OM,分别影响污泥中有效Cu和有效Zn、Pb、Ni。黏液+8%竹炭处理在降低污泥中多数重金属有效性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