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选择科学的评价基准是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相关行业或地方标准、土壤背景值、土壤临界值、土壤有效态含量、对作物的剂量效应值,其中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应用最为普遍。在分析了上列各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指出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应根据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灵活选择评价基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有机肥对菜地进行施肥作用,研究其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有机肥施用后,土壤中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重金属镉含量土略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一级标准,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他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一级标准。说明EV-生物有机肥在大田施用过程中,没有重金属富集效应,对作物生长及食品安全无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有机肥对菜地进行施肥作用,研究其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改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有机肥施用后,土壤中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重金属镉含量土略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一级标准,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他元素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一级标准。说明EV-生物有机肥在大田施用过程中,没有重金属富集效应,对作物生长及食品安全无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评价土壤环境质量优劣的尺度和依据,我国的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发布实施迄今已近10年,不仅已被各地广泛采用,也为有关部门制订其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引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由于土壤的复杂性和科研工作的不足,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通过对国内外环境质量标准现状的调查,探讨了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修订标准的新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以GIS技术为依托,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单项污染指标描述该项元素污染程度,以综合污染指数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本文以抚宁县为例,应用GIS技术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该县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输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图和相应数据。评价方法可行,评价效率高,评价效果直观性强。  相似文献   

6.
彝良小草坝天麻GAP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天麻GAP基地进行自然地理环境状况调查及大气、水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研究该区域是否适宜开展天麻GAP基地建设。结果表明:小草坝天麻GAP基地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GB 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水源环境质量达到GB 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一类水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昭通市彝良县小草坝的自然地理环境状况和环境质量均完全符合GAP的要求,适宜于开展天麻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恩施市太山庙黄连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TSP(粉尘)4项重要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土壤重金属及农残各项指标,全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质量标准的规定;水源结果均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2005)》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萝芙木种植基地土壤、灌溉水质量进行评价,为萝芙木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土壤环境质量按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检测;灌溉水质量按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进行检测;种植基地药材质量按WM/T2-2004《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结果]土壤质量达到GB15618-1995Ⅰ级标准,灌溉水质量达到GB5084-2005要求,药材质量达到WM/T2-2004要求。[结论]种植基地土壤、灌溉水质量完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相关要求,适合作为萝芙木药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恩施巴东玄参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氟化物、TSP(粉尘)4项重要指标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土壤重金属及农残各项指标全部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质量标准的规定;水源结果均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宁夏农村25个有代表性的涉及种植、养殖、旅游、生态等类型村庄的土壤调查监测,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为评价依据,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在125个土壤监测点中,镉、汞、砷、铅、铬5个项目全部达到二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土壤污染等级为Ⅰ级,属清洁安全级别,含量与该元素的背景值相当,说明宁夏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农村土壤环境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对现试行的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提出几点修正意见:建议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为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应采用:P 综 ≤0.85 ,非污染 ;0.85

2.56 ,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报讯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修订草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位负责人介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对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直接修改,适用于农田、果园、茶园、牧草地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修订草案删除了现行标准中"一刀切"规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要求与生产基地选择 (一)环境要求 有机蔬菜生产需要在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首先,基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环境空气符合<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质量标准;其次,有机地块排灌系统与常规地块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灌溉水质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质量标准;第三,土壤耕性良好,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至少要达到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对聊城市十五里元镇高产粮田100个土壤样品中铜、锌、铅、镉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十五里元镇高产粮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161,处于轻度污染状态;4种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未超标,但镉污染达到警戒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障太湖流域稻米安全,采用建立土壤-稻米镉传输模型及基于模型输出结果的地质统计学方法筛选稻米禁产区.监测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本区域稻田土壤Cd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0.3 mg·kg-1)的比率为4.85%,2005年的监测结果与60年代背景值相比土壤Cd平均含量增加了50%.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晚稻及高、低吸收型早稻土壤-稻米Cd传输模型.结果表明,除水稻自身内因影响其对土壤Cd的吸收外,在大田条件下土壤Cd含量、Zn含量、土壤pH值、土壤质地(土壤粘粒含量、土壤砂粒含量)等是影响水稻吸收Cd的主要环境因子.以土壤-稻米Cd传输模型输出结果为数据源,采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序贯高斯条件模拟值法计算研究区不同类型稻米禁产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有0.05%的区域种植晚稻存在超标情况,1.47%的区域种植高吸收型早稻存在超标情况,所有的稻田如种植低吸收型早稻都不会导致稻米Cd超标,这一结果与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值筛选的3.3%的超标区有较大的差别性,说明仅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为依据筛选稻米禁产区有其应用限制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东明煤矿堆土场外围东南侧牧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距离堆土场10、100、500 m的3个样带及其土壤下0~5、5~10、10~20、20~30 cm深度范围内Cr、Cu、Zn、Cd、Pb、As和Hg 7种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明煤矿堆土场东南侧不同样带同一深度下Cr、Cu、Zn、Cd、Pb、As和Hg 7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随着距离和深度的改变,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增大的趋势;同一样带不同深度下土壤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是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不断向深层土壤进行转移积累。7种重金属含量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值,符合牧场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桂平市稻田生态区的土壤酸化和镉污染风险程度,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广西桂平市稻田生态区土壤的酸化和镉污染现状,对土壤pH的变异及土壤镉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以741个稻田土壤样本及其对应的稻米样本为对象,分别采用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两种国标对稻田土壤的镉污染风险进行分类评定,比较稻田土壤镉含量和稻米镉含量超标或不超标的吻合与背离程度.[结果]广西桂平市稻田pH≤6.5的酸性土壤占比79.35%,土壤镉含量范围为0.004~2.456 mg/kg,平均值0.191 mg/kg,变异系数102.63%,在广西稻田生态区中土壤全镉的水平相对较低,需管制的土壤镉中重度污染区占比较小.按照GB 15618—2018得出的土壤镉超标率较GB 15618—1995降低7.16%(绝对值,下同),评价结果吻合度(置信概率)(87.84%)提高4.58%,背离度(否定概率)同步降低4.58%,但两种国标的置信概率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广西桂平市稻田生态区土壤酸化严重,但稻田土壤镉的污染程度较低,需管制的土壤镉中重度污染区占比较小.除矿区周边稻田外,稻米镉暴露可能起因于稻田土壤的酸化.  相似文献   

18.
新泰市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泰市农田土壤中Cu、Zn、P11、Cd、Cr、Ni、Hg、As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评价方法来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并在GIS软件支持下,通过空间差值分析了研究区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除Zn和Cd的个别采样点超标外,其余6种重金属的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618-1995)二级标准的限值内;从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来看,Zn和Cd的空间分布极其相似,其余6种重金属的分布各有规律,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由此得出,引起新泰市农田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Zn和Cd的污染;该研究采用的评价标;住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如以当地的土壤元素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则该地区的土壤污染将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无公害茶园建设 (一)生产基地选择 1.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 2.用水质量: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质量标准。有机茶基地生产:加工用水必须达到《地面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和《生活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3.土壤质量: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大于1.5%,pH值4.5~6,土壤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1无公害栽培地选择应选择3km内无污染源,环境条件良好的地方,大气、灌溉水、土壤要分别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生产田用水质量标准(GB5084—1992)、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品种选择选择抗病、生长快、品质好的品种,如五月慢、四月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