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沉床技术在水环境改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沉床技术是利用沉床载体和人工基质栽植大型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进行原位修复的一种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大型水生植物是该技术的核心。人工沉床技术中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作用机理包括:①直接吸收营养物质和富集重金属;②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悬浮物和高分子有机物,提高水体透明度;③释放氧气,提高水体DO含量;④通过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和细菌生长;⑤为微生物活动提供附着载体和氧源,形成植物-微生物的协同净化。然而,以往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在水底直接栽植易受水体透明度、水深等条件的制约,成为高等水生植物在低透明度和水深较大的重污染水体修复应用的重要障碍。而人工沉床技术可以通过床体升降人为调控植物在水下的深度,克服水深、透明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制约,易于实现植物种群优化配置和群落构建,而且有利于植物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将为利用高等水生植物修复透明度低、水深较大或水位变化较大的重污染水体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目前,许多国家开始用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水体植物修复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污水.经过植物的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分子也有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成果,将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机理,归纳为两方面∶植物能够提供碳源促进反硝化作用和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湿地酶的作用,植物本身的同化作用仅占全部作用的很小一部分,约为2%~5%。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植物去除氮、磷的因素和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王琳  李季  康文力  张琴  李银金  屈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69-1570,1572
介绍了城市景观水体的特点、污染来源及其污染状况,并且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景观水体的各种污染控制和管理措施,详述了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技术,指出了目前的各种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微生物、水生动物、水生植物之间的结合,尤其是不同方法、技术的综合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物理、化学、生物-生态3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工艺核心及适用范围等技术研究进展,其中物理技术包括截污分流与引水冲污、底泥疏浚、曝气复氧,化学治理技术包括化学除藻、化学固定,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强化、植物净化、人工湿地、生物膜净化及组合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提出了河道水体修复涉及学科多,应该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最后对河道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富营养化水体的物理-生态修复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水体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一条创新的治理技术路线。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等)、培养和接种的微生物、水生动物(如浮游动物水蚤和螺蚌鱼类等)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发展综述,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对水生生态系统快速恢复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而水体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一条创新的治理技术路线。物理-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包括浮游植物如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等)、培养和接种的微生物、水生动物(如浮游动物水蚤和螺蚌鱼类等)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发展综述,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对水生生态系统快速恢复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城市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要,公园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活动场所,对公园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1水体植物配置水体是公园最为重要景观,在景区中占主导地位,借助植物可创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1.1水面植物配置以水面作为画布,配置丰富多彩的水生植物。根据不同的水质、水深配置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如果水质较差,为净化水体可栽植水葫芦,但应使其在一定范围内生长,利用其优点,避免其危害。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并介绍了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包括化学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并针对生态修复技术开展综合示范。该技术通过底泥基质改良—植物—土著微生物综合治理湖库底泥重金属污染,采用底泥基质改良剂改善底泥生态环境,为植物生存与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质,通过耐性植物以及土著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底泥中的重金属进行转移、转化及稳定,以达到降低重金属毒害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春  蒋薇薇  周鹏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14-12615,12618
对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机制,即水生植物对营养物的去除、对藻类生长的抑制及净化水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同时指出,水体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与微生物协同降解机制和植物化感抑藻机制的深入研究应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三峡库区水体氮、磷的富营养化情况,人工模拟三峡库区水生生态系统,栽植鸢尾、菖蒲和石菖蒲3种水生植物,开展利用水生植物净化三峡库区水质的研究.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的存在对调节水体的pH值有一定作用;(2)人工种植适合于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生长的植物,对库区污染水体中的氯、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不同植物的去除率有所不同;(3)3种水生植物对氮、磷的去除能力不同.对TN和NO-3-N的去除率高低排序为菖蒲,鸢尾,石菖蒲;对NH+4-N和TP的去除率高低排序为菖蒲,石菖蒲,鸢尾.初步认为三峡库区以种植菖蒲较好.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净化受污染水体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有利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基于此,选取7种水生植物,3种污水水质,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在高、中、低污染胁迫下对污水中总氮(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种植物对污水中的TN均有一定程度的净化作用,2种挺水植物+1种浮水植物+2种沉水植物的配置,对TN净化效果好于单种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3.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向辉  李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902-5905
围绕近年来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成果,对于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作用机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富营养化水体水生植物修复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成果,将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机理,归纳为两方面∶植物能够提供碳源促进反硝化作用和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湿地酶的作用,植物本身的同化作用仅占全部作用的很小一部分,约为2%~5%。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植物去除氮、磷的因素和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Cr(Ⅵ)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我国Cr(Ⅵ)污染的状况及毒性,然后重点介绍了铬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以及研究现状,包括铬污染水体的微生物还原、微生物吸附、植物吸附,以及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还原及植物修复.相对于植物修复而言,微生物在治理Cr(Ⅵ)污染水体及土壤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城市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植物修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克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62-7464,7466
针对城市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困难的现状,分析了湿地植物在重金属污染水质中的修复作用,通过开展试验将不同的湿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不同pH值对湿地植物去除重金属离子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植物芦苇对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修复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滤除水体中的重金属例子;最后对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污水的修复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于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湿地植物干预治理城市重金属污染水环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水生植物能够为水体中的各类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还能通过过滤和吸附水体中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于2015年夏季和秋季水生植物生长旺盛期对于桥水库大型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生物多样性分析。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大型水生植物17科24属25种,经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于桥水库大型水生生物种类相对贫乏,生活型较单一;二是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三是水生生物分布面积较广,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湖泊水体污染,富营养化严重,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具有低投资、高环保的优势。本文通过探讨水生植物对湖泊水体的净化作用,整理出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途径,对影响水生水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因素展开讨论。以居延海为例,对水生植物不同种类如茭白、黄菖蒲、黄花鸢尾等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作比较,选定出适合居延海移植的种类,以期为类似的浅水型湖泊改善水体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池塘水质净化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源有机污染物含量较高,通过处理池曝气沉淀净化,经初步处理后水体进入净化池,在净化池中应用传统机械增氧方法,增加了微生态制剂与种植根系发达的挺水、漂浮沉水水生植物,以增强吸附、分解水体中大量富积的有机物与有毒、有害物质;经过综合净化处理,水质达到无公害淡水养殖水质检测。利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与其他物理、化学及工程的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能耗小、治理效果好,对环境扰动小,有利于资源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美化环境价值,有利于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应用生物进行池塘微生态环境修复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宋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97-8598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介绍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常用的治理方法,并对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详细介绍。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水生动物修复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富营养化水体治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