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多由精粗饲料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驰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致。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100%。最近,在本公司的河北大曹庄服务点,笔者为当地奶农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受到当地奶农的称赞。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整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的发生多由于在饲养上精、粗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弛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至。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的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了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而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了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达到100%。特别是最近在罗威特动物营养有限公司河北大曹庄服务点,为当地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当地奶农对罗威特公司这种精湛的技术和专业服务的做法赞口不绝。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方法,促进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方法本病主要用手术疗法和对症治疗,本手术采取了左右腹部同时切口的方法。结果在实习过程中收治了2例真胃变位的奶牛,其中,1例是真胃左方变位因按时紧急手术治疗后完全康复。1例因病程较长,手术治疗无效;淘汰处理。结论手术时间越早,治愈率越高,复发以及淘汰率也低。一旦确诊后,立即进行手术,治愈率高,所以,治愈率的高低必须建立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本文从发病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真胃变位多发生于2~3胎次年轻高产奶牛,且多在产后30d内发生;手术疗法治愈率高于保守疗法;不同术部进行手术只是难易度的差别,对治愈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严重紊乱、导致营养代谢失调的急性外科病,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临床上以真胃左方变位最常见,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规模的扩大,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外早在50年代就有该病的报道,特别是一些奶牛养殖业发达的国家。黑白花奶牛的发病率高达1.5%以上。而我国对本病的研究相对滞后,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奶牛饲养相对粗放,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不高:另一方面是我国兽医工作者对真胃变位的认识不足。许多真胃变位病例得不到确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奶牛饲养量的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再加上大量饲喂精料,盲目追求高产,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人们对本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尤其是我国大中城市的近郊区,该病的发病率很高。个别地区发病率达8%-10%,其中产后发病的高达85%以上,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研究报道很多,但多限于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有关病因和发病学的研究极少,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每年仍有大量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死亡。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本病或者是治愈后产奶量持续低下。基于此点,有必要对该病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真胃左方变位为主,综述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以供兽医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一种由于真胃弛缓或真胃机械性转移所致的奶牛常发性胃肠疾病之一。对奶牛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制约着奶牛的养殖效益。为此,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案诊治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先后治疗83例,治愈78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归纳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真胃变位属于常发病,发病率较高,笔者在奶牛疾病的诊疗中,曾确诊6例真胃变位病例,并对病牛进行手术治疗,治愈4例,手术后死亡2例。  相似文献   

8.
真胃扭转是奶牛的常发病,特征是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臌胀、腹痛、酸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的综合症。笔者从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确诊该病12例,其中:右方变位8例,左方变位4例。经过剖腹实施手术治疗,治愈11例,死亡1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真胃变位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由于目前奶牛价格偏低,手术费用偏高,一头奶牛费用需1000元左右,手术风险大,而且有复发的可能。当奶牛诊断为真胃变位时大多畜主都是以淘汰处理,造成了很大损失。近几年笔者对42例奶牛真胃左方变位进行治疗,共治愈25例。现就把笔者采取用穿刺放气治疗真胃左方变位的方法介绍如下,谨与畜牧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0.
真胃变位是奶牛临床病中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多发生于妊娠前后。其解剖学位置的改变导致正常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紊乱。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药物治疗和滚转疗法效果都不大,尽快采取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途径,但目前手术治疗的方法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11月至今,笔者在3年多的时间内共诊断出610头奶牛真胃变位,直接判定淘汰42头,完成568例真胃变位手术,从发病原因、诊断、手术路径、固定方法、术后护理和预防本病等方面做了分析。1病例分析在手术治疗的568例奶牛真胃变位中,初产奶牛发病493头,占总发病数的86.8%;2~4胎  相似文献   

12.
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至腹腔左侧,置于瘤胃与腹壁之间,称左方变位。近年来,我县养牛业发展迅速,由于坚持选种选配奶牛的质量和生产水平都不断提高,随着奶产量的不断提高,奶牛的疾病,尤其是危害较大的真胃变位与日俱增,手术疗法是治疗真胃变位的有效方法,治愈率在90%以上,我站于98年10月17日至99年6月24日收治奶牛真胃左方变位6头,用翻转法治愈,随访至今没有复发,用翻转法治疗简便易行,养畜户易接受,诊治经过介绍如下:1症状初期呈前胃驰缓或积食症状,各别牛病初伴有轻度的腹痛症状,产奶量突降一半甚至更多,粪量减少,只拉一些糊状稀粪,瘤胃蠕动…  相似文献   

13.
119例奶牛真胃移位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02年春至2005年上半年,笔者与同事在四川雅安地区先后治疗了119例真胃移位的奶牛,确诊后实施手术疗法,114例恢复,治愈率95.8%。119例真胃移位的奶牛,其中110例为左方移位,占92.4%;9例为右方移位(真胃扭转),占7.7%。现将其诊断与手术治疗情况汇报如下:1诊断1.1发病情况119例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真胃变位发病高峰是产后30天内;肥胖高产牛多发;冬季发病率高。真胃的正常位置是在瘤胃和网胃的右侧腹底,正中线偏右。奶牛真胃变位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笔者所在牛场做了6例真胃左方变位手术,成功4例,治愈率达到66%,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发病原因1.1牛场饲喂的谷物饲料包括玉米和玉米青贮,因此从瘤胃进入真胃的流动量增多,引起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高,抑制真胃的运动,真胃产生了大量的气体。由于真胃内含有大量的气体,胃大弯向上扩张,真胃就容易向上移到瘤胃前囊和网胃之间,最  相似文献   

15.
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围产期内常发的疾病之一,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主要发生在分娩后。发病后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疗法。养殖场治疗场所的简陋,手术期间难免会造成污染,导致疾病愈合速度减慢,也致使其他病原微生物进入病牛体内,导致其他疾病的感染,做完手术的牛,生产效益和健康程度严重下降。笔者将近年来在奶牛真胃变位的临床治疗情况作以阐述,为以后对于规模化牧场奶牛真胃变位治疗提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真胃扭转是奶牛的常发病,为真胃顺时针扭转(真胃右方位)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其特征是真胃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置,呈现亚急性扩张、积液、膨胀、腹痛,酸中毒和脱水等幽门阻塞的综合症。笔者从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确诊出奶牛扭转病12例,其中:(右方位变位8例,左方位变位4例)。经过剖腹实施手术治疗,治愈11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8.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9.
奶牛真胃左方位变位这一疾病,将随着奶牛存栏数的日益增加,高标准集约化圈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引起兽医临床的重视。该病一般呈慢性经过。病程迁延数周,若不及时的确诊,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最终多死于病情恶化或真胃穿孔所致的腹膜炎及急腹症。早期的手术整复疗法对该病有较高的治愈率,现将我站手术整复三例较为典型的病例做如下论析,以供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20.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称为后方变位,人们习惯于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关于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记载已有百年历史(Carougean和Prestat,1898),自1950年由Begg氏和Ford氏描述和确认以来,近50年内,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也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成为威胁奶牛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中,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最高。要预防真胃变位的发生,就需要研究和探索真胃变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该疾病的发生。真胃变位的发病因素较多、较为复杂,迄今为止,人们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一致性结论,但认为真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病因相似。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对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