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养鱼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然而,养鱼与晒田、追肥、施药等措施之间存在着矛盾.稻田养鱼如何过好这三关呢?1.晒田;晒田前疏通鱼为、鱼溜.保证沟、溜畅通;晒田时放水速度要慢.使鱼有充足的时间游进鱼沟、鱼溜.晒田期间.鱼沟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鱼溜水深保持80~100厘米之间,同时应随时注意鱼情.发现鱼浮头立即向鱼沟、鱼溜注入新水.晒田完毕及时灌水。2.追肥:农家肥和化肥一股对鱼毒性较低.但应控制好用量.追施人畜粪要充分腐熟,每公顷每次用量不通过2250千克.追施化肥要少量多次,分片施用.每公顷每次…  相似文献   

2.
夏天,由于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水质易污染,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鱼类的大批死亡。为确保稻田养鱼安全度夏,必须抓好以下五项措施: 一、经常疏通鱼沟、鱼溜:夏季,由于鱼类的摄食量增大,残饵、排泄物过多,加上鱼类的活动旺盛,鱼沟、鱼溜极易被堵塞,使沟、溜内的水位降低。为此,应每3~4天进行疏通一次,确保鱼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鱼溜深60~80厘米,并做到沟沟相通、沟溜相通。 二、保持稻田养鱼水位:如水位过浅,易引起水温发生突变,可导致鱼类大批死亡。因此,稻田养鱼的水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现将该技术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1稻田的选择与改造养殖革胡子鲶的稻田,应选在光照充足、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防洪条件好的地方。在养鱼前,对田埂可结合种稻整地加以修整,田埂要加高至40~50cm,加宽至30cm,并夯实。在稻田内要开挖鱼沟和鱼坑,鱼沟宽100cm,深50~80cm,在稻田中呈“田”或“井”字型,要求沟沟相通,并在各交叉点上挖深100cm,面积6~10m2的鱼坑。稻田中鱼坑鱼沟的面积以不少于稻田总面积的5%~8%为宜。在稻田的进、排水口还要安装…  相似文献   

4.
1.稻田养鱼的环境条件(l)水源、水质。水源必须充足,排注水方便,不受旱、涝影响。水质良好,无污染,应符合GBI1607标准。(2)土壤。以土质肥沃,保水力强,pH值呈中性至微碱性的壤土、粘土为好,尤以高度熟化、高肥力。灌水后能起浆、干涸后不板结、保水保肥力强的稻田为最理想。2.养鱼稻田的准备(1)加高加国田埂。饲养鱼种的稻田,田埂应加高至0.5-0.7米,饲养食用鱼的稻田田埂应加高至0.7-l米,田埂的宽度0.4-05米,并捶打结实,不塌不漏。(2)开设鱼溜、鱼沟。鱼溜是指在养鱼稻田的田边或中…  相似文献   

5.
(一)养鱼稻田的选择 凡有水源能种水稻的田都可养鱼。但是,要获得鱼的优质高产,养鱼的稻田最好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的田。且水质无污染、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或偏碱性(pH值6.5~9.5),保水力和保肥力强。沙土或重沙性壤土的渗漏田,不保水、不保肥的田,水质污染的田都不宜养鱼。对稻田面积大小无要求,一般面积小于1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田宜于苗种培育,1亩以上的稻田可养殖成鱼。  相似文献   

6.
1稻田准备1.1条件应选择便于看护、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1.2改造与建设⑴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m、沟深0.6-0.8m。面积在20-30亩之间的稻田还需加  相似文献   

7.
启珍  夏村 《湖南饲料》2001,(3):30-30
夏天,由于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加上鱼类排泄物剧增,水质易污染并导致缺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鱼类的大批死亡,给稻田养鱼造成损失。为确保稻田养鱼安全度夏,必须抓好以下五项措施: 一、经常疏通鱼沟、鱼溜夏季,由于鱼类的摄食量增大,残饵、排泄物过多,加上鱼类的活动量大,鱼沟、鱼溜极易被堵塞,使沟、溜内的水位降低,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为此,在夏季应每3~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从江县"稻-鱼-稻"高效综合种养技术,包括:稻田选择和设施、水稻品种选择和秧苗培育、水稻移栽定植、鱼种投放及日常饲养管理。测产表明:"稻-鱼-稻"高效综合种养模式下,每667 m2从江田鱼产量97.5 kg,头季稻产量528.5 kg,次生稻产量170 kg,经济产值7 204.8元,比单季"稻-鱼"种养模式增加850元,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9.
工程式稻田养殖,即在稻田中开挖鱼沟、鱼凼, 利用“稻鱼共生,优势共生,优势互补”的原理,进行稻田生产综合开发,从而实现“稻鱼增收”的目的。在日常管理中,应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怎样妙用人粪尿养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不仅能促进稻谷生产,提高产量,又能增收水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下面介绍几种稻田养鱼的方式和技术要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一)平田式 此种方式要求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50~70厘米,顶宽50厘米左右。田内开挖鱼沟或鱼溜,沟深30~50厘米,沟的上面宽30~50厘米。沟的设置形式为在稻  相似文献   

11.
由于稻田养鱼、养鸭,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消灭了大量的害虫,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也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黑龙江省创业农场“稻、鱼、鸭”生态农业,面积已发展到2万多亩。现将该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一.田间工程:根据每块稻田的实际情况挖“口”字型、“日”字型或“田”字形鱼沟,沟深30厘米,沟宽40厘米,每块稻田挖2-4个鱼溜,鱼溜长宽1米,深60厘米。二.养殖品种:鱼种以鲁鱼为主,搭配少量的草鱼、鲫鱼、鲢鱼;鸭以本地鸭、北极寒鸭、番鸭和落地鸭等市场畅销品种为主。三.放…  相似文献   

12.
三、青虾稻田养成技术 1.稻田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养殖青虾要选择进排水比较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田块,要求田埂、田面不渗不漏,保水性能好,土壤肥力强。每块稻田以8~10亩为好。田间工程以宽沟式田间工程为主,可沿稻田田埂内侧2~3米处,开挖宽4~6米,深0.8~1米的环形沟,并利用一段环形沟加宽加深,挖成宽8~10米,深1.5米以上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蟹是稻、鱼、蟹混养,互利共生的好方法,为保证成功获得丰收,要抓好以下关键: 一、选好田块,建好养殖工程。 应选水质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保水好、连片面积较大的低洼、浅滩。养殖工程包括开挖围沟、田间条沟、蓄水暂养池及四周田埂加高夯实,沟与沟、沟与塘相通。成蟹养殖沟宽一般3~6米、深1米,根据田块大小,条沟间距约15~30米,沟深可略浅,如养殖扣蟹深度可  相似文献   

14.
稻田生态养鸭技术具有投资省 ,见效快 ,节约场地 ,简便易学等特点。由于在养殖生产过程中 ,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 ,所以所生产出的稻谷、活鸭和鸭蛋皆为绿色食品 ,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1 稻田选择与准备稻田的选择整理 :养鸭的稻田要选在交通和电力方便的地方。面积一般 1 50 0~ 2 50 0m2 ,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符合国家用水标准 ,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一经收割离田 ,要及时搞好规划设计和整修。稻田四周可开挖宽 2~ 3m ,深 1~ 1 2m的环沟 ,田内可每隔 2 0~ 30m挖田沟 1条 ,沟宽 30~ 50cm ,深约 30c…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山区稻田"一季稻+再生稻+鲤"综合种养集成工艺技术模式,以期解决广西山区稻田传统耕作方式经济效益低下及增加农民收入制约瓶颈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改造山区稻田0.15 hm~2,开展稻田养殖工艺设计及改造,获得每666.67 m~2试验田平均产鱼71.76 kg,平均产稻848.87 kg(其中一季稻500.17 kg,再生稻348.7 kg),平均投入3 769.5元,平均产出6 488.1元,平均利润2 718.6元,投入产出比1∶1.72,投资收益率72.12%;对照田采用传统单一耕作模式,只种植收获水稻,每666.67 m2平均产稻848.87 kg,平均投入2 690元,平均产出2 894.8元,平均利润204.8元,投入产出比1∶1.08,投资收益率7.61%,投资收益率只占试验田模式的10.6%。建立核心示范基地13.3 hm~2,示范推广应用475 hm~2,每666.67 m~2平均稻谷产量提高35.5%,平均综合产值提高124.1%,平均纯利润提高12.3倍。本研究集成技术通过设计改造稻田田基,配置坑沟式养殖结构、鱼坑大棚、配套种植瓜菜果藤蔓植物,采用种植一季稻+再生稻技术方法,养殖的三江稻田鲤为富硒水产品,含锌、铁、钙量高,肉味鲜美,提升了产品质量,综合经济效益明显,形成了具有山区稻田推广应用价值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稻田养蟹业已成为河蟹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广大农民致富的好门路。现将稻田养蟹的一些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稻田选择。用来养蟹的稻田必须排灌方便,大旱不干,大涝不淹,土质以粘土为好。 二、开挖蟹沟。一般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沟深0.5~1.0米,沟宽1.0~2.0米。如稻田面积较大,还应开一至数十条“十”字沟,一般蟹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0~30%。在排水口一面的蟹沟,应适当宽深一  相似文献   

17.
, 《江西饲料》2012,(5):37-38
1 稻田准备 1.1条件 应选择便于看护、地面开阔、地势平坦、避风向阳、安静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能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 1.2改造与建设 (1)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形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 m,沟深0.6~0.8 m.面积在1.3~2 hm2之间的稻田还需加挖“十”沟,面积超过2.7 hm2的,需加挖“#”沟. (2)加高加宽田埂.利用挖环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打紧夯实.改造后的田埂,要求高度在0.5 m以上,埂面宽不少于1.5 m,池堤坡度比为1∶1.5~1∶2.  相似文献   

18.
淮南市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基础上,积极探索,提出亩产千斤稻千斤鱼生产模式。两年来,试验的14.7公顷稻田平均亩产稻520公斤,鱼490公斤,最高产稻560公斤,产鱼740公斤,平均亩产值5200元,纯收入30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千斤稻千斤鱼生产技术如下: 1.田块:选择水源方便、不易受旱涝浸袭的田块。面积1亩左右,大田尽量分割成小块。在麦子、油菜收割后,立即施足基肥,翻田耙地。同时开出鱼沟和鱼坑。  相似文献   

19.
巧妙地利用冬闲田养鱼,既可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稻田病虫害,节约农药、化肥支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等诸多优点,是冬季农民增收的极好途径,值得推广。现将冬闲田养鱼相关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整田用于养鱼的冬闲田,宜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性能好的田块。晚稻收割后,将稻田翻犁一次,不必耙碎。并将田埂加固、抬高,保证蓄水70~80cm。在田中间开挖出″井″字形鱼沟,在进水口开出1m左右深度的鱼巢,保证鱼沟、鱼巢相通,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拦鱼网具防逃。然后,每亩施生石灰50~60kg,以杀菌消…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黔东南州黎平县、从江县、天柱县、雷山县的稻田鱼鸭复合养殖系统进行调研,在归纳传统养殖模式优势的同时,对鱼苗孵育、稻鸭育雏及投放等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促进稻田鱼鸭传统养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