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粮储备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低温储粮技术,仓型改造工程技术,CPYC散粮储藏喷油抑尘装置,储备粮品质监测系统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因在散粮进仓、倒仓机械化作业过程中,皮带输送机进料和抛料端等开放性尘源,以及作业结束后,仓内屋架、墙体清灰,而产生的大量空降粉尘,经重力沉降,在粮面上形成落尘后的几种科学实用、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和装置,并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和介绍。此项应用技术和装置,符合现代化仓储绿色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3.
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初级产业部 (QDPI)邀请 ,2 0 0 0年 12月 10~ 2 5日 ,由国家粮食局粮食行政管理司组织的粮食储藏环流熏蒸等新技术考察团一行11人 ,对澳大利亚粮食环流熏蒸及散粮流通技术进行了考察。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昆士兰州散粮流通公司下属的Malu粮食收纳库、Fisherman和AppletonDock粮食港口库、检测中心站 ,及新南威尔士州散粮流通公司下属的Kembla港口库的粮食储藏环流熏蒸技术、CO2 气调储粮技术和散粮流通技术装备等。考察期间还访问了澳大利亚小麦局有限公司(AWBLimited)和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控制稻谷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针对稻谷的储藏不稳定性,对高大平房仓散存稻谷进行了稻壳压盖密闭控温技术与常规储藏技术试验对照。通过定层、定点、定时对粮温、品质等数据进行检测和分析,在粮面采取稻壳压盖控温的条件下,能有效控制稻谷表层粮温的上升,隔热保冷效果明显,延缓了稻谷品质变化的速度,实现了稻谷的安全度夏储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集装箱散粮接卸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与原理,以及接卸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是一种简捷、高效、低成本的接卸装置。  相似文献   

6.
温度是稻谷储藏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低温储藏能有效抑制稻谷呼吸代谢、防虫抑霉、延缓其品质劣变。为更好实现低温储粮、保证储粮品质,不断完善和发展低温储藏技术是粮食储藏行业的长期目标。综述了稻谷低温保鲜储藏相关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为稻谷低温保鲜储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粮虫陷阱检测技术应用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储藏期为1年和9年的散存稻谷为试验粮食,并对粮虫陷阱检测器和扦样选筛法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粮虫陷阱检测器检测工作效率明显高于扦样选筛法.两种方法分析害虫群落物种组成、测定粮堆低密度和高密度害虫分布效果相似。说明粮虫陷阱检测器检测效果稳定,重复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强,是一种理想的储粮害虫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8.
粮情电子测控系统使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客观分析了该系统在我国粮食储藏中应用的现状,对系统安装、调试、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了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法国粮食储藏技术及工艺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国家粮食局2008年12月执行赴法国粮食储藏技术管理和标准培训所了解掌握的关于法国粮食储藏及技术应用方面的有关情况,包括港口库储粮技术、农户储粮技术、储粮害虫防治技术、储粮通风降温技术以及法国粮食主要储粮工艺与储藏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分析了法国粮食储藏技术应用及管理的特点,为我国粮食储藏工作拓宽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低温空调技术在粮食保鲜方面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谷物冷却机的工作原理、技术要求以及实现粮仓的通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无级调控,保持谷物所需的粮温和水分。并从抑制谷物呼吸损耗、防止虫危害、保持新鲜程度等方面对谷物低温空调储藏技术的优点、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讨论。文章还介绍了谷物冷却机的国外应用和国内发展状况,以及制冷空调技术和行业在谷物保鲜储藏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芝麻油纯度检验方法》的修订意义、工作任务来源以及与原标准的技术差异和重要测定环节;详细叙述了芝麻油纯度定性、定量检验方法、原理和所需试剂、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12.
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技术在烤烟烘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烤烟烘烤中燃料利用率,降低烘烤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研究采用1个供热炉设上下2个炉膛,实现正向和反向同时对向燃烧,对比研究了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设备和普通加热设备烤房烤烟烘烤性能。煤的燃烧充分,传统烟气中所含CO、CH4、碳粉尘等可燃物能得到充分、高效燃烧及利用。空载测试升温速率60℃/h,比普通烤房提高34℃;烘烤实载时,各阶段实测温湿度与目标温湿度吻合度高,完全能满足烘烤工艺的控制要求。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设备烤房平均每千克干烟耗煤量、耗电量、综合能耗成本分别比普通烤房减少0.31 kg、0.05 kWh和0.33元,降幅分别为17.73%、14.36%和17.46%;烘烤操作等日常用工成本较普通供热设备少0.52元,降幅43.93%,且对烟叶烘烤质量无明显影响。双层对向正反燃烧单体供热设备升温速度快,平面温度均匀,烘烤过程中温湿度控制精准,能有效降低烘烤能耗和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13.
叶片的灰尘对高光谱遥感中植被冠层反射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尘作为气溶胶的一部分由于沉降现象而附着于植物叶子的表面,当遥感探测器扫描植被冠层时,所得反射率数据就具有了一定的相似性。在平时我们处理卫星数据时忽略了附着于叶子表面灰尘的影响,没有把植被表面的灰尘作为影响因子考虑进去。随着探测器的发展,光谱分辨率的提高,灰尘对于某些波段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天气变化如降雨可以使植被叶片表面灰尘减少甚至消失,引起植被反射率发生变化,于是本文通过模拟降雨前后植被叶片反射率变化,来研究灰尘的影响程度大小。具体方法为采用ASD野外光谱仪分别测量小麦、冬青等植被采摘后表层附有灰尘的叶片和模拟雨水冲洗灰尘后的叶片。通过同一片叶子两次测得的不同数据处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 附着于植被冠层的灰尘对其反射率有很大影响。2. 没有去尘处理的叶片反射曲线不是灰尘反射曲线和经除尘处理的叶片反射曲线简单的线性叠加。3. 灰尘并不会造成“红边”移动,不会发生“蓝移”和“红移”。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区浮尘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淑红  任宜勇 《棉花学报》2000,12(2):101-104
本文根据新疆棉区30多个气象测站近40a浮尘日数资料,系统的研究了新疆棉区浮尘灾害区域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及其防御对策。结果表明,①新疆棉区浮尘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其中以南疆棉区浮尘灾害最严重,区域年平均浮尘日数在100d以上;东疆棉区浮尘灾害次之,区域年平均浮尘日数在50d以上;北疆棉区浮尘灾害最少,年平均浮尘日数仅10d左右。②新疆棉区年平均浮尘日数随年代增加的长期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即递减型、递增型、抛物线型,并对新疆棉区浮尘灾害的防御对策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明确煤粉尘的沉降特征及其对植物抗逆系统的影响,笔者通过室外定期收集降尘及室内植物生理指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孝义市梧桐镇某焦化厂储煤场周围下风向400 m范围的总降尘和煤粉尘的沉降规律,及其煤粉尘对该范围内所种植苗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距储煤场距离的增加,总降尘和煤粉尘的量显著减少,而苗期玉米叶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双氧化物岐化酶(SOD)、脱氢酶(CAT)、丙二醛(MDA)也均显著降低,尤其是SOD酶活性表现更为敏感。总之,煤粉尘的降落促进了玉米体内抗逆系统的防御能力,因而导致T-AOC、SOD、CAT抗氧化指标的增加,减少了对玉米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16.
精制茶厂不同工序茶尘物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尘是影响茶叶品质和损害制茶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茶厂精制车间茶尘的浓度、组成、和粒度的研究,为茶厂粉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试验采用在线检测、收集的方法,以红茶精制的5道工序各自所产生的粉尘为材料,设置近旁和1.2m处2个距离水平,于茶尘粒径≤2.5μm、2.5<φ≤10μm 分别在4h和8h时间条件下,进行浓度、组成及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浓度方面,当φ≤2.5μm时,最大值出现在分筛机,分别为65.321 mg/m3(近旁、8h)、47.354 mg/m3(1.2m、4h)和44.987 mg/m3(1.2m、8h),而当2.5<φ≤10μm时,撩筛机产生的茶尘浓度最高,分别高达29.667 mg/m3(4h)、26.919 mg/m3(8h);比较设备近旁和1.2m处,分筛机近旁>1.2m处,抖筛机和风选机与之相反,紧门机无变化。在组成与粒径方面,撩筛机和风选机可入肺茶尘数量是1.2m处>近旁,设备1.2m处可入肺茶尘数量占比最高达82.1%,出现在风选机;茶尘总粒度(包括φ≤2.5μm和2.5<φ≤10μm)为近旁<1.2m处,分别为59.7%、67.8%;紧门机两处不同类茶尘所占的比重均相同。上述结果说明,不同工序茶尘的物理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各工序茶尘物理特性差异与设备的机械性能、工艺参数及其空间布置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粉尘已成为中国北方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植物可吸附和截留大气中的粉尘,对其滞尘能力的研究可为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提供参考。本研究观测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山桃(A. davidiana)和中华钙果(Cerasus humilis)的叶形状,用面积仪测定面积、周长、长、宽,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叶面附属物及微结构;采用“收集-清洗-过滤-称重”的方法收集叶面滞留的粉尘;比较分析叶的形状、大小及其微结构与其滞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蒙古扁桃滞留小于10 μm的颗粒物能力相对较强,中华钙果滞留粒径大于10 μm(PM10)能力相对较大。叶的单位面积滞尘量是蒙古扁桃>中华钙果>山桃。叶面微结构影响叶面滞留粉尘的能力,粉尘主要滞留在叶毛周围,镶嵌在叶面沟状结构和气孔之间。单位叶面积滞尘量与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长成负相关关系,与叶宽/叶长之比值成正相关系,其中叶面积和叶长对滞尘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可视化柱塞式试验装置,对葵花籽进行出油压力测试试验。通过对葵花籽在7种不同加载速率下测得的出油压力,以及相应的出油应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葵花籽在压榨过程中的出油压力,为进一步研究葵花籽的压榨理论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许昌市街道灰尘粒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许昌市街道灰尘的粒度特征和判断其主要来源,利用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对2012年3月采集的许昌市街道灰尘样品进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许昌市街道灰尘以粉砂为主,其次是砂粒,粘粒含量最少。粒度呈三峰型尖锐曲线,第1众数为30~145μm,第2众数为4~15μm,第3众数为0.5~1μm,平均粒径在25.42~236.15μm,分选性差,负偏。许昌市街道灰尘粒度分布与现代尘暴降尘的粒度分布模式相似,说明许昌市街道灰尘沉积是风积作用的继续,即街道灰尘主要是由低空季风环流产生的粗粒粉尘和由西风环流控制细粒粉尘混合搬运的结果,同时建筑工地就地起源的粗颗粒物质导致部分样品粒径偏大,反映出建筑行为对街道灰尘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维度滞尘能力测定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研究了24种寒地植物的冬态滞尘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单位多维度滞尘量能够有效反映出各寒地植物树种的实际滞尘能力,具有较好冬态滞尘能力的寒地植物包括:紫丁香、红皮云杉、樟子松、银中杨等;冬态寒地植物的滞尘能力与植物宿存组织及其特征、分枝类型、枝干生长趋向及其特征等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