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繁殖母猪的核黄素营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守群 《养猪》2004,(1):4-5
核黄素,又称乳酸黄素、维生素B2,其化学本质为核糖醇与6,7-二甲基异咯嗪的缩合物。1933年,Ellnger和Koschara从蛋白和乳清中得到结晶核黄素,后来,在其它的各种食物中发现了核黄素的存在。在生物体内,它以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的形式存在,直接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生物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1932年,Warburg等因分离出核黄素或叫做“黄色酶”而受到赞誉。在此以后的数年里,这种水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性变得十分明显。在它的各种辅酶形式中—FMN(黄素单核苷酸)和FAD(黄素腺膘吟二核苷酸)—已广泛地认为核黄素是能量代谢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郊区千家万户饲养“AA”肉鸡的数量不断增加,为活跃市场做出了贡献。但因种种原因,各户患核黄素缺乏症的“AA”雏鸡群数量很大,死亡也很严重,有些户的雏鸡全群死亡,直接影响了养鸡业的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努力,曾对许多批鸡群进行了研究试验与饲养实践,对防治“AA”肉用鸡雏核黄素缺乏症,已取得了新经验。一、核黄素的作用及其不足所引起的症状:核黄素作为黄素蛋白的成分,细胞中黄酶的主要结构为黄素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黄酶参与能量代谢,在生物氧化的呼吸链中传递氢原子。同时,黄酶中的 D 与 L—氨基酸酶化酶参与蛋  相似文献   

4.
取1日龄超级星布罗商品代肉仔鸡140只,分成7组,其日粮核黄素水平(mg/kg)分别为0.4,2.4,4.4,6.4,8.4,10.4,12.0,饲养至56日龄,对其体增重、饲料效率、肝脏总黄素(黄素腺嘌吟二核苷酸、黄素单核苷酸和核黄素的总称)浓度、肝脏总黄素绝对量及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BGRAC)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与日粮核黄素水平极其相关(P<0.01).当日粮核黄素水平低于6.4mg/kg时,BGRAC与日粮核黄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605);同时,BGRAC同其余各指标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认为,BGRAC是评价肉仔鸡核黄素营养状况灵敏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日粮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试验采用360只21日龄ArborAcres商品代肉仔鸡 ,随机分成6组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20只鸡 ,公母各半。试验期为5周。研究日粮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核黄素水平分别为0、1.6、5.2、12.4、23、48mg/kg。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条件下核黄素添加水平对21~42日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无显著影响 (P>0.05)。添加12.4及23mg/kg 核黄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了43~56日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 ,分别增高30.66 %和35.70 % (P<0.05) ,但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黄素可以显著降低肉鸡的死亡率 (P<0.05) ,显著降低热应激条件下生长中期肉鸡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 ,在试验中期 (4~6周 ) ,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黄素日粮可以降低肉鸡14:00的呼吸率 ;在试验后期 (6~8周 ) ,添加12.4mg/kg 水平的核黄素日粮可以降低肉鸡9:00的呼吸率。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 ,将日粮核黄素水平提高到48mg/kg有降低肉鸡生长后期肛温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6.
选用288只体重相近新扬州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4种不同核黄素添加量(0、3.6、7.2 mg/kg和14.4 mg/kg)日粮,探讨核黄素添加量对新扬州仔鸡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核黄素能够增加新扬州仔鸡平均体重,但差异不显著(P>0.05),7.2 mg/kg和14.4 mg/kg核黄素添加量能够降低腿病发生率和死亡率.(2)新扬州仔鸡血液谷胱甘肤还原酶含量与核黄素添加量呈显著或极显著递减趋势.(3)核黄素添加量能够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14.4 mg/kg核黄素添加量显著增加56日龄新扬州仔鸡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  相似文献   

7.
日粮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采用360只21日龄Arbor Acres商品代肉仔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试验期为5周,研究日粮核黄素水平对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日粮中添加的核黄素水平分别为0、1.6、5.2、12.4、23和48mg/kg。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的核黄素均可以显著降低肉仔鸡的死亡率(P<0.05)。不同添加水平的核黄素对热应激条件下42日龄、56日龄肉仔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添加水平的核黄素显著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42日龄肉仔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随着日龄的增长,添加5.2、12.4、23和48mg/kg水平的核黄素可以显著提高肉仔鸡56日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P<0.05)。由此得出:添加2倍于NRC水平的核黄素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仔鸡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降低肉仔鸡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玉米──豆粕型日粮一般都缺乏核黄素。BASF公司的家禽营养学家NelsonWard博士研究指出,NRC推荐的核黄素需要量已不适应用现代化育种手段培育出的肉用仔鸡和火鸡,也不符合现代化饲养条件下的肉仔鸡和火鸡对核黄素的需求量。高能量日粮、高生长速度和长期处于应激临界状态下的肉用仔鸡和火鸡对日粮中的核黄素需要量要比NRC推荐的需要量高。另外,垫草中硼的蓄积也刺激肉用仔鸡和火鸡对核黄素的需要。NelsonWard博士研究表明,核黄素的缺乏能降低皮肤胶原蛋白含量,导致结缔组织疏松,降低皮肤张力,伤口愈合缓慢。肉用仔鸡、火鸡需要…  相似文献   

9.
肉用仔鸡腿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等技术的发展,肉鸡的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肉用仔鸡腿病的发生率,大约在5 %左右。腿病使肉用仔鸡采食发生严重障碍,导致生长速度下降,严重时可引起死亡。Morris(1993)的调查表明,美国每年因肉用仔鸡腿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08~12亿美元。现将引起腿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 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1是鸡碳水化合物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在谷类及其加工产品、黄豆粉和苜蓿粉中含量较多,在正常日粮中维生素B1不会缺乏。但维生素B1在碱性环境中或加热可遭破坏。维生素B1缺乏时,…  相似文献   

10.
黄素,即维生素B_2,是猪日粮中必须补充的五种主要B族维生素之一,因为其在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的含量都不足。为测定妊娠及泌乳母猪对核黄素需要量的研究很少。这些实验的结果表明,核黄素对于正常的繁殖功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某些结果表明,初情期后的新母猪缺乏核黄素,其卵巢就会停止周期性活动,但无其它明显的缺乏症。怀孕母猪如果缺乏核黄素就会早产、死产,并发生仔猪产后死亡。  相似文献   

11.
选用288只体重相近1日龄新扬州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4种不同核黄素添加量(0、3.6、7.2 mg/kg和14.4 mg/kg)日粮,探讨核黄素添加水平对新扬州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扬州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重量均随日粮核黄素添加量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但各处理组作用效果不相同。(2)新扬州仔鸡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及其百分比均与核黄素添加量增加呈递增趋势,但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各核黄素添加组均能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但添加7.2 mg/kg和14.4 mg/kg核黄素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抗体水平。本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适量核黄素能够提高家禽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肉仔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维生素E对其生物学利用率的影响.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鸡.试验日粮参照AA肉仔鸡推荐标准配制,4个处理的日粮维生素A、维生素E添加水平分别为:6 375和37.5 IU/kg、8 500和50 IU/kg、10 625和62.5 IU/kg、12 750和75 IU/kg.试验期49 d.研究表明:增加日粮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可以改善肉仔鸡增重和料重比.肉仔鸡血清和肝脏中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均随日粮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提高.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从AA肉仔鸡推荐量(8 500和50 IU/kg)降至6 375和37.5 IU/kg时,肉仔鸡血清中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降低了8.42%(P>0.05)和12.14%(P<0.05),肝脏中维生素A、维生素E降低了9.04%和5.12%(P>0.05);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分别增加至12 750和75 IU/kg时,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提高了6.44%(P>0.05)和42.21%(P<0.01),肝脏维生素A、维生素E提高了192.58%和65.03%(P<0.01).由此可知,提高日粮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可提高肉仔鸡血清和肝脏中维生素A、维生素E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所有动物和植物的活组织中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核黄素 (即维生素B2 )。核黄素在组织细胞代谢中起着辅酶的作用。核黄素通常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 ,或者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而形成特定的酶。辅酶形式的核黄素称为“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含核黄素的酶称为“黄素蛋白质”。优良的天然核黄素源包括牛奶、奶制品和动物制品。谷物和蛋白质粉的核黄素含量都很低 ,消化道中会产生由微生物合成的内源核黄素。核黄素的代谢养分经胃肠道中的消化作用会在肠道中将与蛋白质结合了的核黄素因溶蛋白的消化作用而释放出来。磷酸化态的核黄…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B2在动物机体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磷酸核黄素(又叫黄素单核苷酸)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是机体内的两种重要辅酶。维生素B2是构成这两种辅酶的主要成分。在动物的所有组织中,都存在这两种辅酶,这些酶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成各种黄酶,参与体内的生物氧化过程。维生素B2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氧化、代谢过程中,起着传递氢的作用。本市北郊某饲养户刘某,自配日粮,饲养黄鸡250只,10日龄时发生维生素B2缺乏症。一、临床症状患病雏鸡生长发育停滞,羽毛松乱、无光泽,腹泻;脚垫肿胀,趾爪向内卷曲,腿部肌肉萎缩,不…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症由于维生素B2缺乏后引起足趾高度蜷曲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在过去和边远农村家禽维生素B2缺乏症经常可见,但现在由于饲料的更科学配比和维生素的经常性使用,使本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评估日粮中维生素水平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2个维生素水平,3个饲养密度:0.38、0.48和0.65m~2/头)的方法,对720头平均体重为(23.16±0.92)kg的生长猪进行为期36d的饲养试验。基础日粮组维生素水平为正常水平,高水平维生素组维生素水平是正常日粮的2倍。结果 :1~18d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而饲养密度对饲料报酬的影响呈显著二次效应(P 0.05)。从第19~36天,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报酬也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1~36d),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猪的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呈线性下降(P 0.05)。在整个试验期,与对照组相比,高维生素组猪的饲料报酬显著降低了5%(P 0.05)。高维生素水平处理组显著降低干物质和氮表观消化率(P 0.05),且随着饲养密度的升高,氮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在第18和36天,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皮质醇浓度表现为显著线性增加(P 0.05),同时高维生素日粮组皮质醇浓度显著降低(P 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升高,36d生长猪血液尿素氮含量和白细胞数量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此外,高维生素水平日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18和36d血液皮质醇浓度(P 0.05)。结论 :饲养密度过高会降低生长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额外补充维生素并没有改善高饲养密度对日增重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秋季至冬初是饲养肉仔鸡的好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至冬初温度适宜,饲料充足,是饲养肉仔鸡的理想季节,且肉用仔鸡饲养周期短(56天出栏),广大农牧民可抓住时机饲养几批肉用仔鸡,以增加自己的收入。其饲养管理技术如下:(一)房舍准备1.容积:成鸡按每平方米饲养11只计算,雏鸡按每平方米25~30只计算。2.消毒:要经过四道工序:(1)  相似文献   

18.
在肉仔鸡生产实践中,一般而言其死亡率是随鸡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饲养前期因孵化原因(脱水、脐炎等)或管理不当而造成少量鸡只互亡;饲养后期,鸡只死亡大多数发生在4周龄以后,死亡率普遍较高,这直接影响肉仔鸡饲养场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近几年饲养肉仔鸡的经验、教训和体会,就肉仔鸡饲养后期的死亡原因作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评估高维生素水平和饲养密度对生长猪生产性能、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次试验采用2(2个维生素水平)×3(3个饲养密度)因子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共192头生长猪(23.1±0.95kg;63日龄),试验持续时间36d。生长猪被分配到3个不同饲养密度(0.64m~2/猪、0.48m~2/猪、0.38m~2/猪)的处理组中,日粮包括对照组(NRC水平)和高水平维生素组(维生素2倍对照组)。试验数据表明,生长猪的ADG和ADFI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高水平维生素组的G/F比对照组低5%(P0.05);高水平维生素对干物质和氮的表观肠道消化率有负影响(P0.05)。此外,试验结束时,生长猪血液中皮质醇浓度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同时高水平维生素降低了血液中皮质醇浓度(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WBC浓度呈线性降低状态(P0.05)。试验数据表明,饲养密度的主效应与日粮维生素水平不存在直接的紧密相关性。试验结果显示,两倍添加维生素不能提高饲养密度高组的生产性能,但血液中皮质醇浓度会降低,且氮的消化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20.
1日龄40只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均分为4组,试验组分为高(A组)、中(B组)、低(C组)剂量组,分别在饮水和日粮中按3%、2%、1%的比例添加纳米微乳维生素复方制剂,对照组(D组)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22~42日龄饲养期,高、中、低剂量组的日采食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中剂量组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纳米微乳维生素可以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延缓胸腺和法氏囊的退化。试验证明日粮中以2%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