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桑西移工程对贵州蚕业发展的影响及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在自然地理气候、农村养蚕基础、桑树、家蚕种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蚕茧品质等方面具有栽桑养蚕的优势条件,东桑西移在贵州的实施,对贵州蚕茧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分析了贵州发展蚕业的优势,探讨了贵州蚕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西宜州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历史机遇,把桑蚕茧丝绸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把宜州市建设成辐射力强、带动面广、产业链长、综合效益好的桑蚕茧丝绸示范基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201 1年宜州市桑园面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0200 hm2,全年养蚕量134.9万张,鲜茧产量达到5.04万t,占当年全国总产量的8.1%,2006年实施“东桑西移”以来,宜州市连续7年成为全国种桑养蚕规模和蚕茧产量第一大县(市),为宜州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歙县武阳乡"东桑西移"项目建设成效,并提出巩固和发展该项目建设成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广西“东桑西移”基本情况进行了探讨,结合“东桑西移”对广西蚕业承接地原有产业带来的冲击,研究为保障“东桑西移”工程在广西的顺利实施和广西蚕业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所应达到的要求及其保障机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反映我国的蚕桑产业分布特征,并且运用比较优势理论与指标对我国蚕桑产业区域比较优势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表明,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我国的蚕桑产业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主要分布于华南、华东和西南,并且呈现出向南、向西迅速发展的态势。江苏、浙江等传统优势区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伤,虽然综合比较优势仍存在,但是需要通过加强技术、提高生态保护和增强资源利用率等措施来保持这一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7.
贵州省重点蚕区秋季蚕品种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贵州省重点蚕区秋季适宜蚕品种,根据各蚕区地理和气候条件,在每个蚕区针对性地发放3个蚕品种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推荐适宜品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贵蚕1号适合在息烽县、凤冈县、毕节市、黄平县秋季饲养;洞庭碧波适合在息烽县、凤冈县、毕节市、黄平县秋季气温较高年景及荔波县秋季气温较低年景饲养;两广2号适合在荔波县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8.
建立大别山区蚕农专业合作社的思路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别山地区蚕农专业合作社的思路,并对大别山地区蚕农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孙海印 《河南农业》2019,(22):12-12
河南蚕区一年一般饲养4次蚕,主要以春蚕、夏蚕、中秋蚕和晚秋蚕为主。其中,晚秋蚕蚕期气温由高逐渐向低发展,正好适应了小蚕要高温、大蚕需低温的特点,是4次养蚕时期中最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我们更应做好晚秋蚕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就提高江苏省原蚕区蚕种质量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八十代兴起的小蚕共育技术,给蚕桑业带来了新的飞越,这种将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到一起饲养的方式,不论是丝茧育还是种茧育,品质的稳定和数量的上升充分表现出该技术的成熟和具有的推广价值,其明显的省工省时,便利的消毒防病,充分围绕养好小蚕七分收为重点,能有效的增加蚕农的收入,提高种场的经济效益,因而,联系我场原蚕区的实际情况,蚕室条件、养蚕水平、周围环境以及人力资源不一,试行了小蚕共育的技术在原蚕区的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总结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的措施,包括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强化防微意识,控制毒率;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注重生产中几个关键环节等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植桑养蚕在洛宁县推广示范的背景与优势 (一)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我国实施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东桑西移”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桑蚕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蚕桑基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丝绸产品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的外贸出口商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与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对外交往的通道被誉为“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丘陵老蚕区秋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蚕农做好秋蚕控病、防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响应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蚕桑业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新蚕区、新蚕农缺乏养殖技术,蚕病防治效果不佳,给蚕桑业发展带来了危害.本文首先对影响蚕病防治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对控制蚕病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桑叶的叶质和产量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原蚕区桑园管理过程中要了解环境条件与桑树生长发育的关系,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促使桑树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原蚕区桑树摘芯和叶面施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分析原蚕僵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军 《河南农业》2009,(2):58-58
近几年,我国蚕桑业由于东南部地区受土地及人力资源的影响发展有所萎缩。而中西部地区则呈现迅猛发展势头。比如广西,蚕茧产量已由2001年的52万担猛增到2005年的243万担,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从5.7%锐增至21%。  相似文献   

20.
施祖珍  邓玉娟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27-327,332
针对原蚕区桑叶污染严重这一现实,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对桑叶进行消毒。介绍了原蚕区实施桑叶消毒的做法及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