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112种双子叶,76种单子叶)的324个生物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几乎涵盖各类重要的除草剂。抗药性杂草已成为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由其引发的严重经济和安全问题倍受全球关注。研究证实,杂草体内除草剂作用位点发生改变、杂草代谢解毒能力增强、杂草的屏蔽作用或与作用位点的隔离作用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三大主要机制。杂草的抗药性机制相当复杂,同种杂草不仅对不同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不同,而且能以完全不同的抗药性机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即交互抗性和多抗性。本文重点描述杂草对8大类重要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杂草抗药性研究方法,以期为中国抗药性杂草研究和农田杂草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并提出在杂草治理中必须汲取他人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中国杂草抗药性研究应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有关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抗性产生的历史与现状、抗性机制、抗性杂草的适合度、抗性基因的利用及抗药性的测定技术,提出了我国在该类除草剂研究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稻田除草剂的应用及杂草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田杂草是造成水稻减产的最大影响因素,化学除草技术已经成为杂草防除的重要手段。针对水稻田杂草开发了多种除草剂,形成了独特的稻田杂草化学防除体系。近年来,由于除草剂大量、高频率的不合理使用,稻田杂草抗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稗草、雨久花、慈姑、耳叶水苋等稻田杂草的抗药性问题已较为严重。文章综述了我国水稻田主要除草剂的应用及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发生现状,并对几类代表性除草剂品种的抗药性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稻田抗性杂草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叙述了全球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分布及其发展动态,杂草抗药性的原因和抗性杂草种群对作物的危害,提出了以作物轮作,栽培,来茬等农业措施为主,结合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合理使用除草剂来治理抗性杂草,延缓杂草产生抗性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田杂草抗药性及抗性作物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田杂草抗药性及抗性作物的选育苏州大学生物系孙丙耀一、杂草抗药性问题的提出本世纪50年代初,英国学者曾预言,在一种除草剂长期、连续、单一使用多年后,杂草会产生对该除草剂的抗药性。美国学者Ryan于1970年首次公开报道欧洲千里光(Seneciovu...  相似文献   

6.
杂草抗药性的形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杂草抗药性的形成主要由杂草本身的生物学、遗传学特性和外界因素除草剂的选择压及单一的种植制度造成;抗性形成的速度则与除草剂的选择压、抗性基因的起始频度、杂草的适合度和杂草的种子库寿命有关;抗性机制主要有除草剂代谢作用的增强、作用位点的改变和对除草剂的屏蔽或作用位点的隔离;抗药性杂草的治理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田检疫、合理使用除草剂、科学的种植体系、生物防治及除草剂抗性作物的利用等。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发生现状、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抗药性机理、抗药性遗传及抗性治理等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抗性治理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吉林省主稻区的部分稻区化控难的稻稗和稻李氏禾进行五氟磺草胺和苄嘧磺隆抗性特征的鉴定。结果表明:吉林省稻区已存在对五氟磺草胺和苄嘧磺隆产生抗性的抗药突变型稻稗(Echinochloa oryzicola)和抗药性强的外来入侵杂草稻李氏禾[Leersia orygoides L.(SW)]。不同稻区间抗药特征、发生频度有差异,延边稻区、松原稻区发生多种抗药生态型稻稗,而且抗药突变型发生频度高;延边稻区、通化稻区发生抗药性强的外来入侵杂草稻李氏禾。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市场信息》传媒主办的第二届除草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等单位领导悉数出席。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杂草发生严重,将成为继澳大利亚、美国后,世界上抗药性杂草最多的国家。为此,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我国抗性杂草将跃居世界最多之列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长时间或多次使用一类或一种除草剂及使用作用靶标相同的除草剂致使杂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同时指出除草剂和杂草的特性也对杂草的抗性产生影响。提出了治理杂草抗性的措施:以预防为主,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延缓和治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 二、螨类的抗药性螨类和昆虫的药剂防治及其抗药性发生的机理等,既有很多的共性,同时又有它的特殊性。螨类发生抗性最早的报道,可能是1937年Compton等关于螨类对硒素剂发生抗性的事例。日本最早的报道是1958年柑桔红蜘蛛对八甲磷的抗性。我国在60年代初陆续报道了棉红蜘蛛、山楂红蜘蛛对有机磷,桔全爪螨对三氯杀螨砜的抗性。随着新杀螨剂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国外有关螨类抗药性问题的报道愈来愈多,螨类的抗性问题,也成为生产上十分头痛的问题。 (一)螨类容易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光温水热资源丰富,作物四季种植,杂草周年为害,已成为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生物因子。目前,广东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在控制农田杂草危害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杂草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导致杂草种群演替及抗药性问题突出,除草剂药害问题频发,防治成本增加的同时给农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绿色防控技术储备不足,适应杂草防控的智能化和机械化手段不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相应对策:推进杂草群落动态和抗性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杂草抗性机理研究;研发推广除草剂药害诊断及防控技术;加强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和精准除草技术研究;组建产学研联盟,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推进杂草统防统治及基层从业者培训。  相似文献   

13.
纵观最近几年来的麦田现状来看,麦田受到草害影响的面积日益扩大,由此导致了产量的损失。采取化学除草剂除麦田杂草已然成为了小麦生产不可或缺的手段,形成了包括一系列作用种类的除草剂品种和全方面化学防除体系。但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广泛使用,杂草抗药性问题也逐渐显现,当前如日本看麦娘等杂草抗性已经极其严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麦田除草剂应用现状及杂草抗药性展开分析,并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四川省稻田稗属杂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四川省稻田20个稗属杂草种群对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10个种群仍处于敏感或敏感下降阶段;9个种群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6个种群为低抗,3个种群为中等抗性。供试种群中近50%对二氯喹啉酸产生了抗药性,但多为低抗或中等抗性,抗药性水平总体不高。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现阶段宜兴地区旱地杂草对百草枯抗药性发生情况,特进行了百草枯对旱地杂草的防效及抗性监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百草枯仍是防除田埂、路边一年生和多年生旱地杂草较为理想的除草剂,在规定用量范围内均能获得较好而稳定的防效。最好选择在晴天9:00—10:00或15:00—17:00用药比较理想。大面积应用提倡喷雾法,在杂草生长旺盛期按规定用量对水450 kg/hm2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6.
鸭跖草属寒温带发生危害严重杂草,2009年春玉米苗前施药期遇干旱天气,大多错过苗前防治机会,大家议论春玉米苗后化学防治鸭跖草困难,是否产生抗性?鸭跖草为一年生杂草,其种子可在深层土壤中存活多年,只要坚持轮作和深翻,很难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田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垦区自1978年全面使用除草剂以来,农田杂草种类减少,难治杂草增加,经研究难治杂草增加原因与不合理耕作和轮作、不合理使用除草剂有关,未见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今后应重视农业与机械防治措施的配合使用,喷雾机械选择、调试、规范化使用,合理使用除草剂,重视除草剂混配的科学性,以抑制农田杂草群落演替,避免杂草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8.
抗草甘膦杂草对农业生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均有潜在的不利影响,我国相关研究较少,其种类分布及形成规律有待研究。对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学站大豆试验地田间杂草对除草剂草甘膦耐性反应特点进行田间及室内形态鉴定。结果表明:有14种杂草对草甘膦存在耐性,耐性杂草各具特点,具有粗壮根茎、蜡质叶片等特性,其中铁苋菜等杂草种群大,不同个体存在从死亡到生长正常的不同变异;耐草甘膦紫菀植株衍生后代室内鉴定并不耐草甘膦,其田间抗药性可能与植株形态有关。说明杂草可通过植株形态、内在遗传基础等应对除草剂草甘膦的逆境。一些耐性杂草种群个体间的抗性反应存在明显变异,长期选择下可能成为抗性杂草。耐性杂草苗期抗性最弱,是杂草防除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为有序推进我国生物育种产业,保障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安全、可持续实施,需建立科学的抗性治理策略,延缓靶标害虫和杂草抗性产生。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靶标害虫和杂草抗性进化研究的文献,总结国际转基因玉米大豆抗性治理的经验教训,并分析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相关实践,立足我国当今靶标害虫与杂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依据玉米种植区域特点及虫情发生规律进行区域划分,并确定各区域推荐的转基因抗虫玉米基因类型和配套庇护所策略,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产业特点的转基因玉米大豆抗性治理策略。在靶标害虫抗性治理方面,应根据我国玉米主产区的靶标害虫发生及迁移扩散为害规律,遵循整体布局、源头治理的原则,在转化体研发、品种审定等环节加强虫源和种源控制;同时,建议因地制宜,采取“一区一类基因一策”的害虫抗性治理措施。在田间杂草抗性治理方面,建议配合轮换使用不同抗性机理的转化体和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农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除草剂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保证了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农田杂草群落中的个体变异产生抗性提供了可能。一旦遗传上具有抗性的杂草个体产生并不断繁殖,逐渐形成优势群体,它将导致整个群体的抗药性增强,为杂草的防除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