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给旧滴灌带回收机提供设计依据,测量了4种旧滴灌带的拉断载荷及在定载荷下的伸长率。试验测得各组样品最大拉断载荷均值分别为333.82、208.81、219.65、204.27N,定载荷下的伸长率分别为0、7.5%、2.5%、12.5%。根据试验数据得出结论:回收已达使用年限的旧滴灌带时,带的最大载荷应不超过200N,以避免带回收过程中断裂;回收未达到使用年限的旧滴灌带时,带的最大载荷应不超过100N,以避免带产生严重变形。  相似文献   

2.
分析目前滴灌带回收机存在的技术难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滴灌带回收机,详细介绍了该机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田间试验和应用情况,通过田间试验证明该机稳定性好,能完成全部滴灌带的回收作业,工作效率可达 1 hm~2/h。  相似文献   

3.
芳草湖农场从1999年开始引进推广滴灌技术,至2003年滴灌面积9200hm^2。为了节约成本,在最后一次滴水后将毛管进行回收留第二年继续铺设使用。为此,我场组织技术人员经过两年多的反复实验改进,研制开发出滴灌毛管回收机,并且大面积推广,作业面积累计达1.83万hm^2次。  相似文献   

4.
4HR型滴灌带回收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滴灌带回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研制了4HR型滴灌带回收机,介绍了整机结构、工作原理与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工作可靠、工作效率高和作业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满足滴灌带回收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丘岭区有地形高差水源可资利用,在发展温室大棚经济作物时,灌溉可优先选用迷宫式滴灌带,采用自压滴灌灌水技术,该技术具有安装简易、造价低,不需能源、高效节水等优点,是一项易于为群众接受,较为理想的滴灌形式。对该滴灌技术的设计方法及步骤作了总结,可以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滴灌毛管回收机是大面积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关键机械装备,作者结合新疆棉花种植特点,研制了8SG-4型农田滴灌毛管回收机。介绍了该机的设计思路与技术难点,整机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使用及调整方法。本机的主要创新点为采用相应的机构解决了绕管速度与拖拉机前进速度的同步问题、结构简单的排管机构保证毛管在卷筒上排列紧而整齐。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幅宽3.6m;配套动力>40KW;作业速度3.5~4km/h。  相似文献   

7.
3DJ-2型废旧农田滴灌带捡拾机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滴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随着滴灌技术在大田的大面积采用,滴灌带的用量非常大,是滴灌作业一项较大的投资。滴灌带不及时回收对作物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势必影响来年的使用,特别是多年使用的滴灌带,如果残存在土壤中将会影响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滴灌带的回收已成为人们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滴灌带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是降低滴灌投资、节省费用的重要措施,对土壤保护也是有积极的意义。滴灌带依靠人工回收,效率低,回收率差,但是如果利用滴灌带回收机作业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极大的缓解滴灌带回收劳动力紧张的局面,可以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滴灌带成型机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太生  曹善革 《节水灌溉》2001,(3):39-39,41
研制了国际最新迷宫式紊流滴灌式成型机组,介绍了机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实践表明:采用喷灌技术比明渠浇水灌溉节水70%,而采用滴灌技术又比喷灌节水30%,节能达55%~60%。但目前回收滴灌毛管全靠人工,劳动强度大,既费工,又费钱,严重影响此技术的推广应用。 8SG-4型农田滴灌毛管回收机是石河子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而设计的新机具,为兵团重点资助项目。通过研制试验,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1 主要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长x宽x高mm)4560x1300x1435 结构重量(kg) 865 工作幅宽(m)3.6 收管行数4行 配套动力(kw)>40 作业速度km/…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全球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且现有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降雨时节集中,耕地面积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导致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尖锐。针对具有抗旱、抗涝功能的高垄平台耕作方式,设计一种与之相配套的滴灌带铺设机,该机兼有中耕及扶垄等功能。滴灌带铺设部分包括滴灌带支撑、导向及间歇覆土等机构。在机架上设有固定松土铲和扶垄器的安装孔,可以根据需要安装配件来进行中耕或扶垄作业。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在滴灌带浅埋铺设过程中,当机具紧急停车时滴灌带易产生松弛拥堵等现象,以及铺设装置对地形适应能力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玉米播种机且具备自动锁紧功能的滴灌带浅埋铺设装置.阐述了该滴灌带浅埋铺设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设计.对滴灌带卷盘转轴进行模态分析表明,该轴在正常作业时不会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12.
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设计与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滴灌过程中地下滴灌系统的堵塞问题,设计了新型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分析并确定地下滴灌系统水压为15~25 kPa,出水孔间距为300 mm,防护管内壁与毛管的外壁距离为40 mm时,灌水均匀度可达到85%以上;通过该系统对酿酒葡萄赤霞珠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防堵塞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普通滴灌相比能保持20~6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植株根冠比,增加有效根表面积,加快根系周转与更新,进而增强植株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田间试验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有膜和无膜滴灌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比,评价了土壤湿润的有效区域,并进一步与滴灌土壤湿润比的工程设计值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在工程设计中选取的土壤湿润比是否满足作物对土壤水分的需求。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条件下,其土壤湿润比高于无膜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湿润比,由于地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蒸发作用,从而使得其土壤湿润体大于无膜滴灌。无膜滴灌低水处理实测的田间土壤湿润比较设计值低0.28,不符合设计要求;覆膜滴灌高水处理土壤湿润比的实测值较设计值高0.27,虽然符合设计要求,但其没有达到滴灌节水的目的。其次,利用土壤适宜含水率指标评价土壤有效湿润区范围,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土壤湿润区与玉米灌水定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型微压侧翼迷宫滴灌带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设计的一种新型微压滴灌带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灌水器内部的压力和流速分布,预测了压力流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滴灌带灌水器的流量系数为0.4858,说明流道内为全紊流状态,有利于灌水器的消能,并可提高其抗堵塞性;灌水器进口及出口的压力变化很小,流道内沿水流前进方向压力均匀下降,流道单元相同时,压力变化幅度相同;流道内的流速可分为流道齿尖附近的主流区及齿脚附近的旋流区二个区,每二个单元之间的速度分布基本一致。采用CFD技术进行微压滴灌带结构设计是一种新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获得灌水器的水力特性,为其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玉米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玉米的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改变其灌溉定额、灌水次数,设置不同的试验处理,观测降雨量、土壤含水量,运用水量平衡方程分析玉米耗水量。对收获的玉米进行考种与测产,得到一系列产量指标;分析灌溉制度对产量指标的影响。通过分析产量、耗水量及灌溉水量,从而得到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生产效率,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最优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6.
谭明 《节水灌溉》2008,(3):40-41
通过选用较简单设备,按照一定的工作方法做近似模拟田间滴灌试验,观测分析土壤湿润模式,提供微灌技术参数选择依据,为工程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7.
滴灌系统设计灌水均匀度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非补偿式灌水器的水力特性,分析了新疆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中存在灌水均匀度较低的问题。为了保证系统灌水均匀度指标符合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安装调压管;安装补偿式流量调节器;选择流道长度变化或多种规格的灌水器。  相似文献   

18.
地下滴灌条件下沙质土壤入渗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地下滴灌作为一种极具节水潜力的微灌技术,将成为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新的创新点之一,但对于我国的简易地下滴灌形式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沙质土壤进行地下滴灌一维土柱入渗、扩散试验,探讨了不同供水水头、不同容重、不同初始含水量情况下,水平和竖直方向入渗速率、湿润锋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原因,为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入口压力、支管长度、毛管间距3个因素对滴灌系统中支管水头损失及沿程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支管上的水头损失随着支管长度和入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毛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入口压力增大也同时使得支管沿线压力分布更为均匀。毛管间距0.6、0.9和1.2m条件下,满足水力偏差要求的支管最大铺设长度分别为20、40和60m。支管沿程压力分布曲线服从三次多项式关系,R2均在0.99以上。对支管上水头损失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表明局部与沿程水头损失之比fc随支管长度的增加、毛管间距的减小而增加,部分工况下fc会超过1;fc随首部压力的变化较为复杂,与具体的管网铺设s条件相关。多孔系数与来流条件有关,利用克里斯钦森公式计算出的多孔系数比实际值略微偏大,入口雷诺数从22 707增加至50 846时,克里斯钦森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之比从1.107降至1.068,表明入口雷诺数越大,克里斯钦森公式的计算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